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第兩百五十六章人不如

《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 第兩百五十六章人不如

汪印想著小姑娘有事忙碌也好,不然待在宅之中,的確太無聊了。書趣樓()

汪印和封伯想得簡單輕巧,然而葉綏心中卻極為震。管家之權,向來極為重要,尤其是汪府的管家之權,那就更重要了。

大人將這麼重要的事,真的好嗎?

然而麵對封伯祈求的目,麵對汪印的期盼,葉綏無法說出拒絕的話語,最終隻得接了過來,暗暗決定絕不會辜負這兩個人的厚意和……信任。

信任,將偌大的管家之權手中,將汪府的經濟庶務手中,這是非一般的信任。

接過管家之權後,葉綏才發現汪府每日裡都會接到很多拜訪帖子,按照門房寧安所說,這些帖子,都是不用回的,因為廠公即便不會接見任何人。

這一日,寧安呈上來一個拜帖,卻不是給汪印的,而是給的。

看到拜帖落款後,葉綏嘆了一口氣。

這個帖子啊……

這個拜帖,是碧山君送來的。

拜帖上的字形鐵骨錚錚,若是字類其人是個鐵律的話,那麼能寫出這一手字的人,定是剛毅不屈之人。

葉綏想起了碧山君的樣子,容貌清雅,意態俊逸,有世獨立之風。

還有他的曲風,雄渾壯闊,帶著十足豪邁之氣。

無論是手書、容貌還是曲風,看起來都應該是一個有擔當的君子,可是實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經歷過前世和今生的事,葉綏便知道,判斷一個人品行的搞下,斷不能簡單以其手書容貌或者曲風來作為標準,一個人的才藝和其品行,是截然不同的事

碧山君,實在是一個小人!

且不說碧山君為人師表,在家有妾的況下與長公主私通,隻說其為了熙平公主,利用了他兩個徒弟顧清輝和穆誼,不僅設計這兩個徒弟死,還令顧、穆兩家家破人亡,就足以讓人唾罵。

Advertisement

無論是誰,當有所為,也有所不為,為人師表更因如此,然而碧山君為了一個熙平公主,為了自己私慾恨捨棄了國朝忠義。

這樣的人,葉綏看不起。

碧山君此刻送來拜帖,想必是為了熙平公主求。碧山君,憑什麼還有臉麵來為熙平公主求呢?

一日為師,終為父,這樣的話在葉綏這裡是不合用的。雖則了碧山君門下,卻是因為長公主鄭薇的盛

碧山君從來沒有教導過,甚至沒有見過,隻在離開京兆閨學的那一日,才說了可以教導琴藝,這樣的人,怎麼會是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也,碧山君哪一點都沒有做到,不會認這樣的老師。

這個拜帖,自然不會接下。

況且,熙平公主直闖汪府,督主大人為了維護汪府、緹事廠尊嚴才報復熙平公主,怎麼會接下這個拜帖?

「拒了這個拜帖,以後碧山君的拜帖,不用送上來了。」葉綏放下了拜帖,這樣吩咐道。

寧安恭敬地回道「是,夫人。」

他沒有說,這些天碧山君一直在府外守著,不過卻不敢靠近府中,隻是遠遠地候著,隔一兩天才來小心翼翼地問督主夫人可回來了。

碧山君已經在府外等了許多天了,夫人既然說拒了這個拜帖,那麼寧安自會按吩咐辦事。

寧安離開之後,葉綏便喚來了趙三娘,問起了碧山君現在的況。

熙平公主已經被送進慈雲庵了,那麼碧山君呢?還能往汪府遞拜帖,或許沒有到什麼罰?

趙三娘沒有跟隨葉綏去趨雲峰,而是留在京兆養傷,順便為葉綏探聽收集京兆的況。

Advertisement

是從不失鏢局出來的,不失鏢局隸屬緹事廠,趙三孃的訊息自然十分靈通。

「私通事發後,碧山君名聲殆盡,京兆閨學以其師德有瑕的名義,將其逐出了閨學。現在碧山君已經不是琴院院主了……」趙三娘這樣說道,將碧山君的細況一一道來。

碧山君雖然琴藝非凡,然而他與熙平公主的事鬧得太大了,京兆人盡皆知。

而且,他當時與熙平公主顛龍倒況被許多人看在眼,有一些好事之徒將這個了極為香艷的話本,將碧山君寫得極為的不堪。

就連碧山君那玩意兒的形狀大小,都描寫得極為詳盡,幾乎難以目。

在這樣的況下,京兆夫人們自然不能再容忍了。們聯合了起來,向山長謝池請求將碧山君逐出京兆閨學,表示萬萬不能接碧山君這樣的人作為閨學先生,免得們的到影響。

京兆閨學教授「琴棋書畫饌綉策」這七藝,不僅要求先生們才藝高超,更要求先生們品行高潔,碧山君鬧出了這麼大醜聞,謝池當然不會保,順著這些夫人們的請求,將其逐出了京兆閨學。

如今接閨學琴院的,是被稱為青竹先生的林琴師。

「那麼碧山君正在教授的兩名親傳弟子呢?」葉綏問起了顧清輝和穆誼的況。

碧山院讓在意的,就隻有這兩個明月一般的人了。

這兩人的況,趙三娘也有所瞭解,當下便詳盡應答。

顧清輝和穆誼大概沒有想到,們尊敬信任的老師,竟然會與熙平公主私通,自然難以接

不過,在碧山君被逐出京兆閨學後,顧清輝和穆誼卻是全了師徒分。

們送了其不銀兩,還安排其離開京兆,並且寫了引薦信,盛讚碧山君的琴藝,將其推薦給江南道的一名富商。

這引薦信被顧、穆兩家的長輩截了下來,並且勒令這兩人不得與碧山君繼續往來,切斷了們與碧山君的聯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