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素手調湯 第371章 榮耀

《素手調湯》 第371章 榮耀

小六笑著說道「今日來的時候,乾帶了不,皇伯父要是喜歡,讓小梁子給您帶回去。」

乾,不要說皇上,就是他也喜歡啊。

小六其實是那種無不歡的人,隻是要吃卻不能隨時隨地,但自從認識了瑾娘,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可沒乾,。

從最開始的豬乾到後來的牛乾、鹿乾,從原味的,到香辣的,換著口味來,那味道一種比一種好,小六吃的歡喜非常。

他有些時候都懷疑,自己腰裡這一圈絕對是乾的功勞。

不過,乾比較,不管是太後還是純熙,都吃不了。

這一份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就是瑾娘預備拿來孝敬皇上的。

如今皇上喜歡,正好合適。

皇上聽到能帶回去,喜滋滋的,心裡正呢,越發覺得瑾娘這小娘子不錯。

以後晚上批閱奏章晚了,也不用讓膳房準備夜宵,隻要吃兩乾就行了。

瑾娘可不知道,皇上已經給這些乾想好了出路,送禮已經送了,至於收禮的人要怎麼理,那就是收禮之人的事了。

待皇上離開之後,瑾娘就去太後的小廚房準備明日煮臘八粥的材料了。

瑾娘準備了十八種材料,這會兒正在分門別類的泡起來。

豆類堅,如果不提前浸泡,會影響到粥的品質,而且用什麼溫度的水浸泡也是有講究的,有一些要用涼水直接泡,有一些則需要用溫水,這些別人都幫不了瑾娘,隻能一一的親力親為。

莊意跟在瑾孃的邊,做一點打下手的活計,順便觀察著瑾孃的一舉一

楊家大娘子做事的時候,落落大方,雖然是在廚房裡忙碌,但看起來就像是一副行的畫卷一樣,不勝收。

莊意可不知道,有一句話做專註的人最麗。

Advertisement

隻是想,難怪寧王殿下喜歡呢,這樣不矯造作的子,便是自己看了都很喜歡。

當天晚上,瑾娘與純熙住在一起,姑侄二人很久沒有在一張床上睡了,純熙很是依賴瑾娘,纏著瑾娘說了不的話,連睡著的時候,都還抱著瑾孃的胳膊不放。

瑾娘看著純熙那蹙的眉頭,便知道,這孩子在宮裡未必是真的開心,隻是將真實的心思了下去,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也是,一個出農家的小姑娘,乍然到了這裡,肯定是不適應的。

想來,宮裡那些拜高踩低的人,也未必就能真心的對小純熙好。

畢竟,宮裡的孩子,哪一個不比純熙更加尊貴幾分?這樣的出,誰能將純熙這個小丫頭放在心裡?

不過都是麵子罷了吧?

隻可惜,自己現在這樣的份,實在是沒辦法將純熙要到自己養。

而且,純熙在宮中生活,對的將來也是有好的,一個太後邊長大的孩子,將來在說親事的時候,總是會被人高看一眼。

純熙這一生已經註定了不會像是一個農一樣的生活,自己的路要走,現在這些,也是為了將來做準備而已。

想著純熙的事,瑾娘不知不覺睡著了。

翌日一早,瑾娘早早的就去小廚房裡熬製臘八粥了。

宮裡每年都會熬製臘八粥,不是宮裡的人要吃,還要賞賜給朝中大臣和皇親國戚一同品嘗,親近些的大臣和皇親貴胄們,也一樣會向宮中敬獻自己家煮的臘八粥。

京城裡的大戶人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而且,這些配方都是不外傳的。

各家的夫人也總以自己家的臘八粥得到了宮裡的讚許而驕傲,就是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讚許的人家都是比別人高一頭的。

Advertisement

今年也不例外,從早上宮門開了之後,就不斷的有人送臘八粥宮。

自然,能送臘八粥宮,本來就是一份榮耀,這可不是高位就能做到的,必須要與宮中關係親近。

皇後娘孃的孃家去年的臘八粥被賢妃娘孃家的比下去了,這一年裡,沒被賢妃娘娘孃家拿著這個說事兒,今年憋了一口勁兒,就想著要一雪前恥。

甚至,兩家在宮門口的時候,還互相刺了幾句。

皇後娘娘與賢妃娘娘是一前一後進宮的,二人的份地位相當,隻是,一個做了正室,一個卻隻能屈居側位,屈居側位的當然不甘心,尤其是,皇後娘娘還提前一步生下了兒子,這就讓賢妃娘娘越發的妒恨不已。

長子,嫡子,兩重份,的兒子還能有什麼指

因此上,這些年,雖然明麵上賢妃娘娘對皇後還算恭敬,可是背地裡還是做了一些小作,但因為這些小作無傷大雅,皇太後也好,皇上也好,其實都沒放在心裡。

賢妃宮中,賢妃娘娘正坐在梳妝臺前讓宮梳頭。

「宮外的臘八粥可送進來了?」賢妃娘娘拿著兩隻簪子比較了好一會兒,卻沒有做出選擇,反而開口問。

「回娘孃的話,已經送進來了,不過,太後娘娘傳出話來,今年的臘八粥,不用給壽寧宮敬獻。」小宮說話的時候,語氣怯怯的。

去年,太後娘娘親口誇讚,賢妃娘娘孃家的臘八粥煮的更好,娘娘為此得意了一年的時間,今年的臘八粥,在老早之前,娘娘就已經代一定要煮的緻非常,不能有一點的差錯。為的就是繼續著皇後娘娘一頭。

可是,娘娘怎麼不想想,隻是這樣的地方製皇後娘娘,除了圖惹是非,還有什麼意義呢?

Advertisement

終究,皇後娘娘膝下有太子,等將來太子登上大位,皇後娘娘就是太後,而娘娘最多不過是太妃罷了。

還不如早些委屈自己曲意奉承皇後娘娘,將來的日子才能更好過一些。

可賢妃娘娘不聽勸,別人說了也是沒用的。

賢妃聽小宮說出皇太後居然不讓敬獻臘八粥之後,表立刻就變了,忙就問「皇太後還說什麼了?隻是我們趙家的不能敬獻,還是周家的也不能敬獻?」

周家就是皇後娘孃的孃家,對於賢妃來說,這個問題很重要,絕對要搞清楚。

「回娘孃的話,不是趙家和周家,就連幾位公主府中的臘八粥,也都不用敬獻了。」小宮說這話的時候,聲音稍微大了一點。

賢妃娘娘因聽了這個,倒是安心了一些,都不讓送了,那就不送了,隻要不是隻不讓趙家不送就行。

而此時的皇後娘娘,則已經坐著轎到了太後娘孃的壽寧宮。

作為皇後,當然早就知道皇太後今年不讓敬獻臘八粥的原因,因此,對這個也沒有放在心裡。

賢妃娘孃的小作,作為皇後不可能不知道,但現在地位穩固的很,何必一定要與一個妾妃計較呢?沒得落了自己的麵子。

諸如今日的臘八,太後也就隻讓一個人去壽寧宮一同品嘗,至於其他的妃子,今日是要來壽寧宮請安的,但是臘八粥隻怕是就沒得喝了。

想著這些年太後娘孃的關照,皇後娘娘見到太後的時候,態度語氣越發的恭敬了起來。

太後瞧著態度恭敬的皇後,笑著說道「今日哀家宮裡煮了臘八粥,隻是有些,也隻給幾位大長公主府中送了過去。」

太後娘娘自己隻有兩個兒子,長公主們都不是從太後肚子裡爬出來的,因此,長公主們便得不到這個榮耀了。今日送到長公主們府中的,註定就是膳房裡的臘八粥了。

Advertisement

「難為母後還記掛著幾位姑姑。如不然,姑姑們的臘八粥不能敬獻到您這裡,可要吃心了。」皇後和的說道。

「哀家宮裡有了這等味,哪裡還能吃的下那些勞什子的粥。」太後笑著說道「你之前隻說萬盛和的菜好吃,卻是你沒吃過楊家大娘子做的菜的緣故。」

太後的語氣很是歡喜,而且,還帶著那麼一點驕傲。

皇後娘孃的語氣越發恭敬的說道「兒臣聽說,萬盛和酒樓裡的幾個廚子,卻是得了楊大娘子的指點纔有今日的手藝,卻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對於萬盛和,皇後娘娘可是有興趣的很,反正的孃家也沒有開酒樓,京城裡就算,冒出再多的酒樓,也不會覺得不好,反而會因為給賢妃家中添堵而覺得開心。

「隻賞你一碗粥,你嘗嘗就知道了。」太後喜笑開。

其實,對太後這話,皇後卻是沒有太放在心裡的,再好吃,不過是一碗粥罷了,還能煮出什麼特殊的味道來不

可是,當那一碗顆粒分明卻粘十足的粥擺在皇後娘娘麵前的時候,皇後娘娘就被粥散發出的若有似無的味道給吸引了。

自問也是吃過不好東西的,卻不知道,一碗粥居然能這樣的吸引人?

將每一種食材這樣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一起,過一分則爛,確實是很不容易,而且,還未,就能覺到香甜的味道,這就是真正的手藝湛了。

難怪太後總是對這位楊大娘子的手藝讚不絕口,看起來,楊家大娘子果然是有幾分真本事的。

瑾娘在這一碗八寶粥中還新增了了皮的玉米粒,玉米的金黃讓粥的越發的俊俏了幾分。

皇後用潔白的勺子輕輕舀起一勺臘八粥,紅豆、綠豆、蓮子、玉米顆粒分明,甚至,還能清晰的看到食材上本的紋路一般。

這樣的功力,沒有十幾二十年絕對達不到,可是為什麼這個瑾孃的小娘子就是做到了呢?

皇後娘娘頗為疑的看看站在太後後不遠正在低聲對純熙說什麼的瑾娘,目中充滿了探究的意味。

看了好一會兒,也沒發現瑾娘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便也失笑,覺得自己想的太多了,這不過就是一個通廚藝的小娘子罷了,有什麼不對的?

這世上,不是說就有一種人天賦異稟,有些天生就懂得如何繪畫,有些人天生就懂得如何作詩,這位隻怕就是屬於那種天生就會做飯的也未可知。

皇後娘娘重新將目拉回到麵前的粥碗上,瞧著這一碗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的臘八粥,竟然覺得口齒生津。

已經有多久沒有這樣的覺了?

迫不及待的,皇後就將那一勺臘八粥喂到了裡。

一口吃下去,不有糧食的清香味道,還有屬於水果的清甜味道,兩種原本應該不搭邊的滋味完融合,讓這一碗粥為極品中的極品。

所有的食,新增調料,都不是為了掩蓋食材本的味道,而是為了更好的激發出食材本的味道,促進各種食材味道的融合。

而皇後娘娘相信,這個做瑾孃的小娘子做到了。

這一碗粥,便是融合到了極致!

一小碗的粥,不過三五口而已,皇後娘娘用完之後,卻覺得罷不能,甚至有衝,想與皇太後商量,為自己再上一碗。

可是,作為皇後,卻清醒的知道,這話是不能說的,在宮裡,吃飯也講究事不過三,一般都不會吃第三口的。

這一碗粥雖然,但是絕對不止三口,也算是佔便宜了。

皇太後笑著問道「是不是有種意猶未盡的覺?」

便是今日也是用了兩碗粥方纔擱下碗筷。

皇後娘娘有些不好意思,卻也點頭了,實誠些總是好的。

太後輕笑,示意邊的人給皇後娘娘又上了一份粥,這才說道「哀家給皇上留了一碗,還讓人給太子府上送了一罐過去。」

皇太後這裡的鍋隻是小鍋,能煮出來這些分量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皇後娘娘忙就對皇太後道謝,然後才開始坐下來小心翼翼的開始吃第二碗粥。

這一碗粥雖然味道與之前的一碗沒有什麼差別,但是皇後娘娘吃著,味道上卻還是有差異了,一則是因為之前吃了一碗墊底了,這一碗就能用心的品嘗了。二則則是隻一碗粥,卻能從中覺到皇太後的偏

皇後不是拎不清的人,這些年,在宮中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其實與太後娘孃的關係十分大,如果不是太後娘娘這些年的支援,可能還是皇後,但絕對不會像是現在一樣無憂無慮,毫沒有後顧之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