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六章 縣學

《漢末天子》 第六章 縣學

興平三年末,袁紹一紙矯詔傳遍諸侯,詔書中,曆數劉協自登基以來,人蠱,迫害士人。

當然,這人是誰並不重要,關心朝政之人不難看出,自初平年間,劉協登位開始,朝廷的每一樣決策基本上都是由劉協一手決定的,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所謂的人蠱聖聽,這個理由,也是諸侯或者說士人再為自己臉上金而已。

諸侯相互興兵沒問題,但這一次可是對朝廷出手,如果沒有這個人,讓他們打出清君側旗號的話,這一次哪怕是諸侯聯手出兵,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們需要這麼一個人來作為他們出兵的藉口,至於人是誰,矯詔之中並沒有指明,這也正是他們的聰明之,贏了,這個人自然是他們想讓誰做就誰做,輸了,也有迴轉的餘地。

劉協自然也從衛手中得知了矯詔的容,當日,劉協讓衛忠在朝堂之上大聲的將諸侯矯詔朗讀出來。

「這文采當真不錯。」劉協咂咂,看著一眾麵沉重的臣子,微笑道:「卻不知是何人所做?」

「回陛下,陳琳乃徐州廣陵人士,目前效力於冀州。」堂下,一名文士上前,向劉協道。

「不錯,就這份指鹿為馬的文才,便是難得的人才。」劉協笑道:「看來如同諸侯所言,這朝中的確出了人,隻是朕很好奇,這人究竟是何人?」

「陛下,這必是那關東群鼠妄圖顛覆我朝,無中生有之策!懇請陛下給臣一支人馬,臣當親率兵馬,殺冀州,取那袁紹首級來見!」呂布往出一站,殺氣騰騰道。

兒剛剛懷孕,而且據說是位皇子,也就是說,未來自己的這位外孫很有可能為這大漢帝國的繼承者,這個時候的呂布,當真恨不得立刻幫助劉協一統天下,此刻關東群雄竟敢跳出來,對呂布來說,絕對不能忍。

Advertisement

「呂將軍稍安勿躁。」劉協擺了擺手道:「仗一定要打,但不可之過急,若我等真的因為這麼一紙矯詔便怒,那可就真的遭了關東諸侯的算計了,這等事,我等不做。」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愚鈍。」呂布一抱拳,深吸了一口氣,退回班列。

楊彪濃眉一揚,詫異的看向呂布,又看了看劉協,天子自掌權以來,雖然年,卻頗有襟,劉協能夠沉住氣,楊彪並不意外,讓他詫異的是呂布竟然這般聽話。

想當年,呂布是何等桀驁,丁原、董卓乃至後來的袁紹都沒一個能夠真的將他駕馭,如今看來,呂布竟然以天子馬首是瞻,這就讓人有些驚訝了。

想了想,楊彪出列,目視劉協道:「陛下,如今關東群雄既然已然出了矯詔,大軍必然不日而至,我朝廷也該早做準備纔是,不知陛下有何計劃?」

「計劃?」劉協搖了搖頭:「若因他們而了方寸,豈非令天下人恥笑?各關守將加強防便是,同時嚴關注關東各方向,遷都之事不能停,司馬卿,遷都之事準備如何了?」

「回陛下,因為前幾日各地雨水不斷,沿途軌道不地方在雨水浸泡下變形,使得我朝資運送出現滯,如今工部已然派人沿途檢修,但運往資,怕是要遲滯些許時日。」司馬防躬道。

自軌道鋪以來,至長安至之間的通方便了無數倍,但問題也出現了不,最主要的,就是木質軌道太容易腐壞,即便軌道所選之木皆為堅木,但時日一長,總是容易出現壞損,為此,工部還專門組建了一支搶修部隊,一旦出現損毀,立刻更替木軌,但這一次,卻是大範圍出現損毀,一時間也搶修不過來。

Advertisement

「嗯,朕會去工部看看,大戰在即,這兩條軌道絕不能有差池。」劉協點點頭,畢竟不是鐵軌,哪怕有水泥路麵吸水,但時間一長,還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這也是劉協一直以來,隻是在關中鋪水泥路,木軌卻沒有推廣的原因,太容易壞了,雖然工部已經想出不辦法,比如將木軌的木材用桐油浸泡之後,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者選取更堅的木質。

有些效果,但劉協並不是太滿意,倒是工部有人提出改換軌道材料的想法讓劉協有些欣賞,不過目前卻還沒有找到如同木材一般製作容易,材料也容易尋找的替代品,眼下還是隻能使用木軌來做。

「趙爽!」詢問了一番關於遷都之事的進展之後,劉協又將目看向趙爽,微笑道:「縣學之事籌備如何了?」

縣學?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不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辭彙。

「回陛下!」人群中,趙爽的出現讓群臣有些愕然,趙爽並非朝臣,此刻卻位列朝堂之上,這讓滿朝文武紛紛猜測此人份,趙爽卻是不理會其他,躬道:「在工部的幫助下,改編後的九章算已經準備完善,據陛下的提議,臣以及皇叔劉洪將九章算由淺深,分為九部,工部已經印刷好三萬冊,隨時可以投使用,經一年教導之後,鄉學之中的優秀學子也已經被選拔出來,隻要陛下準許,縣學隨時可開。」

楊彪、司馬防等人心中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楊彪連忙出列,躬一禮道:「敢問陛下,何為縣學?」

此前朝廷選賢啟發,朕與皇叔劉洪、趙爽等數位學士商議之後決定,在鄉學的基礎上,建立縣學,凡是經過鄉學一年教導並獲得準許之後,都可進縣學進行學習。」

Advertisement

看著楊彪漸漸沉下來的麵,劉協微笑道:「縣學以九品學位為主,從鄉學剛剛進縣學之後,皆為一品,經一年學習後,通過縣學考覈之後,可二品,以此類推,到三品之後,可選擇繼續上升,研究學問,或是通過縣學考覈,仕為吏,當然朝中吏,若覺學養不夠,也可進縣學繼續學習,而朝廷此後,每三年取一次士,獲得縣學三品以上認證者,皆可皇城參加取士,就如此次朝廷選賢一般,通過者,可朝廷直接任命,未通過者可為吏,也可各行各業,縣學之中,除了必要的學問之外,還可以選擇學習其他技能。」

「陛下,此舉關乎朝廷選士,此等大事,為何不在朝堂之上商議?」楊彪驚怒道。

「還未完全定下,目前隻是設下縣學,至於日後會啟用,還要看時機。」劉協笑道:「太傅不必張,縣學之中,朕已經特別開設士子課堂,世家子弟縣學,可直接越三品就讀,當然,此後若不能完學業考覈,同樣不能晉級。」

世家一樣依舊一些特權,比如教育資源傾斜,但這些傾斜並不算太嚴重,最後能不能混出來,獲得建樹,還要看自本事如何了。

看似世家子弟有直接參與取士的權利,但實際上,最終還是要跟縣學學子一樣,通過考覈之後,才能仕,此舉若是真能功,那取士之權,就徹底落朝廷手中了。

楊彪低下頭,目變得通紅,默默地低頭一禮,退回了班列,他已經不想再跟劉協爭辯,有了之前功的例子在前,劉協有足夠的理由反駁他,堅持縣學,而且就大義上來說,劉協此舉沒錯,但對士人來說,卻絕對是毀滅的。

Advertisement

但劉協這一行為,也讓楊彪徹底發現,在關中,士人的地位被削弱到何種地步,縣學之事,他不相信隻有自己一人看出危害,但滿朝文武,竟然隻有自己一人出聲,也讓楊彪心底本就已經堅定的信念更加堅定。

隻要劉協還在一日,士人就再難回復昔日盛況,劉協不死,士人不振!

眼底深,閃過一抹駭人的寒芒,楊彪卻沒有再多說什麼,默默地聽著劉協與百論事,再無說過半個字。

看著楊彪的樣子,劉協劍眉微揚,老傢夥倒是能忍的!

就如同關東諸侯想要通過一紙矯詔來劉協方寸一樣,今日劉協出縣學的事,也是想要打楊彪這些人的方寸。

天下諸侯聯手?劉協不怕,因為他知道,這些諸侯不可能齊心,但部的問題,劉協卻不能不在意,再堅固的堡壘,也容易從部打破。

瞇眼看著楊彪,劉協心中冷哼一聲,這一次朝廷與諸侯的爭鋒,便是皇權與世家階層的最激烈的一次鋒,勝,則皇權徹底倒士人階層,敗劉協沒想過,他必須勝,不功,便仁,至於後世如何評價他,那劉協管不著。

「縣學之事,便有勞皇叔與趙卿主持了,此事關乎我朝能否長治久安,不可懈怠,另外,各地縣學,獨立於政權之外,無論縣吏還是縣尉,皆無權管理,廷尉有監督之權,卻無決斷之權,各縣學,將會設立專人負責獎懲!」劉協看向趙爽與劉洪,微笑道。

「臣等遵旨。」趙爽與劉洪連忙躬道。

群臣卻是聽出些東西來,心中不免又多了幾分心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