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漢末天子 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勢

《漢末天子》 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勢

興平八年初。

乾坤殿的臺之上,已經十八歲的劉協,逗弄著自己剛剛三歲的兒劉箏,丫頭雖然才三歲,但一雙眼睛頗有靈氣,雕玉琢的,十分可,作為劉協的第一個孩子,丫頭一生下來,就盡萬千寵

呂靈雎坐在臺的座椅上,抱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嬰兒,一顰一笑間,都帶著一輝,不時抬頭,看著騎在劉協背上,興喚的劉箏,臉上泛起一抹幸福的微笑。

當初這丫頭可是被太醫診斷為皇子的,雖劉協並不在意男,但自古以來,都是母憑子貴,呂靈雎自然是擔心的。

不過自劉協回朝之後,對這個兒可是疼的不得了,甚至有時候,連作為母親的呂靈雎都會嫉妒。

「抱~抱~」懷裡的嬰兒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的姐姐被父親扛在肩膀上,嘟嘟的梟首,中發出稚的聲音。

「嗯,盛兒已經一歲了,也該學會走路了,走到為父這裡,為父就抱你。」劉協開懷的大笑道。

「陛下,盛兒還呢。」橋穎抱著懷中的嬰兒,嗔怪的看了一眼劉協,在劉協回朝之後,或許是因為逐漸長的緣故,在將宮中嬪妃迎來之後,自己的三個人便先後懷了孕,兩個兒子,一個兒。

長子劉盛,呂靈雎之子,次子劉英則是橋穎的孩子,至於橋蓉,則給劉協再添一個可活潑的兒劉瑩,隻是如今還不滿三月,不好像劉箏這般。

「一歲多了,也不嘍,朕可告訴你們,這兒,得寵著,兒子們將來可是要繼承這大漢下,從,就得養一些自立的習慣,不能太依賴父母,他們的肩膀,可是要擔這個下的,這擔子可不輕,朕可不想自己的兒子將來像袁本初那般經不起挫折。」劉協抱著兒,大笑道:「箏兒,對不對啊?」

Advertisement

「沒錯!」丫頭舉起了的拳頭,興地道。

「你這丫頭!」呂靈雎沒好氣的白了劉箏一眼,鬼這兩年被劉協帶的有些瘋。

「陛下~」毓秀跑著來到臺上,朝著劉協以及三一福,躬道:「太僕郭嘉、尚書賈詡、侍中閻象在大殿求見。」

「此三人前來,怕是有要事。」劉協將劉箏放下來,丫頭乖巧的跑到呂靈雎邊,悄悄地弟弟嘟嘟的臉頰。

「陛下自去,妾也正好想去探一下皇嫂。」呂靈雎起點頭笑道。

劉協展了一下腰笑道:「朕有預,這次三人聯袂而來,怕是平靜的日子要結束嘍~」

看著劉協帶著衛忠離開的背影,呂靈雎臉上閃過一抹擔憂,隨即化作一聲悠悠的嘆息聲,在帝王家,尤其是自己這位子夫君還是一位明君,能夠有兩年的平靜時已經十分滿足了,隻希,這接下來的路,能夠順暢一些吧。

「姐姐,陛下這次,是不是又要出征了?」橋蓉有些失的看著劉協離開的方向,扭頭看向呂靈雎道。

「或許吧。」呂靈雎搖了搖頭:「婦道人家,莫要去管政事,正好也有些時日未曾去見皇嫂了,兩位妹妹是否與我同去?」

「嗯,正好可以打麻將!」橋蓉興地點了點頭道。

「你呀,就知道玩兒,最近不大臣可是提議陛下納了甄家娘子呢,若陛下真答應了,到時候,有你玩兒的時候。」橋穎沒好氣的瞪了自己的妹妹一眼,跟呂靈雎點點頭笑道:「就依姐姐。」

乾坤殿,無思閣。

悠悠的茶香沁人心脾,賈詡抿了一口清茶,扭頭看了一眼抱著酒葫蘆的郭嘉,搖頭笑道:「這茶之一道,妙不可言,可清心脾,奉孝最好還是多喝一些,也可令神思清醒些。」

Advertisement

「哈~」郭嘉搖了搖頭,靠在椅背上,搖頭晃腦的道:「人生而有異也,於文和而言,這茶乃靈丹妙藥,然於嘉而言,卻是穿腸之毒藥,能醒我神者,唯有杜康~」

「你呀~」賈詡笑著搖了搖頭,或許,這也是一種避嫌之法吧。

一旁的閻象沒有話,隻是靜坐一旁,默默地品著茶,眼前兩位在朝中名聲不顯,然而作為劉協新招納的核心謀士之一,閻象卻知道這兩人在劉協心目中的分量,朝中九九以上的人,恐怕都不如這兩人在子心中的地位高,而兩人的能力,也著實令閻象驚嘆,若非劉協看重,閻象可沒資格坐在這裡,同時,閻象也清楚,作為一名降臣,能夠坐在這裡,是造化,但同時卻也是莫大的危機。

伴君如伴虎,作為謀士,他對人心徹的可沒有眼前兩人徹,因此在這平日裡隻有劉協能夠進的無思閣中,他是最規矩的一個。

「三位卿家突然到來,肯定不會有好事發生。」伴隨著一聲爽朗的笑聲,無思閣的門被推開,劉協從門外進來,衛忠知機的留在門口,幫劉協將無思閣的門給關上。

「參見陛下。」三人聞言,各自起

「坐。」劉協擺了擺手,示意三人座,看著閻象張的神笑道:「之前不過戲言爾,相容莫要拘束,可是南方發生了大變?」

「不錯。」郭嘉點了點頭,皺眉道:「暗衛傳來訊息,三前,孫策以為餌,引開夏侯淵,周瑜趁機揮兵攻壽春,生擒袁耀,自此,汝南袁一支的勢力,算是徹底被吞併了,孫策雄踞江東,更得汝南之人口,勢力大增。」

劉協點頭道:「不奇怪,實話,就算有夏侯淵之助,袁耀能夠撐到如今,朕都覺得不可思議。」

Advertisement

興平五年,河一戰,滅的可不隻是袁,袁麾下銳盡滅而且唯一拿得出手的紀靈和閻象也被朝廷給收了,留給袁耀的,除了汝南的大片地盤之外,隻剩下一群殘兵敗將,這樣的陣容,能夠在孫策的進攻下支撐三年,劉協才覺得奇怪。

「也是那孫策聰明,並未急著攻略壽春,而是不斷穩固所得郡縣,安民心,修養民生,令汝南大治,直到三年之後,厚積薄發,一舉攻破壽春,生擒袁耀,此舉,卻是學自陛下。」賈詡微笑道。

「不錯,能自學才,也算他本事。」劉協點點頭,卻是毫不吝惜讚揚,看向三人道:「如此看來,徐州有變?」

「陛下睿智。」郭嘉不輕不重的拍了劉協一個馬屁:「不但有變,而且很大。」

「有多大?」劉協眉心,最近三年,無論曹還是孫策,似乎都有意識的開始加強反偵察,不暗衛都被兩人從治下拔除,到如今,劉協已經很難再如以往那般,輕易地探聽到兩家的虛實了。

這一切,還得源於三年前,司馬家的滅門一案,劉協的命令是斬草除,包括司馬朗、司馬敏在,司馬家嫡係一夜之間,除名長安,對外,自然是刺客所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司馬家是犯了忌諱了,隻是如今劉協大勢已,士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司馬家的死,便是有人懷疑到劉協頭上,也沒人敢站出來什麼。

不過司馬八達,七達皆死,唯獨仲達,在徐州安的暗衛得到了剪除司馬懿的命令之後,就再沒了音訊,甚至安在徐州的暗樁也被不斷拔除,同時朝廷暗衛的訊息不知被何人傳給了孫家,然後就是江東的暗衛也在不斷被拔除,幸好李儒回朝,被劉協用來專門負責此事,改變了以往的傳訊以及潛伏手段,才重新恢復了平靜,但安在兩大諸侯邊的暗衛,卻是十不存一,令劉協很難再獲取兩大諸侯的

Advertisement

「幾乎是在孫策破城的當,陳珪突然向曹請降,而且下邳、廣陵二郡毫無風浪,那兩郡員,彷彿早已倒戈了曹一般,令曹憑空得了下邳、廣陵的五萬大軍。」閻象凝重道。

「那陶謙二子呢?」劉協皺眉道,當初陶謙二子頻繁走,大有奪權之勢,陳珪出讓徐州,當初陶謙可是被曹生生給必死的,於公於私,這兩人都沒理由不鬧騰啊。

「被陳珪梟了首級,送於曹。」閻象苦笑道,事實上,在事發之前,他也以為會有一場政變,誰知這二人太沒用,輕易便被陳珪給收拾了。

「這老頭,都是夠狠。」劉協點了點頭,徐州能如此順利被曹接收,一是因為陳登之死,但最重要的怕是來自朝廷的原因,徐州世家能夠到朝廷的威脅,是以纔在朝廷的力下,徐州世家在陳珪的調和下,選擇了依附曹,這也是世家的神奇之,隻要世家答應了,兩個郡的地盤,歸附就歸附,沒有毫不良癥狀,不像劉協,收復一個冀州,都得準備三年。

「不止如此,在歸附曹的同時,徐州大將項央自東陵亭江攻佔丹徒,進佔曲阿,似乎有意染指江東。」郭嘉微笑著給劉協來了顆重磅炸彈。

「有意思!」劉協冷笑道:「看來曹是想拿下江東,作為依仗,看來也是時候將冀州消化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