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劍指天下

《漢末天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劍指天下

三天後,未央宮外,五百名被朝廷選中的士人一個個穿著自己最得服,神煥發的立在大殿之上。更新快無廣告。

劉協高坐在龍椅之上,看著堂下的五百名士人,微笑道:「首先,朕要恭喜諸位,自今日起,諸位正式被朝廷錄用。」

「謝陛下!」楊修等人連忙朝著劉協躬道。

「此番選賢,被選中者,有朝廷故吏,也有民間奇才,朝廷用人,不問出,隻看能力,不過諸位也莫要過於膨脹,筆上得來終覺淺,爾等的實際能力是否能與爾等文章相附,還要時間和爾等實際能力來證明,所以,隻能從縣令做起。」劉協笑道:「爾等可有意見?」

「臣等無異議!」一群士人連忙躬道,縣令,對於楊修這些世家子弟來說不難,但對寒門子弟來說,這樣一個能夠證明他們的機會卻不容易。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一名士人突然站出來,躬道。

「講!」劉協也不著惱,點點頭,鼓勵的看著對方。

「謝陛下。」那士人躬一禮後,朗聲道:「據臣觀之,此番皇宮選賢,所論之題目,皆以治理一方為題,然臣以為,我輩學者,自當博覽群書,非是治國之道不好,但治國之道並非學者全部,為何陛下卻隻以治國量才?」

「這個問題,朕已經與太傅探討過。」劉協點了點頭:「非是朕認為其他學問不重要,但朕想問諸位卿家,為一方縣令,這些聖賢之書可能令百姓安康,足食?」

「這……卻是不能,但聖賢之學在與教化,而非……」那士人皺眉想要解釋,卻被劉協打斷。

「此乃自欺欺人之語,聖賢之道,在於教化不假,但為一任,首要者,乃令一方安泰,百姓殷富,若連飯都吃不飽,生存都無比艱難,又有何人願意去聽聖賢之教化?」劉協威嚴的目看向眾人,沉聲道:「聖賢之道,可以讓人修,但為之道,卻在為百姓做實事,為朝廷分憂,尤其是眼下時逢世,朕需要的,是能夠為朕治理天下的人才,而非誇誇其談,隻知空談之輩,所以,此番選賢,以務實為主。」

Advertisement

「臣教!」那士人聞言,不再多言,躬一禮之後,退回佇列。

「陛下,臣亦有一問。」另一人出列躬道。

「講!」劉協點頭道。

「此番選賢,共選賢能五百人,然據臣所知,眼下朝廷轄下,便是將河套、張掖等地算在其中,也不過二百六十餘縣,這五百人,如何能夠分封?」那人躬問道。

「這卻要說道另一件喜事了,就在三天前,朝廷放榜之日,朕已收到蜀中捷報,黃忠將軍已經功平定蜀中,雖然還有些許叛,但蜀中全境,如今已是大半落我朝廷之手,此番選賢,不止要選雍涼河、南河套之員,亦會選出一部分員前往蜀中上任,此外,潁川劉備已然於年初之時上降表,願意朝,潁川、東郡、濟以及陳留四郡之地亦已回歸,諸位以為,這些地方,五百員,是否足夠?」劉協微笑著看著群臣。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雖然之前已經有了訊息,但此刻卻被劉協親口證實,也代表著蜀中局勢已定,也就是說,如今朝廷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都已經毫不遜於袁紹,在此之前,還有人擔憂朝廷未來,畢竟袁紹在攻佔青州之後,聲威大震,儼然已有北方霸主之象,而朝廷這兩年雖然勢頭很猛,連昔日的第一諸侯袁都被吃的死死地,但比之袁紹,聲威之上依舊略有不足。

如今蜀地一下,這個局麵就不同了,無論地域、人口還是軍力,朝廷都毫不在袁紹之下,但朝廷還佔據著大義,這般況下,朝廷反而佔優,這也讓這些已經確定會被下派去做縣令的士人有了更大的信心。

「諸位還有何疑問,不妨講來。」劉協看著眾人,微笑道。

Advertisement

一群士人紛紛搖頭,之前的兩點,便是他們最在意的兩點,一個是此番選賢的公正,另一個就是未來,如今劉協都給出瞭解釋,也消除了他們心頭的疑慮。

「衛忠。」劉協見狀,也不再多言,扭頭看了一眼衛忠。

「喏!」衛忠躬一禮,將手中的一張絹書展開,朗聲道:「下麵,將宣佈諸位士人的分派,請被讀到名字者,上前領取印與文書。」

一群士人聞言,連忙肅然而立,期待的看著衛忠手中的絹布。

「楊修,河套三封縣令。」

「喏!」

「李仁,河套廣牧縣令。」

「喏!」

「陛下,為何讓優秀者反而去這些荒蕪之地擔任縣令?」楊彪聽得楊修竟然被封到了河套,不由大驚,連忙出列,躬問道。

「太傅稍安勿躁。」劉協笑著搖了搖頭:「朝廷接下來除了恢復江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開荒。」

「所謂開荒,便是將那些資源富足卻未曾開發過的地方開發起來,而這等地方雖然偏遠,卻也是建立功績的好地方,若能將一荒蕪之縣富足起來,其功勛,要遠比治理一富足之縣所立功勛更大,也更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劉協看向一眾臣子,微笑道:「平定天下,終究是戰,而朕卻不想讓這些出的人才,都耗費在戰之上,富足之縣,隻需按部就班即可,就算治理的再好,潛力也早已窮盡,而若能將這些偏遠之地治理完好,纔是朕真正需要的棟樑之才,而這些地方,也足矣為一塊磨刀石,朕可允諾,隻要是這些偏遠之縣上任者,三年之後,皆會調回,至於屆時如何安排,便看諸位這三年中,在邊地的表現和政績了,諸卿共勉。」

「臣等必不負陛下所託!」楊修等人聞言,心中暗暗鬆了口氣,連忙躬道。

Advertisement

「繼續。」安了眾人之後,劉協扭頭看了一眼衛忠,淡然道。

「喏!」衛忠躬一禮,再次開始誦讀,這一次分的很徹底,不但劉協治下主要縣城都有任命,便是遠在西域的敦煌、焉耆、居延等地,也皆有縣令分派,看得出來,劉協這一次手的很長,而且這些偏遠之地派去的人,皆是此番選賢之中表現優異者,也讓眾人看出了一些劉協的心思,這位陛下的野心,可不隻是一統天下這麼簡單。

五百人任命,實際上卻是早在這三天之中,已經分派好的,此刻分派倒沒有花太多時間,一刻鐘後,已經分派完畢。

「此番除瞭如今已然固有之郡縣之外,還分出了許多蜀中、西域縣令,為保諸位能夠安全上任,朕已在講武堂中,挑好了縣尉以及虎賁都尉人選,隨後會護送諸位一同上任,至於廷尉,則由朝廷直接指派,希諸位能夠好好把握這一次機會,為我大漢立足與域外,打下堅實的基礎。」

「臣等謹遵陛下聖諭!」五百縣令紛紛躬向劉協一禮,肅容道。

「諸位且回去歇息,朕希諸位卿能在限期之儘快趕赴上任。」劉協起道:「若無其他要事,便退朝吧。」

「恭送陛下!」

在群臣恭拜聲中,劉協帶著衛忠和許褚,徑直離開未央宮,一刻鐘後,承明殿,賈詡一臉微笑著來到劉協邊。

「恭喜陛下,盡得蜀地。」單獨麵見劉協之時,賈詡要輕鬆許多,微笑著對著劉協道。

「起來吧。」劉協搖了搖頭笑道:「朕也未曾想到,奉孝這一次,會做的如此瘋狂,雖說令蜀中民生難免遭到破壞,卻也徹底斷了世家之基,這蜀地未來,將士我朝後方基之地,任何人都無法撼。」

Advertisement

郭嘉這次直接以糧食挑民怨,據暗衛和衛府探得的報,整個蜀中,一大半世家徹底消失,就算生存下來的,也是元氣大傷,雖說因此,也令蜀中大,但大之後,必有大治,如今黃忠的軍隊已經開進了蜀郡,佔據了蜀郡三都,與秦雍在廣漢的勢力連線一,雖然益州南部還未平定,但大勢已,平定益州,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蜀中一下,我朝將再無後顧之憂,接下來,陛下可以趁此機會,將劉備召朝中了。」賈詡微笑著提醒道。

「嗯。」劉協微笑著點了點頭:「既然找不到宗譜,那就讓宗府為中山靖王之後立一個宗譜,劉備此人,南征北戰多年,雖然敗績不,卻能屢敗屢戰,到如今為一方諸侯,確不可小視,但若能用好,此人當為臂助。」

「陛下聖明。」賈詡笑道,若是以前,他還擔心劉協是否能夠駕馭劉備這樣的梟雄人,但如今三學將,劉協製定的框架已經落實,這片江山都是劉協打下來的,劉備既然有了宗親之名,就絕對沒可能再反劉協,否則他就是自己作死,既然已經沒了反叛的可能,這樣的人,卻是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

「接下來,便是天下了!」劉協長而起,朗聲笑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