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五十二章訊息

《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五十二章訊息

沈兵意識到昌平君依舊在搖擺中,甚至昌平君還有可能想借項燕之手除掉自己。

所以他才會直到這時也沒聲音。

不過沈兵又覺得這很正常。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這原本就是個競天擇的世界,人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這麼做的墳頭草都有幾尺高了。

所以沈兵不認為昌平君這麼做有什麼錯,甚至沈兵還在想……如果自己是昌平君,隻怕也要為是否降秦到為難。

沈兵要做的,就是讓昌平君明白站在秦國的對立麵是沒有前途的,也隻有這樣才能讓他死了復國的心。

一切佈置妥當後,沈兵就這麼等著。

第三天夜裡,老天像知道有事發生似的又下起了小雨。

楚國地南方雨量較大……確切的說這分界線就是秦嶺淮河。

淮河以北雨量較小,淮河以南雨量較大,氣溫也差不多是這樣……秦嶺淮河大致就是零度等溫線,一月時淮河以南氣溫在零度以上,以北則在零度以下。

不過當然,這時代還沒有氣溫多度之說。

此時已進春季,於是綿綿春雨首次在淮河一帶現。

是時沈兵正在帳蓬睡覺,睡的是吊床。

因為沈兵實在習慣不了這時代那種**的床,第二早晨一起來不是這痛就是那痛的,有時脖子都是歪的扭不回來。

相比起來吊床就好多了,隻需要將麻繩四腳拉一些,再鋪上一層布……一張鬆適宜的棕床就製了。

至於枕頭,沈兵可不會像古人一樣用木枕。

隨便拿個袋子來,將用來填充被子的蘆葦、柳絮往裡一塞……這不就是枕頭嗎?

哪一天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沈兵還希弄個鴨絨枕頭來一下,現在是戰時前線,整這玩意就有點過了。

Advertisement

就在沈兵睡得正香時,仞在帳外了聲:

「副將,有敵!」

見帳蓬裡沒靜,仞又加大音量重複了一遍。

這時沈兵才應了聲:

「進來!」

在軍營可不是開玩笑的,任何人包括親衛在沒得到允許都不得進帳蓬,否則這要是有刺客混進來,沈兵稀裡糊塗的在睡夢中就要丟掉命了。

仞得到允許後就進帳拱手道:

「副將,寨北三十裡發現大批楚軍,正朝壽春近。」

壽春以北就不是秦軍控製的地盤了。

原因是秦軍兵力不足……出征時七拚八湊才湊到了二十七萬,被蒙武攻城父浪費了幾萬,接著又一路與項燕軍拚殺折損了幾萬,此時隻剩下不足二十萬人。

這二十萬人原本本就不足以滅楚,因為楚國的地盤太大了,一路佔領那些城邑以及保護補給線就要十萬人。

所以楊端和就採用集中兵力圍壽春的戰

簡單的說就是壽春附近的城邑不攻也不佔,就攻壽春把楚王包圍在裡頭就了。

這策略當然是對的。

秦軍的特點就是擅長野戰,在野外開曠地區擺開陣勢對決幾乎是天下無敵。

於是隻圍壽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管什麼人多兵力來都被擋在外頭。

這戰的缺點就是訊息不靈通……周圍都沒有預警的城邑及緩衝地帶,敵人大軍一來就是兵臨城下。

然而沈兵卻不願意這麼被

想要知道訊息其實也簡單,就是讓大梁軍兵士假扮楚民之後分散到各地去打探。

大梁軍原是魏兵,魏地距淮北一帶楚地不過,生活習慣甚至說話口音都十分相似,隻要換上一就差不多了。

不過這也是因為楚國,在秦國若是想這麼做就是難如登天:秦國就算是百姓也是每五戶編為一伍有個伍長,然後這五戶還有連座製……

Advertisement

在連座製的威脅下,百姓為了不被波及有點風吹草就會去告

他國細要是混在秦國百姓裡頭,隻怕還沒幾個時辰就被那多事的三大姑八大姨給揪出來了。

但楚國卻並非如此,尤其是戰時百姓到竄的楚國……時而這個村的難民,那個村的勞力,本無法清點。

探子隻需要往裡一混,基本就是如魚得水沒人分辯得出。

然而這樣的佈置依舊有問題,探子知道訊息後必須快速將訊息送到沈兵手裡,否則這訊息也沒什麼意義。

這訊息就是由藏在叢林中的騎手負責。

報轉需要時間,送到沈兵手中也需要時間。

所以這麼一估計,此時項燕的軍隊距離壽春隻怕就十餘裡了。

沈兵沒有遲疑,當下就下了兩道命令:

「準備應戰。」

「將訊息轉告上將軍及李巖將軍。」

仞應了聲就去傳令了。

沈兵對這一戰還有些期待,因為他有些好奇楚軍是怎麼斷浮橋已絕淮北淮南的聯絡的。

這個答案是仞給出的,他才跑出去沒多久就折返回來,報道:

「副將,浮橋已斷,屬下無法過橋通知上將軍。」

沈兵不由奇道:

「浮橋為何會斷?」

仞回道:

「淮河水量突然急劇減,浮橋扯斷綁縛的繩索被沖走……」

沈兵不由一愣,此時正是下雨河水增長的時候,河水怎麼會突然急劇減

然後沈兵就明白了……這是楚軍搞的鬼,他們在上遊控製水量。

果然是個好方法。

在這手不見五指的夜裡,秦軍就算是站在河邊或許都不會注意水量在減

直到浮橋下沉依靠其重力扯斷了繩索……

沈兵沒有遲疑,下令道:

「乘船渡過淮河將報送至上將軍手中。」

仞應了聲就去安排了。

此戰主要是沈兵部,看起來似乎與楊端和沒多大關係。

但事實並非如此。

之前沈兵與楊端和就定下計劃,一旦出現狀況楊端和軍就應全力攻城牽製楚軍以減輕沈兵部的力。

另一方麵,這也是秦軍進攻壽春的好時機……楚軍想逃就意味著無心防,此時不攻更待何時?

萬一沈兵引蛇出的計策沒功讓楚王又逃了回去,楊端和那邊攻城若有收穫也不吃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