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名門妾室 第348章 賣個人情

《名門妾室》 第348章 賣個人情

李承允進京後,發現武帝對朝政越來越疏懶了。他更加易怒暴躁,諱疾忌醫。現在更是找了道士進宮,妄想求得長生之

武帝無子,論緣和實力,滕王和靖王這兩支,是最被看好的。福王那支,緣早就遠了。他們封地又在南邊,京中冇有助力,也就冇有妄唸了。

滕王若不造反,選一個兒子扶助的話,還是大有可為的。最讓李承允想不到的是,滕王居然為了皇位造反,他這一支隻怕要絕了。

那就隻有靖王這一脈了。

李承允能想到,李承恩也能想到,兩人不約而同地看上了武帝的那個位置。

到目前為止,兩人旗鼓相當。

李承允和謝惠靈好,算是得了皇後孃娘青眼,武帝對他也算讚賞。他的姨父是王周定康,號稱永定戰神。

李承恩,卻定了文太後侄孫為妻,待劉氏進京後,應該就會下聘完婚了。

文家,因為是太後孃家,家族裡人又爭氣,在朝堂上勢力不小。

沈莛從明州匆匆趕來,向李承允稟告糧食之事時,李承允覺得這機會不錯。若他能一舉名聞朝野,至在民心上就勝了一籌。

但這糧食不是沈莛一人的,還有家兄妹的一半。李承允不能強取,不顧忌家兄妹,還得顧忌一下週明。

現在,玉秀深明大義,提出將糧食給他置。

其實,玉秀將糧食給李承允,除了想賣個人,換得李承允在自家其他生意上的支援外,最多的,還是因為這些糧食數量太多,他們兄妹吃不下。

他們兄妹四個,初初經商,兄弟功名不顯,基太淺薄。朝廷缺糧之時,若發這國難財,隻怕朝廷上下口誅筆伐。到時玉棟和玉梁功名有損還是輕的,他們被趁機拿了、家財充國庫都可能。

Advertisement

當時想買糧時,是指賺上一筆的。時移事易,等經了潤州之圍,再聽周明說起朝廷撥不出糧草時,改變了主意。

朝廷都冇有糧草,小小家何德何能,竟然能售賣糧食?

沈莛有沈家為後盾,人脈又廣。可他們兄妹四個,能靠誰呢?

也不能拿家的名義捐糧,還是那句話,家,怎麼能超過國庫?所以,決定留下一倉糧食販賣,這樣買糧的本錢就保住了。其餘的糧食,賣個人給李承允。

李承允在帝後麵前都說得上話,他也不像過河拆橋之人。

最重要的是,李承允是周明的表哥,他拿了糧食,肯定會給周明的。

玉棟臨危伍、冒死守城,如今又跟著周明征戰蜀中。他以後,必定會為將軍。玉梁或許也會走上仕途,自己就拿這些糧食,給他們鋪路吧。

玉秀想明白這些,當然不會吝嗇銀錢。

李承允聽沈莛也表態後,笑著問玉秀,“玉棟不在,這事……”

“我們兄妹同心,我哥本來也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我家小四,年紀雖小,也是會讚的。”

“好,那這些糧食,我就收下了。”李承允一口答應,又對沈莛說,“你去和王彬商議如何行事吧。”

王彬當年痛打金元宗,又跟著李承允上京,如今已經是李承允邊的第一謀士了。

沈莛答應一聲,連忙告辭先去安排。

“秀秀,你請我來,不會是為了糧食的事吧?”李承允含笑問道。

“我家管事看中了兩間鋪子,想在京城開綢緞莊和車馬行。”玉秀連忙把自己原本的打算說了。

“你要開隻管開吧,有事就找丁三。”李承允聽玉秀說要給自己乾時,好笑地說,“這乾我可不能收,若子賢知道,還不得怪我?你還不如將這乾送給子賢呢,他如今缺錢。”

Advertisement

京中笑談,王世子為省錢,一切喝酒會客能免則免,不能免必輕車簡從。而且,連出手打賞,都冇以前大方了。

李承允不知道周明是為了給玉秀攢嫁妝,隻當他接了差事後,府中開銷更大。他們府中又不像其他人家,家中幾間鋪子都是姨母陪嫁。王府的出息,都是田莊田產。

聽到玉秀打算送自己乾,想到周明那防備勁,可不敢收。再說他剛收了家兄妹那些糧食,也不好意思再收著乾了。

玉秀看他堅持不要,也就不再提起這茬了,打聽說周明在蜀中節節取勝,玉棟如今是軍中一員猛將,幾次戰報上都提到他的功勞。

“你放心,子賢可不會讓他吃虧。”李承允末了,還說了一句。

玉秀看他一副瞭然神,不由俏臉一紅。

閒話幾句後,李承允告辭回府。

過了幾日,傳出訊息:靖王大公子李承允,聽說朝廷國庫吃,變賣原王妃何氏的嫁妝,購買糧草。他還讓管事到明州聯絡明州府境富戶,為國籌糧。

大公子在明州賢名遠播,一呼百應。明州境沈家沈莛和家率先響應,其他人家紛紛跟隨。短短幾日,眾人合力集資,購買了十二倉糧食。

李承允上報武帝後,武帝龍心大悅。

北地戰事,蜀中造反,大軍一就是金山銀山、米山麵山。蜀中大水北方旱災,天災**之下,國庫就被搬空了。

武帝天天聽著戶部窮,蜀中戰報又催糧,頭都大了。

李承允籌集的這十二倉糧食,解了燃眉之急。

明州運糧要經過蘭江,武帝權衡之後,下令這十二倉糧食全部作為軍糧運到蜀中,全力平叛。

而李承允為君分憂,心繫社稷,朝野上下,一時好評如

Advertisement

明州府沈莛和家,也在京中揚名。

沈莛還罷了,家兄妹四個,聽說都是年紀尚小,眾人當然更興趣。

再一打聽,家兩兄弟,玉棟如今就在軍中效力,玉梁奉旨要在萬壽節獻書。有纔有德,這是興旺之像啊。

而謝家謝惠靈,更是帶了玉梁出席文會,誇讚自家小師弟年紀雖小,深明大義又聰慧無比,玉梁神之名逐漸傳開。

玉秀和玉淑也接到不閨中子的文會花會的請柬。但玉秀隻說姐妹倆心繫兄長安危,要為兄長祈福,將所有邀約一律推辭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