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

《宰執天下》 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

“就是那個韓岡手段太狠,秦州有名的陳押司就是惹了他,才全家死得連個承香火的都不剩。就怕他今次來翔,不是爲了把保李家小子保出來。”馮從禮想起這兩天打聽到的傳言,心中有些發。而他的兩個兄弟聽到這話,臉也變得發白起來。

前幾個月他們雖然連續收到秦州的幾封來信,說是那人的姨侄薦爲,但當時馮家三子都沒放在心上。又不是本州的,而且也不是有出的進士,以馮家的豪富,本不需放在眼裡。

當前段時間他們爲老子辦喪事的時候,那人的哥哥打上門來,不知底細的三人毫不猶豫地就命人了手,把他強丟了出去;前兩天,那人的侄兒又打上門來,吃了大虧後,三人又厚禮請了州里的劉節推下狠手。但事後爲了保險起見,他們又稍稍打聽了一下兩人滿口說著的韓岡的事蹟。這一打聽,三人頓時心都涼了。

橫渠先生的嫡傳弟子,把赫赫有名的陳押司家滅了滿門,還沒當時就跟一路都鈐轄放對,等得了天子親下特旨贈,就幫著他的舉主把那位都鈐轄氣得中風,並一腦地連同經略相公和兵馬副總管兩位重臣都趕走了。而且他還說服了桀驁不馴的蕃部,幫著打贏了一場戰果輝煌的勝仗,韓岡的一樁樁事蹟,還有他的手段,功的讓馮家三兄弟一起都陷了冰窟裡去。

馮從禮唉聲嘆氣半天,終於覺得在這樣嘆氣下去實在於事無補,站起來對兩個弟弟道,“在這裡嘆氣也沒辦法,先去見一下劉節推,再請他幫個忙吧。”

“劉節推的價碼太高了,上一次只是對付一個赤佬就要去了八十貫的財帛。現在要跟韓岡對上,沒個上千貫下不來。”馮從孝抱怨著。

Advertisement

馮從仁也心疼著錢,提議道:“不如去跟韓岡說些好話如何,冤家宜解不宜結……”

馮從孝立刻搖頭道:“那人夜裡突然病死了,老四要不是懷疑被下了毒,如何會離家……”

馮從仁了起來:“明明是守著爹的時候突然就倒下去了,怎麼給下毒?”

“你以爲韓岡會信哪一邊?!”

馮從禮開口道:“就算韓岡不懷疑此事,單是我們將劃出族譜,就已經把李家得罪狠了。這事怎麼也不可能挽回。”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後一起嘆道:“還是去找劉節推。”

一個時辰後,翔軍節度推劉德在自己的廳中,訓著只用半邊屁沾著椅,斜簽著坐下的馮從禮:“你們擔心什麼?!那李信本打也打了,關也關了,還想要本判他個流放不?他是自首,不論何罪,就當先減二等論。你那些隨從又沒個輕重傷,不過是皮吃痛而已。怎麼判他重罪?要怪就怪你們捱打時不點重傷!”

劉崍對馮從禮了傷藥的臉視而不見,說得又是跟他現在的請託毫不相關的事,但馮從禮並不敢反駁。

“小人哪裡敢怨節推,只是害怕李忠得了他家外甥的助力,再來小人家裡糾纏。還請節推能看在小人一向恭謹的分上,稍稍看顧一二。”他恭恭敬敬地遞上了張禮單,擔驚怕的模樣,唯恐劉崍不肯收下。

劉崍看都沒看就把禮單收進了袖中,現在馮家有求於他,諒他們也不敢給。收了好,他的臉上就多了一點笑模樣,提點了馮從禮一句:“你們可以放心,韓岡是秦州的,跟翔府毫無瓜葛,他若是在府中肆意妄爲,李大府不會饒了他。”

Advertisement

說罷,他也不多說什麼廢話,直接點了湯,馮從禮見了,連忙識趣地告辭出來。走出衙門,面對迎上來的兩個弟弟,馮從禮狠狠獰笑了兩聲,爲自己壯著膽,“不用擔心,劉推說了,有李大府鎮著,韓家小兒不敢鬧大。”

……

當韓岡跟著李信,在慕容武的陪同下,走進李家小院的時候,他已經換上了一服。

他和慕容武騎著馬過來,馬蹄聲敲打著小巷中的石板路,讓不鄰居衝著李家張。而兩人上的袍,則讓這些看客變得老實起來,不敢跟著上門來打探八卦消息。

一進裡屋,韓岡就看到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正躺在牀上,他長得跟李信很像,就是被單下的軀顯得有些瘦削,在他臉上看不到傷痕,只是蠟黃蠟黃的,著濃重的病容。而在他牀邊,站著個十七八歲的年,讓韓岡爲之一驚,正是他當日在三寨看到的那一個馮從義。

李信見到老子,先搶上去在牀邊跪下,難得的開口多說了幾個字:“爹,你看誰來了!”

李忠看著被關大獄的兒子,現在站在自己的面前,已是驚喜萬分。聽了兒子的話,將視線後移,兩件青袍頓時映他的眼中。李忠心中一驚,便要起拜見。只是他看著站在前面的那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人,作卻停了。雖然他不認識,卻莫名的到親切。

“可是三哥兒?”李忠擡起昏黃的老眼,聲問著。

韓岡應聲跟著跪下行禮:“韓岡拜見舅舅。”

李忠見著韓岡在牀邊下跪,連忙坐了起來。先讓兒子將韓岡扶起,又看著韓岡上厚重的青。不熱淚盈眶,花白的鬍子直抖著:“三姐生了個好兒子啊!”

Advertisement

“表兄在張老鈐轄帳下也不差,很快就能得了。”韓岡爲李信說了句好話,側過子,將慕容武讓出來,“這是縣中的慕容主簿,也是甥男同在橫渠門下的師兄,最是親近不過。今次表兄能得牢獄,還是多虧了慕容主簿相助,將甥男引見給府裡的陳通判。”

李忠當即在李信的攙扶下,起嚮慕容武道謝,“小老兒多謝主簿看顧。”

“李老丈哪裡得話,我與玉昆是極親近的同門兄弟,玉昆既然有事相求,我怎麼也不能袖手旁觀。”

看到兒子、外甥都在眼前,李忠神頓時好了不,他也是在馮家被欺負狠了,回來後才病倒的。現在勢扭轉,靠著外甥又搭上了縣裡的主簿、府裡的通判,他父子兩人在馮家得氣,也能報上一報了。

韓岡這時將視線轉到馮從義上:“這位可是從義表弟。”

馮從義這時也認出了在三寨中幫了他一把的人,見韓岡問過來,也忙跪下問好:“從義拜見三表哥。”

韓岡將他扶起,慨道:“當日在三寨,錯沒能相認,今天終於見到了。”

慕容武說了幾句就告辭了。人家親戚相見,肯定有些話要私下裡說,自己還站在屋中,那就是沒眼了。韓岡將他送出門外,卻是約好今夜找間酒樓擺酒,並要把陳通判一起請來,洗洗李信上的晦氣,也要順便謝兩人相助之德。

韓岡回到屋中,不再多說廢話,向馮從義問起事的來龍去脈。尤其是四姨的份不確認清楚,他也不好決定手段。

韓岡相問,馮從義和李忠便把事一樁樁地說給他聽。

韓岡的四姨時是個遠近聞名的人,這跟容貌普通的韓阿李的完全相反,故而引了不人家來求親,其中便包括喪妻不久的馮德坤。而當年韓岡的外公手頭拮據,看上了馮家的聘禮,所以將嫁給了年紀大了二十多歲的馮德坤——的確是出嫁,而不是送作妾。

Advertisement

但可能是因爲對婚事不滿,韓岡的四姨跟家中便有了點隔閡,也只是在十年前韓岡的外公過世的時候,纔跟家裡人見了一面——這一點是韓岡猜得。

“娘是明正娶嫁進了馮家,又生了小弟。但三個哥哥因爲家財分了一份,一直都跟娘過不去,幾個嫂子也是。娘去年突然病死,也說不清究竟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有人做了手腳。沒了娘護持,爹又是躺在牀上,不能自理,小弟知道在家裡站不住腳,便出來跟人做個買賣。誰想到小弟一走,他們就買通了族裡的人,騙過了爹爹,將孃的名字從族譜裡劃去了,靈位也不給放進祠堂,還暗裡傳言,說小弟不是馮家的人。甚至辦娘喪事的時候,他們也不通知舅舅,二姨、三姨,卻騙小弟說已經都通知到了,但都不肯過來。”馮從義說著,恨得咬牙切齒。

他跟李忠相認,還是前些日子,聽到其父病死,趕回來奔喪時,看到了李忠跟三個兄長起了衝突,才知道他被騙了。

“四姐在家中年紀最小,沒想到卻第一個走,連個終都沒能給送上。”李忠嘆著氣,眼角有著淚

陪著舅舅嘆息了一陣,韓岡問著馮從義:“馮家的家產,你是不是要爭上一爭。”

馮從義小心地看了幾眼韓岡的臉,最後搖頭道:“小弟不想跟幾個哥哥相爭。只想爲孃親昭雪冤,恢復孃親在馮家的份。”

“孝悌二字你能記在心上是好事。若你只想著家產,而罔顧四姨的冤,我倒是要失了。”韓岡很滿意馮從義的回答。

子不言父過,依儒家綱常,就算長輩有錯,可以勸諫,但不能跟他們明著吵鬧,尤其是鬧上衙門,更是不該。要是做兒的控告父母,依律可以直接斬了。跟兄長鬧著家產,雖然如今也是常見的事,但遇上較真的員,也不得一頓好打。而現在馮家有錢收買員,尤其是那個劉節推,真鬧起來時,他可就是有藉口了。

而韓岡本人是儒門弟子,當以敦厚風俗爲己任,攛掇他人挑戰綱常日後卻是要被人罵的。大事上,把擋在道前的規矩一腳踢開,那是勇於任事,不拘泥於小節。而這些家常小事上,卻是不能不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不過馮從義的幾個哥哥他也不可能放過,“毆傷舅舅的事不能放過,還有表哥的事,都要跟他們算清楚。另外,四姨的死,則更是要他們給個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