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505章 棍子把側衛摁在地上摩擦

《大國戰隼》 第505章 棍子把側衛摁在地上摩擦

李戰切斷了飛控系統,接下來戰機的所有姿態都是極不穩定的,全靠他手縱進行維繫。鴨式氣佈局非常不穩定,沒有飛控系統的況下,飛行員要讓戰機按照自己的意圖行駛非常非常困難,對飛行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李戰能夠在七十秒裡完三百零一個作,當初開的是037號殲-7E,沒有飛控系統可言的二代機。

AL-31F發機瘋狂的嘶鳴聲中,12號殲-10A以難以想象的大仰角大傾斜角機頭指向了大仰角加力爬升中的殲-11B,在慣的作用下,12號殲-10A的尾部向前移,整架戰機向右側開去。

機要和這些慣力量做抗爭,並且是在最不理想的狀態之下。

在極短的兩三秒鐘裡12號殲-10A的水平移速度從每小時七百多公里瞬間下降到了每小時一百公里以下,這對全功率運轉中的發機來說又是一種最不喜歡的狀態——小速度。

縱桿的李戰明顯的覺到戰機在瘋狂的抖,他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穩住飛行姿態,鴨翼和三角翼兩個升力的作用下,他能夠覺到戰機在失控的邊緣瘋狂地試探。

不過他的目的達到了,機頭再一次乾脆利落地指向了韓紅軍的殲-11B,並且開始加速追上去——咬尾局面構

李戰重新接通了飛控系統,在很短的時間飛控系統自調節了舵面,戰機迅速溫順下來,噴口噴吐著熾熱的火舌的咬上了韓紅軍。

韓紅軍不斷的向左向右回頭看尋找12號殲-10A的影,他發現看不到目標後果斷地桿俯衝,在俯衝的同時冒險滾桶破壞航跡規律,這麼做能讓敵機難以鎖定。他決定把戰場拉到低空,利用殲-11B更好的低空能扳回局面。

Advertisement

可是他絕地發現12號殲-10A一直的咬住了他,難以擺

地思考,李戰認爲如果他於韓紅軍的位置,面對當前的況他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此時他已經完了第二次模擬機炮擊,戰鬥結果沒有懸念了。

“小韓,再來一局,我將使用一般戰,來看看結果怎麼樣。”李戰略微思索,做出了一個很客觀的決定。

不是誰都能夠在無飛控系統幫助的況下讓殲-10依然可控的,事實上很多時候如果飛控系統失靈,殲-10非常容易失速墜毀,通常發生在起降階段。過去幾次事故里,除了發機故障,飛控系統是導致災難發生的罪魁禍首。

“明白,再來。”韓紅軍一陣沮喪,但很快就重新打起了神來。

輸給大隊長沒有什麼可恥的。

當初達開的還是一架用矢量噴口的殲-10B才勉強在狗鬥中擊落開殲-11B的李戰,可見李戰的近距格鬥能力是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接下來的狗鬥就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過招了,雙方基本上是用教科書式的機作來展開對抗,不過運用是取決於飛行員的選擇的。

半個多小時的對抗,李戰和韓紅軍的都非常深刻。當初鷹隼大隊和大紅鷹對抗大家一心想著的是奪取勝利,反而對戰機在近距格鬥上的一些表現不太關注。此時以分析研究的心態來進行對抗,非常的強烈非常的清晰。

陳飛和李梓辛之間的對抗結果也是大同小異。

殲-10A對殲-11B形的優勢——在狗鬥中殲-11B就像是笨重的拳擊手,而殲-10A敏捷得像靈猴。

Advertisement

這一場完全自由的狗鬥空戰刷新了很多人對殲-10、殲-11兩個系列戰機的認識。

返航後唐國正、郭北牧在下午召集分析會,會上李戰等人詳細介紹了對抗況,張崇明的技分析組在分析了飛參之後也有了理論上的結果。

陳飛發表看法,道,“我開殲十一的時間比殲十的要長一些,對前者的瞭解更多。今天之前我一直認爲殲十一的空中格鬥能力盡管可能比不上殲十,但是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可是上午的對抗之後我不得不承認,單就空中格鬥能力來說,殲十一基本上沒有辦法戰勝殲十。”

“我相信殲十的空中格鬥能力是優於F1-6的。”

大家的神都比較不好看,畢竟大多數人對殲-11是有深厚的,那是人民空軍第一種三代機,在人民空軍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是人民空軍邁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更有一些人的臉是難看的——來自沈飛廠的易小易等幾位技工程師。

殲-11系列戰機是沈飛廠的主打產品,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產品,包括殲-15艦載戰鬥機在。竟然被二弟飛廠的主打產品著打,這心裡既難以接也不好,當然也是存疑的。不過一想到殲-11系列戰機有更大的航程和更多的載重以及可以安裝口徑更大的機載雷達提供探測能力,心裡的難也就輕了幾分。

“李戰,說說你的看法。”唐國正點了李戰的名字。

李戰笑著說,“有觀點認爲,在視距外消滅敵人才是上策,和敵人進近距纏鬥本就是較爲愚蠢的行爲。這也是軍的主流觀點。在視距外空戰上,殲十一有先天優勢,更大的航程更強的探測跟蹤能力和更多的載重都對殲十形制。”

Advertisement

他頓了頓,說,“到某一項能力當然是各有千秋的,但是總的來說,我認爲應該辯證地看待兩款戰機之間的對比,殲十一和殲十所擔負的戰任務不同,本就存在較強的互補,所以單純的以近距格鬥來論英雄是片面的。我倒是想到另一個問題,我們接下來要和友軍的F-16對抗,是不是應該考慮增加殲十?殲十和F-16打一場,結果應該是最客觀的了。”

“這個你就不要考慮了,殲十不同殲十一,能否參加軍事流空司說了也不算。”唐國正擺著手說。

李戰也是剛剛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能開殲-10和F-16打一場,相信意義會非常的重大,對廠家來說同樣如此——F-16佔據著龐大的市場,如果殲-10能表現出比F-16更強的作戰能力,也就有機會從裝備F-16的國家裡搞到一些訂單,而這樣的對抗本就是最好的廣告。

收回其餘念頭,李戰認真的說道,“從對抗況來看,沒有疑義的一點是在近距格鬥中殲十有絕對優勢。但是從我的主觀意識來說,我認爲殲十一要戰勝殲十並非沒有可能。”

“我相信,你曾經用殲十一B型戰機打敗過大紅鷹的殲十B型,或者你可以把經驗總結一下。”唐國正沉聲說,“誠然,能夠在視距外消滅敵人是上策,但不意味著就可以把近距格鬥放在次要位置。歷次空戰中最激烈的爭奪都是發生在近距格鬥階段,我們不可能始終保持有足夠的殲十來專門應對近距格鬥,因此殲十一這一類重型制空戰機同樣需要隨時準備和敵人刺刀見紅。”

他掃視了一眼,道,“接下來還有兩天時間,殲十一和殲十之間的對抗繼續進行,最好是在出發軍事流之前能夠形一些經驗來,這對部隊未來的自由空戰訓練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尤其是對殲十一機隊。”

Advertisement

張崇明補充說道,“對戰機能提出意見也很重要,廠家的技代表也在,我想他們的心應該是較爲迫切的。殲十一和殲十這兩個系列戰機未來很長時間裡會是我軍的主力戰機,參照軍的方式,會在使用過程中持續進行改進,所以部隊的意見相當重要。我們技分析組會全力提供分析支持。”

“張長說的很有道理,說到底飛機是要給部隊用的,所以你們飛行員的意見很重要。”唐國正手指點著桌面說道,“任何意見都可以提,我們彙總給廠家,由上級相關部門和廠家來統一考慮。”

易小易表態說道,“各位首長,我們廠家技組當仁不讓的,任何問題我們都將全力以赴,如果有需要我隨時可以向廠家請求支持。”

這對廠家來說是好事,易小易自然是求之不得。這樣的機會也是難得的,要組織起現在這種飛行員規格進行完全自由空戰對抗不是容易的事。如果不是有爲軍事流做準備這件事在前,兩架戰備殲-10A甚至都不會被批準用起來。

李戰對這樣的結果卻是沒有到多麼驚訝。殲-11在大家心裡的地位太高了,雖然殲-10頂著“完全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款國產三代機”的環收割了不,但是基於Su-27研製而來的殲-11龐大的並沒有到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殲-15首飛之後,更是將該戰機家族的地位推向了一個更高的位置。

所以對殲-11打不過殲-10這樣的結果,包括易小易等廠家技工程師在的許多人上難以接是正常的。

其實李戰也有些慨。

或者應該說,殲-11和殲-10之間實際上並不可比,兩種戰機各有分工優勢互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