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520章 暗艙飛行

《大國戰隼》 第520章 暗艙飛行

往後機會真的會多起來,別說上艦後,就說現在正在進行的訓練都比正常的飛訓更加的危險。立功機會通常存在於危險之中。

準飛鯊們對“談笑之間灰飛煙滅”的理解與普通人不一樣——要麼是敵人,要麼是自己,永無第二種可能

暗艙飛行試驗小組正式立了,李戰、張雪、曹復飛和唐磊磊四人組第一批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把路子走順了把訓練方式最終敲定了,隨後就會正式列飛鯊部隊的基礎訓練當中。

李戰首先帶著地勤人員在跑道中間段作業,自南往北開始,第一千米開始到第兩千米這一千米的長度歸他們,正好避開了第一訓練區和第二訓練區,但是安全起見三是不能同時起降戰機的,所以還是要岔開時間來,不過這樣的結果已經比常規訓練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確定了阻攔索區域的位置後,在兩側部署了紅外,一側發紅外線另一側接紅外線,部署四組用於模擬四道阻攔索,哪一組的紅外接收存在信號中斷,證明尾勾勾住了哪一道阻攔索,大大節約了重新部署模擬阻攔索的時間。

作爲必要的補充手段和後備系統,兩側同樣安裝了高速攝像機,用於對戰機地時候的連續拍攝,就像育田徑競賽終點兩側位於終點線延長線上的高速攝像機。這套學裁判系統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可以通過拍攝戰機後起落架著地位置以及行距離來推算出尾勾地的位置,也就是說沒有尾勾的戰機同樣可以用於訓練。

除此之外學裁判系統還包括能夠將戰機決斷高度之後到完全停止的整個過程全境拍攝下來的攝像系統。

Advertisement

在兩套系統的支持下,能夠保證訓練結果百分之一百的準確。由於這兩套系統理論上的恢復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暗艙飛行訓練理論上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效率非常高,只要飛機夠用的話。

飛機夠用嗎?

除了殲-15,其他的要多……也沒多,但是飛鯊訓練是當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海司一道命令下來,海空雄鷹部隊派了三架殲-11A重型戰鬥機一口氣轉場抵達了沃土飛訓基地,加上有備了上艦能力的037號殲-7EGGH輕型試驗機,暗艙飛行有了四架飛機,基本上備了“人歇機不歇”的連軸轉訓練能力。

包括塔臺指揮人員在的所有地面相關部門人員分兩班全部就位,相關係統經過二十四小時的反覆測試之後,宣告所有準備工作完

李戰第一個吃螃蟹。

暗艙飛行員試驗小組第一次飛行,氣象部門特意挑了一個“黃道吉日”,安排在了傍晚五點開始,這個時候太還未下山,地面人員有不錯的能見度,又不會對飛行員造很大的影響。

李戰揮別了三位戰友來到了停機坪,037號殲-17EGGH已經整裝待發了,厚厚的帆布遮蓋住了座艙蓋以及前擋風玻璃,一輛牽引車已經在機頭位置就位。按照規定驗收了飛機後,李戰登上飛機,機械師和他一道接通無線電和氧氣面罩,檢查航電系統狀態,確認無誤機務人員撤離,座艙蓋緩緩關閉,李戰頓時完全看不到了外面,而座艙裡裡是夜航狀態,儀表臺的燈和其他位置的顯示燈,都讓他有在黑夜裡飛行的覺。

嚴格按照塔臺的指令飛行是暗艙飛行最重要的原則,失去了外界的參照,飛行員必須無條件信任塔臺的指令以及儀表數據。

Advertisement

三拐,雙手雙腳離接,確認回答。”老陳頭親自指揮以示重視。

李戰確認雙手雙腳都沒有接縱介質,馬上回答,“三拐離接確認,完畢!”

“前往起飛線,等候下一個指令。”老陳頭隨即道。

“明白。”

牽引車開始把307號殲-7EGGH往跑道中段的起飛線拖,在起飛之前飛行員不得對飛機施加控制。

座艙蓋和前擋風玻璃嚴嚴實實的蒙上了布的037號殲-7EGGH,看上去活的蒙面輕騎兵的樣子。機腹下和兩側機翼下的重型掛架掛載著的三副油箱同時也在無地向世人闡述一個事實——再怎麼改也改不掉短的先天劣勢。

牽引車迅速撤離,跑道清空。

www. тт kan. C○

各部門準備好之後,老陳頭向李戰下達了起飛命令。

今天所有參與此次訓練活的人都參加過暗艙飛行,比如李戰在訓練基地的時候因爲學得比較快很早就接暗艙飛行了,訓練的時間比其他人長很多,後來在北庫又有大量夜航經驗,對他來說暗艙飛行是最紮實的科目之一。

暗艙飛行和夜航的關係非常切世人皆知。

大白天的非要整瞎子,給飛行員帶來的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恐懼以及主觀上對他人的不信任帶來了挑戰。每一個下到部隊的飛行員都必須要克服這些障礙,所以說飛行員的心理素質通常非常的強悍。

置經典戰例裡,只要能聽到的陸空對話都是異常冷靜的,無論是飛行員還是塔臺指揮員,哪怕下一秒鐘是機毀人亡,他們的聲線和語氣都沒有一一毫的波。一些影視作品裡的呈現是經過藝化加工而來的,真實的險陸空對話平靜得讓人震撼。

Advertisement

紀律要求陸空對話必須要表達清晰,帶上緒顯然會對此造影響。

在平凡中戍邊衛國,於平凡中犧牲自我,這是中國航空兵部隊飛行員的真是寫照。

037號殲-7EGGH最重大的改進是飛控系統,一套基於殲-10系列戰機所採用的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研發而來的適合輕型戰鬥機的全電傳飛控系統。這套系統用在了FC-1“梟龍”輕型戰鬥機上面,經過幾年的使用證明該系統能先進十分可靠。

梟龍的底子是殲-7,在殲-7E的基礎上大手換上這麼一套飛控系統,讓李戰總覺得飛不如干脆重新造一架。他不是科研人員所以不知道在同一機型上的延續改進與重新造一架試驗機完全不一樣。

況且037號殲-7EGGH現在的重點在於備了艦上起降能力,沈飛需要這方面的相關數據。

“矇眼”的李戰輕輕鬆鬆的起飛了,正常跑起飛正常爬升,乾脆利落的收起落架的同時大側左轉爬升,翼尖拉出的白氣流在黃昏中清晰可見,讓老陳頭覺得自己的往上飆了一下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