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素手調湯 第367章 往事

《素手調湯》 第367章 往事

素手調湯最新章節

所有的人都被這一幕給驚呆了,這兩個人,是眾人心目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認識的兩個人,可是,竟然能用姐姐妹妹來稱呼?

是這個世界眼花了還是他們眼花了?

事實證明,這是真的,誰都沒有眼花。

因為接著,玉綴竟然上前扯起楊大孃的手,眼中還掉下眼淚來。

瑾娘覺得奇怪,這兩個人,應該並沒有多意,可是偏偏,玉綴這樣一個跟在太後邊的姑姑,居然在看到楊大娘這樣一個鄉下地方的老婆子的時候,流出這樣激的表

這有點不大對勁啊。

瑾娘下意識的看向太後,卻發現太後的表比玉綴姑姑的更加奇怪,這下,瑾娘越發的茫然了。

尤其是,當看到太後的眼睛居然帶著熾熱盯著阿武等三個孩子的時候,更加覺得況不太對勁。

將目投向小六,可是,小六也正看著呢,顯然,與一樣,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

二人對視一眼之後,都看向皇上,偏偏,皇上也是一臉茫然,似乎也不大明白,眼前到底在上演一幕什麼樣奇怪的況。

至於阿武等幾個孩子,就更是不明所以,本不懂,眼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詭異,氣氛就這樣忽然變的詭異了起來。

一個時辰之後,瑾娘終於明白了事的前因後果。

當然,也隻是前因後果,裡許多的事,還是不明白的,但那些讀與沒有太大的關係,因此,也沒打算管。

隻是,讓沒想到的是,阿武兄妹的份居然那樣不一般。

他們的父親是皇太後的侄兒。也就是說,皇太後是三個孩子的姑

如此,這三個孩子以後也算是有大靠山了。

而且,楊大娘居然不是這三個孩子的親祖母,當初皇太後的孃家遇難,所有的大人都沒有能跑出來,隻有楊家大丫鬟木棉機緣巧合之下,帶走了楊家三公子,也就是阿武的親爹。

Advertisement

從此,楊大娘帶著三公子姓埋名過日子,這些年他們早已經與京城斷了關係,本不曾想過,自己家的姑居然已經是皇太後了。

而皇太後,找那個可能流落在外的侄子找了許多年,就在都以為自己有生之年再也見不到這些親人,甚至懷疑,這些親人都已經不在人世的況下,居然就這麼突兀的找到了。

太後沒有懷疑這幾個孩子可能與自己沒關係,因為,阿文和阿武兩個人的長相,確實與他們父親小時候很像。

兩個哥哥的份都能確定的況下,自然也沒人懷疑純熙這個小丫頭的份了。

太後說一會兒就哽咽起來,難自,皇帝看著也是惆悵,太後雖然尚好,然後到底是老了的人,要是總這樣傷心,肯定吃不消啊。

因此,皇帝隻能開口說道:「母後,今日果然是個好日子,您就別傷心了,以後這不是都團聚了?」

「一家子人,最後就隻留下這麼一點脈,讓哀家怎麼能不傷心?況且,這些年來,他們兄妹們的日子過的艱難,隻要想到他們苦,哀家這心裡就難。」

太後說話,又開始哭天抹淚了。這模樣,似乎要將這些年的委屈都哭出來一樣。

玉綴作為跟著太後這些年的人,對太後這樣的心思很是明白,隻能在旁邊輕聲的安著,說如今都找到了,一切好起來了雲雲的話。

「皇祖母,您看,這不就找到了?都已經這麼多年了,還能找到,可見也是您的誠心了菩薩的緣故。」小六也笑著安太後:「您要是覺得這幾個孩子吃苦了,以後我們多照顧些也就是了。」

瑾娘無語,這就算了皇親國戚了,以後,這幾個孩子的日子不知道多好過呢。

Advertisement

「母後,按照我朝的規製,太後孃家蔭封承恩公,朕回頭就下旨,阿武襲爵。」皇帝也忙就表示,自己可不會虧待了母親的孃家:「至於阿文,朕也不能沒有表示,就降一等,封延恩侯。」

聽到孫子和兒子都這樣表示,皇天後的心裡舒服的多了,臉上總算是見了一些笑容,說道:「也虧得哀家是個命好的。」

小六則忙就對阿文和阿武兩個說道:「你們兄弟還不趕謝恩?」

這事是從來都有慣例的,之前,就曾經有大臣提議,楊家既然已經沒有後輩,可以過繼一個嗣子,不過太後一直沒有同意而已,因此,就算皇上馬上下聖旨,也不會有人提出異議。

阿武和阿文兩個人麵麵相覷,到底不懂,這是怎麼了,忽然就變承恩公了?承恩公是個什麼?

他們兄弟兩個麵麵相覷,並沒有多說一句話,隻是靜悄悄的看著對方,似乎想從對方的眼中看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隻可惜,這事就超出了兩個孩子能理解的範疇,因此,註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從對方上得到答案。

但他們還是知道,小六不會害他們,因此,小六說謝恩的時候,他們忙就跪下來謝恩。

瑾娘瞧著這一幕,也不知道心裡是什麼想法了,這幾個孩子,原本以為將會是自己的負擔,需要照顧他們一直到長大,可現在才知道,說不定,自己以後還要仰仗他們呢。

兄弟兩個的問題解決了,太後很是開心,但看著小小的純熙,心裡又有些不舒服了。

皇帝如何能不明白母親的心思,笑道:「母後不如就將純熙這孩子帶到宮裡親自教養。等過兩年,朕給一個縣主的封號,另外再準備一筆嫁妝,絕對不委屈了就是。」

Advertisement

已經做了這麼多了,還真不差這一點了,因此,皇帝並沒有捨不得的。

左右,朝廷上下都知道,皇太後家裡當年被人陷害,一家子人差點兒絕了,如今找到這三個孩子,封賞的略微厚重些,也不會有人反對。

何況就是三個孩子罷了,就算厚待,也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地位,那些大臣們,一個個都明的很,絕對不會為了這樣的事黴頭。

楊大娘在一旁抹淚,這些年帶著幾個孩子過日子,原本以為,這幾個孩子這一輩子都隻能在河州過日子了,誰知道,竟然還能有這樣一天。

自己也總算是對得起大在天之靈了。

這下就算是死了也能徹底的安心了。

皇帝此時卻也看到了楊大娘,笑著說道:「你倒是個忠義的人,這些年為了孩子們,也苦不,朕便也封你做個忠義夫人,正五品誥命待遇。」

楊大娘冷不防皇帝忽然說出這一句話來,下了一跳,忙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說道:「我就是一個下人,為主子盡忠是應當應分的,不敢陛下隆恩。」

太後笑道:「你當得起,如果不是你,這三個孩子隻怕是不會在人世了,你是他們的救命恩人,那就是楊家的救命恩人,更是哀家的恩人,這賞賜你之無愧。」

對於楊大孃的謙卑,太後還是很滿意的,之前還擔心,楊大娘這些年與這結果孩子祖孫相稱,以後也改不過來,但現在看起來卻不會如此。

「皇帝,既然賞賜,索就賞的更多一些,要哀家說,就給個三品誥命,讓天下做下人的都看看,什麼是本分。」

皇太後這一張口就是三品的誥命,皇帝也有些遲疑了,怎麼賞賜楊家三個孩子,別人都不會有意見,但如果這樣大肆的賞一個下人,隻怕朝中會多有議論。

Advertisement

皇帝蹙眉,太後看到了,其他的人也看到了。楊大娘戰戰兢兢的,倒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隻能求救的看向瑾娘。

瑾娘也沒想過,楊大娘以後該如何自,這幾個孩子與以後斷然不可能繼續做祖孫了,但是離開了幾個孩子,讓楊大娘如何過?

但楊大娘如果繼續與幾個孩子接的多,隻怕太後那邊會不滿意。

「皇祖母,依著孫兒說,楊大娘雖然不是親祖母,但是養他們兩代人,這是不爭的事實,說起來,也是阿武兄弟應當孝順楊大娘。」

小六這話說出來,皇太後的臉就有些不好看了,這可是自己家的孩子,怎麼能去孝順一個下人?

但小六這話說的也沒問題,養了楊家兩代人,其中艱辛自然不用言說,要是阿文和阿武兩個不能孝順,反而是要落下乘。

「母後,小六雖然年輕,但這話說的十分有道理,阿文和阿武兩個了恩惠,如果不懂得報恩,豈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話?朕看著,索以後,他們還做一家子人,阿文阿武兩個為木棉養老送終,也是應當。」

太後想想,確實也是這樣的道理,阿文和阿武兩個人以後在朝廷,要是名聲上有什麼不好的,那可對兩個孩子的將來不好,也是自己著相了。

就算稱呼一句祖母又能如何?這都稱呼了十幾年了,這可是不能抹去的事實呢。

太後想通了,所有的問題都好理了。

楊大娘這時候忽然又想起來一件事,便說道:「太後娘娘,當年,楊家僥倖活下來的不是三公子。」

楊大娘這話說出來,太後娘娘整個人都驚訝了,

「還有誰?怎麼哀家調查,都說當年隻有三公子僥倖逃?」太後連聲問道。

「當年奴婢與九娘子帶著三公子一起玩,也因此才能逃出生天,九娘子當時也是僥倖倖免於難,隻是後來奴婢卻與九娘子走失了,奴婢原本想著要找到九娘子,可是,唯恐有人發現,隻能帶著三公子逃出城去。再後來我也曾多方打聽過,隻是我帶著三公子,到底沒辦法找到九娘子。如今,這些年過去,也不知道九娘子現在是不是還在人世。」說起這個,楊大娘總覺得對不起主子。

「九娘子嗎?」太後娘娘沉了一下,這纔想起來九娘子是何許人。

九娘子說起來是的侄兒,隻是因為是庶出,再加上親娘早就不在了,在府中是個十分沒有存在的人,卻不想,竟然也能逃出生天,倒是個真正有造化的。

還是,一個孩子,離開了庇護,這麼多年下來,隻怕也是兇多吉

太後簡直不敢想象,隻能嘆息。

「朕讓人私下打聽著,或許還能找到呢。」皇帝忙就說道。

「唉,隻盼著真是個運氣好的!」

於是,很快,朝廷便新封了一位承恩公一位延恩侯,是兄弟二人,隻是,這兄弟二人尚且年,哥哥不過十來歲,弟弟更是小。

朝中的人也都知道了,這是太後娘娘孃家僅剩的脈,因此,對這兄弟二人得到這樣的封賞,並沒有人提出異議。

反而有很多人乘機歌功頌德討好太後,說太後慈和才會引上天垂憐等等的話。

當然了,楊家孤回家,多虧忠義下人的故事也流傳開了,一時之間,京城上下眾說紛紜,說什麼的都有,甚是熱鬧。

又說楊家僕人好運氣,照顧主人數年就得了五品誥命的,也有說楊家仁義,並沒有因為認祖歸宗就忘了恩的,總之,有人羨慕有人嫉妒,但卻也都清楚,沒有人願意遇到這樣糟心的事。

等這一番事結束之後,朝廷居然又有大作,這一次的作,不是別的,是皇帝提拔了一個之前就被眾人排的人。

而且,這一次的提拔不是升一級,而是連升三級,從正五品到了從三品。

人對此恨的牙,尤其是那些之前就排過連大人的人,更是恨不得自己這是在做夢,可事實就是事實。

而且,人家升三級也是有理由的,那些莊稼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那樣高產量的糧食,雖然不是連大人搞出來的,可是他從旁協助了。

事關民生,這是大事,沒有人敢反對這個,皇帝的黴頭。

因此,連大人這次陞很是順利,順利的連他自己都覺得是在做夢,他曾經以為,自己這一輩子便止步於正五品的農了,誰知道,還有被皇帝重用的一天。

雖然知道,皇帝這樣任命,是為了讓他更好的推廣玉米、土豆還有新培育出來的水稻,這些事兒做的好了是功勞,做的不好,那就是得罪人的事兒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