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重生異能 素手調湯 第391章 缺人

《素手調湯》 第391章 缺人

這樣的人,經商確實不行,但是如果讓他管著生產這一環節的話,肯定沒問題,他對於瓷的加工很悉,而且,與這些工人們的天然存在,加上為人實誠,最起碼在質量上是不會存在任何問題的。

陳四海顯然沒想到,自己這樣一個失敗的人,居然還有人肯用。難道,大娘子就不怕他帶累了工坊?

不過,有人願意用自己,卻是極好的,最起碼,家裡的條件能好上不,他有個活兒做,也不用總在家裡被媳婦吵。

當下他激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隻是死死地盯著瑾娘,想知道瑾娘這話中到底有多是真的。

瑾娘也不催促,隻是靜靜的等著。

「果真?」陳老闆的聲音抖著問道。

「果真!」

陳四海激的連連點頭,卻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瑾娘苦笑,這人還真是老實的很,居然連工錢都不問就答應了下來。

算了,他不問,自己主說吧。

「以後,一個月一兩銀子的工錢,如果做得好,三個月之後,一個月一兩半銀子的工錢,陳老闆覺得如何?」瑾娘思忖了一下之後道。

那知,陳四海居然慌忙搖頭說道「不用這樣多,不用這樣多。一個小工坊,一年的收益並不多。」

這麼多的工錢,可不是要賠死了?沒有價將工坊買下來,他已經十分激了,總不能繼續坑人。

瑾娘但笑不語,相信以後賺錢會很多,這些工錢也是有必要的。

「回頭我還會安排一個管事過來,他負責銷售,你負責生產,工坊裡的一應事務,你二人可以協商之後做出決定,然後彙報給總管事定奪即可。」

陳四海可沒想到,這樣高的工錢,大娘子竟然還要再安排一個管事的來,那豈不是說,這工坊一年的生產都歸於他們這些幹活的人了?

Advertisement

不對,還有一個總管事,既然是總管事,那他的工錢會更高。

如此,幾個管事加上工匠們的工錢,一年就要投百十兩銀子了。

這樣大娘子豈不是太吃虧了?

他還要說什麼,瑾娘笑著擺擺手說道「我自有分寸。我還要其他地方一趟,你且先去衙門辦理。」

「待我辦好了地契房契,要去何找大娘子?」走了一步,陳四海又回頭問。

「你去萬盛和找我即可。」瑾娘道。

瑾娘如此說,陳四海這才知道,眼前這位居然是萬盛和的東家,萬盛和的東家,那是京城裡傳說一樣的人,不過短短時間,就淩駕於其他各家酒樓之上,便是京城裡的老字號也不能相比。

難怪不與自己磨磨唧唧的商量價格,本不差錢啊。

饒是如此,陳四海卻毫沒有覺得自己開價太低,也沒有生出要訛詐一筆的想法。

即便是經營失敗,但陳老闆還是認為,做人應該誠信。

「如此,我先去了。」陳四海恭敬的退了下去。

敲定了瓷工坊的事,瑾娘與連大人又去了琉璃工坊。

相對來說,琉璃工坊的價格確實偏高了,但那也是人家為了救命,如果湊不到這麼多的銀子,那就前功盡棄了。

瑾娘衡量過之後,覺得這價格雖然虛高,但也高不過一,因此就答應了下來。

兩個工坊的距離不是很遠,坐馬車不過一盞茶的時間就能到,以後管理起來也方便。

而且,這兩距離的紅棗莊也不算很遠,看過工坊之後,稍微繞一點路還能去紅棗莊,也是十分便宜的。

付了前款之後,琉璃工坊的主人便與連大人一起去辦房契過戶手續。

瑾娘則帶著嚴華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裡去了,瑾娘回去之後,就立刻開始做兩個工坊的規劃。

Advertisement

相對來說,瓷工坊改革起來更容易一點,而且,負責人也是現的,到時琉璃工坊雖然現在經營的不錯,但原東家瑾娘沒打算繼續用,還需要找一個負責人先管起來。

瑾娘已經想好了,兩個工坊一個工坊裡兩名管事,兩個工坊共用一個總管事。

隻是,總管事的人選卻需要好好的盤算一番才行,畢竟,總管事的權利很大,如果人選出問題,以後會給自己和工坊帶來很多麻煩。

除此之外,還有賬房的設定,也要可靠的人才行。

人到用時方恨!瑾娘這時候,就明顯覺到了,自己人手不足。

雖然找小六,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瑾娘並不想繼續麻煩小六,有些事,總要自己做纔好,人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依附於男人,這是原則。

思前想後,瑾娘還是決定買一些人回來。

京城裡人牙子都是很可靠的,而且,瑾娘現在的份在京城裡也不是,隻要稍微打聽一下,都知道瑾娘可是未來的寧王妃,因此,就算有人想算計點什麼,這時候也是而卻步了。

瑾娘很快就買到了自己需要的人。

一對兄弟,哥哥路遠,弟弟路長,名字是好名字,隻可惜,命運有些不大好。

讓瑾娘看中二人的主要原因是,這二人都是識字的,據他們自己說,早年時候,他們在大戶人家給爺們做過書

隻是後來主家出事兒,他們兄弟兩個就被賣了。

還有一個人方翠娘,是個寡婦,帶著一個六歲兒,是被婆家的大伯哥賣了的。

瑾娘最開始是同,覺得一個人在失去丈夫之後,被丈夫的親人賣了,這很可憐。

但是後來發現居然也略的認識幾個字,在這個時代,一個識字的人,確實很難得,瑾娘很是驚喜,遂不再猶豫的將們娘兒兩個也賣了下來。

Advertisement

另外還有一家子人,一個老人帶著一家子人,兩個兒子一個媳婦,一個閨,外加一個小孫子。

老漢名字做李平和,兩個兒子老大做李大年,老二李二年,兒媳婦方氏,兒翠花,小孫子還沒有正式的名字,平日裡隻他狗蛋。

這幾個人卻是因為家裡遭災之後又不小心借了高利貸,到了最後還不起,又不願意讓兒去那種糟踐人的地方,纔不得不自賣自換一條活路的。

這一家子人倒是不錯的,願一家子人做下人,也不將兒推火坑,真是難能可貴。

瑾娘瞧著這一家子人年齡都正好,除了老人和孩子之外,其餘五個人都能用起來,因此,也買了下來。

兩兄弟,瑾娘打算讓老大做賬房先生,至於兄弟,瑾娘打算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如果可靠,就讓去河州接替朱玉書,管著河州的事。

河州那邊是他的大本營,但是卻還是要放一個自己人去管著,這樣能與那些地頭蛇們相互牽製。

而且,安排一個得用的人過去,對河州的發展也有好,從去年到現在,河州的發展態勢良好,主要是朱玉書的功勞。

而朱玉書,那樣一個能幹的人,肯定要放在更加合適的位置才行,京城裡這個總管事的位置,確實很適合朱玉書。

畢竟,等親之後,在深宅大院裡,並不能每天都出來,這些產業必須要有可靠的人幫忙打理才行。

至於那娘兒兩個,瑾娘決定先讓們留在自己邊觀察一段時間,人做個管事娘子,兒留在後宅做個小丫鬟。

如果這個人可靠,而且是個能幹的人,將來必定是要委以重任,就像是後世的書一樣,理許多不方便出麵理的事

Advertisement

方翠娘自從被自己家大伯哥賣到了人牙子手中,就一直擔心娘兒兩個的將來,幾次尋思,都被人牙子發現了,人牙子為了避免這人折在自己手裡,隻能答應,不將們娘兒兩個買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去。

但人牙子也不是做善事的,因此,並不肯答應方翠娘,將們娘兒兩個賣到一去。

卻不想,機緣巧合遇到了一位善心的大娘子,能將他們娘兒兩個一起賣過來。

哪裡知道,瑾娘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想到了麗娘。

早年的麗娘如果不是自己有本事,大概也已經沒黑心的大伯哥給賣了。

如今能幫著娘兒兩個一把,也算是積德心善了。

方翠娘卻也是個懂得恩的人,做事的時候,一點都不惜力,從早到晚的忙著,隻要看到活計,肯定搶著做。

對此,瑾娘看在眼裡很是滿意,用係統的話說,的運氣一貫的好,看起來,在買人這件事上也是一樣。

除了這些之外,瑾娘還在莊子上選了十來個年輕的小姑娘和小,放在酒樓裡先培養起來。

按照大戶人家的套路,能被選到主人家裡當差的孩子,那就是主家給予的榮耀和恩典。

這些人卻是瑾娘培養的後備力量,這些孩子,瑾娘打算要帶到王府裡去。

楊大娘聽瑾娘這打算,十分贊,堅持幫著瑾娘調教這幾個小丫頭。

很快,這幾個小姑娘就從鄉村野丫頭變了有規矩的小丫鬟。

瑾娘笑道「也虧得有大娘您在,如果靠嚴華培養這幾個小丫鬟,隻怕一個個都是不著調的。」

對於瑾娘這樣說,嚴華自然是不贊的,說自己其實也很靠譜,還說,可以幫忙帶幾個小丫鬟習武,等將來自己不能陪在大娘子邊的時候,也不擔心大娘子有危險。

「你且放心吧,早就知道你將來也是要做太太的人,我一早就讓人牙子了,不會耽誤你的。」瑾娘促狹了一句。

大大咧咧的嚴華害從屋裡跑了出去。

此時,已經到了農曆三月中旬了,楊大娘看著院子裡的小花園子實在不像樣子,就利用閑暇時間跑到花園子裡去打理那些花。

因這裡隻是暫時的再住幾個月而已,因此,瑾娘並沒有找人打理。

「這像個什麼樣子,瑾娘,你以後是要做王妃的人了,可不能這樣,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緻才行。」楊大娘很是不滿意瑾娘現在這副村姑的樣子。

如果在河州的話,這樣的打扮自是沒有問題的,但此一時彼一時。

瑾娘這一次深以為然,開始決定對自己重新改造一些,讓自己能與京城貴們的差距稍微小一點。

連大人休沐的時候,還是喜歡來酒樓吃酒,瞧著這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的一家子人,心裡頭羨慕的不得了。

這一家子人雖然沒有緣關係,卻比其他的人家更加和睦許多,放眼京城,不知道多人家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兄弟鬧僵,父母仇。

反倒是這一家子人,沒有緣的牽絆,隻因為而這樣融洽。

說起來,這其實就是相的分寸問題,家庭員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準確定位自己在這個家裡的地位權責和義務,那這個家必定是和睦的。

相反,一個家裡的人如果都不能定位自己,過度強調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家庭矛盾遲早彰顯出來。

好在,他家裡還算單純,一輩子就隻娶了一個妻子,生了兩個孩子,目前兒子親,兒出嫁,添了孫子,也不過五口人而已。

如今兒子讀書,妻子對兒,兒媳賢惠孝順,這麼一想,連大人覺得,自己其實也是幸福的。

他促狹說道「老頭子都隻恨不得不做著來找大娘子討生活了。」

這話他當然就是隨口說說,畢竟是朝廷命,哪裡是這樣容易就能丟了不要的?

如果真的敢辭來找瑾娘做個管事,估計皇上也繞不過他。

「你這樣的大人,瑾娘怕是不敢用的,你還是別存著這樣的想法了,這幾年勤勤懇懇的當差,等老了,有個好結果,到了那時候再與老頭子一起下棋聊天。」陶老伯樂嗬嗬的笑著說道。

陶老伯自己確實拒絕皇上要求他去太醫院任職的事,但他與連大人本質上還是不一樣的,他們二人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因此,有不同的走法。

即便是連大人的格不是十分討喜,這些年在仕途之上多有磕,然而,連大人能堅持下來,就已經說明瞭問題。

尤其是現在,他的堅持得到了回報,正是盡忠報國的時候。

連大人但笑不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