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跟孫策,在就將一帶展開戮戰的事,暗衛已經送來了報,但劉協並未過多關注,新的護國神將聽起來似乎有些中二,但也很響亮,三個名額,如今已經確定了呂布一個,至於接下來的兩個,目前還沒有人在功勞上能夠達到這種要求。
興平九年初,冀州初步消化,工部、農部也在各地開府建衙,縣令的工作被進一步細分,接下來,隻是等待時間來慢慢消化,劉協班師回朝,不過冀州卻也留了近十萬兵馬,其中很大一部分要調往幽州,建立防線,這幾年草原上的鮮卑人、烏桓人雖然被呂布收拾了一遍,但並不像當年在山以西那般徹底,當初的目標,隻是讓鮮卑人不敢南顧,讓幽州邊軍沒有了後顧之憂,但要說徹底打的如魁頭那般稱臣卻還不至於。
冀州一戰,除了徹底收服青幽並冀四州之外,人才上,也收穫頗,沮授並不像田那般死板,在得知袁紹的死訊之後,便放棄了抵抗,雖然是世家出,但沮授也看得出來,朝廷的新政已經勢,七州一部六郡,朝廷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當之無愧的北方霸主,治下人口兩千萬,而且民心穩固,隻要劉協不犯傻,如今的世家已經很難再跟皇權去抗衡。
他不想試著去拿家族逆天改勢,所以他放棄了抵抗,沮鵠被關羽看重,收了軍中,至於郭援,被沮鵠放走,如今下落不明。
跟沮授一樣的還有很多人,比如審配、辛毗等等,呂布從幽州給劉協帶來一名青年將領,名為田予,據呂布所說,此人竟然是趙雲和夏侯蘭的好友,本事頗為不錯。
雖然呂布沒有多說,但能讓他說出這種話的人,放眼天下也不多見。
劉協將其留在,暫時沒有任命,不止是他,作為降將的張郃、高覽、牽召等將領也都留在,如今隻是掛了一個校尉之名,並未有其他任命,倒是當初幫著朝廷積極奔走的趙睿幾人,獲得了冊封。
小人也好,勢力也罷,不管怎麼說,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幫助,朝廷才能更快的穩定冀州,朝廷的規矩就是有功必賞,既然這些人立了功勛,不管人品怎樣,劉協都不會違背了自己的規矩,至於張郃、高覽等人,能力是有,但並未立功,自然沒有位可拿。
「嶽父這次立了大功,任書明日會送到府上,到時候嶽父招些人手,開府建衙,邊總得有個出謀劃策之人。」乾坤殿中,劉協跟呂布坐著閑聊,君臣之間,已經有四年未曾見麵,覺上,沒有以前那樣親,劉協自然不想疏遠了這位大將,笑道:「護國神將,位比三公,嶽父可有人選?」
「聽憑陛下吩咐。」呂布搖了搖頭道。
劉協詫異的挑了挑眉,總覺這些年,呂布心智的很快,如果是以前的話,肯定會直接跟劉協將法正要走。
這次呂布能橫掃幽州塞外,法正至有一半的功勞。
「朕倒是有個人選,不過請不請得,就看嶽父了。」法正是肯定不能給的,但劉協如果給呂布指個名不見經傳之輩,呂布就算接,恐怕這心裏麵也不會舒服,有一個人,劉協倒是覺得跟放在呂布邊,自己能放心,也不辱沒呂布的威名。
「哦?」呂布好奇的看向劉協:「何人有這般大的麵子?」
「嶽父可知田此人?」劉協笑道。
田?
呂布點點頭,這個人他不可能不認識,當初在袁紹麾下的時候,可是親眼看到這老頭兒將袁紹給頂的臉紅脖子的。
「陛下是說,要他……」呂布臉上跳了跳,那可是個臭骨頭,又臭又,看不慣就敢說。
「嗯。」劉協點了點頭:「法衍年邁,希孝直能在邊,而且朕準備重修漢律,孝直乃法家傳人,有他在,也能幫不忙,算來算去,如今也隻有田如今在書院授課,去歲末管寧、邴原來投,願意助朝廷興學,有此二人在,無論能力名,足矣坐鎮書院,田空閑下來,卻又不願出仕,若能說他加朝廷,正好給嶽父去做幕僚。」
看著呂布的神,劉協笑道:「此人脾氣是臭了點兒,不過忠言逆耳利於行,嶽父威勢太盛,尋常謀士,朕怕隻知溜須奉承,卻不敢直諫,有此人在側,朕也能安心一些。」
「陛下所言甚是,臣這就去請他。」呂布聞言,拱手起道。
「呃……嶽父最好能溫一些,田有才,不過脾剛烈,若是來,怕是會適得其反。」劉協連忙道。
呂布是風風火火的子,接下來他要去駐守陳留,備戰曹孫,迫切需要一個謀士在邊,既然法正不能相隨,田無論能力還是名,都足夠,雖然脾氣臭了點兒,但總比沒有強。
「陛下,農部今年在試驗田春耕的果出來了,正在殿外等候。」呂布剛走不久,便見衛忠飛快的來到劉協邊,躬說道。
「哦?快讓他們進來!」劉協目一亮道。
「喏!」衛忠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敢多說,轉一溜煙跑出去。
不一會兒,一名看起來不像大臣,更像是農夫的人抱著一個攤子和幾本賬冊進來,人還未至,一極度刺鼻的味道瀰漫過來。
「停!」劉協手,阻止住來人,了鼻子,這味道真是……提神醒腦。
「卿,這是……化?」劉協看著來人,苦笑道。
不愧是老農,一點兒政治覺悟都沒有,這東西,能直接搬到乾坤殿裡來?
「不錯。」老農有些興地道:「我們按照陛下的吩咐,將石膏、水還有一些糞便以不同比例混合,分別選取了二十塊不相鄰的田地進行澆灌,各取一畝,其中有三塊田地的濃霧沒啥收,另外還有六塊漲勢不佳,其餘十一塊都有不同的效果,數這一種效果最好,能提升兩。」
聽起來不多,但實際上如果推廣到全國,那會是怎樣一個概念?
「不錯!」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兩的產量,加上如今大漢推廣畜牧業,這兩的產量提升,代表著大漢朝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
「不止如此!」老農興地舉著手中的罈子道:「就算是一些已經耗盡了地力的土地,用上這東西,也能長出作來,真沒想到,這東西,真是寶貝啊。」
「嗯,既然已經證明瞭,那便可以推廣了,現在河一帶推廣,至於其他地方,工部派人先試行一下,研究出適合的比例來,要謹慎,再謹慎!」
東西是好東西,但要想一下推廣開,不但要考慮百姓是否能夠接,而且不同的地質,需要的量也不同,上輩子作為一名城裡人,隻是知道這種東西能夠拿來當化,但究竟需要多,要怎麼配比,劉協一概不知,不過隻要知道原材料就行。
不過推廣倒是個大問題,畢竟用這種東西長出來的食,接也需要一個過程,慢慢兒來吧,先從府控製的田地來開始,等效果出來了,不用朝廷說什麼,自然會有人接,對於推廣流程,劉協玩兒的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