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都市爽文 揀寶 第905章 撞大彩了

《揀寶》 第905章 撞大彩了

金枝玉葉,原意是在形容花木枝葉的好。後來多指皇族子孫,比如公主之類。至於現代則是比喻出高貴,或者弱的人。不過十分顯然,方明升現在所說的金枝玉葉,並不是形容詞,而是在指代某個件。

此時,店主把東西拿了出來,就擱在櫃檯上麵,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這件東西實際上是一件金鑲玉的,一片葉子形狀的玉上鑲嵌著一隻金蟬。眾所周知,蟬又稱知了,知與枝是諧音,金蟬玉葉也就是金枝玉葉。這是十分好的寓意。

當然,吉祥寓意也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東西的做工十分巧。一隻形神畢肖、金閃耀的蟬,側翹足,雙翼略張,微開,好似在奏鳴;玉葉則葉脈分明,潔白無瑕,將金蟬微微托起。

這個時候,王觀把東西小心翼翼拿起來,稍微就知道玉葉應該是和田白玉雕細琢而。經過心的打磨雕刻之後,葉子脈絡十分清晰,葉片正麵的葉脈琢了弧曲的凹槽,背麵的葉脈相應凸棱,使葉片極真實

至於金蟬就不必多說了,製作技十分複雜,簡直就是以真蟬為原形心打造出來的,再與玉葉相結合起來,整個畫麵構思奇巧,靜結合,妙趣橫生,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打量了片刻,方明升忍不住歎起來:“王觀呀,還是你眼尖,一下子就發現了好東西。”

“東西是不錯。”

王觀微微點頭,隨即笑道:“餘先生,幫我問一下價格吧。”

“冇問題。”餘味眼中也有幾分憾之,他也覺得東西不錯,可惜被王觀搶先了一步。不過既然王觀開口了,他也儘責轉述起來,順便向店主打聽東西的來曆。

Advertisement

流兩句之後,餘味表突然變得有些怪異:“老闆說東西是他前幾天才進貨回來的,而且是今天纔在倉庫之中拿出來擺在櫃檯裡,冇有想到你馬上看到了,真有眼……”

“運氣,運氣。”王觀笑了笑,又問道:“東西多錢?”

“不僅是運氣,更撞大彩了。”

此時,餘味微轉,不讓店主看到他驚羨的表:“老闆開價五百英磅。”

“什麼?”

一瞬間,王觀和方明升麵麵相覷,頓時到十分意外。不是意外價格太貴,但是意外價格比他們想象中的低廉許多。

“這不奇怪。”

這個時候,餘味解釋道:“忘記告訴你們了,英國人對於玉石無,覺得隻是一種不錯的石頭而已,不怎麼值錢,所以隻估算金蟬的價格。”

這應該算是一種文化差異吧,畢竟對於玉石的追捧,那是東方獨有的文化涵。可是在西方世界,東方文化卻不是主流。如果對東方的玉石文化缺乏瞭解,自然不清楚它的價值。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撿的機會。

“真的。”王觀眼睛一亮,頓時欣喜道:“幫我還價,問他三百英磅行不行?”說話之間,他也朝店主出三手指頭搖晃,想必店主也應該明白他的意思。

“NONONO……”

店主連連搖頭,五手指頭了出來,然後把大拇指收回來:“four,four!”

“四百英磅,這是底價。”

不用餘味解釋,王觀也瞭解店主要表達的意思,當下立即點頭:“OK!”

在付錢的時候,方明升忍不住歎道:“早知道我也買玉石算了。”

“這是運氣。”

適時,餘味連忙說道:“也不是每個店主都不瞭解玉石價格的,也有一些人對於東方文化十分清楚,開出的價格也低不到哪裡去。反正隨著中國藏家的影遍佈世界,各地的古玩商人也會不斷的調整價位,撿的機會越來越。”

Advertisement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對於東西的文化涵,比如說紋飾的吉祥寓意方麵,肯定不如中國人亮,還給我們留下一點機會。”

這個時候,餘味輕聲道:“以這件金枝玉葉為例,店主未必不清楚玉石的價格,隻是不能區分和田玉和普通玉料之間的價值,而且更加不清楚在玉葉上鑲嵌金蟬代表了什麼含意,所以肯定賤賣了。”

“確實是賤賣了。”方明升低聲道:“彆說是四百英磅,就是四萬英磅,我也考慮買下來。”

“是啊。”

餘味深以為然,從兩種貨幣的彙率來看,四萬英磅還不足四十萬。但是以金枝玉葉的緻程度,以及它的寓意來衡量,或許冇到這個價位,但是也相差不遠了。

“走了,繼續逛下去。”

付錢之後,王觀多了幾分興趣:“到其他店鋪看看,說不定還有撿便宜的機會。”

“好……”

方明升立即點頭,就是王觀不說,他也打算這樣做了。

片刻之後,幾人拿好東西出了店鋪,又走到另外一家比較順眼的店鋪尋覓起來。不過與剛纔漫無目標的看不同,這個時候他們專注尋找與玉石相關的東西。

然而,尋找的結果讓他們十分失,儘管這個店鋪也有中國的古董,但是以瓷居多,甚至還有一些細的工藝品,不過卻冇有他們想要的玉

西方人對於玉石不重視,自然很進貨。據說當年八國聯軍華掠奪的時候,把皇宮裡的東西洗劫一空,哄搶各種珍珠寶石,甚至連服棉襖都不放過。畢竟屬於綾羅綢緞,在外國還是比較值錢的。

其中的打砸搶燒就不多提了,反正能搬東西的都搬走了,不能搬的就砸,最後乾脆放一把火燒了。這些東西我們現在還能在英各大博館看到,但是仔細留意的話,卻可以發達玉石件比較。不是冇有,隻是相對來說比例不高。

Advertisement

究其原因,可能是參與劫掠的西方人覺得這是石頭,冇有什麼價值,就乾脆扔了。

其實這個就是一個主流文化價值觀取向的問題,現在是西方的價值觀作為主流,人家不認同你的東西是珍貴寶石,你除了罵對方不識貨以外,也冇有什麼好辦法。

當然,王觀也相信,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西方國家想要在中國人手中賺錢,那麼肯定要接納中國文化的普世價值。中國的瓷隻是其一,說不定再過幾年,玉石文化也在西方大行其道,那時中國藏家再想揀便宜也更困難了。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在古董街上走了一圈,卻也冇有什麼收穫,大家也覺得有些累了,再看時間還冇到中午,乾脆就在附近找了家典雅的咖啡廳坐了下來稍作休息。

等到服務員端來三杯咖啡,方明升舉杯喝了口,稍微潤就歎聲道:“這人呀,果然要講機緣運氣的。一但錯過了,就怎麼也不上了。”

“這是你眼界高。”王觀笑道:“剛纔也看到一些古玉的,你卻瞧不上。”

“要麼品相太差,要麼要價過高,自然不合心意。”方明升搖頭,隨即好奇道:“王觀,你的金枝玉葉到底是什麼年代的東西?趁著現在有空,不妨拿出來研究一下。”

說白了,就是他想觀賞。就算不是自己的東西,看看也好啊。

對此,王觀也不小氣,立即把東西拿了出來,然後擱在中間讓兩人欣賞。

金玉良緣,本就是十分好的寓意。或許應該是先有金鑲玉工藝的出現,這纔有了金玉良緣這個詞。然而不管誰先誰後,反正在古代工匠的妙手搭配下,金蟬的絢爛,再加上白玉的溫潤,兩種澤完的融合在一起,代表了中國最傳統的金玉文化。

Advertisement

有了玉的襯托,原本已經比較俗氣的金蟬,一下子就變得超起來。

“漂亮啊。”

觀賞片刻,方明升讚不絕口,同時琢磨道:“就是不好斷代。”

確實不好斷代,畢竟上冇有什麼明顯的銘刻,更加不可能像窯瓷,或者書畫一樣留下款識,一般人很難推測它的年代。

不過,這種事也難不倒行家。對於真正的行家來說,本不用看什麼款識,隻要觀察玉葉的雕工,以及金蟬的鑄造工藝,就能知道東西大概是在什麼時候製作的。

可惜啊,在場的幾個人,儘管可以斷定東西是古代件,卻算不上真正的行家,所以隻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無奈搖頭。

“王觀,連你也看不出來嗎?”方明升有些不信。

“金屬於雜項收藏,我瞭解不多……”

王觀眉頭一皺,拿起東西仔細打量,然後沉道:“不過從玉葉的雕刻況來看,好像有點兒明代風格。至於是不是故意仿明,我真有些拿不準。”

所謂的故意仿明,其實就是複古風。清代的時候,仿古風氣十分嚴重,上到帝王將相,下到民間百姓,都比較喜歡帶著古風的東西,所以清仿明也是比較正常的況。

“但是從玉葉的沁來看,我覺得是明代的可能更大一些。”

從玉葉著手分析之後,王觀再繼續打量金蟬,然後就開始有些撓頭了。金蟬的製作技十分複雜,采用了模鑄範、薄葉延展、鏨刻、焊接等等工藝。問題在於,這些工藝在明清時候就已經十分盛行了,自然談不上有什麼差彆。

或許有差彆,但是王觀看不出來也是白瞎。

“咦?”

然而就在這時,王觀仔細觀察之後,卻忽然有所發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