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爭霸天下 第187章 又怎是偶遇之邀?

《爭霸天下》 第187章 又怎是偶遇之邀?

羅蔚然的話雖然不多,但方解從中確實想到了很多很多東西。當然,他所推想到的東西無法去證實,他也沒有理由覺著自己想到的東西就是真實的。西北樊固戰場,距離帝都長安遙遙萬里,僅僅憑著羅蔚然的三言兩語就斷定什麼,這顯然有些草率。

但可以肯定的是,西北的戰事必然有問題。

方解了解大隋軍隊的素質,知道五千人馬聚攏在一起會展現出多麼可怕的殺傷力。如果他能得知更多的關於第一戰的消息,或許他會斷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事實上,就在西北的大戰場上。許多人都在心中疑問,李孝宗先後兩次分兵的戰真的是正確的?著那兩百騎兵不用,真的是正確的?出峽谷五里的距離,真的是正確的?最後時刻率軍進擊,真的是正確的?

方解將杯子裡的酒飲盡,笑了笑對羅蔚然說道:“我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陛下的智慧又豈是我能相比的?我是站在山腳下仰山頂的風景,而陛下則是站在山巔俯瞰這個世界。毫無疑問,陛下看的更清晰。”

羅蔚然點頭道:“你懂得這個道理就好,雖然西北的戰局不是如一開始預料的那樣順利。但最起碼順利的通過了狼山峽谷,戰場是在蒙元蠻子的地盤上,無論如何,蒙元蠻子的損失要比咱們大的多。”

方解沒說話,心裡卻不怎麼認同羅蔚然的觀點。羅蔚然是江湖出,雖然已經穿上十幾年,但他所的位置並沒有牽扯到軍務,他人不在朝堂,許多事他看的也並不是很徹。

戰場確實是在蒙元的地盤上,按照他之前說的,五千大隋兵拼掉了蒙元一萬多人,怎麼說也不能算是戰敗。但,戰爭又豈止是簡單的對比雙方損失的兵力?七十萬大軍雲集西北,朝廷爲了應付這場戰爭付出的消耗有多大?爲了訓練那五千兵所付出的財力力,又是何其之巨?

Advertisement

蒙元損失的人馬,多是牧民。蒙元朝廷沒有花一個銅錢在他們上,損失的牧民也僅僅是滿都旗最邊緣的百姓。相對來說,朝廷的七十萬大軍在西北待上一個月,消耗的資就相當於掠奪來半個滿都旗的東西。若是兩個月沒能打下整個滿都旗,就算再打下來,計算下來也沒有什麼收穫。當然,擴地千里的榮譽是無法忽略的。

然而,即便拿下滿都旗這千里草場,對於大隋來說這便是一塊飛地,爲了保住它,以後還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談論到西北的戰事,大犬和沉傾扇他們三個都沒有。除了談到大隋滅商之戰的時候大犬表微微有異之外,其他的時候他都是臉平靜的聽著羅蔚然和方解談。說起來,他,麒麟,沉傾扇三個人都不是隋人,所以從骨子裡沒有隋人的那種驕傲。關於西北戰事的不順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鬱悶的緒。

甚至,當大犬聽說隋軍五千人馬幾乎戰沒的時候,心裡還有些許的快意。

畢竟,他是個商國人。而大商被滅國,到現在也才過了二十幾年而已。

“這消息已經是一個半月以前的事了,現在西北的戰局到底如何誰也不知道,畢竟相隔萬里,消息一來一回所消耗的時間足夠戰局改變。”

羅蔚然道:“說不定,這會大軍已經拿下了涅槃城。”

方解點了點頭,沉了一會兒說道:“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滅國之戰。我想每個人都清楚,以大隋的實力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不是什麼難事。但要想如滅掉商國那樣滅掉蒙元……難。”

“不是難”

羅蔚然嘆道:“是本不可能……陛下要的,只是開疆拓土。”

Advertisement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方解忽然有些慨。他想起皇帝陛下數次提到過大隋歷代皇帝都有開疆拓土的功績,到了他這一任帝王又怎麼可能真的只守土而不開疆?他可不願意自己的名字記錄在史書上的時候,只有一句碌碌無爲。

大隋的皇帝,都是如此偏執。

不知道爲什麼,想到這裡的時候方解心裡生出些許不安。這偏執確實是促使人向前的力,可有時候過分的偏執真的是一件好事?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的一陣歡呼聲打斷了方解的思緒。坐在門口位置上的大犬拉開一條門往外看了看,那歡呼聲隨即水一樣灌了進來。

“怎麼了?”

方解問。

大犬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笑道:“你自己來看吧。”

方解起,走到門口往樓下看去。只見整個大堂裡的客人們都已經沸騰起來,不人一邊鼓掌一邊呼喊,激的就好像中了五百萬大獎一樣。跟著,方解就看到紅袖招的小當家緩步走上舞臺,往下雙手示意客人們平靜下來。

“今天貴客們著實好運氣,息大家接了方解方公子的邀請,願意登臺,爲大家獻上一曲流花水袖。若是你們不肯老老實實的坐回去,我可不敢保證息大家會不會因爲紛擾嘈雜而不肯出來了。”

聽到這句話,方解忍不住一怔。

“因爲我?”

他喃喃了一句,回頭看向羅蔚然他們,滿眼都是疑

他確實想目睹一番息燭芯舞流花水袖的絕世風姿,可因爲息畫眉言語上的冷淡,方解本就沒有將這件事說出口。僅僅是在和小丁點談話的時候提了一句,他可不認爲以自己和小丁點的影響力,能讓息燭芯走上舞臺。

Advertisement

但毫無疑問的是,小丁點那句因爲方解方公子的話。讓下面所有的男人們都嫉妒了,也會讓方解這個名字,很快就會再次在長安城裡被談及。

方解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就看到一個青小帽的下人微笑著走過來,到了方解他們這個雅間門口站住,微微俯施禮道:“請問您可是小方大人?我家王爺想請您過去一敘。”

……

……

長安城裡有幾位王爺,份雖然尊貴但並沒有什麼實權。而這幾位王爺之中,最閒最有錢最有地位也最尊貴的,自然是怡親王楊胤。方解實在沒有想到,會在紅袖招裡遇到這位大人

怡親王楊胤雖然不問朝廷之事,但畢竟是皇帝陛下的親弟弟。當年那一場奪嫡之爭後,落敗的幾位皇子可沒一個有好下場的。算起來,也就這位六皇子怡親王殿下,還瀟灑的活著,且能久居長安,而不是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當年七子奪嫡的紛爭中,楊胤雖然沒有明顯的站在當今皇帝這一邊,但也不是大皇子和三皇子那邊的人,所以在陛下登基之後,他沒有到什麼打。但因爲十一年前做的那件糊塗事,以至於陛下有意將其隔離於朝堂之外。對於一個曾經有著壯志豪的皇族來說,這打擊不可謂不大。

一開始這位親王殿下確實鬱鬱寡歡,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整日不出門。足足用了一年的時間,他才從失意中恢復過來。從此開始了樂的生活,要麼是約上三五個長安城裡有名的文人同遊,詩作賦。要麼就是流連青樓畫舫,風流無邊。要麼就是帶著家丁到城外涉獵,要麼就是坐在河邊垂釣休閒。

這位殿下有的是銀子,又相貌堂堂地位尊崇。青樓裡的子見了他,比見到了親相公還要熱切親。這些年來,楊胤不但奪了長安城第一金客的名號,其才名也廣爲傳播。他遊廣闊,卻不問朝事。經常與朋友把酒言歡,也只談風月之道或是趣聞軼事。

Advertisement

他還酷收藏,據說這些年沒收集名家字畫或是珍玩古董。同好此道的禮部尚書懷秋功,經常就跑到他府上去把玩那些珍品。

這樣一位閒散灑的親王殿下,可以說讓許多男人豔羨他的生活。

可不知道爲什麼,從第一眼看到他的時候方解就不喜歡他。兩個人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集,倒是在演武院考試的時候,這位親王殿下還開了一個局外局,來試探方解的人品。若不是方解狡猾謹慎,那次說不得就栽在他手裡。

正因爲沒有集,所以當方解聽說怡親王楊胤邀請自己過去一敘的時候愣了一下。隨即,他就明白了息燭芯肯出場跳流花水袖的緣故。一念至此,他甚至連看的興趣都沒了。

雖然怡親王楊胤與紅袖招在十幾年前有舊怨,但以人家怡親王份之尊貴,在紅袖招重新開業的時候親自登門致歉,這樑子無論如何不能繼續結著。而息燭芯就算再有個,也無法拒絕一位親王的邀請。

所以方解沒了興致,一點兒興致都沒了。

但卻不得不去。

“請勞煩帶路。”

方解回頭和羅蔚然他們說了幾句,然後跟著那青小帽的僕從順著走廊走向對面。當他出現在二樓走廊裡的時候,下面頓時又掀起了一番浪

“多謝小方大人!”

有人高呼了一聲,立刻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到了方解上。方解微微皺眉,但很快就讓自己的臉上佈滿了笑意。他一邊走,一邊對樓下的人抱拳致意。下面的客人們多是富紳,上沒有功名。嫉妒方解的面子大是有的,但想結他的人也不在數。真正有份的人,是不會坐在大堂裡的。

方解有些不習慣這種場面,雖然這正是他要的效果。而這效果是別人送的,這覺卻又不好了。

方解有些詫異,這位親王殿下給自己這麼大面子,爲的是什麼。

當方解走到迴廊對面雅間的時候,門吱呀一聲開了。穿一便服的怡親王楊胤滿面笑容的從屋子裡走出來,看起來就好像是以爲久別重逢的和善長者。

“孤也是才知道你在此間,若是早知道就該並坐一桌纔是。若不是瞧見你和這紅袖招的小當家說話,孤也就錯過了。你不去孤府上走,孤只好請你過來說話。”

他說話的語氣溫和寬厚,著一親近。

方解連忙俯施禮,卻被楊胤一把扶住:“在這個地方,若是認認真真的見禮就不好玩了。來來來,進來說話。”

他一把拉了方解的手,轉進了房門。

不知道爲什麼,被他一把拉住自己的時候,方解腦子裡忽然想到了一個故事。

“卻說許攸暗步出營,徑投曹寨,伏路軍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與我通報,說南許攸來見。”軍士忙報寨中。時方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掌歡笑,攜手共。”

腦子裡出現這個畫面的時候,方解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起來他的表像是很歡愉寵若驚,可眸子最深有一種異樣的彩一閃即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