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興平三年公元196年秋,年初時因為雕版印刷而掀起的風雨,隨著蜀中大捷,朝廷在諸侯沒有任何風聲的況下,突然佔據了蜀地而失去了關注。
皇宮選賢在許多士人看來關乎士人階層生死存亡的事,跟著隨著兩百多名員在劉備的迎接下進駐潁川、陳留、東郡與濟四郡,而引起了諸侯的恐慌,朝廷這一舉措,是否代表著朝廷已經決意東征,一舉平天下?
而被派往潁川四郡的吏,幾乎都是當初劉協派往各縣擔任縣令的員,這些員在這一次朝廷選賢的過程中,除了數傑出人才之外,幾乎全部被刷下來。
如今雖非縣令,但卻是以各縣縣丞、主簿的份進到劉備治下的四郡之地,在外人看來,這隻是劉協的一個態度,但實際上,在關中,很多知知底的人卻知道,這兩百員一旦上任,便代表著潁川、陳留、東郡以及濟四郡徹底落了劉協的掌控,而這個訊息,通過盤桓在關中的許攸迅速傳往關東,不止是袁紹,曹、袁也都得到了這個訊息。
「不妥!不妥!」彭城,曹府,看著手中傳來的報,荀彧眉頭皺一個川字。
「如何不妥?」程昱不解的看向荀彧,疑道。
「觀陛下自重掌大權以來所作所為,每一步看似兇險,實則謀定而後,然此番部署,卻著實令人費解?」荀彧將報遞給程昱,看向曹道:「東郡、陳留、濟乃至潁川,皆乃四戰之地,東有我軍,北有袁紹,南有袁,一旦全盤佔據此地,必遭諸侯惶恐,屆時,恐怕會得天下諸侯聯手抗拒,眼下袁氏兄弟已有不臣之心,陛下此番做法,豈非迫那二袁聯手?」
別看現在袁被朝廷打的不出,但若袁紹出這個意向,那袁絕對會毫不猶豫的跟袁紹站在一起,而沒了劉備幫忙牽製,就等於曹要肚子麵對二袁的力,要麼答應與二袁統一戰線,要麼就在朝廷還未正式出關前,雙方先幹上一仗。
就算曹對自己有信心,但同時麵對二袁的力,還要擔心麾下那些士人的心思,憂外患之下,曹本不可能有勝的機會,至於如今於下邳的陳家,此戰恐怕還是要站在士人這一邊,也就是肯定會幫二袁的。
曹聞言也不點點頭,朝廷的治地本就在河一帶與袁紹有接,如今收了東郡,等於是跟袁紹全麵接了,而陳留這邊,也是跟袁犬齒錯,最重要的是,這兩塊地方,幾乎無險可守,如果二袁同時來攻,曹就算不願意,也得出手,否則他得被周圍的三家諸侯聯手滅掉,所以,到時候劉協麵對的就是四路諸侯,半個天下的力,此舉不智,不像是劉協會做的事,但現在偏偏做了。
「非也咳咳」大廳裡,聽著眾人的評論,戲誌才微微一笑,反駁道,隻是剛剛開口,便忍不住咳了起來。
曹見狀不大驚,連忙上前,輕戲誌才背脊,幫他順氣,苦笑道:「先生既然不適,便不必出席,先養好再說。」
「主公勿憂,老病了。」戲誌才苦笑著搖了搖頭,著手,從懷中取出一個瓷瓶,從中倒出一些末,至於中,臉紅潤了一些。
「先生,郎中說過,此傷,多食無異於飲鴆止。」看著那瓷瓶,曹皺了皺眉,關切的道。
擺了擺手,戲誌才沒有解釋,對著曹笑道:「天子此番作為,便是著我等表態,或者說著我等與二袁聯手。」
「何意?」曹聞言不解的看向戲誌才,天子瘋了,會做這種事。
「敢問主公,若二袁真的聯手,主公會如何做?」戲誌才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如何做?
曹有些猶豫了,他不想這麼快跟朝廷為敵,尤其是眼見朝廷越發勢大之後,但也不想就這麼被吞併,一旦二袁真的聯手,那曹必陷二袁以及陳家的夾攻之中,非是曹沒有自信,而是如今的曹底子可是遠不如歷史上那般厚實,東拚西湊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州之地,就算他學劉備那般,站在天子一邊,不等朝廷來援,他就得先跟二袁打一場,他沒這個自信。
「吾還有選擇?」良久,曹苦笑著看向戲誌才。
想了半天,曹突然苦笑著發現,如果不想滅亡,他隻能跟二袁聯手,因為就算他僥倖敗了二袁,接下來也隻能憋屈的看朝廷一步步吞併中原。
「這纔是天子的可怕之。」戲誌才苦笑道:「雖然不知天子意何為,然此番作為,卻是著我等與二袁聯合,哪怕我等不願,也不得不如此去做,恐怕所謀甚大。」
「天子莫非要以潁川四郡為戰場,與我等一戰?」曹皺眉道,一直以來,劉協都很重視人口,這等將自己的治地陷戰的做法,不太像天子所為啊。
「主公無需焦慮。」戲誌才笑道:「此事,自有袁氏兄弟去頭疼,我等作壁上觀便是,需要之時,可為其吶喊助威,但卻萬不可將自陷這場爭端太深。」
曹聞言不苦笑,朝廷駐潁川四郡之後,袁紹跟袁與朝廷也隻是部分接壤,然而他可是全麵接壤,要想不被捲其中,談何容易?
江東,會稽。
隨著王朗兵敗,在東冶一帶被孫策擒住之後,虞翻也跟著投降,江東四郡至此盡數落於孫策手中。
「此番得勝,全賴諸位將士鼎力相助!」站在會稽城樓之上,孫策英姿發,傲然看向眾人道:「立刻張榜安民,以後這裡便是我等治下,切記不得傷害百姓,否則,休怪軍法無!」
「喏!」淩、陳武等一眾將領躬應道。
看著眾將士四散而去,孫策帶著周瑜走在會稽城中,看向周瑜道:「方纔張昭、張紘送來書信,希我能夠舉兵響應袁。」
「可是袁想要攻打朝廷?」周瑜聞言,哂笑一聲,看來袁最近恢復了一點實力,尾又翹起來了。
「不止如此。」孫策嘆了口氣,將一封信箋給周瑜道:「此番非是袁一家,而是袁紹、袁、曹、陳珪,四路諸侯要清君側。」
「看來天子皇宮選賢之事,讓這天下世家大族惶恐不安了。」周瑜微微一笑,搖頭不屑道。
「確實如此啊。」孫策點了點頭,笑道:「最近這些世家鬧騰的正兇,要不我等也來一次選賢?」
「不可!」周瑜搖了搖頭,肅容道:「如今天下諸侯盡皆想要遏製此事,一旦我等效仿朝廷,那要麵對的,就不隻是江東世家,旁的不說,那袁與陳珪必不會放棄這江東之良機!」
看著孫策似笑非笑的表,周瑜沒好氣的翻了翻白眼:「眼下我等剛得四郡之地,可比不上朝廷家大業大,就算有長江天塹,也未必能擋袁、陳珪聯軍,就算擋住了,也會元氣大傷,伯符不想進軍中原了。」
「天子此番做法,撬了世家基,於天下而言」孫策皺了皺眉,看向周瑜,這一次,他是想幫朝廷一把的。
「然於我軍而言,如今卻絕不能助他!」周瑜神肅穆道。
孫策無奈的點了點頭:「那你說,為今之計,作壁上觀又或是」
「拖吧,我江東四郡剛剛平定,正是恢復元氣之時,不過名義上,要答應那袁,非是我說,伯符此番在江東對世家殺戮太甚,如此做法,也能安人心,至於日後如何且看時局,天子此番作為,可不簡單!」周瑜嘆了口氣,看了孫策一眼。
「事出有因,這幫世家太放肆了些!」說道世家,孫策麵有些難看,這幫世家竟然公然迫殺他所建立鄉學之中的先生,這讓他如何能忍。
「大事者,當會忍!」周瑜不知該如何說他,這是他們在平定江東過程中,與世家之間必要的磨合,世家此舉雖然有些令人不齒,但其想法,怕也隻是想探探孫策的底,誰知孫策直接殺上門去,當著人家家主的麵將人家兒子給剁了,隨後引起的風波更是席捲整個吳郡、會稽,若非如此的話,也不會到如今方纔平定四郡。
「嘿」孫策傲然道:「那天子不過年,便能將那些世家得委曲求全,不敢反抗,若非出,我何差與他?」
「你何時聽過天子這般莽撞殺人?哪一次手不是佔據大義,甚至讓世家自己手,你這般做法,除了激怒他們之外,隻會讓那些世家看輕。」周瑜再次無奈一嘆,若論統兵打仗,劉協自然不及孫策,但若說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怕是三個孫策加起來,都沒劉協算計的厲害。
「公瑾?」
「嗯?」
「你說遠了。」
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