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人果然大才!”路明讀了兩遍,便湊上來贊著,“實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韓岡苦笑搖頭,他眼不瞎,又老於人世故,看得出路明的稱讚言不由衷。的確,被篡改後的詩句,連韓岡自己讀起來都覺彆扭,總覺得哪裡出了問題,讀得一點都不順暢。
而與周圍的和詩比起來,韓岡寫下的這一首,如果不去考慮平仄,勉強算得上是可以眼,但絕不算出奇。比起原詩號稱一曲故元百年的高度,可以說是生生被糟蹋了。
韓岡看了半天,嘆了口氣,終於看出了問題所在。他爲了和著王安石兩首六言詩的格律,將原作刪了一句,卻把一篇千古名詞給毀掉了。馬致遠的原詩一唱三嘆,人心魄,韻味悠長。但韓岡刪去了一句後,卻讓這首小令的節奏了套。
王安石的“三十六陂春水”一句來,語調婉轉,韻味十足,而且說的是一個景,帶起最後一句“白首想見江南”正爲合適。而“古道西風瘦馬”,一句詠三,跳躍太強,後面又跟著“斷腸人在天涯”,了一點緩衝,讀起來當然不順暢。要想改正,中間便必須再鋪墊上一句。
韓岡搖頭自嘲:“終究不是寫詩的材料。”
煅詞煉句果然是大學問,難怪賈島在推敲之間躊躇許久,也難怪歐修最近給韓琦寫的《晝錦堂記》訂最後一遍修改,只是在前兩句中各添了一個“而”字——將“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改了“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一字之別,宰相的雍容氣度便在兩句中了出來。
沾了沾墨水,再度提起筆,韓岡在第三句後面又一氣添了四字,退到路明邊,直笑道:“如此方好……”
“夕西下?”路明喃喃念著。
韓岡轉頭笑道:“本是想寫在長安道上得遇明德兄之事,但在下詩才不足,不妄添四字便讀不順口。只是就不是六言了,世間也沒這格律。”
路明卻只聽到前一句,對韓岡後面幾句已經聽不見了,他讀著,看著,子得厲害,難道這首詩裡寫的是他?!
“斷腸人在天涯……斷腸人在天涯……”路明一遍又一遍地念著,淚流滿面,如陷瘋魔。四十年讀書,三十載試舉,到頭來一切辛苦卻都是一場空。他每每在人前自吹自擂,但實際上是什麼樣的況,他自個兒如何不明白。
“不考了……”路明低低一聲嘆,忽地又發般地吼出來,“不考了!”
“不考了?”韓岡愣住了,一時沒反應過來。
“還考什麼?!再去丟人現眼不?”路明一副大解的笑容,“以人之才,尚且不敢去考進士,路明才氣不及人萬一,卻還抱著奢,考過一次兩次還不夠,一直考了三十年。夢也該醒了,夢也該醒了啊!”
他對韓岡一揖到地,“多謝人當頭棒喝,助路明得噩夢。”
古有觀棋明理,有臨水悟道,想不到今日得見讀詩覺醒。路明爲科舉沉迷了幾十年,竟然被一首詩點醒。韓岡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麼,難道要說“浪子回頭,善哉善哉”嗎?
路明直起腰,也不多說,返便往外走,原本有點猥瑣的影,現在看來卻變得高大了許多。
韓岡回頭看了看牆上的原版《天淨沙》,照規矩是要題款的,但他拿起筆,想了一想之後,卻又搖了搖頭將筆放了下來。
還是算了!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掙扎,爭鬥,最後掙到一個,一切靠的都是自己的本事。自家毫無詩才,靠著剽竊得來的名聲卻也沒什麼意義,還要爲此提心吊膽,防著被人穿——這又是何必?
此詩是好,於己卻是多餘。
韓岡轉過,也大步走出了殿中,並不回顧。
片刻之後,一羣人從旁門涌進偏殿。
大嗓門發出的聲音在殿中迴響:“蔡元長,你都到了西太一宮了,王大參的兩首六言竟然沒看?!”
“不是急著進來嗎?”蔡京爲自己辯解,“何況早記了。”
“如此佳作,如何不親眼看一看正品?!”大嗓門帶著人,在殿中一繞,便站在了韓岡方纔站著的位置,“喏,就在這裡!……咦,誰把紗帳拿下來了?”
“大概是方纔在殿裡的兩人。”蔡京說著,方纔肩而過的高大年,給他的印象深。尤其是一對有些鋒銳的眉眼,犀利得彷彿能看人心,不似二十上下的年輕人應該擁有。
“好像留了和詩啊。”趙子正舉著墨跡未乾的筆,敲了敲還留著殘墨的硯臺。“浪費筆墨!”他暗自搖頭。王安石兩首六言的和詩不,但無一條能人眼。說起來自家也是想和上兩首,可用了一個晚上,一句閤眼當都沒憋出。王珪的富貴詩好學,順耳的金玉之詞往上堆就是了,圖個亮眼順耳。但王介甫的詩作,卻是平淡中見真趣,沒幾十年的積累,怎麼也學不來的。
“在這裡!”大嗓門指著韓岡留下的手跡,幾行字墨跡淋漓,顯然是剛寫出不久,他看過去,只看了兩眼便大驚起,“……這是誰人所寫?!!”
強抒仲也一把扯住蔡京的袖子,“元長,你看到是誰人寫的?!”
蔡京也被這首新詩驚住,正默默唸著,便被扯住袖口,他很不耐煩地甩開,“強抒仲,別鬧!”
上彥衡則高聲讀了出來:“枯藤老樹昏,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讀完,他嘖嘖,像是在讚歎,卻又搖起頭,“不是詩,是曲子詞,只是這個格律的小令從來沒聽過啊……”
“這‘夕西下’是後添的。”蔡京指著韓岡後添的一句,從牆上詩文的排列結構上,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
“畫龍點睛不外如是。”強抒仲嘆著,“四字一加。韻味悠長,就像是醃漬過的橄欖,越嚼越有味道。”
“神來之筆!神來之筆!”大嗓門對著“夕西下”這四個字讚不絕口,“這四字是天外飛來,無可挑剔!”
“這究竟是誰人之作!?”一衆士子大聲道。此詩沒有題名書款,但水平擺在這裡,在場的一衆士子,都是今科的貢生。蔡京蔡元長,大嗓門的趙之趙正夫,還有上均上彥衡,以及強浚明強抒仲和強淵明強季兩兄弟,皆是一時俊才,自負才高之輩。在如今東京城中的數千舉人中,多有些名氣。對他人來說,進士一第難如登天,而在他們幾個看來,卻如探囊取一般。但他們現在看了這牆上新添的不合格律的新曲小令,卻無不驚歎,自愧不如。
“是不是就是方纔元長看到的兩人?他們應該剛出去吧?”強淵明自己說著便衝出殿,左右看看,除了一個拿著掃帚的火工道人,並沒有第二人,才轉回過來問著蔡京道:“蔡元長!你不是看到了人嗎?究竟是什麼模樣?”
“也不一定是他們!”蔡京搖頭。他總覺得肩而過的兩人都不是能寫出這首小令的形象,一個太年輕,一個太猥瑣,皆是不像。他去找來了在殿外庭院掃地的火工道人,還有宮裡的廟祝,問道:“方纔這偏殿有幾人出來過?”
火工道人和廟祝對視了一眼,便拱手回道:“回秀才的話,就只有兩個。”
蔡京愣了一下,難道猜錯了,他確認著:“是不是一個二十上下的高個子,還有一個五十左右、面白無鬚的老儒士?”
“對!對!就是他們!”火工道人忙點頭道,“今天午後,除了幾位秀才外,就只有他們兩個客人。”
“兩個人?究竟哪個寫的?”趙之皺眉想著。他心中有些不痛快,如此絕品,放在王安石的兩首六言旁邊都不遑多讓,怎麼能不書款呢?若是自家寫出來的,肯定會夾在名帖裡到遞人啊,憑著這一首,宰相府都是能進的。
“究竟是他們中的哪一個?”強浚明問出了口。
“還用問嗎?!”蔡京聲音大得驚人,“‘斷腸人在天涯!’剛冠禮的後生晚輩寫得出來嗎?!”
衆人一起搖頭,這當然不可能!這首小令詞義淺顯,而蘊意頗深,不是久歷江湖,心疲憊的垂垂老者,怎麼可能寫得出如此文字?!
“他們可說是哪裡人?”上均問著火工道人。
火工道人搖頭表示不知,而廟祝道:“方纔聽聲音像是關西那邊的。”
蔡京瞇起眼推測著,他很喜歡這樣腦筋的活:“五十上下,又是陝西口音……不是特奏名,便是免解貢生。這樣的人不難找,每科加起來也就百來個。等考完一問便知。”
趙之、上均、強氏兄弟和其他幾人聽後都是沉思忖了一下,很快便一齊點頭,“元長說得正有道理!到了開考後,定然能知曉。”
蔡京回頭又看了一眼牆上的詩句,笑道:“不過此等佳句,不需等到開考,怕是三五日便能遍傳東京。到時候,王大參說不定也要找他呢。”
穿越而來,沈珞言只想成為天下第一富,數錢數到手抽筋。 重生而來,北辰云熙只想當個小白臉,死死抓住上輩子抱而不得的大腿,再也不分離! 日常: 沈珞言:“你滾開,本姑娘愛財不愛色!” 北辰云熙:“不好意思,本王恰恰相反,愛色不愛財,不如……本王給你財,你給本王色?”
(章節不全)將門嫡女,貞靜柔婉, 癡戀定王,自奔為眷。 六年輔佐,終成母儀天下。 陪他打江山,興國土,涉險成為他國人質, 五年歸來,后宮已無容身之所。 他懷中的美人笑容明艷: “姐姐,江山定了,你也該退了。” 女兒慘死,太子被廢。 沈家滿門忠烈,無一幸免。 一朝傾覆,子喪族亡! 沈妙怎麼也沒想到, 患難夫妻,相互扶持,不過是一場逢場作戲的笑話! 他道:“看在你跟了朕二十年,賜你全尸,謝恩吧。” 三尺白綾下,沈妙立下毒誓:是日何時喪,予與汝皆亡! 重生回十四歲那年,悲劇未生,親人還在, 她還是那個溫柔雅靜的將門嫡女。 極品親戚包藏禍心,堂姐堂妹惡毒無情, 新進姨娘虎視眈眈,還有渣男意欲故技重來? 家族要護,大仇要報,江山帝位,也要分一杯羹。 這輩子,且看誰斗得過誰! 但是那謝家小侯爺,提槍打馬過的桀驁少年,偏立在她墻頭傲然: “顛個皇權罷了,記住,天下歸你,你——歸我!” ---------------------------------------------------------- ——幽州十三京。 ——歸你。 ——漠北定元城。 ——歸你。 ——江南豫州,定西東海,臨安青湖,洛陽古城。 ——都歸你。 ——全都歸我,謝景行你要什麼? ——嗯,你。 ------------------------------------------------------------- 最初他漠然道: “沈謝兩家涇渭分明,沈家丫頭突然示好,不懷好意!” 后來他冷靜道: “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沈妙你安分點,有本候擔著,誰敢逼你嫁人?” 再后來他傲嬌道: “顛YY個乾坤不過如此。沈嬌嬌,萬里江山,你我二人瓜分如何?” 最后,他霸氣的把手一揮: “媳婦,分來分去甚麻煩,不分了!全歸你,你歸我!” 沈妙:“給本宮滾出去!” 霸氣重生的皇后涼涼和不良少年謝小候爺, 男女主身心干凈,強強聯手,寵文一對一。 請各位小天使多多支持哦~
“好了,好了,我承認,我不是人,我是敗家子,我卑鄙,我無恥,我賣了家業,我愧對祖先,我還四處沾花惹草,惡貫滿盈。爹,有話好好說,可以把你的大刀放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