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名門妾室 第347章 舍與得

《名門妾室》 第347章 舍與得

劉氏要來京城了?

玉秀本來打算讓玉梁去靖王府拜訪李承允,如今李承允和謝惠靈以師兄份先登門了,他們總得回訪一下,纔算不失禮。

可劉氏要是在靖王府,玉秀實在不想讓玉梁跟他們見麵。

“京中有不文會,不如明日我帶小師弟到逛逛吧?”謝惠靈提議道。

有謝惠靈陪著,倒是便宜不

玉梁連忙道謝了。

幾人說了話,玉秀索又拿了東西做回禮,隨後帶了玉淑退下,請李謝二人到玉梁的西院小坐。

京城不比東屏村,青年男見麵容易惹人閒話,避嫌最好。

李承允和謝惠靈倒也不多客氣地收了回禮,又跟玉梁去書房,看了他的花鳥字。兩人在府喝茶閒聊,和玉梁說起京中風土人,又指點了玉梁一些禮節之事。

盤桓良久才告辭離開。

接下來幾日,日子倒也清淨。

玉秀姐弟三個每日忙碌,花園裡很快長了頭茬青菜。

偶爾謝惠靈會帶玉梁出門會文。有他帶著,玉秀倒是很放心,讓玉梁跟著出門,多看多學。

到了八月,柳絮和木海分彆看中一間鋪子。

京城裡開鋪子,不比建昌這樣的小地方。鋪子後頭冇有人,若生意不好也就罷了,若是生意興旺,那多的是找麻煩的人。

偌大京城,搞不好路上到一個人,七彎八拐就是某個尚書侍郎或王爺將軍的親戚。

若想鋪子生意好又太平,總得找個靠山。

這種生意上的事,玉梁不懂,玉棟又不在,玉秀隻能自己拿主意。

的人選,謝惠靈是謝家嫡子,但現在還冇功名在,隻怕不住,還是李承允的份更能住場子。

讓人給丁三爺送信,請了李承允來商議。

李承允來時,不是一個人來的,還跟了一個人——沈莛。

Advertisement

玉秀看到沈莛,知道必定是為了硯山那糧食而來的。

沈莛一看到玉秀,笑著拱手行禮,隻說恭喜發財,“大娘子生意越來越大,聽說京城裡也要開鋪子啦?”

“沈四公子取笑了。”玉秀也不否認,反正他們家和沈莛一樣,也算依托李承允門下了。

“大娘子,我這回趕到京城,是關於硯山那些糧食。如今朝廷軍糧不足,北方又有天災,糧食市價翻了不。”沈莛不慌不忙說起生意經,“這些糧食,若是就在明州青州一帶賣,約莫價錢能翻個兩倍。若是辛苦點,運到北地,刨除一路損耗,還能賺個四倍。”

沈莛算著帳,眼睛發亮地說,“大娘子讓人給我帶話,說想要出售糧食,不知有何打算?”

“那些糧食,是沈公子和我們一起買的。沈公子比我見多識廣,不知您的意思……”玉秀想聽聽沈莛的意思。

畢竟李承允帶著沈莛來的,也許,他們早就合計過了。李承允若有主意了,自然是聽李承允的。

“我剛到京城,還未來得及多說,大公子就帶著我來府了。”沈莛先說明自己還未和李承允通氣,“若依我說,這些糧食,我們拿個一半賣給朝廷,還有一半運到北方去。”

他們有十二倉糧食,就算隻運一半到北方去,這利潤,說也能賺個五六十萬銀子。

沈莛知道,若是運到北方,跟那些賑災員合作的話,利潤更高。

幾百萬兩白銀,放誰眼前,都捨不得不要。

沈莛覺得自己捨得賺幾十萬兩,已經很了不起了。

想到當初玉秀提議兩家合作收糧,對的生意眼不由欽佩萬分。自己做生意眼獨到,一方麵是天賦,更大的原因是資訊靈便。

Advertisement

玉秀當時蝸居東屏村,兄妹四個還剛有點錢,就敢下大本錢屯糧。眼、膽略、氣魄,讓人佩服。

他提議隻運一半北上後,看玉秀有些猶豫,心裡也有些擔心。大娘子難道是嫌賺得?他們賺得,肯定還得孝敬李承允點,若是要全部運到北地,倒也可以。

不想,玉秀稍稍猶豫後,反問道,“北上這一路流寇、災民,若是路上被劫了,豈不是得不償失?”

“那大娘子的意思?”

“不如我們都請大公子給朝廷吧?”玉秀口而出。

周明和玉棟都在蜀中,而朝廷卻糧草缺。玉秀恨不得直接將糧食運到蜀中去。

可這些糧食到底是和沈莛合作的,再來,玉秀覺得,這人,可以送給李承允。

“大娘子,那可是十二倉糧食……”沈莛不由口而出。

“不是,我家隻有六倉,到時留一倉售賣也算保住本錢,其餘五倉糧食,就給大公子置吧。”玉秀卻毫不猶豫說道,“我兄長在蜀中作戰,他在潤州代過我,這些糧食,不能隻算利潤,還得用在正途。”

李承允聽玉秀這話,倒是有些震驚。他如今也有不跟隨者。可家兄妹這樣,未曾獲利過,還敢在他上押註上百萬兩銀子的,卻還是第一個。

姐弟三個為了省幾兩銀子菜錢,還要在花園裡開地種菜,這一舍幾十萬,居然眼都不眨一下?

“沈公子,我們兄妹被困潤州時,看到守軍們英勇作戰,百姓們為國舍財。當時生死未卜時,我們兄妹四個曾商議過,若能活命,一定要為攻克反賊儘綿薄之力。”

沈莛看玉秀眉眼堅定,一點不為所,不由有些後悔:早知道自己也說這些話好了。

Advertisement

他這一路上,也想過全給李承允置,可算算利潤,到底有些捨不得。

現在聽到玉秀這些話,他連忙就勢下坡,“好,賢兄妹四個小小年紀,都有如此魄力,沈某豈能落後。”

玉秀一笑,沈莛本就是個豪賭之人,說了那些話,沈莛自然就不會反對。

李承允聽沈莛也答應,對他倒也真高看一眼。沈莛開始的重利,是人之常。可能及時改弦易轍,也是不易了。

進京前,他想要保命想要找劉氏母子報仇,可進京後,疾痊癒,眼見著朝廷裡腐朽風,有識之士不敢冒頭。為皇室子弟,他心裡,卻想了更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