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混在帝國當王爺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

《混在帝國當王爺》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

京。

趙智正在批閱奏摺。

最近兩年,隨著江南之戰的勝利,隴右之戰的勝利,中央朝廷也或是趙智本人的威,有了極大的提升,天下各大藩鎮心中膽寒,對朝廷態度變得溫順許多。

楚州節度使王懷烈兩次進京,主要求留京任職,態度極爲誠懇,趙智出於大局的考慮,對其好言寬了一番,讓王懷烈安心任職,但也把他的度支與轉運兩個兼職給免了,讓他無法手地方行政,只需安心領軍即可。

不僅王懷烈,黔州節度使魏文南以及辰州節度使呂肆要皆是不遠千里而來,進京述職,報告地方軍務,並希朝廷派遣得力員,治理地方,主還地方行政權。

蜀州節度使楊道安,雖然沒有來京,卻也派遣了自己的獨子楊呂,代表自己,進獻大量財

就連與朝廷十餘年都是沒有任何往來的河北五鎮,也是紛紛派遣了使者前往京,拜見趙智,進獻大量財,態度非常謙恭,其中,趙州節度使張景暉,更是留其嫡長子張元在京城,並上書趙智,希讓其子代替自己,爲朝廷效力,趙智當即給了張元職,留任京師。

軍事上的勝利,國政局的進一步穩定,曾經衰敗的國事,在自己手中得以復興,趙智有些志得意滿了,最近一段時間,心一直都是非常不錯,嚴肅的他,臉上也是多出了許多笑容。

但趙智並不滿足於此,他還有更大的願與志向,那就是完武宗未曾完的目標,爲此,隴右之戰結束後,趙智立即把李忠調往中央,任職兵部尚書,大規模調整政事堂,把政權與兵權,全部集中在自己一人之手,只有這樣,趙智才能集中力量,去做一些,自武宗之後,幾代皇帝想做,卻不敢做的事

Advertisement

一名太監推開殿門,小聲小氣的走了進來,趙智擡頭看了一眼,什麼話都沒說,低下頭,繼續批閱奏摺。

牧公從殿上走了下來,接過太監手中的兩本奏摺,打開看了看,然後返回趙智旁,那名太監則是轉出去,把殿門輕輕關上,整個大殿,再次只剩下牧公與趙智兩人。

“陛下,是狗兒的奏摺。”

牧公把奏摺放到桌子上,輕聲說道。

趙智嗯了一聲,待把手中的一本奏摺看完,這纔拿起李勳的奏摺,打開細看。

李勳上了兩本奏摺,一本是肅州剿匪的詳細經過,還有一本,則是舉薦有功之人,推薦於巖輝任職沙州防使,王繼明、單仇兩人,任職沙州防副使。

趙智把奏摺合上,輕笑道:“狗兒這小子,也學會跟朕要好了。”

牧公微微躬,低聲說道:“功與過,賞與罰,皆由陛下。”

趙智點了點頭,淡聲道:“我原準備過段時間,調周青任職武州州治神池縣縣令,對吳恆進行制約,現在看來,不需要這麼做了。”

牧公輕笑道:“狗兒在武州雖然任職時間不長,卻是頗有建樹。”

“這算不了什麼。”

說罷,趙智在李勳那本舉薦任職的奏摺上,用紅筆,寫下了一個準字。

...............................

肅州的剿匪,大獲全勝之後,李勳立即傳書朝廷,報告詳細戰,併爲有功之士請賞。

時間很快過二十多天,期間,王仁鋯讓李勳來一趟大都督府,把戰事的詳細經過說一遍,因爲王仁鋯也要寫一份詳細的報告傳到朝廷去,李勳這邊的戰爭結束太快,王仁鋯手中沒有任何信息。

Advertisement

王仁鋯雖然做爲隴右道大都督府長吏,是整個隴右道的最高長,但趙智並沒有給他持節,所以說他的這個最高長,也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李勳與王仁鋯雖有上下級關係,但王仁鋯沒有調兵權,他指揮不了李勳。

當然,王仁鋯做爲曾經的相國,名聲擺在那裡,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李勳自是不會拒絕。

到了大都督府,王仁鋯對李勳讚賞有加,言其,要親自上書朝廷,爲其請功。

隨著隴右南道四州境的土匪,大規模聚集肅州,圖謀攻陷城池,卻是被快速增援而至的李勳給一網打盡,整個隴右南道土匪的數量大幅度減弱,王仁鋯已經調集了五千兵馬,準備對境的土匪,進行一場大的掃,希李勳能夠暫且留下,給以軍事上的支持。

好不容易把兵權弄到手,有些事也還沒有理完,李勳可不想這麼快就回返武州,於是爽快的答應了王仁鋯的請求。

這一天,李勳正坐在房中理公務。

戰爭是結束了,但後續工作卻依舊繁重。

元和在葉王山之中的掃工作,基本結束,包括土匪連其親屬家人在,一共三萬多人,全部押到福羊縣,與這裡的土匪共同看管,臨走之前,元和把所有的山寨,一律摧爲平地,不留任何後患。

李勳現在很頭疼,這麼多人,每天所消耗的糧食,太過巨大,若不是王仁鋯急調來一批糧食,李勳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單仇走了進來,李勳擡頭看去,出聲問道:“事辦的怎麼樣了?”

單仇找了個椅子坐下,喝了口茶,然後說道:“都放了,沒有出什麼子,那些人的緒已經平復下來。”

Advertisement

李勳說道:“多派些人,給我看了,誰敢挑頭鬧事,一律殺無赦。”

單仇點了點頭:“元和已經加派了五百人,監視的很嚴,他們鬧騰不起來。”

五天前,元和從葉王山歸來,隨行數萬俘虜,福羊縣這邊的土匪,見到親人被抓,緒頓時激起來,引起一場小規模的,但很快被鎮下去。

李勳思慮再三,與單仇等人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把其中兩萬多老婦孺以及普通百姓給釋放,讓其迴歸原籍。

這個舉做出之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被俘土匪們的緒,平息了很多,也老實了很多。

單仇看了李勳一眼,問道:“李勳,被俘的土匪,有上萬之多,你準備如何置他們?”

李勳子後仰,靠在椅子上,著眉心,這個問題確實很頭疼,這些人都是慣匪,絕大多數人都是大石與西域諸國的人,對晉朝沒有任何歸屬,一旦放其離開,無異於放虎歸山,日後在禍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