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著又如何,奪回來就是!”韓岡叉腰揮手,說得豪氣干雲,王厚、王舜臣在一邊鼓掌好。
“蘭州要隘,向西可通西域,向南制青唐,向東則屏蔽秦州,向北便能直搗黨項肋!此兵家必爭之地。一旦據有此,西賊不放上三五萬人來戍守,樑太后怕是連覺也睡不好!但西賊總共纔多兵?”韓岡說到這裡,卻又不將話題接下去說,轉而一臉神往之,道:“蘭州就在黃河之濱,那一段河道跌宕起伏,峽谷幽深連綿不斷,據說其景壯麗不在壺口、龍門之下,幾與三峽媲。”
王厚連連點頭,任憑韓岡把話題飛來去。他的心思盡陷在韓岡的話裡,全都忘了來此的目的。不停口地贊著韓岡:“秀才果然是博學多聞。”
韓岡笑道:“書生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知一曉二,舉一反三,這也是要靠讀書得來。韓某不是死讀書的,某小離家求學,從秦州走到京兆府,爲了追隨橫渠先生,又走回渭州。別的地方不能自誇,至關西韓某還是瞭若指掌。”
王厚正改容,恭敬道:“不愧是橫渠門下。”
韓岡鄭重點頭:“若無子厚先生悉心教導,便無今日韓岡。”
韓岡此言,真心誠意,發自肺腑。他繼承自舊主的滿肚子的經書和文章,以及極而流的兵書、地理,都是來自張載的教導。
橫渠門下,學得不僅僅是儒家經典,還包括天文地理,兵法水利——若以爲宋儒都只知“之乎者也”,那就大錯特錯——尤其是兵法和地理,更是張載講學的重點。
張載年輕時,曾經上書范仲淹,願與鄉中豪傑一起去收復青唐舊地,後爲范仲淹所勸,方纔棄武從文。十幾年後,張載考上了進士,同時開始授徒講學。可即便如此,張載對軍事上的認識仍然得到了涇原路經略安使、知渭州事【注1】蔡的看重——
韓岡想到這裡,突然靈一閃,終於想起了究竟在哪裡聽說過王韶的名字!
張載曾任渭州軍事判,最爲蔡重。他在渭州,一邊教導學生,一邊幫助蔡整頓軍隊編制,清查空額。就在去年,還聽說張載正幫著蔡修改規範范仲淹創立的將兵法。而韓岡回來前,又聽聞如今蔡相公推行將兵法的效果很好,得到了朝廷的重視,尤其是想要富國強兵的年輕家以及一力輔佐他中興大宋的王相公,都很看好這一整編地方軍隊,提高戰力和指揮效率的新規條。
而當時在蔡邊,還有一名門客深得看重。他也是進士出,而且與張載同爲嘉祐二年丁酉科【西元1057年】——也就是俗稱的同年——不過與張載不同,他因參加比進士科舉還要高一級的制舉考試落榜,便放棄了職,轉而跟隨蔡來到陝西,並遊歷關西各州,還與張載討論過當年他收復青唐的計劃。張載曾對學生們說其有班馬之志,效班定遠【班超】、馬伏波【馬援】,遠行萬里,揚漢家天威。他的姓名——正是王韶!
與王厚言談甚歡,韓岡自覺到了探底的時間,便問道:“不知經略司的王機宜……”
韓岡話還沒有說完,王厚就道:“正是家嚴!”
臉上浮出一微不可察的笑意,韓岡道,“據聞令尊意吞併青唐,開邊河湟,說起來,此正是吾輩之願,也是家師畢生夙願。令尊若真能事,不但功業不讓班、馬專於前,可爲國朝平定北漢之後第一功;只秦州數十萬百姓,亦要深令尊之恩德。”
“西賊虎視眈眈,吐蕃悖逆雄強,不得豪傑智士相助,卻難以事……韓兄天縱奇才,眼界見識遠勝凡庸,不知能否助家嚴一臂之力,以解鄉里之苦。日後博個封妻廕子,亦可不再小人之欺。”王厚目灼灼地盯著韓岡,只等他迴應。
韓岡笑而不答,也不想答。他當然願意,可王厚只是衙,並不是王韶本人,他的邀請不得王韶認同就毫無意義。韓岡希得到的是王韶的禮聘,而不是他兒子的邀請。
王厚愣了一下,正想再勸,但看著韓岡臉上淺淺的笑容,突地恍然大悟。終於明白,這話應該由他父親來說纔是。他改口道:“若明日韓兄有閒,可否往城衙一行,王厚必翹首以待。”
“城衙?”韓岡搖頭笑道,“今天已經去過一次了,明天再去,不知會不會給趕出來。”
“難道是要求見家父?!”
“不,是韓某有急軍要上報,不過就是沒人搭理。”韓岡說完輕嘆,似是痛心不已的模樣。
“什麼軍?”王厚問道。
“韓某奉命押送軍資自秦州往甘谷。今日午後,在裴峽中,遭逢近百蕃賊攔截。雖被我等殺散,但通往秦州的要道上出現了蕃賊攔路。可不是什麼好兆頭!”韓岡指了指王舜臣在袍下微微隆起的左側肩膀,“王軍將的肩上就是中了一箭,但即便中了一箭,王軍將可是照樣一張弓就死了十一人,門外車上的三十一顆首級,有三分之一是王軍將的戰果。”
“殺十一人?”王厚驚異看了王舜臣一眼,沒想到他勇悍如此。又急急追問:“斬首總計三十一,那繳獲呢?!”
“三十四張弓,刀槍四十一件,盔甲一領。”韓岡如數家珍,要想取信於人,細節問題是半點也不能差的。
有繳獲、有斬首,韓岡之言自是千真萬確無疑。“百名賊人戰死了三才敗退,果然是場惡戰。”王厚點著頭,有著王韶這個父親,王厚對戰事還是有所瞭解,清楚一場戰鬥的傷亡率是多,他又問道:“不知韓兄這邊傷亡如何?”
“連上在下和王軍將,總計四十一人。八人傷,無人戰死。”
“啊……”王厚驚歎,“竟無損一人!”
韓岡搖搖頭:“還是損了兩個!”他對王厚解釋道:“這兩人意臨陣逃,又出言搖軍心,給韓某親手殺了,當算不得戰死。”
王厚這下比方纔還要震驚,能親手殺人的書生可不多見,韓岡還說得如吃飯喝水一般輕鬆。但聯想起韓岡在街市上箭向榮貴的事,卻也不會有假。
王厚正年,韓岡的作爲正對了他的脾,看向韓岡的眼神充滿崇拜,對他佩服得五投地。站起,王厚雙手舉碗,敬向韓岡:“韓兄果然是關西男兒!當浮一大白!”
韓岡豪爽地與他對飲而盡,放下碗,對視一笑。濁酒亦能醉人,一豪氣自王厚心中油然而生,只覺得今夜結識的這位韓秀才,真是當世英豪。
韓岡這時拍著王舜臣的肩頭:“說起來,這一仗最大的功勞還是王軍將!韓某隻是安,王軍將可是攘外。當時我等被賊人兩面夾擊,正是王軍將獨當一面,箭無虛發,將迎面而來的賊軍得魂飛魄散!如非王軍將,韓某今夜也無法安坐在此!”
王厚再仔仔細細的把王舜臣上下一打量,連聲讚道:“果然是一員梟將。”擡手又敬了王舜臣一碗。
王舜臣得意得鬍子翹起,忙端起酒碗迴應,裡則裝模作樣地謙虛道:“過獎!過獎!哪裡!哪裡!”
敬過了王舜臣,王厚又斟滿一碗酒,轉過來對趙隆道:“趙敢勇的斬獲亦當不,也當滿飲一碗!”
趙隆這下子臊得臉皮通紅,低聲囁嚅道:“不……俺只是一個守城的。”
韓岡幫趙隆化解尷尬,道:“趙敢勇論武藝,也不讓王軍將。只是運氣不好,得罪了上。方纔被罰守城。明珠蒙塵,實在可惜。”
趙隆至極,眼眶都紅了,幾乎要哭了出來,直把才認識了不到半天的韓岡,當作平生最大的知己。
王厚則暗暗點頭,著趙隆喝了酒,又把他的名字給記了下來。
衆人重新坐下,韓岡又道:“裴峽是要道,就在伏羌城邊。現在出了賊寇,卻無人放在心上。韓某想求見副城,卻被告知須接待上……”
王厚一聽,卻是牽連到了自家老子頭上,忙賠笑著解釋道:“若是劉城主在,也不會有這事。只是李副城求進心切,擺了宴席去請家嚴。被家嚴拒了,正生著悶氣,當然不想理事。”
“軍國大事啊……”韓岡搖頭嘆著,“若關西將佐盡如此輩,何時才能掃平西賊。”
“不說這些煩心事,先喝酒!喝酒!”王舜臣舉杯邀飲,三人轟然應諾,一起開懷對飲。
藉著酒興,韓岡與王厚繼續談天說地,縱論古今,而王舜臣和趙隆在旁邊搭著話,也不覺煩悶。
四人一番醉飲,不知屋外斗轉星移,直到雄三唱,天發白。
注1:涇原路經略安司治所位於渭州,而不是於前線的涇州、原州。所以兼任涇原路經略使的是渭州知州。這一點,與治所秦州的秦路不同。
謝苗前世記憶覺醒,發現自己居然胎穿進了一本年代文裡。爹是大隊書記,奶奶是養豬能手,自己未來還將嫁給從小定了娃娃親的軍官男主,成為十裡八鄉人人羨慕的對象。然而她不過是個炮灰前妻。結婚冇兩年,男主就找到了真愛,以冇有感情為由提出離婚……想到未來,正走在倒追路上的謝苗把盆一摔:有這閒工夫不好好學習,考個清華北大,追什麼狗男人!男主:對,媳婦兒你躺著,我來追你就好~#二十一世紀學渣考霸七零校園##裝逼一時爽,追妻火葬場##穿書後,我靠學習發家致富了#隻想嫁給學習的女主x偏執狂科研大佬男主
徐然從古玩市場淘到一個手鐲,發現手鐲竟然能夠穿越彆的世界。 得天道手鐲,穿梭諸天萬界。 掌權勢,奪資源,謀長生。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一覺醒來,發現一個如神般俊美的男人,以爲是一場南柯春夢,於是對其上下其手!第二日,卻發現自己竟然身在一個不知名的朝代,而身體的主人卻是個嫁進王府半年,爲舊情郎守身如玉,從未讓王爺碰過她一下的王妃!可她卻在那麼惡俗的穿越當晚,當成是夢,直接反撲,主動將堂堂王爺給…?!哦,買糕得!然而…好吧,她這個被三大權利殘忍利用的棋子,終於還是怒了!管你什麼四彩奇石的秘密,管你什麼這毒那毒,殘忍陷害,連感情都可當做武器…你有你的陰謀計,我有我的陽謀策,你有無情的利用陷害,我有燦爛的笑臉魅惑人心的手段,誰比更誰高明,走著瞧唄!
【蘇爽甜+空間】前世林千雪氣運被奪,魂穿三年家破人亡。再睜眼,回到一切被奪前,林千雪拒當炮灰,重拳出擊奪回一切。退伍糙漢柳宗鎮八字重、火氣旺、氣血足,火速將小嬌妻叼回家。媳婦遭人覬覦,糙漢護妻奮斗成大佬,林千雪含淚血賺男人一枚。爺爺、親爹諸多靠山接踵而至,寵溺無邊,極品祭天,小可憐改拿團寵劇本,人家買房她賣房!發家致富成首富!逆襲大魔王!她就是豪門!柳大佬:媳婦勇敢飛,糙漢永相隨。柳崽崽:媽媽小乖寶替你撐腰腰!瑪卡巴卡!柳婆婆:兒媳婦太嬌弱→又被欺負了→小丑竟是我自己emo長輩首長們:我看誰敢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