明朝好丈夫sodu
送走了這趙川,柳乘風瞇起了眼,來高強,吩咐道:“去,把李先生請來。”
吩咐完之後,柳乘風繼續坐在花廳中吃茶,咀嚼著那趙川的話,臉並不是很好看。
其實寧王在京師裡肯定會有佈置,這一點柳乘風就算是不去查也知道,只是寧王這種謹慎的老狐貍又怎麼可能會出什麼馬腳,所以想要把這些人揪出來幾乎不可能。眼下朱佑樘病危,這件事遲早瞞不住,等到皇上的噩耗傳出來多半這寧王就按耐不住了,新君登基應當就是寧王造反的時候,若是京師裡的這些黨羽不剷除掉,將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子,現在趁著這個機會,索和寧王的這些黨徒來一次決戰也好。
他平復了自己的心,不由琢磨起來,方纔趙川的話他又回想了一遍,首先他要弄清楚的就是這個擁有名冊對寧王有著極大助益的人是誰?江炳是翰林院庶吉士,連他這種人都沒有得到寧王這種青睞,這就說明這個人的地位遠在江炳之上,難道是閣,若是這個人是閣大臣似乎就說得通了,閣大臣位高權重,若是有人私通寧王,對寧王的幫助極大,可假若是閣有人私通寧王,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劉健?話說回來,雖然柳乘風和劉健已經反目仇,雙方勢同水火,可是柳乘風卻絕不相信劉健會和寧王有什麼關係,寧王每年進京活絡。給王公大臣們送禮,劉健這老傢伙收過寧王的禮柳乘風相信,可是絕不可能會和寧王有什麼不清不楚的關係。
李東嗎?李東這個人太聰明瞭,也絕對不是別人可以任人擺佈之人,寧王想要脅迫他那是癡人說夢,說的難聽點,這世上只有李東整人。把人耍的團團轉,還真沒幾個能將他耍的團團轉的。
謝遷?
謝遷是大明四君子之一,這個人雖然子衝。可是也耿直,絕不是輕易被人脅迫就範的人。
柳乘風左思右想,覺得這閣這三人都沒有可能。隨即不心裡打了個突突,這個人莫非是在親軍衙門,要知道,親軍主管皇上的安全,負責京師的拱衛,若是這個人和寧王勾結,那麼被寧王青睞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柳乘風的手不在膝蓋上打起了節拍,這是他思考的習慣,他的眼睛半瞇著。假若是這樣,那麼這個私通寧王的人莫非是牟斌?牟斌這個人……應當不是吧。拋開柳乘風和牟斌之間的關係,柳乘風也覺得不可能,牟斌這個人太膽小了,他不是個敢做大事的人,而且這個人對皇上一向忠誠。柳乘風不相信這個人是牟斌。
那麼還有誰呢?東廠的蕭敬?似乎也不太可能,蕭敬這樣的老狐貍,怎麼可能會有什麼把柄在寧王手裡。
莫非是邊軍的人?這倒是很有可能,那些丘八個個膽大包天,可是話又說回來,大明朝素來輕武。一個邊軍將帥最後還得文節制,當地巡的指使,就算他要反,又能煽多人。
柳乘風越是想,越是沒有頭緒,在他看來,這天下能被寧王看重的人也只有這麼多,總不是宣府巡吧?
正在他遲疑的時候,李東棟已經到了,他朝柳乘風行了個禮,道:“大人深夜喚學生來,不知有什麼吩咐?”
柳乘風倒也不瞞他,將那趙川的事一一說了一遍,隨即道:“眼下當務之急是把這個關係重大又握有花名冊的人揪出來,一舉搗毀寧王在京師的佈置,如此一來,這遠在江西的江西的寧王就了瞎子了聾子,李先生,你怎麼看。”
李東棟面帶驚愕的道:“趙川這個人學生倒是打過一些道,這個人平素倒是頗老實,做事也很有分寸的樣子,只是想不到,他竟是和寧王有勾結。”
柳乘風,沒有發表什麼意見,這些年他見識的人太多,看上去蠻橫的人未必就窮兇極惡,可是那些外貌忠厚的人卻也未必不是男盜娼,這世上的事誰又說的清。柳乘風道:“眼下不是慨這個的時候,眼下當務之急,是要把這個人查出來,查不出,皇上要咱們有什麼用?”
李東棟似乎想起什麼,道:“對了,東廠那邊,聽說最近似乎有些異常,學生正要稟告呢。”
“異常,什麼異常?”
李東棟道:“自從江炳的案子發生之後,東廠那邊便變得謹慎起來,街面上已經極看到有番子行,咱們在東廠的人……”
所謂在東廠的人,其實就是錦衛在東廠埋伏的暗探,東廠和錦衛相互競爭,這些年越演越烈,因此在錦衛部肯定有東廠的人,錦衛這邊當然也向東廠那邊收買了人刺探消息。
李東棟繼續道:“咱們在東廠那邊的人說,蕭公公似乎下了什麼令,調不東廠的人在做什麼事,而且此事尤爲神,只有蕭敬的心腹才許參與,對於其他的人則是語焉不詳,不肯一點半點,那蕭公公似乎對這件事很是看重,幾次在東廠的值房裡督促,以至於連其他的案子也不怎麼過問了。”
“是嗎?”柳乘風滿臉狐疑,不道:“東廠想做什麼?這蕭敬又在搞什麼名堂?你再查一查,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查出來。至於趙川這個案子,咱們這邊也不能鬆懈,眼下我們沒有毫線索,只能守株待兔,可是也不能只等著那聯絡人上門,咱們自己也得查出點消息出來纔好。”
李東棟點點頭,道:“學生知道了,那趙川的府邸附近,是不是要安排人監視?”
柳乘風搖頭,淡淡的道:“這個就不必了,爲免打草驚蛇,還是不必人監視爲妙。”
李東棟不苦笑,道:“說句實在話,這個案子一點頭緒都沒有,可是案子卻是不小,只怕將來要牽涉到的人也定是非同小可的人,大人只怕得先知會一下皇上纔好,提前打個招呼,若是將來真牽涉到了什麼大人,也可便宜行事。”
柳乘風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天不早,咱們今日就說到這裡吧,皇上那邊,我自然會去告知。”
…………………………………
正心殿。
每日清早,尚膳監便會端了藥膳來,朱佑樘吃過了藥膳,便勉強看幾本奏書,若是覺得吃力只能暫時歇一歇,不過這藥膳實在太苦,朱佑樘自覺的自己已經病膏亡,多有了一些諱疾忌醫的緒,因此吃藥的時候,張皇后宮裡的人便會隨同前來,若是皇上不肯吃便回去坤寧宮告知張皇后,到時張皇后便不得要來哭一哭,朱佑樘對張皇后頗有幾分畏懼,因此這藥膳總是吃了乾淨,隨即用清茶漱了口,便端坐在案上看看奏書。
今日他如往常一樣盤坐在案之後,不過不同的是,這時候竟沒有閣大臣到場,跪在朱佑樘前的是秉筆太監蕭敬蕭公公。
蕭敬顯得很是謹慎,陛下近幾日的脾氣有些無常,人到了這個地步,緒肯定是不好的,所以他言行舉止都免不得多了幾分小心翼翼。
“皇上,事就是如此,奴婢得知之後,立即展開了調查,此事幹系太大,雖然現在沒什麼頭緒,可是奴婢卻想著,總得先告知陛下一聲。”
朱佑樘眉頭皺的很深,他慢悠悠的道:“你的意思是說,你們東廠的一個檔頭是寧王的餘孽,近幾日害怕事發所以向你坦白了自己的罪行,這個人除此之外,還說了什麼?”
蕭敬正道:“他還說,京師裡應當還有不像他這般的人,可是是誰他卻不知,他是因爲對寧王徹底寒了心才願意出來揭發,其他的事就完全不知道了。”
朱佑樘撇撇,冷笑道:“就這麼點消息嗎?”
蕭敬繼續道:“是了,還有就是那檔頭說,在京師裡有一個神的人,這個人是寧王在京師部署的最大棋子,此人份極爲高貴,而且神通廣大,寧王有他相助事的機會至大了一半以上。”
朱佑樘瞇起眼,漫不經心的道:“哦?是嗎?這倒是有趣了,什麼樣的人在京師裡神通廣大呢?蕭敬,你跑來只是和朕說這些的,朕不信,你肯定還有什麼話要和朕說,直說無妨吧。”
蕭敬不苦笑道:“是,奴婢就說了,請陛下不要怪罪的好。”他看了朱佑樘一眼,才道:“陛下,這個人肯定不是閣的人,閣的大學士對陛下都是忠心耿耿,從來沒聽說過他們對皇上有什麼不軌之舉……”
……………………
第二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