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明朝好丈夫 第839章 以牙還牙

《明朝好丈夫》 第839章 以牙還牙

劉健和李東的駭然是有道理的,九江大捷才沒有過去一個月,這才二十多日出頭,又是來捷報了,現在寧王已經回防南昌府,若是再來一場大捷,就應當是寧王已經束手就縛了。

寧王的實力不容小視,謀劃了這麼久,糾集了十萬之衆,按理來說想要平叛沒有半年之功是不可能的。

閣這邊,也做好了持久作戰的準備,可是現在一封捷報,讓劉健覺得匪夷所思。

他沒有再說什麼,直接朝那書吏點點頭,待捷報遞上來,翻開一看,劉健的臉更加複雜。

放下奏書,劉健語氣平淡的道:“南昌城已經告破,叛軍飛灰湮滅,柳乘風已經進駐南昌。”

“這麼快。”李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前些時日,那柳乘風不是還上了一道奏書,說是沒這麼快攻城嗎?”

劉健淡淡一笑,道:“寧王要登基,事發突然,於是只好強攻了。”

李東深以爲然的點點頭,此前寧王還只是自封監國,打著靖難的旗號,可是一旦在城中登基,柳乘風就是再蠢也明白必須要有作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攻城,幸好地是,不管如何,至這叛總算平息下來。

劉健又道:“寧王已經授首,捷報中說,這是寧王想要反抗,柳乘風萬般無奈之下提劍殺死,至於寧王的親族……”

劉健很是複雜。隨即深吸一口氣道:“寧王的親族已經全部伏誅,總計是一百七十三口。一個不留。”

李東駭然道:“他的膽子當真是不小,寧王有錯。按理說是該禍三族的,可是寧王是宗室,他的親族也是宗室,不管怎麼說……”李東嘆了口氣,苦笑道:“柳乘風這個傢伙先斬後奏,可是手段未免也太狠辣了。我明白了。他知道,寧王這罪魁禍首就算是犯下了這滔天大罪,也未必會死,更不必說那些宗室的親眷了。皇上雖然仁德。可是對寧王已是厭惡到了極點,可是殺死寧王禍及三族,皇上便是想做只怕也做不得,既然皇上想做又做不得,這柳乘風索一不做二不休替皇上把這事做了,再來先斬後奏,別人就算要罵,也只會罵到他柳乘風頭上,皇上遂了心願,而他柳乘風招了罵……哎……”李東重重嘆了口氣。道:“柳乘風能有今日,靠的絕不是運氣,這個人心思太深了,手段也太辣了,可是偏偏這麼深的心機,這麼辣的手段,卻總能爲君分憂,做別人做不得的事,做皇上想做卻又不能做的事。只憑這個,柳乘風又怎麼會沒有聖眷呢?”

Advertisement

劉健冷冷一笑,道:“依老夫看,他這譁衆取寵,巧計上,挖空了心思去討宮裡的喜歡,這是小人的行徑。”

李東默然無語。

對於劉健的評價,李東是不敢茍同的。事實上他和族弟李東棟,偶爾也會相會,也免不了會閒聊,只不過他們的閒聊也只是閒聊而已,決計不會談及閣和錦衛的爭端,大家都有這個默契。

而前些時日,恰好也曾談過平叛的問題,當時李東棟就說,一旦寧王的叛平息,朱覲鈞闔族必定誅滅。

李東棟給出的理由是,柳乘風雖是個兇人,可是自有他的一套世界觀,這個世界觀很簡單,就是償,此次平叛,牽連甚大,江西那邊因此到波及的人口足有百萬之多,死傷的將士至數千甚至上萬,新軍的損傷也不可避免,在還是最好的結果,而對這個肇事者,柳乘風可謂恨之骨,他甚至說過,若是農民沒了活路扯旗造反,或許還是其可憫,就算造了損害,引發了盪,這也是朝廷自的問題。可要是有王公貴族,只是爲了自己的野心而引發了危害,那麼這個人便該死無葬了。

或許猜測出了皇上的心思誅滅寧王親族是柳乘風先斬後奏的一個原因,可是李東也深信,這只是一個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像李東棟所描述的那樣,寧王到了柳乘風,這個傢伙才大開殺戒。

之所以李東深信這一點,是因爲他相信自己族弟,相信他的眼,李東棟絕不會甘願去爲一個只懂得巧言上,只知道一味猜測帝心的人效力。李東棟肯如此死心塌地,那麼這個人必定有大的擔當,同時也有自己仁義的標準。

Advertisement

不過雖然不認同劉健,可是李東卻是個與世無爭的子,不是無爭,是因爲不願意做無謂的口舌之爭,劉健已經對柳乘風恨之骨,自己就算爲柳乘風辯駁也已經徒然無疑,對柳乘風個人,李東並沒有太多的私怨,印象還算尚可。

只是可惜的是……雙方的立場卻是不同,柳乘風站在的是錦衛的利益上,而李東必須爲閣謀劃,或許柳乘風認爲他憑藉錦衛可以改變這個世道,可是李東卻認爲,只有閣統治一切,才能讓天下太平。

這是最基本的價值觀的衝突,不只是價值觀,而且還有利益的糾葛,越是到了山峰的頂端,這權利就更加非此即彼,一山不容二虎。

“劉公……”

李東不願在柳乘風如何諂的話題上停留太多,轉移開話題道:“平叛大功這一次又是落在柳乘風上了,憑藉這份功勞,柳乘風再回京師時,必定名天下。況且,以我的估計,柳乘風想必十日之必定能回京,一旦柳乘風回京,我們的謀劃被那柳乘風看穿,只怕到時……”

劉健點點頭,臉凝重的道:“所以必須加些腳步了,明日開始,讓他們再鬧一鬧吧,定要在柳乘風回京之前,拿到加封的聖旨。”

在這一點上,李東還是和劉健保持一致的,隨即他又道:“劉公,既然有了捷報,你我還是立即宮,先通報這好消息再說,皇上現在心憂著江西的事,應當儘快去報喜纔是,說不定能讓皇上的病好轉一些。”

一說到皇上的病,兩個人又是黯然,謀詭計是一回事,可是在對待弘治皇帝的問題上,閣和柳乘風還是一致的,誰都不希這個皇帝出了差錯,弘治就了劉健,也就了李東和謝遷,自然也就了柳乘風,對這些人來說,朱佑樘是真正的知遇之恩,這種多年相的莫逆關係,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

Advertisement

“好,這就去。”劉健總算出了溫的笑容,他甚至已經希翼到,病榻上的天子看到這份捷報時,會是何等的喜悅……皇上的病如何了,胡太醫,你說句實在話,不要再瞞本宮,到底還能維持幾日,你放心大膽的說,本宮不會怪罪。”

張皇后蒼老了許多,一頭的烏黑秀髮也夾雜著了不的白,那萬千的風,如今已都化作了愁容,對張皇后來說,對這個妻子來說,彷彿天都要塌了下來。

這是正心殿的偏殿,正心殿由數個殿落組,有寢臥,有正殿,有偏殿,偏殿距離朱佑樘的寢臥較遠,所以張皇后特意召集了幾個太醫,想把事問個清楚。

跪在地上的乃是太醫院醫正胡庸,胡庸如坐鍼氈,看了張皇后一眼,心裡只是嘆氣,不知如何作答。

張皇后雙眉一凝,臉變得更壞,冷冷道:“你說,不妨事,難道到了這個時候還要瞞著本宮嗎?”

胡庸只得著頭皮道:“皇上病膏亡,已是回天乏了,能熬到現在已是奇蹟,太醫院這邊正在盡力施救,可是人力終有盡頭,所以……所以下以爲,皇上的壽數只怕再難超過半月之數,不過請娘娘放心,下定會全力以赴,能拖延多久就多久……”

張皇后整個人一下子最後一點彩也都消失不見,曾經的眸黯然無神,眼角魚紋深刻,整個人幾乎是癱坐在椅上一言不發。

之後的話,張皇后已經聽不到了,那無神的眼中,終於閃起了淚花。

此時的,想必是恨不得大哭一場,恨不得狠狠的宣泄,可是……

心裡冒出一個聲音,不能失態,不能失儀,母儀天下,貴爲皇后,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宮裡,都代表著自己的丈夫,所以端坐不,整個人如永恆的石像,唯有在這石像的裡,藏著巨大的悲切。

“本……”良久之後,張皇后脣微,終於艱難又儘量做出很是平靜的樣子,慢悠悠的道:“本宮知道了,你……你下去吧,好好盡你的本份,本宮不怪罪你,你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