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

《漢末天子》 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

長安,未央宮。

皇宮選賢已經結束,上萬考生的論卷這一次是由劉協帶領楊彪、司馬防等德高重之士親自審閱,上萬份論題,足足花了十天的時間方纔改完。

「此番雖未出現彩絕艷之輩,卻也發覺了不能吏。」劉協將手中的最後一份論卷放下,扭頭看向其他幾人道:「不知諸位卿家有何收穫?」

這一次的試卷,名字是被蓋住的,就算想要偏袒,也找不到目標,滿意的答卷做好標記,最後再拆開看名字,楊彪等人聞言不由苦笑,這位天子顯然已經想到了他們可能會偏袒,纔想出這等辦法,當下也隻能苦笑著躬道:「陛下聖明,臣這裡,也有幾份不錯的論卷,可為良才。」

「好,衛忠,著人拆封,將諸位大臣以及朕做好標記的論卷選出來。」劉協滿意的點點頭。

「喏。」衛忠躬一禮,帶著一群宦下場,恭敬地從一名名大臣手中接過考卷,用匕首將封著名字的線挑開,撕掉封條,然後將其中被標記好的論卷挑出來。

看著一群宦開始挑選論卷,楊彪微微皺眉,向劉協拱手道:「陛下,臣有一。」

「太傅請講。」劉協抬了抬手笑道。

「此番朝廷選賢,卷中所問,皆為治理之策,然賢者,不該隻通於文案,更該有足夠的學問底蘊,能做出錦繡文章,方可稱之為賢,而此論卷中,卻以務實為主,於學識而言,卻並無瓜葛,所選賢能,未免有失偏頗。」楊彪躬道。

治國之策,隻是學問的一個部分,實際上,大多數學問,都是先賢人生中領悟出來的華,寒門士子資源有限,所以更專,而世家子弟卻是博覽群書,這考得容太過注重務實,反而對世家子弟有些不利。

Advertisement

「問得好。」劉協微笑道:「朕不否認如太傅所言,真正的賢者,的確有廣播的學問,但朕想請問太傅,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儒,但治理民生卻是一塌糊塗,與一位學問不高,但卻能將一方治理的井井有條之人,朝廷若要用人治理地方,當選哪位?」

「這……」楊彪瞬間明白了劉協的意思,苦笑道:「自然是後者。」

「說的不錯。」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先聖之學,的確能發人深省,但於朝廷而言,能為百姓做事,於國方纔有益,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際,朕要選的,自然是能為國家做實事之人,錦繡文章雖好,卻不能為朕治理民生,不能讓百姓吃飽穿暖,非是無用,隻是如今國家,社稷危機,朕先要考慮的,是為朕穩固江山,能為朕治理民生之人,至於博學者,他日天下穩定之後,朕會酌考慮,但如今,朕隻能先以朝廷發展為念,還太傅能夠理解。」

楊彪嘆了口氣,雖然劉協說的客氣,但他知道,這是劉協給自己留麵子,如果繼續反駁,反而惹怒了劉協,那就不好了,如今世家在朝中地位岌岌可危,他這個太傅不能退,一旦退了,對世家的力量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陛下英明,是臣愚鈍。」躬一禮之後,楊彪退回了班列,靜待劉協批閱卷宗。

見無人再說話後,劉協才繼續開始批閱,被群臣選出來的優秀卷宗質量的確過關,劉協看了看上麵的名字,有世家,但大多數卻是自己並不悉的名字。

「德祖果然不負朕,這篇興國十論,頗有見地。」看到楊修的名字時,劉協不笑了,楊修的才學和聰慧,他還是認可的,再歷練一兩年,當個太守是沒問題,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真能繼承三公的爵位,不過三公的權利,劉協已經準備下調了,以後三公更多的是一個榮譽職位,權利會逐漸分散到下級,說白了,在劉協的構想中,三公以後是一個讓那些德高重的老臣養老的職位,不過如今劉協不準備,這種職的調整,還是等天下大定之後再進行吧。

Advertisement

聽到劉協誇獎自己的兒子,楊彪臉上總算多出了幾分笑意。

時間一直持續了三個時辰,劉協才將一眾大臣送上來的優秀論卷過了一遍,蓋棺定論,分出名次來。

「未央宮外的金榜可曾立好?」劉協看向賈詡,詢問道。

「回陛下,臣已經請工部大匠用特殊的手段,製出一座金榜,隻待陛下放榜。」賈詡躬道。

金榜就是劉協想出來的噱頭,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既然要為未來科舉鋪路,這金榜的意義可不小。

「很好,衛忠。」劉協將一份份卷宗按照能力的高低,給出了評分,然後看向衛忠。

「奴婢在。」衛忠連忙上前,躬道。

「按照這個排名,著人按照分數高低,排版出來,並在其後附上評分,也好讓各方士子知道朝廷如何評價,做一份榜單,在金榜之上,凡上榜之人,三日後,未央宮由朕親自接見,安排職。」劉協將排好的論卷給衛忠道。

「奴婢遵旨。」衛忠恭敬地從劉協手中接過論卷,帶著一群宦退下,出了大殿,早有等在殿外的許褚帶著數十名衛保護著衛忠一行離開,以確保途中不會遭任何人乾擾。

「好了,諸位這些日子陪朕為了國事勞,也都辛苦了,朕已經命人備好了酒宴,諸位稍後隨朕回承明殿用膳,也算犒勞諸位卿這段時間的辛苦。」劉協站起來,微笑著看向眾人道。

「謝陛下厚恩。」楊彪等人連忙起道。

未央宮外,此時再度聚集了大批的士人,不不明真相的百姓路過這裡,不解的看著這悉的一幕「這些士人怎麼回事?又來圍堵皇宮?」一名路過的老者不滿的看著那些三五群,聚在一起的士人,剛剛忙活完,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些不滿。

Advertisement

「這次倒不是圍堵皇宮,你忘了,今天是朝廷放榜的日子。」同伴看了一眼士人的方向,有些羨慕的道。

「放榜?那是什麼?」

「之前皇宮選賢,所謂放榜,就是將那些從上萬士人中選擇出來的優秀人士的名字寫在榜上,這些上了榜單之人,會到陛下的親自接見,並安排職。」同伴有些羨慕的道。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前者愕然的看向同伴,很難理解他怎麼知道這麼多東西?

「是你孤陋寡聞,悅來客棧裡這些天每天都會說這些事,在長安,都已經不是什麼了,到現在才知道,都不知道你在長安活了這些年,怎麼過來的。」

「那明天,我也去悅來客棧看看。」

聚攏在未央宮前的士人自然對這些訊息不陌生,此刻三五群的聚攏在未央宮前,討論的問題自然離不開這次放榜。

在一群士人焦急的等待中,午時一刻,衛忠帶著兩名宦,在許褚的保護下從宮門裡出來。

「都讓開!任何人不得靠近!」許褚將一把大刀往地上一頓,地麵都了幾下,周圍十六名護衛將金榜護住,各自拔出腰間的環首刀,殺氣騰騰的看向四周,止任何人靠近。

一群士人哪見過這等陣仗?被一群衛煞氣一,紛紛退讓開。

「張榜!」衛忠一臉肅然的來到金榜之下,揮手道。

兩名宦將榜單張開,站在凳子上,在金榜之上。

「看,第一個果然是那楊德祖!」眼尖的士人已經看到在榜首之上楊修的名字,頓時議論紛紛。

而張好榜單之後,衛忠等人並未離開,而是指著榜單上名字後麵的數字朗聲道:「此番皇宮選賢,共選賢士五百名,此榜單之上,便是五百名賢士之名,而每個人名字後麵,便是陛下親自評判的結果,以數字來標明,數字越大,便代表此人越優秀,三日後,陛下將在未央宮中,親自接見這五百名賢士,諸位若有疑問,三日後未央宮中,可直接向陛下詢問。」

Advertisement

衛忠將話說完,便帶著許褚等人回宮,隻留下兩名衛維護秩序。

「那楊德祖確實英才,不過第二名的馮廣也是寒門良才,看陛下評價,僅次那楊德祖一個數字,實在難得。」

「丁儀乃當朝侍郎丁沖之子,竟然排在榜末,看來確如陛下所說,此番朝廷選賢,隻問才能,不問出吶!」

「那丁儀能夠上榜已經難得,不見那陳家陳守義都未見其名嗎?此人平日眼高於頂,實則腹中空空,此番落選,真是大快人心!」

「前麵的兄臺,看完了就趕快離開,我等還未看呢!」

一群士人在一起,或興,或沮喪不一而足,也有上榜之人,卻不甘自己名落人後,暗自咬牙,等著三日後大殿之上,詢問一番。

就在一眾士人圍攏著榜單議論紛紛之際,遠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行風塵僕僕的騎士徑直往皇宮飛奔而來,為首的騎士高高舉起手中的戰報,發出興的吼:「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蜀中?陛下何時伐蜀的?」一群士人聞言有些懵然的看著飛奔而來的騎士,不敢阻攔,連忙讓開一條通路,讓他們徑直飛奔到皇宮前,才停下馬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