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素手調湯 第372章 請安

《素手調湯》 第372章 請安

「母後,楊家大娘子的手藝果然已經到了出神化的地步,兒臣之前隻想著,天下的飯菜能做的比宮中的廚好就不容易了,誰知道,萬盛和的廚子就比咱們宮裡的好。再後來,兒臣想著,萬盛和的廚子就是天下頂尖的了,誰知,還是有人出其右。」皇後滿麵笑容的說道「隻是一碗粥,就讓人慾罷不能了,真不知道,做的菜味道到底有多好了。」

皇後之前是聽人說過,萬盛和的廚子得到過瑾孃的指點,可是,隻覺得,那就是小六給瑾娘造勢呢。

曾經以為,小六喜歡楊家大娘子,肯定希楊家大娘子得到更多的認可,做飯雖然算不得什麼太大的優點,但有這個有點總比沒有好。

作為小六的伯母,看著小六長大的,對小六喜歡一個來自民間的子,實際上也是不看好的。

隻是伯母,不是母親,並不能管太多,也隻能由著小六去了。

想,這位楊家大娘子卻是真有本事的人,這手藝,說天下第二,估計也沒人敢說自己廚藝天下第一了。

皇太後喝了一口茶笑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便是如此了,哀家現在都在想,以前總聽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哀家還不相信,現在總算相信了。」

瑾娘做飯,皇太後吃過不,但是每一次吃,還是會覺得好,忍不住想稱讚幾句。

因此,對皇後這樣的說法,還是很贊同的。

婆媳兩個說話,皇上進來了,正好聽見這話,遂笑著說道「朕看,不如讓廚們也跟著楊家大娘子學學怎麼做飯,省的做出來的菜總是同樣的味道,沒一點新鮮的。」

以前倒是沒覺得,但自從吃了瑾娘做的飯,皇帝現在也覺得宮中的廚都是無能之輩。

Advertisement

他不是挑剔的人,最近也有些食不下嚥。

瑾娘聽到這話,一個激靈,可不想無端端的攪和到宮裡頭去,誰知道宮裡的廚是誰的人呢,萬一鬧出點什麼,一個小嘍囉,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算了,就算是學會了,天天做,不懂得創新,還是一樣,沒點兒趣味。」太後卻搖頭說道。

瑾娘一愣,沒想到,皇太後還有如此見識呢,還知道要創新?

這話卻不錯,要創新纔有發展。

太後娘娘難怪能殺出重圍,為宮鬥勝利者,原來是個高瞻遠矚,會用發展眼看問題的。

小六看出了瑾娘心裡的想法,笑著低聲說道「你可不要以為皇祖母是食古不化的人,心裡清明著呢。」

瑾娘絕對的贊小六這個話,皇太後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能從先帝後宮眾多嬪妃中殺出重圍,然後又能維持當今皇帝後宮相對平穩,可見是個眼明心亮的。

壽寧宮中,一家子人其樂融融,十分愉快,而其他的妃嬪,卻隻能等用罷早膳之後纔去拜見太後。

賢妃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一口銀牙幾乎要咬碎,隻是比皇後遲進宮半年時間,一樣也生了一個兒子,還是個很有出息的兒子,怎麼就不能得到同樣的對待呢?

難道就隻因為皇後是正妻,就要永遠死死的著自己一頭?

的兒子可以做太子,自己的兒子到現在連王都沒有封,是皇後後宮朝拜,自己卻隻能委屈的朝拜

憑什麼啊?

不,不認命!

當今皇太後,不一樣是妾妃?現在不還是一樣母儀天下?

憑什麼皇太後能做到的,自己就做不到呢?

沒錯,賢妃總覺得,自己的命應該是與皇太後一樣,終究有一天是要尊貴至極。

Advertisement

卻渾然忘記了,皇太後之所以最後能為太後,主要原因是先皇後無嗣,而且早亡的緣故。

如不然,哪怕是皇後沒有兒子,不管是那個皇子繼位,為正宮的皇後都一樣是要被尊為皇太後的,而皇帝的生母,最多隻能是太妃。

「本宮就不相信了!」一個茶碗被賢妃生生摔碎,咬牙切齒的說道「不就是一碗粥,也要生生的將人劃分出等級來,本宮憑什麼就不能用一碗,二皇子憑什麼就不能得一份?」

旁邊的宮瞧著主子如此,越發的害怕了,瑟著朝後退了一步,尤其是聽到自己主子說這話的時候,幾乎都快要站不住了,隻恨自己為什麼現在還站在這裡?

賢妃說的這些話,可是大不敬啊,哪怕是聽,都是有罪的。

這兩年以來,賢妃娘孃的脾氣越發的怪異了,凡事都要朝著皇後看,都要與皇後娘娘爭,可是,爭來爭去,除了被皇上厭棄之外,又有什麼好呢?

今日說的這些話要是被皇上或者太後娘娘聽見了,隻怕又要惹出一場司來。到時候不自己不落好,就是二皇子也落不到好

可是,賢妃娘娘現在卻不是能聽進去勸的人。

隻能眼觀鼻鼻觀心的裝木頭人,一句話都不肯說,隻隨賢妃鬧騰。

臘八這日,阿武、阿文不得要到宮裡來,這也是太後的意思,算是一家子人團聚的意思。

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純熙在宮中,阿武和阿文兩個人是真的不願意來宮裡,肯定會找合適的理由拒絕。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宮裡的生活與他們之前的生活差別太大的緣故,兩個孩子並不能適應宮裡的生活。

他們其實更願意留在楊大孃的跟前,陪著楊大娘說說話,多年的祖孫分,隻留著楊大娘一個人在家裡,兩個孩子不願意。

Advertisement

但是,太後對他們的心意卻是真的,那關可不是裝出來的。

且不說別的,就是對純熙,那也是當做孫一樣疼,便是宮裡的小公主們都退了一之地。

自從認了他們兄妹三人,隻要是得了好的,太後總是先想著他們兄妹。

他們都不是不懂得恩的孩子,因此,對太後的恩還是很激的。

他們心裡明鏡兒似的,他們能有今天的生活,歸結底都是因為太後的關係,如果沒有太後的照拂,他們這一輩子也不可能過上如此富庶的生活。

從搬到了承恩公府以來,一切都是太後賞賜的,宅邸田產服侍的下人,都是太後娘孃的賞賜。

太後想來也清楚,他們現在這個年齡,本沒有能力支撐一個府邸。

因此,太後一早就賞賜了幾個田莊並幾個商鋪,都是極好的,每年收益都不,雖然不至於讓他們過上奢靡的生活,但維持一般的貴族生活,也夠了。

阿武當時要拒絕,可是太後說,這原本就是屬於他們的,是楊家的產業,讓他們不用多想。

但是,阿武卻一點都沒有楊家後人的自覺

畢竟,從記事以來,阿武就知道,自己是個農家孩子,現在冷不丁的變這樣的份,阿武確實是很不能適應。

太後和皇帝見了阿武和阿文兩兄弟,不得也是要仔細的問一問他們最近的學習生活況。

又要問問,府中的下人們可都恭敬,到底一家隻有幾個孩子,連個年人都沒有,奴大欺主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即便人都是自己安排過去的,太後也擔心委屈了幾個孩子。

阿武和阿文中規中矩的回答,態度恭敬,說不上親近,也說不上疏離。

瑾娘看著有些蹙眉,孩子們這樣固然沒錯,可是,他們現在能依靠的就是太後和皇上,如果這兩個人對他們了憐惜之心,他們未來的日子會艱難很多。

Advertisement

瑾娘想說什麼,最後卻到底一個字也沒說。

與阿文和阿武親近,但也隻能留在沒有外人的時候親近,這時候絕對不能表現出來。

看看時間,也不早了,瑾娘索就去了小廚房裡做飯。

已經可以預想,中午肯定是一大家子的人呢,瑾娘打算多做幾道菜,尤其是阿武幾個孩子喜歡吃的菜一定要做。

瑾娘出去了,小六也就覺得無趣了,就跟著瑾娘去了小廚房裡。

等太後看到的時候,小六已經不見了,太後無奈的笑著對皇帝和皇後說道「你們瞧著,小六這小子,現在本就離不開瑾娘了。」

皇後但笑不語,本沒說話,太後現在對小六的親事到底是個什麼態度,皇後也吃不準,這種時候,還是不要說話的好,省的說錯了什麼。

可是皇上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笑著說道「母後,說起這個,朕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太後看看自己的兒子,問道「皇帝有什麼想法?」

「母後,兒子覺得,楊家大娘子,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又是個有本事的,且不如就讓小六娶了進門。到底小六的年紀也不小了,該有個家了,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吧?」

弟弟統共就隻有這一個兒子,至今連個子嗣都沒有,皇帝想起來的時候,總還是覺得不落忍,覺得,對不起他。

至於自己的私心,皇帝肯定是不說的。

皇太後沉了,半晌才說道「皇帝也贊?隻是,也不知道這孩子的八字如何,如果不能與小六匹配,害了自己,也傷了小六的名聲。」

雖然自己家孫子的名聲已經壞的差不多了,但太後還是覺得,總還是比再加重一層的好。

小六前後已經沒了三個妻子和未婚妻了,如果這一個再出什麼事兒的話,總是不好聽。

「要不然,就讓楊家大娘子以側妃的名義王府,如此倒是都能免了。」皇後笑著開口。

既然是商量婚事,那也能說上兩句了,瑾娘瞧著雖然不能說十分喜歡,但總是不討厭的。

「隻怕是不行,小六這孩子,很是堅持,哀家曾經找他說過了,但是他怎麼都不同意,隻說如果不能八抬大轎十裡紅妝的娶瑾娘門,願不娶。」太後嘆息一聲。

這個孫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寵壞了。早些時候,想的是讓瑾娘做妾室,將來有了孩子做側妃,但是小六堅決不同意,後來退了一步,說讓做側妃府,誰知道,小六還是不同意。

「母後也不用太擔心,讓欽天監給他們二人算一下八字再說。」皇上一言九鼎,說出這話。

太後嘆了一聲說道「皇帝當哀家沒想過,隻是哀家真的怕他們二人的八字不合。」

有句話做近鄉怯,太後現在是真的不敢算了,唯恐出來的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個倒不用太擔心,等欽天監的結果出來之後再說。」

這邊才說著話,就聽見門外有聲音傳來,隨後一名宮進來屈膝回話,卻是各宮娘娘們前來給太後娘娘請安了。

太後有些不耐煩,但今天畢竟是個大日子,也隻能讓眾人都進來磕頭。

皇太後不是個喜歡熱鬧的,除了初一十五和節慶之外,其他的日子都是不許嬪妃們來請安,日常能來壽寧宮的,也不過就是皇帝和皇後罷了。

對於自己的妃子們來給自己的老孃請安這回事,皇上聽到了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皇後娘娘則是看看皇上,後宮裡的人,誰不希得到皇上的寵,但平日裡卻是鮮能得見皇上,今日這也算難得的機會了,就是不知道,這些人們會怎麼做。

皇後娘娘正想著,就見各位娘娘羅列兩隊進到殿中,待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各宮的娘娘們看到皇帝也在,那眼眸之中,平添不彩。

們原本暗淡的眼眸到了這時候,忽然就璀璨了起來。

一時,這些妃子們不得要搔首弄姿一番,以期能得到皇上的青眼。

雖然當今皇帝不見得特別偏哪一位娘娘,可是人常說,見麵三分,見的次數多了,才能與皇上培養出來,不是嗎?

就算不會特別寵,隻要多見皇上幾次,說不得就能有個孩子傍,也不求這個孩子將來能有多出息,最起碼將來也能封王,們的日子也能更好過些。

可是,皇帝對下麵磕頭行禮的妃子們確實沒什麼興趣,就算看到了一張紙人比花的麵孔,也隻是淡淡的點頭,讓們起而已。

對於皇帝來說,妃子們最大的用就是兩樣,一個是平衡前朝的勢力,另外一個就是為了子嗣,除此之外,似乎意義不大。

其他的妃嬪也就罷了,賢妃卻是第一個覺得難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