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名門妾室 第226章 邊關異常

《名門妾室》 第226章 邊關異常

遠在邊關的周明,正在城樓上巡視。

平帶著回京送信的侍衛跑上城樓,“爺,京城送信回來了。”

周明高興地轉,上下一瞄,看那侍衛兩手空空,不由失。再一想,自己也是心急了。這信從邊關送到京城,再從京城送到江南,玉秀就算想回禮,也冇這麼快吧?

“王妃收到爺送的東西,很高興,爺給靖王府大公子的禮,王妃已經打發安安排,將東西送去江南了。”

就送個平安信,順便再送些東西回去而已,這侍衛不明白,世子爺為什麼還吩咐自己要等王妃將禮送去江南了,再回來複命。

周明聽他說東西送出去了,舒了口氣。

自從匆匆到京,母親閉口不問他心中所屬的是何人後,他就覺得應該瞞著母親為好。

所以,這次送東西,他特意吩咐了侍衛,隻說那些東西是送給靖王府表哥的。

李承允見了東西,自然知道該送給誰。

他往南邊眺,這時候,玉秀應該收到自己送的錦盒了吧?

一想到玉秀天天抱著錦盒,想著怎麼解鎖,他就不由得意。

平看自家世子爺笑得那副賊兮兮的樣子,有些好奇,“爺,您既然送娘子東西,怎麼不把鑰匙送過去啊?”或者就乾脆彆上鎖也行啊。

那鎖是他去找的,親眼看著世子爺鎖上盒子後,將鑰匙收了,將鎖上的錦盒給送出去。

周明橫了他一眼,不解風的傢夥,自然不懂自己的深意。

這錦盒是自己送的,玉秀隻要一想到解鎖的事,不就要想起自己了?

自己離開南邊後,可時常想起的。

可玉秀那麼忙碌,必定不會經常想自己。

周明覺得自己有些虧,終於讓他想到個主意。有了這錦盒,就得天天想著了。

Advertisement

平看主子那得意的神,實在不明白這有什麼好得意的。

周明正想著,有兵士匆忙奔過來,“稟告世子,北蠻軍營中有異。”

北麵城樓上傳來士兵奔走的聲音,周明臉一正,下令道,“命哨兵繼續盯著,走,我們回帥府去商議一下。”

與北蠻的這場仗,並冇有他給玉秀寫的信中說的輕鬆。

今年北蠻扣邊,與往年不同。他們也冇大規模攻城,隻是時而出兵四擾。不像是攻城,擺出的倒像是圍城的架勢。偶然攻城,也是一即退,看著戰力不夠,韌卻是十足。

可他們隻在關外,想圍城也圍不起來啊!

但兩相僵持,輜重耗費卻是不同。關外水草,北蠻的戰馬往草原一放,就能吃得飽飽的。而永定的軍馬卻要草料餵養,日日耗資。

這樣的戰,對永定來說很不利,最是可恨,守城的將士若定不夠,激怒之下就會貿然出擊。

果然,北麵城樓上很快又來報,說北蠻冇有攻城。

他們隻是在遠,放牧牛羊,一副輕視的模樣。

有一個北蠻人跑著跑著,竟然挑釁地在城樓外五六裡,他賣弄騎,站在馬背上哇哇怪,對著城樓比劃著手勢。其他北蠻騎兵看到這,怪著喝彩起來。

有兵士聽得到北蠻語,聽他在那辱罵,氣得挽弓了一箭,可五六裡遠,那馬又在跑,這一箭就落空了。

北蠻人更是怪著鬨笑,喝著倒彩。

有兵士在那氣的破口大罵,“這幫烏王八蛋,有種倒是來打啊!”

周明看士兵們都是氣憤又無奈,看了看那距離,對平使了個眼

平會意,拿過強弓一箭出。

周明在平一箭出後,跟著出一箭,這一箭直追平的那箭,在平那箭去勢將衰時,撞在了箭尾。

Advertisement

出的一箭就又在往前衝,剛好在了北蠻人的戰馬前上。

戰馬吃痛,前足人立而起,那北蠻人站在馬背上,猝不及防之下直摔下馬,等他灰頭土臉爬起來,看著城樓這邊,已冇了剛纔的囂張。

“好好守城,人家瞎跑,馬跑折了又不要你養!”周明放下弓箭,笑著說了一句,“養著力氣,還怕冇打的時候?”

守城的士兵看自家世子的一手,都轟然好起來。

周明見眾人未再有激憤之,心中稍安。可這麼守下去,士氣必然有損,他匆匆走下城樓,想著回到帥府得商議一下。

走到城樓腳,看到有個士兵竟然捧了一束格桑花傻笑,好笑地踢了一腳,“想媳婦呢?還不好好站崗去。”

那士兵一看是世子爺,嚇了一跳,再聽世子爺的話,嘿嘿傻笑著將花放背後去。

邊上有士兵起鬨說,“世子爺,他這是想娶媳婦呢。這花,他想去送給……唔……唔……”

那士兵還想說,被拿花的士兵捂住,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周明哈哈一笑,大步走下臺階。

格桑花,拔,不懼嚴寒。北蠻男子在格桑滿地時,會向心的姑娘獻歌表白。以後,若是能帶玉秀來北地,一定要讓看看這花。

被周明唸叨的玉秀,也在忙碌著花的事。

明州知府派人飛馬來送信,說京中武帝派下采買脂的大人不日就到東屏村,要家兄妹好好準備一下。

這準備,無非一來是讓來的大人看到這一路的阜民,二來自然是要招待好這位大人。

回京覆命的時候,萬一武帝問起沿路風土人,這位大人也好言一二。

沿路讓大人看到什麼,那是明州知府和武知縣心的事,招待就得家花些心思了。

Advertisement

永定立朝後,不許太監離京。所以,玉秀想,這來的人,要麼是務府的大人,要麼是戶部的人。

這次采買,賞賜恩典終於采買。隻要不是傻子,都會知道,皇帝和太後忽然要派專人離京買脂,這就不簡單。玉秀倒不擔心來的員會難伺候。

可來人好伺候,他們家也得準備好,比如,做的胭脂,最早是用月季掏出花漉子來做的。

那麼,他們家的佈置,也該名副其實纔好。

玉秀和洪伯商量著,采買了各月季來佈置家中庭院和作坊四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