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混在帝國當王爺 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

《混在帝國當王爺》 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

趙智吃飯的時候,李怡什麼話都沒有問,只是陪著他聊一些平常之事,一頓飯倒也吃的輕鬆愉快,最近這段時間,朝廷中的事很多很複雜,趙智煩心的很,今天到了李怡這裡,難得輕鬆了一陣子。

一頓飯吃罷,自有下人收拾殘局,李怡扶著趙智坐下,端來茶水。

李怡沒說什麼,趙智倒是先說話了。

趙智輕啄了一口茶水,瞥了李怡一眼,淡聲說道:“丫丫,狗兒找過你吧?”

李怡在一旁坐下,輕笑道:“什麼事都瞞不過你,狗兒上午進的宮,說了一些事,便是離開,我留他吃飯,這臭小子說怕你對其責罵,不敢停留。”

趙智淡聲道:“既然怕我責罵,爲何還要去見黃,做事之前也不腦子,若還這麼不懂三思行事,以後有他吃虧的時候。”

李怡看了趙智一眼,見他神淡然,顯然並沒有因爲此事,太過生李勳的氣,於是輕輕抓著趙智的手,小聲說道:“狗兒朋友不多,場上的朋友更是寥寥無幾,黃與狗兒年紀差很多,朋友肯定是算不上的,在戰場上,黃對其多有幫助,李勳是個單純的孩子,想不到那麼多,那麼複雜,如今見黃有難,去看一番,在他看來,覺得也沒什麼。”

兩人夫妻這麼多年,李怡豈會不瞭解趙智,所以並沒有多談李勳爲什麼要去探黃,跟他說了什麼,而是從側面提醒趙智,李勳在場上沒有什麼朋友,不歸屬任何勢力,這麼一來,他去探黃,就顯得很單純了。

也不知看沒看穿李怡的那點小心思,趙智笑了笑,喝著茶,沒有說什麼。

與李怡閒聊了一會兒,趙智起離去,明天是朝會日,還有許多事需要準備。

Advertisement

李怡坐在那裡,眉頭微皺,雖然大概可以肯定,李勳不會有什麼事,但趙智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覆,這讓李怡的心始終有些舒展不開。

小樂子這時走到李怡近前,低聲說道:“娘娘,牧公剛剛與我私下語,說大理寺卿劉聰元參劾李勳的奏摺,皇上看都沒看,直接做出擱置不理的決定,牧公讓娘娘不必擔心,李勳去探黃的機與目地,皇上心裡很清楚,不會怪罪李勳。”

聽到這番話,李怡的眉頭這才鬆懈,微微點頭,看向小樂子,沉聲說道:“這個臭小子,都沒有了,還天天到惹禍,真是不,你出宮帶話給李滿倉,讓其對李勳嚴加看管,最近一段時間,不許出家門半步。”

“是,娘娘。”

小樂子躬退出。

李怡雖然居深宮,但朝堂之中的政局變化,還是有些瞭解的,消息來源,自然有著李怡自己的手段。

李怡平常做事做人都很低調,從不仗著趙智的寵手朝堂之事,但這並不代表李怡就不懂政治,恰恰相反,李怡本人有著很高的政治頭腦,半月前,那批聯名上奏的員被趙智全部革職抓捕,李怡馬上就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立即讓趙詢閉門不出,謝絕任何來客,想要從黃的事件之中,來,但是如今看來,你不惹別人,別人偏偏要來惹你,想躲都是躲不開了。

李怡從袖子裡,拿出一張白紙,展開看去,竟是王啓禮的那份供詞,李怡只是隨便看了幾眼,目便是移開,顯然...這份供詞,已經看過了。

這份供詞,正是李勳上午進宮的時候,給的李怡。

“趙賀,本宮不去惹你,你竟敢自己跳過來,真以爲本宮不敢把你怎麼樣?”

Advertisement

李怡臉上有了很恨之,擡頭喊道:“目魚。”

“奴才在。”

一名年近五十的太監小跑了進來,跪倒在地。

“本宮記得,楊道嗣的一位族侄,好像在東宮任職?”

目魚擡起頭,說道:“娘娘說的可是太子賓客楊潤?”

楊道嗣與劉桀兩人都是一代名臣,但可惜的是,兩個人的兒子輩卻是沒有什麼出衆之人,不過劉氏與楊氏,都是天下有名的大族,族人數以百計,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酒囊飯袋,這個做楊潤的,便是楊氏一族之中,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今年四十有六,在地方爲多年,聲名聲與政績都是極好,李怡都是幾次聽到趙智出言讚賞此人,東宮現在沒有太子,楊潤的這個太子賓客只是一個虛職,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這個職只是一個過度,一旦朝中有重要職落空,趙智定然會馬上重用此人。

“你過來,本宮有話對你說。”

目魚起走到李怡近前。

李怡湊上去,在其耳邊細語良久,隨後把供詞給了他。

“奴才馬上就去辦。”

目魚把供詞塞進懷中,躬一禮,隨即轉離去。

目魚跟隨李怡多年,是其邊資格最老的一名太監,只是爲人比較笨吶,語,早年得罪過趙智,不被其所喜,故李怡沒有重用他,但整個長樂宮的數百宮太監,心裡都明白,要說誰最得李怡信任,那無疑就是目魚,就算是小樂子,貴爲長樂宮主管太監,但每次見了目魚,都是極爲客氣尊敬,常常行後輩下之禮,不敢有任何馬虎。

“既然你們想鬥一鬥,本宮奉陪就是。”

看著目魚離去的背影,李怡冷冷一笑,起袖子一甩,轉去了室。

Advertisement

....................

黑夜,楊府。

書房,楊道嗣正在注目手中的一張白紙,楊潤低垂著腦袋,站在一旁。

這份供詞,楊道嗣看了整整三遍,這才收起來,瞇著眼沉良久,這才低聲說道:“至北,那名宦還說了什麼?”

楊潤躬了躬子,輕聲說道:“那名宦只是說了三個字,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

楊道嗣子微微一震,點了點頭,子靠到椅背上,輕笑自語道:“好你個李怡,從前倒是小看你了,沒想到竟是有著這般見識與決斷。”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李怡此刻不就是把翼王、齊王與楚王比作這三個和尚?

楊潤看了楊道嗣一眼,忍不住低聲詢問道:“大伯,你準備作何打算?”

楊道嗣搖了搖頭,默默說道:“我沒有什麼打算,我只想過一個平靜的新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