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國戰隼 第621章活著的一等功臣

《大國戰隼》 第621章活著的一等功臣

軍醫院,普通病房。

已經從重癥轉出來的張雪恢復得很好,李戰過來看他的時候他神頭已經很好了。

“再有半個月就能嘗試著走路,醫生說後期主要是恢復,康復訓練搞好了還能飛。”張雪樂滋滋地說。

李戰笑道,“這是好消息,我看啊,年底你就能回部隊。”

“估計不行。”張雪搖頭說,“我的況我知道,沒一兩年的恢復別想飛行了。到那個時候估計你們都開始戰備值班了。”

李戰說,“不一定。未來幾年裡還是要以訓練爲主,先把人員培養出來形的循環了上面纔會開始安排戰備值班。再說了,首艘航母已經定了,以訓練爲主。”

張雪一下子好多了,坐直了一下,道,“這麼說我估計還能趕得上戰備值班?”

“沒錯,可能會直接上國產航母,那覺更不一樣了。”李戰笑道。

張雪問,“什麼時候上艦?”

“九月二十八日。”

“那不是這個星期五?”張雪忍不住激

李戰微笑著點頭,“對,後天。”

過後是複雜的心,從鬼門關掙扎了回來,應該慶幸自己的好運氣,可是因此錯過了第一批上艦的機會,已經是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憾了。滿打滿算兩年多的訓練,把所有的時間和力都投在了上面,甚至因此忽略了前友付出了一段

從個人來說,他難以接,可從集的角度來看,這是飛鯊部隊建設過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總而言之,這一關,張雪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慢慢的邁過去,不僅僅是上的創傷。

“哦,還有個事。”李戰想起什麼來一樣,站起來從兜裡拿出個紅盒子,張雪一看,咦,獎章盒。

Advertisement

李戰打開遞過去,“一等功。一等功臣同志,祝賀你。”

全金的獎章,八一軍徽上有“一等功”三字,這是中國軍人嚮往的最高個人榮譽,通常需要拋頭顱灑熱。客觀地說,在必死無疑的況下張雪活了下來,他就是一等功臣,在戰機幾乎無法挽回的況他至讓戰機的兩臺發機保持了完整,他就是一等功臣。

評功評獎有規定和標準,不會個人影響,等級越高越嚴格,條件達不到就算犧牲了,也不能評一等功。在社會上,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這些榮譽並不是部隊系統獨有的,地方很多系統都有同樣的獎勵級別。個人獲得一等功後,其社會地位以及影響力是可以想像的,甚至於有明文規定後代將得到優待。

李戰這種大多數時候搞不清楚自己有幾個一等功但是對有幾個二等功三等功記得很清楚的怪胎,他對一等功的概念自然也就同樣麻木了,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等功都會一直是整個軍旅生涯的最終追求。

拿起獎章放在手心裡仔細地端詳著,張雪忍不住熱淚盈眶,在這個瞬間他到了自己的價值,作爲軍人作爲戰鬥飛行員的價值。

李戰開玩笑說,“我開飛機費發機,你呢是挽救了兩臺發機,我看應該給你頒發兩個一等功,每一臺就該給一個。”

“屁話,不是這麼算的。”張雪穩住心緒了,看到李戰一副沒什麼的樣子,再想起他每一次一等功的榮立事蹟,不由的慨說,“和你相比,我這個一等功來得就太容易了。”

李戰正道,“看樣子你還不知道你遇到了什麼。”

張雪皺眉,“飛控失靈,不就是飛控失靈嗎?”

Advertisement

“那也要分時候。你當時已經勾住了阻攔索,戰機是保持起飛速度降落的。”李戰用手掌比劃著,“飛參顯示從發生故障到戰機砸下側翻是二點八秒,你在這二點八秒裡先做了作,這個作控制住了機頭繼續上揚的趨勢,否則戰機會在這樣的速度下稍稍離開地面,再摔下來什麼都沒了別說發機了。”

他看著張雪說,“如果你的第一個作是跳傘,至不會這麼重的傷。”

他指了指張雪,嚴肅地說道,“老張,你本沒意識你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

唏噓一陣,張雪舒暢多了,道,“這麼說一等功我是之無愧了。”

“絕對的,而且你是飛鯊部隊第一位獲得一等功的飛行員,你啊,前途無量。”李戰笑道。

張雪說,“不對啊,第一位獲得一等功的是你啊。”

“我那是總部和最高指揮部頒發的,你這個是海司的,不一樣。”李戰得意地笑。

“靠,鋪墊了這麼多就等著這會兒裝個是吧你。”張雪才明白過來。

說了一個多小時的話,李戰就告辭離開了。上艦日期進了以小時爲單位的倒計時,這個時候大家反而清閒了下來。飛行訓練告一段落了,飛行員進狀態調整階段,機務則開始對戰機進行全面的檢修,而其他地勤人員已經全部抵達了第一造船廠上艦悉崗位。

明天,張總指揮就要帶大部分空勤人員前往第一造船廠參加後天的付儀式,儀式結束後航母出港,第一次著艦降落將會在渤海上進行。李戰和首批選著艦降落的其餘八名飛行員在基地待命,從基地起飛然後降落在航母上。

Advertisement

這一天總算是要來了,李戰有些忐忑有些張,有些興有些失落。失落是因爲他被安排在最後著艦,而第一位則給了戴文明。因爲戴文明是土生土長的海航自己培養出來的飛行員,而李戰等許多人是從空軍過來的飛行員。

從軍醫院回到基地,李戰和張總指揮、莫仁安、老陳頭三人開會。

張總指揮的神經線依然繃的的,不茍言笑坐在居中的位置,莫仁安在他左首就坐,老陳頭坐在右首位置,李戰則在老陳頭的右手邊坐下。

“明天上午八時我和莫部隊長帶空勤分隊前往第一造船,老陳留在基地指揮李戰的著艦分隊。”張總指揮直接說正事,“上面來電詢問,預估有幾個人能落下去,最高指揮部要個數字。”

三位負責的相互對視。

張總指揮指了指李戰,“小李,你說。”

“這個答案真的很難。”李戰實事求是地說,“影響著艦功的因素太多,哪怕是績最好的那幾位,我都不敢說他們保證能落下去。”

張總指揮說,“我知道,但是最高指揮部要一個數字,領導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沉思了好一陣子,李戰說,“三位。”

“這麼保守?”莫仁安皺眉,“小李,你太悲觀了吧?八名飛行員裡模擬訓練著艦功率最低的都有百分之九十五,你預測只有不到一半人能功,我不太贊同。”

他這麼說也是有依據的,別的不說,他是參與建設飛鯊部隊的,從無到有他比老陳頭還要了解況,因此對挑細選出來的飛行員很有信心。

莫仁安笑道,“這還是你選出來的飛行員,你應該對他們有信心纔對。”

Advertisement

張總指揮卻是沒有發表看法,轉頭問老陳頭,“老陳,你是總教員,你說說。”

想了想,老陳頭說,“我的預測和小李的基本一致,三名或者四名。老莫的意思我明白,不過模擬訓練和實機著艦畢竟有很大差別。小李是有過好幾次實機著艦經驗的,而且在法國搞軍事流的時候駕駛多故障發機失火的陣風戰機降落在了羅斯福號上。他的判斷應該是最準確的。”

莫仁安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他只是對兵們非常有信心,而不像李戰那樣純粹從技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實機著艦是來真的了,前面不再會有多餘的跑道,復飛失敗的話就是墜海,沒有第二種可能。李戰不得不保守不得不謹慎。

李戰說,“我對他們很有信心,但是我不能把這些當判斷的依據。我當然希全部功著艦。著艦失敗後馬上覆飛備降,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很明顯,張雪的事給李戰造了很大的影響,大家都能夠清楚地看到李戰的變化。這無疑是長了的表現,一味的追求戰鬥力的提升而罔顧安全同樣是不可取的。

“三名。”張總指揮微微頜首,“不算多也不算,不怕告訴你們,只要有一個人功著艦,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他微微笑了起來,又白了一圈的頭髮一的豎著,道,“再過幾個月我就退休了,能夠在告別部隊之前看到咱們的飛行員在自己的航母上降落,此生無憾,我對得起這軍裝了。”

李戰心裡很難,這樣的傷從來都是他不願意面對的,強歡笑說,“張總,您就算退休了依然是老首長。飛鯊部隊是在您的領導下建立的,您的經驗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毫的不誇張,從空白到索出標準,這不僅僅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問題,其中的意義是深刻的影響是深遠的。未來飛鯊部隊將會在張總指揮領導下制定的標準框架下訓練、作戰。滿滿兩大倉庫的試驗數據是堪比核武的瑰寶,國家的最高機

張總指揮笑著擺了擺手,“三名,我就這麼彙報。”

末了,他掃視了一眼,笑著說,“三名爲基礎,每增加一名我給你們三位每人發一瓶茅臺,我自掏腰包,咱們就在飛行甲板開大餐!”

“首長,我可當真了啊!”莫仁安頓時來勁了。

“當真!”

PS:先把前兩日的補齊再補加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