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時宜就要改,教學生實用能用得上的東西。
這是薑芃姬的原話,書院的武師自然照做。
因此,書院教授的“”是經過改良的,考覈項目更加符合現有的作戰形態。
馬一項分為五個得分小項目,每個小項目有六分。
“鳴和鸞”——駕馬讓馬兒脖子、四肢掛著的鈴鐺節奏統一,不說奏個曲兒吧,但絕對不能叮叮噹噹響;若能馬讓馬兒奏出一曲比較完整的曲子,不用說,妥妥滿分。
“逐水曲”——讓馬之人在崎嶇路麵平穩騎馬,同樣馬兒鈴鐺不能。
“過君表”——這個項目有點兒禮儀的偏向,但也有考驗駕馬技的容,讓馬之人駕車從狹窄的轅門過道經過,同時還要做到行禮致敬,哪裡做得不好就要扣掉分數。
“舞衢”——算是障礙比賽,駕馬來往馳騁,據考指令確做出各種馬作。
“逐禽左”——這應該算是實戰,準驅趕獵,方便擊。
校場夠大,能允許五十名學生為一組同時進行考覈,使用的馬匹都是格比較溫順的母馬。
當有人發現“五”考覈容居然不是戰車而是戰馬,忍不住皺了眉頭。
他們骨子裡比較保守,崇尚古韻,不太能接這種與時俱進的改……
“簡直是群魔舞,改得不倫不類——”
有個被邀請過來圍觀的名士暗下翻了白眼,低聲音與友人竊竊私語。
友人笑道,“聽聞這還是蘭亭公授意的。”
名士鼻尖溢位冷哼,滿滿的不屑,當他看到馬之人還有子的時候,氣得鬍子都要翹起來了,口中連說不統,讓個子在大庭廣眾下表演“五”,這還能看?不能看不能看!
若不是害怕薑芃姬發火,他都想拂袖離開。
他在心裡默唸,給蘭亭公點兒麵子,不想看就閉上眼睛無視……
與這位名士同樣想法的還有好些個,反倒是真幾人看得津津有味。
考生分組看簽,第一組隻有十六個班學生。
孫蘭的運氣不太好,他到了第一組,分到的戰馬也是隨機的。
“馬兒啊馬兒,今兒個給點麵子,考好了回頭給你買幾框馬草犒勞你!”
他口中唸唸有詞,耳邊聽到裳料子挲的聲音,扭頭瞧去,發現隔壁的班娘子穩穩噹噹翻上馬背,兩一夾馬肚,那馬兒溫順得往考場走去。孫蘭看著戰馬馬背,臉都黑了。
薑芃姬是個不按理出牌的惡魔,自然不會讓學生考得太舒心。
孫蘭差點兒要哭,“好歹給個馬鐙啊——”
是的,薑芃姬命人把戰馬的馬鐙都卸掉了,隻剩下馬鞍。
→_→
馬鐙這玩意兒出現還冇多年呢,至李贇這貨參軍的時候,他還是習慣騎冇有馬鐙的。
現在馬鐙普及了,同時也降低了馬門檻。
為了測試學生的真實本事,薑芃姬“通達理”地拆掉了馬鐙。這不僅意味著學生馬難度大了,騎上馬背也困難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批戰馬的個頭都不大,格還很溫順乖巧,要是換重騎兵營的重型馬,隨便一個個頭都比年男人還高,這些學生怎麼上馬呦。
真看著孫蘭愁眉苦臉的小模樣,差點兒笑得前仰後合。
張平不解道,“不知主公拆了馬鐙究竟有何深意?”
真神兮兮道,“希衡有所不知,不靠馬鐙上馬馬,彆的不說,這腰就不錯。”
張平:“???”
畫風突然就汙起來了。
衛慈在一旁輕咳,示意這群老司機悠著點兒,正經場合飆什麼車?
真繼續瞧著,發現一個有些古怪的現象。
“這些娃兒腰不好啊——”
上馬的姿勢各有不同,一點兒都不風流瀟灑,看看隔壁班娘子,各個英姿颯爽。
是的,真發現班的娃有點兒猛,上馬的姿勢那一個行雲流水。
先不說五如何,是這個腰就很有前途。
衛慈越聽越覺得不對勁,示意風瑾出馬,風瑾對真投以死亡凝視。
真:“……”
馬第一項是“鳴和鸞”,戰馬脖子和腳上都掛著鈴鐺,學生要做的就是控馬兒行走,讓它們的鈴鐺發出聲音,儘量讓聲音有節奏。若是能奏出規定的一段調子,越完越能滿分。
這一項不僅考驗馬了,還考驗學生們的樂理。
考覈開始前會給學生一小段時間和下戰馬通,同時也給他們調節緒的緩衝時間。
“這麼考對後來的學生不公平吧?”
有人疑,畢竟第一組考覈會告訴曲目,準備時間短,但之後幾組卻有充裕的時間。
“繼續看著,蘭亭公不會連這個都考慮不周。”
當樂奏響考覈調子,眾人就懵了,忍不住竊竊私語。
“這調子冇聽過,XX兄通樂理,可有印象?”
XX兄自然也冇聽過,因為這調子是鹹魚位麵觀眾出的,聖誕節耳能詳的鈴兒響叮噹。
儘管調子陌生,但節奏清晰簡潔,屬於聽了能上癮那種。
樂奏樂三遍,學生騎在馬背上默默記下,或有竹或凝重歎息。
一聲令下,第一組考覈開始。
“鳴和鸞”項目特殊,第一組五十人又被分為五小組,十人為一組演示。
若五十人一同進行,鈴鐺聲太了,不方便評分。
孫蘭張抓著韁繩,額頭冒出顆顆汗珠,節奏走調不甚清晰,但也不能算不調。
鈴兒響叮噹隻有一小段,表演不需要多時間。
評分標準不僅限於調子,還要看馬之人的作是否流暢,神是否自信……
孫蘭在心裡估算了大致的分數,六分滿分拿不到的,但拿個四分還行。
“果然——鳴和鸞就是給班送分的——”
孫蘭馬走到一旁,看著接下來小組表現,發現那一小組兩個班娘子表現相當亮眼,不僅調子都在點子上,下的戰馬更是配合流暢。無疑,們拿個滿分是毫無懸唸的——
看這個表現,接下來四項也能拿個高分。
馬考覈不僅看自本事,還有一定運氣分,畢竟考覈容都要與戰馬配合。
無疑,那幾位班娘子下的戰馬不僅溫順還聽話……
嗯,應該說聽話得過分了。
冇多久,五十人考覈結束。
十六個班娘子僅有一人冇有滿分,冇有滿分的原因是調子走調,剩下三十四個男同學僅有十人滿分,其他都是四分到五分。孫蘭的表現比他預估好一些,居然是五分。
原先還不屑的幾個名士也沉默了。
哪怕心裡還是很蔑視,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那幾個班娘子的表現完得無可指摘。
“哼,僥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