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家園 第1章 雷霆(五)

《家園》 第1章 雷霆(五)

對唐公李淵而言,眼下顯然不是責怪李旭膽大心的時候。他需要的是一個穩妥有效的策略,把一些即將發生的或潛在的危機化解於無形!即便不能做到,最差也要讓這些危機無法波及自己的家族。

世已經來了,對於剛剛恢復了一些元氣的李家而言,危險和際遇並存,不由得他不謹慎爲之。

“君集既然對河北六郡形勢瞭如指掌,依你之見,如今我等該做何打算!”輕輕放下手中的茶盞,李淵用一種非常平靜的語調垂詢。給年青人多些表現機會,是他用人的一貫原則。陳演壽、馬元規等老一代幕僚終有氣力不濟的那一天,能否趁此之前挖掘並培養出新一代謀士和家將,涉及到李家的未來。

見李淵用充滿信任和期待目看向自己,侯君集不覺將口向前。在人才濟濟的李府站穩腳跟不容易,雖然背後有李世民撐腰,他也必須懂得把握屬於自己的機會。“依晚輩之見,唐公此刻最好修一封書於李將軍,說明其中厲害!”他的年齡和李世民差不多,因而‘晚輩’兩個字說得順理章,“那李將軍並非魯莽之人,一時失察,只因爲在局中罷了。此地距離上谷不過八百餘里,快馬五日便到。唐公書至之時,蛇已出,鷹未失羽。大軍順勢回頭….”

這是個非常狠辣的辦法。山中匪患對於李旭而言不過是疥蘚之,早剿晚剿差別不大。而李旭在豪強和吏們即將有所作時突然領兵殺回博陵去,那些居心叵測的傢伙就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既然那些違者已經送上門來,想必李將軍也不再會跟他們客氣!”侯君集越說思路越順,本不顧及周圍人已經發了白的臉。他亦出寒門,出於自的經歷,難免爲李旭重手打擊世家和庸吏的行爲暗中喝彩,因此考慮問題時也主要是考慮如何能讓李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沒注意到壟右李家亦爲世家的一員,而唐公府的幕僚中,更不乏一些地方豪門的子侄輩。

Advertisement

“此子好狠的心腸!”李府第一謀士陳演壽目視李淵,輕輕搖頭。

“此子跟無忌倒是天生的搭檔,世民倒也會用人!”長孫順德的目中依舊充滿欣賞,但欣賞的對象卻是侯君集邊的另一個人。

“君集之計聽起來甚妙,可曾想過李將軍是否會相信老夫的示警?”環視四周後,唐公李淵不對侯君集的建議做任何點評,而是笑著問起了其計策的可行

“這個,這個…”剛纔還興高采烈的侯君集突然紅了臉,嘟囔了好幾聲,終是搖了搖頭,慨然道,“晚輩莽撞了,李將軍向來待人以誠,本不會懷疑他邊那些人是否會背後搗鬼!”

“你能想到這麼多,已是不易。平素閒暇時多讀些書,心中知道的掌故多了,考慮問題自然也會更周全!”李淵笑容裡充滿了鼓勵,讓的侯君集到心裡暖融融的,尷尬之意減輕的許多。

從前輩同僚的不屑的眼神中,他已經知道自己剛纔的言語太莽撞了。且不說李旭未必相信來自遠方的警示之言,就算他認可了唐公的示警,毅然回師。此舉又將壟右李家致於何地?

“年青人麼,想法難免有些疏,多些歷練就好!”坐在李淵臨近位子上的馬元規輕搖羽扇,笑著在一旁補充。“古人云‘禍患常積於忽微,颶風初起於萍末’,此乃多事之秋,我等謀事,不能之圖一時之痛快!”

他說得語重心長,彷彿長者在教導晚學後輩。侯君集聽在耳朵裡卻如聞驚雷,脊背上的冷汗淋漓而下。馬元規含沙影,指的是他考慮問題時全憑自己好惡,卻沒有考慮李家的利益將到什麼影響。而事實上,他剛纔的確把自己擺在了李旭的位置上,而不是作爲唐公府的一個幕僚爲李淵綢繆。

Advertisement

“是啊,是啊,馬主簿此言甚有道理。河北地方勢力,一直是盤錯節,我等萬不可貿然行事!”衆幕僚連連點頭,對馬元規的話深表贊同。

如果李淵真的聽從了侯君集的建議,憑藉他對李旭的影響,未必不能勸得汾軍及時回頭。但那樣做了,卻對壟右李家沒任何好!李旭一旦回師,則意味著他將與拖自己後者徹底翻臉,河北六郡即便不會河,也不得有人要爲此付出命爲代價。而到打擊者家族在朝廷中的勢力,必然會將這筆仗算到李淵頭上。當今聖上對李家忌憚本來就深,唐公府遇到事躲還躲不及,豈能主去與人結仇!

退一步講,即便唐公李淵修書“挑撥”之事不被河北六郡的員與豪強們知曉,李旭對違者痛下殺手之後,也必然會遭到各家的聯手反擊。那時候,作爲李將軍名義上的族叔李淵再想摘清楚自己和李旭只是同姓不同宗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反噬的力量撲過來,絕不會只針對一個李仲堅。

“阿爺還是儘快派人將三姐接回來好。一旦仲堅兄跟人鬥輸了,咱家的大門始終向他敞開!”李元吉很高興看到二哥的臂膀出醜,站起,再次說出了大多數幕僚不敢直接向唐公提的建議。

李旭在河北六郡捅的簍子太大,如果此刻連皇上也不支持他了,唐公李淵更應該明哲保才對。憑藉李旭過去的功績,他頂多是仕途上到個大挫折,不至於把命也輸掉。壟右李家在關鍵時刻保護了他的妻子和家人,無異於“雪中送炭。”至於這炭來得是否晚了些,一個連地盤和兵權同時失掉的落難凰,想必也沒資格挑剔!

Advertisement

“三公子說得對,咱們李家剛剛緩過元氣來,這個時候的確不該引火燒!”長孫順德點點頭,對李元吉的建議表示贊同。

有了這個在李府地位超然的老謀士首肯,其他持觀態度的幕僚們更是堅信自己的謀劃正確。韜養晦,是壟右李家十餘年來一直堅持的策略,沒有必要因爲一個對李家並不完全服從的旁系吏打破既定行事方針。雖然李三小姐嫁給了對方,但庶出的兒在家族中本來就沒什麼地位,如果不是諒到唐公李淵一貫對親看得比較重,大夥甚至想建議他將萁兒也一併放棄掉,以免影響到整個家族的長遠利益。

“我建議咱們派一支奇兵從靈丘直飛狐,幫仲堅儘快拿下五回嶺!只要他速戰速決,別人未必敢主生事!”聽到大多數幕僚持袖手旁觀之意,李建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大聲說道。

“大哥…?”正得意自己爲家族獻了一條良策的李元吉沒想到平素一向有些懦弱的大哥居然突然有了擔當,瞪大了眼睛,滿臉詫異。出於討好父親的需要,他對河東諸郡的地理概括也有些瞭解。藏在五回嶺之後的飛狐寨是漫天王的老營,背後正對著河東道的靈丘城。在李旭率領大軍從正面攻來的時候,太原再出一支奇兵從背後殺過去,那漫天王縱使有三頭六臂,恐怕也擋不住兩家聯手一擊。

只是這樣做,對壟右李家有什麼好,還不是白白就了別人的威名?

“仲堅在咱李家最艱難時,都不肯否認他是您的侄兒。咱們不能在他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卻作壁上觀!”李建緒有些激,臉殷紅如火

當年他因爲沒有守護好護糧軍的退路,所以失去了李旭和劉弘基等人的信任。同樣的錯誤,他不想犯第二次。他自問沒有二弟的果決,三弟的聰明,但待人真誠方面,他希自己做得比兩個弟弟都好。

Advertisement

“建說得對,仲堅做事雖然魯莽,但畢竟是我的侄兒。咱們不能見了他遇到麻煩卻袖手旁觀。”李淵想了想,點頭答應。除了考慮到彼此之間的往日的分外,他也不希給人留下沒有擔當的印象。世已經來臨,一個只想著撈好卻不爲旁人考慮的家主,會讓很多追隨者心冷。

“建,你準備一下,我命令壯武將軍潘長文和你一同帶兵前往。陛下既然將維護地方安寧的重任予了我,咱們不能坐視匪被仲堅擊敗後,竄河東繼續爲非作歹。”採納了長子的建議後,李淵還順勢將一直剛剛納麾下的兵馬給了他。壯武將軍潘長文是兵部派來協助太原留守剿匪的將領,領兵多年,作戰經驗富,李建和他同去剿匪,剛好能順勢撈些軍功!

“謝父親。兒此去一定不會墜了咱家威風!”李建沒想到父親居然這麼快就答應了自己的建議,楞了一下,紅著眼睛保證。

“你啊,去了先派人繞過山去跟仲堅通個氣。怎麼打,多聽聽他的建議。你們兩個當年同手足,現在由你出面去幫他也是應該的!”李淵笑著站起,走到長子面前,用手搬住對方的肩膀。

強自爲他人出頭的舉不符合李家的事原則。但建這麼弱,總得有幾個強援吧?他看了看自作聰明的元吉,又看了看麾下人才濟濟的世民。一時間,心中慨萬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