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518章 創造紀錄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大國戰隼》 第518章 創造紀錄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再先進的天氣監測系統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因此塔臺最高點部署了天氣觀測員,用人力觀測彌補技上的不足。

李戰創造了飛鯊開訓以來的紀錄,可是現在飛行控制塔臺裡的兵們來不及慶祝了,迅速對李戰報告的小龍捲風進行判斷。組織一個飛行日不容易,需要投大量的資源,是暫停還是取消還是繼續,需要嚴謹判斷做出決定。

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充分的依據才能下這個決定。

塔臺頂端的天氣觀測員看不到跑道北端農田上出現的小龍捲風,事實上當時的況下除了李戰所在的空中位置,本場其餘位置基本上是看不到的,那些被風捲起的落葉並不多,著實是眼難以從遠距離上發現。

老陳頭有富的指揮訓練經驗,迅速判斷了風力和風向的變化後,果斷的命令石陌影暫停正在進行的訓練,已經行到了起飛位置的另一架殲-15接到指令後重新行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待命。

眼看過去本場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實際上低空氣流變化很大了,尤其是十幾米高的強側風,對戰機降落是非常嚴重的威脅。這樣的變化又不是單獨形的,而是周遭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地說是東南海面上正在形的一個幾公里寬的旋轉雲層是最明顯的標識。

不過此時纔是上午九點多,這種天氣變化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最終都是會恢復如常的。

李戰把588號殲-15戰機開回停機位,張雪和唐磊磊還有另外一名不認識的飛行員興高采烈地跑過來,李戰剛打開座艙蓋,唐磊磊就大聲道,“大隊長!大滿貫!牛了牛了!創紀錄了!”

Advertisement

李戰擡起戴白勞保手套的右手揮了揮,摘下氧氣面罩離連接最後解開安全帶站起來,笑著說,“都是運氣,剛纔落地兩秒鐘之後遭了強側風。”

張雪也高興得很,同時心裡也有一百個疑問。

站在他邊的飛行員年齡相仿,和張雪是同一批進的飛鯊,張雪對走過來的李戰說,“介紹一下,曹復飛曹副團長,和我一批進來的,原來在紅旗師。”

“首長好。”李戰笑著向曹復飛敬禮。

曹復飛連忙還禮苦笑著說,“李大隊長千萬別,我也是學員,再說在你面前我就是學得比較差的學員。”

這人蠻有意思,李戰開玩笑說,“復飛是哪個復飛?復飛的復飛嗎?”

他指了指後的588號殲-15。

大家都笑了,曹復飛便一樣的臉,尷尬的點頭,“是的,是復飛的復飛,名字不吉利,奈何是爹媽取的。”

,復飛。

誰願意復飛,當然不吉利了。

曹復飛苦惱著說,“李大隊長……”

“老曹,既然都是學員就不要稱呼職務了,況且我的大隊長早讓人擼了。”李戰笑道。

“那,那,老李!”曹復飛一咬牙就這麼稱呼了,他從張雪和唐磊磊那裡瞭解到了李戰那些功偉績,佩服得那一個五投地啊,別說副團長了,就是師長在這樣的傳奇飛行員面前也不敢拿架子。

這飛機一旦開到了李戰這種高度,飛行員的影響力是全軍範圍的。

曹復飛說,“老李,你這個是真正的一炮打響啊,不打響了,還把我們這些老學員給轟了渣……”

“老曹,說正事,老李剛下來還沒休息呢。”張雪提醒一句。

Advertisement

曹復飛連忙停止了慨,有些難爲地說道,“是這樣的老李,我著艦降落這個科目不是很理想,我想你能不能,就是我想從你這裡學習學習怎麼飛好這個科目。”

原來如此,李戰笑著問,“經常復飛?”

“是……”

張雪和唐磊磊又忍不住笑了,唐磊磊說,“大家開玩笑說曹哥改了名字就能解決問題。”

李戰哈哈一笑,“好辦法。”

……

不過曹復飛已經習慣了,他的名字早都了飛鯊集訓隊最廣爲人知的梗了。

“老曹,一會兒飛參室討論一下。”李戰不開玩笑了,說。

曹復飛頓時大喜,“好!我下午飛,正好可以趁熱打鐵。”

顯而易見李戰是打算直接就今天的大滿貫作爲例子對他進行講解,連續七次勾住第二道阻攔索,絕對不是運氣這麼簡單,也就是說李戰是有非常可靠的心得會和經驗技巧的。上午學習下午訓練馬上用上,這樣無疑是最好的。

一行人上了通勤車往宿舍走,張雪皺眉問,“老李,很難相信你沒有相關經驗。來之前我問了外教,你知道他怎麼說的嗎?”

都看向他。

他說,“外教以爲咱們又請了一名外教,水平可能比他高的外教。”

李戰馬上謙虛地說,“沒有沒有,哪有這麼誇張。”

“說真的,是不是練過?”張雪嚴肅問道。

都不是傻子,再有天賦要做到大滿貫也絕非易事,而且張雪一直在和外教仔細分析實時的錄像資料,外教非常肯定飛行員肯定是有經驗的,在第七次著艦降落的時候現得尤爲明顯。

李戰輕輕揚了揚眉頭閉不言。

張雪也沒追問了,耐著子一直等李戰換了飛行裝回到了宿舍,這才道,“能說的給我們說說。”

Advertisement

“能說。”李戰喝了口熱水,示意三人坐下,說道,“來飛鯊之前我在搞殲十六的實戰試飛,哦,和陳飛搭檔,那小子現在是海航99師的資深飛行員了。”

張雪和曹復飛對視一眼都鬆了口氣,是吧,沒有練過怎麼可能會這麼練,他們這些更早進來的老學員心裡好了一些。

李戰把當時在南海南部的那場帶有急增援質的對抗演練說了一遍後,道,“當時也沒多想,就是想來想去除了起落架艦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證明己方勝利,當然,同時也要狠狠的打擊一下藍軍囂張的氣焰。所以就來了這麼一次,後起落架艦後跑了大概百十米吧,我就拉起飛走了。”

張雪和曹復飛都跟聽傳奇故事一樣整個人都是懵的,還能這樣作!

唐磊磊比較淡定,從北庫出來的基本上都知道李大隊長的作風,艦復飛算什麼,比這個更過分的都有,而且還是打實彈的。

好一陣子張雪和曹復飛纔回過神來,曹復飛看李戰的目就像是看神了。

“就一次?”張雪瞪著眼睛豎起了一食指,問。

李戰點頭,“嗯,就那一次。”

“就一次還算不上真正著艦降落的經驗,你今天就能飛了大滿貫?”張雪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在他的想象中,李戰至是有好幾十次相關的起降經驗纔對,而且他們甚至敢肯定李戰是在試飛院那邊飛的。試飛院那邊的陸基艦載機起降訓練跑道纔是第一個模擬訓練場,而且試飛院距離北庫比較近,李戰這樣的特殊飛行員完全有幾乎接艦載機起降訓練的。

他完全想不到李戰所謂的經驗僅僅是一次對抗演練中的突發奇想。

Advertisement

唐磊磊這會兒說道,“一哥剛下部隊那天不是直接上空了嗎,一哥和別的飛行員不一樣。”

他什麼意思很明顯了——人和人差距就是這麼滴大啊!

張雪無言以對了,回想起李戰下部隊到二師的第一天,當時同時出現了兩撥空,又正逢著師裡搞大批轉場訓練,又恰是老飛退役新飛列的季節,以至於缺了一個能上天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當時的師政委齊宏大膽啓用新飛李戰,從那一天起,李戰“一哥”的名號開始打響。

似乎從那個時候起大家就逐漸習慣了李戰所帶來的奇蹟,以至於產生一種麻木意識——就該那樣啊!

相別了三兩年,再重溫在二師的那段歷史,張雪也就慢慢的接了現實,“是啊,二師的一哥,南海的瘋狗,北庫的勇士,真的不能用常規標準來衡量了。”

李戰也早都習慣了其他人對自己所做的事經常慨,事實上任何一個人榮立了八個一等功後大抵是這般心態。

他說,“那次急增援對抗演練返航途中還搞了空中加油,陳飛演示了一遍,然後是我完的空中加油。我不是說我很牛,儘管事實如此,我的意思是在學習這方面我悟比較強悍,基本上一次就夠了。”

這話一出更讓張雪和曹復飛心複雜無地自容了。瞧瞧,自己這幫團級飛行員腰帶上彆著腦袋訓練了好幾個月也沒能練好的著艦降落,在人家眼裡就是“一次就夠”的簡單作,如何不讓人無地自容。

關鍵你還得服氣,人家有八個一等功,一等功啊!

“老李,咱們是戰友也是同學了,我十分真誠的希能夠跟著你學習,以後有什麼事我能幫上忙的儘管說,我老曹絕對不跑肚拉稀!”曹復飛坐直腰板嚴肅地說。

張雪回過神來,說道,“老李,咱倆就不用說了吧,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李戰笑道,“我還得向你們學習呢,這些天不都是老張和小唐帶著我搞訓練。”

“我們先教你,等你練出心得來了再和我們分。”張雪迅速想到了一個辦法。

曹復飛聽著到怪異,但這又是事實。可不是麼,某個科目李戰一竅不通,教他一次他就學會而且水平輕鬆超過老師……

李戰卻是嚴肅地說道,“我剛剛飛的時候明天到低空氣流變得很複雜,雖然是短暫的變化,但是說明這個季節裡本場低空氣流的多變,你們飛的時候要多注意。”

“明白。”曹復飛也嚴肅起來,“當初選這裡建飛訓基地就是看中了這裡的氣流多變,很像遠海低空的況,迴旋風一定程度上和艦艇尾部氣流相似。”

張雪說,“其實這本就是陳總他們故意設置的天然障礙,看著吧,低空側風如果不是很嚴重,訓練很快會恢復的。”

他們在談等候飛參數據出來的時候,石陌影那邊恢復了訓練,因爲各項天氣數據恢復到了規定值之。而李戰開過的588號殲-15在完了提取飛參數據和地面保障之後,又一名學員開著它行到了躍起飛位置展開訓練。

飛鯊集訓採取的是飛一次分析一次的訓練方式,每一名飛行員飛完一次就取出飛參分析一次,力求做到深挖每一次訓練的經驗教訓。接到飛參室通知後,李戰等人迅速趕往飛參室,擡頭就看見了個人。

“秦主任?”

竟是原二師飛參室主任秦明。

“李戰,歡迎。”秦明笑著和李戰握手,“聽說你到了,但是我這裡分不開,不然早和你敘敘舊的。”

張雪笑道,“秦主任讓我不要告訴你的。”

李戰很意外,高興地說,“秦主任給了我一個驚喜啊。”

秦明笑道,“是你給了我們驚喜,來,看看飛參的分析結果。”

招呼大家往小會議室裡去,馬上就著飛參數據的分析結果展開了討論。秦明是老二代,他這一代飛行員最悉的是殲-7和-殲-8這些二代機,所以李戰發現秦明對殲-15的瞭解非常深的時候到很意外。能從二師調到飛鯊部隊飛參室擔任主任可不簡單了,沒富紮實的經驗是肯定不行的。

小分析會後李戰才知道他當年離開二師不久秦明就調試飛院去了,經常在試飛院和廠家來回跑,專門搞殲-15的飛參數據分析,等於是參與了後期的研製工作,可以說對殲-15的瞭解是最資深的人之一了。

秦明看到的是588號殲-15完的飛參數據,對照著艦降落要求來看,幾乎全部一致,可見李戰的縱是近乎完的。

但是他也有一個小小的疑問,他指著最後一次著艦降落的推力曲線末端問道,“小李,你在勾阻攔索前大概一點五秒鐘有一個小小的推油門桿作,這個作是特意爲之的還是縱上的誤差?”

非常細微的推力變化,反映出的是油門桿位置的細微變化,而且非常快的就恢復了。

其餘三人都豎起了耳朵,如果不是秦明點出來他們還發現不了這麼細小的變化,也許這就是李戰的獨門籍?

李戰卻是問道,“秦主任,這裡能查到當時的天氣數據嗎,主要是第二訓練區的風力風向變化,我這個作和當時的側風有關係。我落地後兩秒鐘,有一很強的側風出現,當時機翼有明顯的搖擺。”

已經著陸的戰機機翼出現明顯的搖擺,這是判斷風力的明顯依據,瞬間的風力應該是達到了八級風。

“我馬上去要。”秦明立馬起去打電話讓氣象部門報相關數據過來。

李戰對張雪三人說,“這個作不複製,從我今天飛行的會來看實際上沒有什麼捷徑,不過我倒是想到一個可能會比較有效的訓練辦法,最關鍵的是這個這個辦法不需要佔用寶貴的訓練區和殲十五。”

單憑“不需要佔用寶貴的訓練區和殲十五”就很吸引人了。

李戰道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訓練辦法,而且任何一名飛行員都非常悉的訓練容。

PS:在瞎幾把寫的同時儘量保證常識正確,在此謝一名空軍老幹部(讀者風鈴)的技支持。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