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

《漢末天子》 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

郭嘉並不難找,不過目前來說,已經不可能跑來跟劉協議事了,如今正在的酒窖裡醉的不省人事,聽說郭嘉幾乎是從回到之後,就衝進了剛剛建好的皇家酒窖,劉協沒回來的這幾天,幾乎都住在酒窖裡,誰來也不出去。

雖然有個酒神天賦,但畢竟是之軀,酒量再大也總有個限度的,反正現在就算醒郭嘉,估計也出不了什麼計策。

黃忠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時間,趕來乾坤殿等待,劉協到了乾坤殿時,黃忠已經到了有一會兒了,令劉協意外的是,隨同黃忠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一人。

「皇兄怎的在此?」劉備讓朱雋安排文武百的住宿之後,親切的拉著劉備來到乾坤殿正殿之中,雙方坐下,又讓人給黃忠也安排了座位之後,劉協才微笑著看向劉備道:「算起來,皇兄雖然被重新列宗譜,但你我會麵,卻還是第一次。」

劉備躬道:「備已命雲長鎮守敖倉,按照文和先生之意,與虎牢關遙相呼應,當初悔不聽文和之言,滯留潁川,致使有苑陵之敗,不但害了三弟命,更使朝廷陷,此備之過也。」

「滎如今如何?」劉協看向一旁的黃忠,詢問道。

「回陛下,滎如今被袁紹麾下大將高覽所佔據,屯兵三萬,虎視虎牢。」黃忠躬道。

「此事,也怨不得皇兄。」劉協嘆了口氣:「雖然敗了一仗,挫朝廷銳氣,但卻因此,令數十萬百姓免之苦,朝廷之所以存在,便是為了保護百姓,張將軍之事,朕也十分憾,聽聞張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此番折損於苑陵,實乃朝廷之損失。」

「陛下~」劉備突然離席,噗嗵一聲跪倒在劉協前,悲聲道:「臣此來長安,卻有一事,陛下恩準。」

Advertisement

「皇兄這是為何,快快請起。」劉協皺了皺眉,他是有些反劉備這就哭的病,不過此時,也不好表現出來,連忙起將劉備扶起來:「皇兄有何事,但言無妨,何須如此見外。」

劉備眼淚,然道:「自回敖倉以來,備每日夜不能寐,一旦閉上眼睛,便能看到三弟渾的站在備麵前,質問我當日為何不救他,每每思及,心如刀絞,此番來見陛下,陛下能給翼德一個謚號,也讓翼德九泉之下,能瞑目一些。」

劉協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謚號可不是隨便封的,一般隻有天子、諸侯或者功勛卓著的大臣死後纔有謚號,歷史上張飛是有謚號的,那是因為他是蜀漢開國功臣,但就現在來說,張飛的級別,明顯夠不上謚號,別說張飛,其實就算劉備現在死了,雖然因為劉協承認了他的宗親之位,可以位列宗廟,但卻不夠資格有謚號。

但如果直接拒絕,難免令劉備和關羽寒心,畢竟說起來,張飛也是為朝廷戰死沙場的。

劉備顯然也明白這個問題,見劉協猶豫,劉備叩拜道:「求陛下恩準,備願以此生之功勛換取三弟之謚號。」

「皇兄起來吧,朕沒說不答應。」劉協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手將劉備扶起來,皺眉道:「謚號之事,朕一人說了不算,皇兄覺得,滿朝公卿還有宗室,會接嗎?」

劉備聞言沒有說話,繼續想要叩首,卻被劉協拉住。

「皇兄不必如此,你我自家兄弟,雖然無法直接給謚號,但朕卻有另外一法。」劉協笑道:「朕早年隨父皇查訪民間,曾遇一異士,言我大漢有亡國之威,若想化解,當立一百零八座神廟,以天罡地煞之位立於朝都四方,鎮我朝氣運,不被邪星霍,而一百零八神廟當以絕世猛將為供奉,護我大漢江山,如今這一百零八座神廟已立,卻苦無祭拜之人,朕聽聞張將軍……天賦異稟,正當為那地煞之首,位列地魁之位,萬家香火,護我大漢萬世不衰!不知皇兄以為如何?」

Advertisement

天罡地煞,可不是劉協隨口撤來的,自他得回傳國玉璽之後,眉心金鐘已經給了他提示,陣圖都有了,當初征討袁,回到之後,劉協便將陣圖給朱雋,興建這一百零八座神妙,隻是祭拜何人,劉協並未想好,所以神像一直沒有做,不過如今劉備來求謚號之事,倒是給劉協提了個醒。

世三國,將星何其多,何不以這世間大將為模板,鑄造神像,召回將魂,庇佑朝都,這比找其他神靈靠譜多了,鬼知道招來的神靈願不願意庇護漢室江山,倒不如自己造神呢。

「這……」劉備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這是否是劉協忽悠他。

「皇兄可去城外看看,這一百零八座神廟,早在建城之時,已經定下方位,隻差神像未立。」劉協微笑道:「若皇兄不放心,朕這便令工部以琉璃為張將軍塑造金,張將軍之樣貌,也需皇兄去指點,莫要弄錯了。」

這可比什麼謚號實在多了,萬家香火等於就是為張飛封神了,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而張飛,也當得起立廟。

劉備點點頭,叩拜道:「謝陛下!」

「不必如此,一會兒皇兄可找人為張將軍立傳,鏤刻碑文,也讓後人知道是何人。」劉協將劉備再次扶起。

「那臣這就去辦。」劉備連忙起,敖倉有關羽鎮守他很放心,現在困擾他的,就是張飛的事,之前跟劉協所說,可沒有半句虛言,這段時間,他是真的夜夜都夢到張飛,這樁心事不了,怕是一輩子都難逃噩夢。

「讓衛忠陪你一起去。」劉協看了眼衛忠,劉備在朝中可沒什麼基,讓衛忠陪著,也沒人敢刁難。

「謝陛下。」劉備聞言再度拱手,帶著衛忠離開了乾坤殿。

Advertisement

目送劉備離去,劉協才微笑著看向黃忠道:「此番伐蜀之戰,黃將軍功勛卓著,關於此戰獎懲,已經著人去做,這幾日當會有結果,此次喚將軍來,卻是想問問關羽此番迎戰中原諸侯,將軍有何看法。」

黃忠笑道:「奉孝在一年前與末將在涪城匯合之時,曾有斷言,朝廷與諸侯之間,三年之,必有一戰,之時未想如此快便應驗。」

朝廷和諸侯之戰,也可以看作是世家對於劉協這些年來不斷削弱世家利益做出的反擊,郭嘉能夠預測到劉協並不意外,而是看向黃忠,等他的結果。

「臣以為,諸侯新至,正是銳氣正盛之時,我朝當避敵鋒芒,固守為主,據臣最近所知,冀州袁紹,出兵二十萬,汝南袁,也出兵十萬,此外還有徐州陳氏出兵四萬,兗州曹出兵七萬,合四十萬之眾,我朝兵馬雖佔據地利、任何,奈何軍隊數量不及聯軍,當固守堅城,時日一久,諸侯糧草必然不濟,以騎兵襲擾諸侯糧道,再挑撥諸侯之間的關係,當可勝之。」

諸侯人心不齊,這是必然的,就如同當年諸侯討董一般,如今諸侯數量雖然了,但實力卻不若,拚消耗,朝廷有關中、蜀地為後援,別說幾個月,就算是打上兩三年,朝廷耗得起,但諸侯可沒這個能耐。

四十萬大軍,聽起來聲勢浩大,但也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諸侯很難跟朝廷打持久戰,四十萬大軍是正麵作戰部隊,但要養這四十萬大軍,以一個軍士需要三個民夫來供給的話,實際上等於除了這四十萬大軍之外,諸侯還要擔負一百二十萬人的口糧,而這一百二十萬人,可是專門負責後勤,運輸糧草,不事生產,這麼大的消耗,誰出?

Advertisement

如果是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話,倒也沒問題,但問題是可不是每一路諸侯都如袁紹那般家大業大,就拿曹來說,雖然地盤兒不小,人口也多,但常年四麵樹敵,是軍事上的開銷,曹就攢不下多家底。

在南方禍害了這麼多年,能禍害的已經禍害的差不多了,戰爭潛力絕對不如當年,還有陳珪不過佔有兩郡之地,就出了四萬大軍,看起來不多,實際上已經是陳家的極限了,就算陳家是世家大族,也經不起這麼個折騰。

但如果由袁紹來供應這四十萬大軍的話,憑什麼?

單是糧草之上,幾乎可以預見諸侯之間出現齷齪是必然的,更何況諸侯心思不一,如曹是在隔岸觀火,在擊敗劉備之後就已經做好了劃水的準備,而孫策就是來打打醬油的,真正願意實打實打的也隻有二袁以及陳珪三家。

這種況下,拖得越久,對諸侯就越不利,當然,朝廷這邊也會到影響,但問題不大,有大量的馬匹不斷輸送資,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至朝廷治下的民生不會到太大的影響,所以,避敵鋒芒,然後跟諸侯打持久戰,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劉協讚許的點點頭,事實上,這也是他跟賈詡商議的結果,如今的朝廷有足夠的戰爭潛力,但卻沒辦法在短時間將這些戰爭潛力變真正的實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