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五章 春雨

《漢末天子》 第五章 春雨

窗外的春雨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又到了一年春耕的時候,劉協將窗戶推開,看著窗外綿的雨幕,偶爾有雨滴隨著微風打進來。

興平元年,剛剛十二歲的劉協,因為長期鍛煉,看起來已經有十四五歲了。

西涼已定,但想要開發還需要時日,賈詡和馬騰早在年節過了之後,便已經啟程前往西涼,關中這邊,經過一年的生產儲存,已經有上萬架漢興犁投了民間,功效今年應該可以看出一些。

糧食方麵,今年是不用發愁了,呂布還沒有回來,不過訊息已經傳過來了,牛羊各十萬,加上五萬良戰馬還有三千對種馬,對於想要發展畜牧業來改善軍隊乃至民間的飲食水平的劉協來說,是個好訊息,不過長安這邊,沃土千裡,用來放牧就實在浪費了些。

而且牛、馬還好,羊的話,過度放羊會導致水土流失,關中沃土得保住,所以哪怕關中這邊準備引進一些,劉協也隻準備引進些牛,訓練耕牛來加大生產,西涼如今地廣人稀,比較適合畜牧業的發展。

因此,劉協已經下令,沿途便將那十萬隻羊分出兩萬,留在河套,剩下的八萬隻羊,除了兩萬隻送往長安,作為對有功還有陣亡將士家屬的獎勵和補之外,其餘的都被送往了西涼,至於那四萬人口,對於在去年戶籍普查已經達到六十萬戶的關中來說,不會有太大的用,不過放在西涼、河套這些地廣人稀的地方,卻能大大提高人口度。

聽說大部分都是人,隻有一部分老弱男子,劉協也沒有在意,蚊子再小也是,這些老男人自然有老男人的用法,富的放牧經驗,正是劉協發展畜牧業的關鍵。

「陛下~」的聲音自後響起,一雙潔的玉璧自劉協腋下穿過,將他抱住,溫自背後傳來,脖子上還能到對方的呼吸噴上去。

Advertisement

「天氣涼,多穿些服,讓人看到,像什麼樣子。」劉協扭頭,有些無奈的轉看著隻穿了一薄紗的呂靈雎,將自己的睡袍下,幫披在肩上。

年紀不到,火氣卻已經全部被起來了,每次看到呂靈雎這姿態,劉協就覺自己的定力在不斷到挑釁。

「陛下有心事?」呂靈雎順勢靠在劉協懷裡,找了個舒適的姿勢聽著劉協有力的心跳。

「嗯,你父親快要回來了,這次可是為我大漢立下了大功,高興嗎?」劉協笑看著呂靈雎,想到呂布,劉協還真有些頭疼,呂布的爵已經不低,再往上提,有些為難。

外戚這個辭彙,對每一個皇帝來說,都很敏,遠的不說,單說當初的大將軍何進,其權柄之大,就已經讓先皇有些控製不住了,而呂布,顯然比何進能力更高,軍威也更甚,雖然兩人如今已經算是氣運相連,但為帝王者,他不希看到自己手下有一個能夠號令群臣的存在。

號令群臣,皇帝一個已經足夠了。

但若不封的話,說不過去,以眼下呂布的爵,能夠封的位,也就那麼幾個,大將軍之下,車騎將軍、驃騎將軍還有衛將軍以及前後左右四大將軍。

車騎、驃騎不常設,一般隻有領軍作戰時,才會給一個行車騎或是行驃騎將軍,能夠在份上節製眾將,衛將軍……倒是可以考慮,畢竟以呂布如今的地位是不可能輕易出戰的,給個衛將軍留在長安,參議朝政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日後若再立下大功,就真的不好再封了。

前將軍不錯,雖然與其他左右還有後將軍算是平級,但在名義上卻是四將之首,已經足夠了。

「嗯。」輕輕地應了一聲,對呂靈雎來說,父親沒事,就是最好的訊息了,至於立了大功,反而不是太關心,反正以父親在武將之中的地位,至在十年之是沒人能夠撼的。

Advertisement

「改天溫侯回朝之後,回家去看看,朕讓毓秀和婉兒跟著你。」劉協笑道。

「謝陛下。」呂靈雎甜甜一笑,靠在劉協懷中,不斷地蹭著,對男之事一知半解,進宮這麼久,也隻以為這樣相親,就算是夫妻了,那憨的樣子,讓劉協有些好笑。

「好了,快穿好服,上朝的時間快到了。」劉協關上了窗戶,將毓秀和婉兒招呼進來幫他們更

如今朝廷已經步上正軌,隨著廷尉府的逐步完善,虎賁衛在地方的掌控力也逐漸加強,已經漸漸形一套互相監督運轉的係,想要在製度上再進一步是不可能了,那樣將會對皇權產生削弱。

天下紛爭,如今正是加強集權的時候,劉協可沒準備將分權徹底搞出去,不現實,反而容易將權柄被有心人奪走。

朝堂之上,如今更多的還是對天下諸侯的關注和討論,比如在年前,曹已經對徐州開始用兵,曹與陶謙在彭城連場大戰,打的陶謙丟盔棄甲,潰不軍,若不是如今的青州刺史孔融及時派出太史慈出兵救援,又說了臧霸相助,此刻的彭城,九九已經被曹給拿下了,即便如此,彭城被破也隻是時間的問題了。

有人提議下詔令曹退兵,也有人是支援曹的,朝堂之上的意見從來不會統一,這其中,還有一些很深的人脈作用在其中。

「奉孝以為此事該如何置?」退朝之後,劉協將郭嘉招過來詢問著他的意見。

得徐州,對朝廷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雖然劉協已經將李儒、太史慈還有甘寧派過去輔佐孔融,實際上已經掌控了青州軍權,但還無法改變這個局勢,曹哀兵之勢,加上麾下良臣猛將如雲,除非把呂布派過去,否則隻憑太史慈一人,恐怕也鬥不過曹麾下的一群猛將。

Advertisement

「臣知陛下之意。」郭嘉看著劉協笑道:「隻是此事,鞭長莫及,西涼新定,陛下此刻若是染指中原,隻會招來諸侯的忌憚,與朝廷不利,臣以為,此事,陛下不能管,就如那幽州之事一般。」

聽到郭嘉說幽州之事,劉協不苦笑。

不管劉虞死因是什麼,但在那件事上,公孫瓚難辭其咎,一開始,劉協自然是怒火萬分,不過隨後公孫瓚卻是不計代價,追著烏桓人一直殺到烏桓老營,那一戰,可說是揚了漢家威風,劉協本來是想將事拖一拖,隻是袁紹顯然沒有給劉協這個時間,就在公孫瓚擊潰烏丸,回歸漁之際,直接向朝廷請命,曆數公孫瓚罪狀,自請為朝廷討伐叛逆。

劉協再不願意,這事放到朝堂上來說,在大義上,劉協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公孫瓚所犯的錯誤,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都是罪不容赦的,如今袁紹又主上表要求代朝廷討伐,他沒有反駁的理由,最終也隻能認可了這件事

而原本跟公孫瓚結聯盟的孔融、陶謙乃至袁在這件事過後,也是迅速和公孫瓚撇開額關係,至在袁紹對付公孫瓚這件事上,沒人會去給袁紹使絆子,那等於是給了其他人攻打自己的口實。

如今陶謙雖然不像公孫瓚那樣被朝廷所不容,但殺了人家曹的老子,如今曹為父報仇,道理上說得通,哪怕是孔融這邊手相助,也得掌握分寸,更多的還是以勸和為主,畢竟名份上,這邊不怎麼占理,而朝廷在這件事上如果過度手的話,不但沒用,反而會讓諸侯對朝廷生出抵之心。

「還真是……」劉協有些無奈的嘆了口氣,這一次沒了呂布,這徐州想要不被曹佔據都難。

Advertisement

「與其關注這些,臣以為,陛下更該做的,是鞏固自。」看著劉協無奈的臉,郭嘉笑道:「西涼大勝,是好事,也是壞事,這是陛下平定的第一鎮諸侯,天下諸侯定然會關注朝廷向,若陛下此時過度關注中原戰事,會讓諸侯心生警惕,此時陛下應收斂鋒芒發展民生,隻有朝廷足夠壯大,纔有能力去掃平四方,此時想要手中原局勢,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有理。」劉協有些無奈的點點頭,看向郭嘉道:「今年會很忙碌,還要奉孝來為朕分憂呢。」

政之事,非我所長。」郭嘉舉起酒葫蘆,灌了口酒道:「如今朝中,真正擅長治理民生者,不多,陛下需找一位如那高祖之蕭何一般的人才來助陛下。」

「荀彧?」劉協幾乎是口說出這個名字,隨即看向郭嘉,此刻皺眉道:「朕聽聞奉孝與那荀彧頗有?」

「的確。」郭嘉也不瞞,坦然道。

「朕若要招那荀彧,可有把握?」劉協倒是想要一道詔書將那荀彧招過來,隻是對此人不太瞭解,不好貿然下手。

「下詔倒是無妨。」郭嘉點頭贊同道:「不過陛下莫要有太高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