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明朝好丈夫 第788章 點燃戰火

《明朝好丈夫》 第788章 點燃戰火

“是嗎?”柳乘風一句話打破了吳化中最後的幻想:“幾日之前,我已經寫了一封書信,加急送去了南京,只怕這個時候,國公已經接到了書信,且不說國公本就是重義之人,對皇上忠心耿耿,有這一封書信,卻也足夠令寧王無計可施了。吳化中,你吃著朝廷的俸祿,卻與寧王勾結,已是誅族之罪,到了現在,你還想怎麼說?”

吳化中眼中滿是絕,重重的低下了頭。

柳乘風也不再去理會他,面朝著金殿,朝朱佑樘行禮,道:“陛下,此案已經水落石出,是非曲直,想必陛下已經有了計較,請陛下聖裁。”

整個案子,確實已經水落石出,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此案確實是彩無比,可是對朱佑樘來說,只怕就未必是如此想了。

朱佑樘鬆了口氣。

從一開始,他就不敢置信是國公世子所爲,他當然也知曉若是涉及到了朱家會釀什麼後果,朱家與世鎮雲南的沐家一樣,都是朝廷的左膀右臂,在南京,朱家樹大深,一旦世子出了問題,朝廷就不得不對整個朱家生出提防,君臣相疑,不是好事,只會讓人有機可趁。

現在案已經澄清,事確實與朱麟無關,朱佑樘當然免不了要鬆一口氣。

只是……

寧王朱覲鈞的醜惡已經在這朝堂之中公諸於衆,寧王犯法,朝廷難道還不聞不問?

這是一個難題。

朱佑樘不是不想拔掉這顆釘子。只是現在是最恰當的時機嗎?

霎那的功夫,朱佑樘已經有了計較,他淡淡的道:“大理寺卿郭棠何在?”

一大紅袍的員從班中站了出來,躬道:“微臣在。”

朱佑樘道:“勾結藩王,圖謀不軌,喪心病狂,冤枉忠良當如何?”

Advertisement

郭棠道:“陛下。此大逆不道之罪,應凌遲死,三族流沛。”

朱佑樘用手敲著案。沒有多想,便道:“如何量刑,是你們你們法司的事。就這麼辦吧。”

朱佑樘又繼續道:“其餘如錦衛千戶趙川人等,皆是脅從之罪,朕念他們寧王脅迫,所以從輕發落,全部腰斬於市吧。”

他的目變得深遠起來,滿殿的人也都屏住了呼吸,誰都知道,還有一個人沒有理,此人便是寧王,現在這些小賊都已經治罪。可是首惡卻沒有得到懲罰,若是說出去,天下人會怎麼想?

朱佑樘用手節敲打著案,臉越來越凝重,隨即。他終於道:“寧王是天潢貴胄,國姓宗親,本應恪守臣節,匡扶社稷,可是他卻暗藏不軌之心,心有所圖。這也是大逆不道……”

人頓時愕然。

誰都知道,皇上一直在避免與寧王產生衝突,不是因爲朝廷害怕寧王,而是皇上一直認爲現在不是有利的時機,爲政者,若是連這點耐心都沒有,又怎麼能制人?

可是朱佑樘在這朝殿上說出這種話,卻已經是覆水難收,皇帝在這種場合裡說某人大逆不道,難道還能有了上文沒了下文,這不就是告訴別人,大逆不道沒什麼了不起嗎?

所以既然朱佑樘用了大逆不道四個字,那麼必然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朱佑樘的眼眸中確實閃出來的是一種決然,他目中眼波閃,良久,才繼續道:“方纔柳卿說,賊逆子人人得而誅之,寧王圖謀大事,朝廷絕不能姑息養,朕雖念其寧王乃是朕的同宗兄弟,同氣連枝,可是朝廷無信不立,無法則事生,欽命,禮部立即派出使節,前往南昌府拿捕寧王,以宗令之法治罪。”

Advertisement

滿殿這一次沒有譁然,所有人的眼裡都出了駭然之,他們清楚,要打仗了。

誰都不喜歡打仗,可問題是,大家都知道寧王這老傢伙在南昌蓄謀已久,朝廷派出了使節去拿人,寧王肯俯首就擒嗎?與其如此,換做誰是寧王,只怕都要破釜沉舟,使節抵達南昌府的時候,就是寧王謀反之時,也是朝廷平叛之日。

承平了這麼久,該來的終是來了……

大臣都認爲,皇上一直對寧王忍,是因爲想抓住有利時機,可是現在,皇上終於不忍了。

站在左班上首的劉健,目中立即流出憂心之,要打仗就必須得有準備,問題是朝廷這邊許多東西都沒有準備好,新軍的一萬軍馬,或許勉強可以應戰,至於其他各路軍馬,只能充充場面,這是一場未知的戰爭,雖然朝廷佔盡了優勢,可一旦不能立即平叛,那麼整個江南都將陷戰火之中,時間拖得越久,對朝廷越是不利。

劉健所憂慮的,並不是勝不勝的問題,而是戰事要僵持多久的問題。

只是現在皇上已經有了決斷,君無戲言,現在想收回命也是不可能,那麼現在閣那邊,就得立即拿出一個平叛的章程出來。

劉健心裡正在胡思想,這個時候,已經有人朗聲道:“吾皇聖明!”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柳乘風,柳乘風倒是灑,在他看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了這個地步,朝廷已經被到了牆角,現在已經不是考慮要不要對寧王手的問題,而是如何平叛的問題,那麼,一句聖明又有何妨?

衆臣方纔醒悟,於是大家如水一般拜倒,紛紛道:“吾皇聖明。”

Advertisement

只怕這個時候,心裡最難的就是李東了,李東心裡唏噓,滿腦子所想的是另一件事,他兼著禮部尚書,朝廷派出使節去南昌府,這個使節肯定是必死無疑的,可你要是派出一個無關要的人,這肯定糊弄不過去,畢竟這麼大的事,至也該是個侍郎的級別去才,問題是,禮部的兩個侍郎,都是他至好友,也算是門生故吏,關係匪淺,哪一個派去,他都捨不得,可是總得有人去送死,讓他現在做出這個決心來還真不太容易。

朱佑樘面冷靜,他瞇著眼,滿是威嚴,他雖然已是垂垂老矣,雖然已是重病纏,雖然已經命不久矣,可是在他的上,在這朱冕和龍袍之下,這的主人,仍然一言一行牽著無數人的目和心思,他獨一無二,唯我獨尊,手指所向,便是千萬人改變命運,也可能是千萬人河。

正因爲知道這個利害,所以朱佑樘謹言慎行,他是個好皇帝,好皇帝的標準不在於他有多妃子,也不在於他有多麼勤勉,至柳乘風就不這麼認爲,一個真正的好皇帝,在於他是否有敬畏之心,他們深知權利的可貴,深知權利對天下蒼生帶來多大的影響,深知無數人的禍福榮辱,否在權利的影響之下,所以一個真正的好皇帝,他總是帶著敬畏,好的皇帝,不會因爲君王之怒而讓無數人流漂杵,不會因爲自己的喜好,而引致萬里伏,他們是謹慎的,他們不會自己的影響,除非到了萬不得已之時。

現在……終於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候。

朱佑樘已經認爲,朝廷沒有了退路,他已經不能不做出選擇了。

Advertisement

這無疑是朱佑樘登基以來最艱難的選擇,他討厭戰爭,戰爭會流,會死人,會讓許多人無法維持生計,會讓無數人家承不能承之痛。朱佑樘無疑是宅心仁厚的,他恤別人,痛別人所痛,只是……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朱佑樘從椅上站起來,或許他認爲,坐在椅上,已經不能表達他的緒,他站起來,使自己更高,看的更深遠,他俯瞰著朝殿的每個人,就像他俯瞰著蕓蕓衆生一樣。

“哎……”

沒有激昂的言辭,沒有咬牙切齒的討伐檄文,朱佑樘居然幽幽一嘆,他當然十分清醒自己在做什麼,仁慈的君王,是不會讓自己的百姓陷於戰火,好大喜功,開疆拓土的帝王並不可貴。可貴的是能夠一如既往,給百姓平安,除非到了萬不得以,仁慈的君王纔會以保護者的姿態,大開殺戒。

朱佑樘的雙目之中,竟是有了些淚花,可是他的目比任何時候都堅定,比任何時候都銳利,他終於說話了。

“柳乘風留下……退朝!”

很奇怪的一種方式,大臣們期待的是陛下說幾句振人心的話,又或者抨擊一下寧王的惡行,可是他什麼都不願再說。

不過此刻,幾乎所有人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即將出現的意味著什麼,自己會有什麼得失,這是每個人都關心的,人都有私利,大臣也是如此,他們各懷著心事,默然無聲的退了出去。

只怕這個時候,不會有幾個人瞭解朱佑樘,不會了解他的心思,可是有幾個人,卻是別有深意的看了皇上一眼,這個人也包括了柳乘風。

……………………

喝醉了,本來不想喝,實在是擋不住,萬分抱歉,今天只有兩更。(未完待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