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種田經商 大唐風華路 第136章 十萬百姓鬧長安

《大唐風華路》 第136章 十萬百姓鬧長安

“對啊,咱家侯爺要走又如何,大家跟著一起去不就行了。”劉氏仿佛瞬間恢復了氣神,手輕,對賣茶的田老三笑道:“有侯爺翻天覆地的手段,就算去了關外不之地,不用多久也能變得繁華。”

也顧不得地上散落的茶葉蛋,急匆匆轉離開,一邊走一邊還道:“我現在就回家收拾,還要通知娘家人也一起。只要跟著侯爺,去哪里都能過上好日子。”

人雖然是個村婦,但的決斷竟然比男人還強。許多百姓還只是心中意之時,已經急于回去打點行囊了。非但如此甚至還想到了要通知娘家人。

那個開茶攤的田老三也反應過來,失聲笑道:“我還在這里砸什麼攤子,趕回家收拾東西才對,順便也要通知幾個親戚,大家一起跟著侯爺才好。”

對,跟著咱家侯爺一起走,只要侯爺在,到哪里都有飯吃。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秤,他們不聽你忽悠,也不信你欺騙,他們分辨事對錯用的是心。

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跟誰!

劉氏不是第一個,田老三也不是最后一個。只因田二狗在大街上喊了一嗓子,無數百姓直接撂下了攤子,本村的直接回家打理行囊,外莊的趕往回奔走。侯爺只有十天時間準備,若是趕不上他離開的時機,肯定要后悔一輩子。

這一日,風云涌,震了整個長安。

侯韓躍要走的消息宛如狂風席卷,通過百姓口口相傳不斷散播,越傳越遠,越傳越遠。

第二日,三千百姓奔赴萬年縣衙,要求開移居戶引,他們要跟著涇侯走。

第三日,一萬百姓蜂擁而來,縣衙被圍了個水泄不通。如此之眾,負責田戶移居的衙役累死也忙不過來,許多百姓便席地而坐,在衙門口排起了長龍。

Advertisement

第四日,不止萬年縣開始出現移民風,長安縣也百姓扎堆。白天辦理不完,百姓們就要求縣衙晚上趕工,甚至自發抬來桌子擺在縣衙門口,點起燈籠火把,照的黑夜如晝,負責辦理移居戶引的衙役不用回家,自有百姓給帶來各種吃食,困了就在桌子邊瞇上一會。

待到第五日,移民風終于發展到極致,竟有不下十萬人要開戶引,這樣大的數字別說是兩個縣衙人手不夠,便是整個長安所有部門的辦事員都調來也不。偏偏唐代并沒有限制百姓移居的法令,兩個縣衙想要推辭都沒有借口。

面對這種形,萬年縣令也唯有仰天一聲長嘆,一邊催促衙役加快速度辦理,一邊飛赴皇宮上報。

能不上報嗎?涉及十萬人移居,整個關隴之地才多人口。涇侯這一走不打,竟然有如此多百姓要追隨,這是何等巨大的影響力。歷史古往今來移民,似乎只有帝王才有這般本領。

劉備也只驅五千百姓相隨,曹屯田之初也才兩萬民夫,涇侯一介年,短短半年竟有十萬百姓認可,這等震撼壯舉不說后無來者,至前無古人了。

風云涌,震驚長安。

民心自古就是最寶貴之,無數門閥翹首以盼,五姓七家咬牙切齒,若是這等影響力屬于他們的該有多好,那個小子年齡都還未及冠,他憑的什麼?

有人羨慕,有人不爽,有人深思。

然而這一切都當不住百姓的熱切,涉及十萬人之事,沒有人敢跳出來擺弄謀詭計,羨慕也罷,不爽也罷,都只能遠遠在一旁看著。

曾經嘻哈,行為浪殺。忽然潛龍隨風起,一日空長安家。

Advertisement

真的是空長安家,大唐立國之初,整個長安周邊也不過才百萬戶。韓躍這一番要走,直接有十萬百姓自愿相隨,等于十戶減一家,雖說空是個夸張說法,但也讓長安兩大屬縣的縣令頭疼不已。

但是他們不敢阻攔,也無法彈劾找韓躍麻煩!

開通互市已確立為國策,為此事皇帝最近已殺了不人,況且人家涇侯也沒有鼓別人追隨,完全是百姓自發的行

只能上報,讓皇帝定奪……

……

“你說什麼,十萬人要離長安?”李世民也是同樣震驚,昨天上報的數字還是一萬,今天就變了十萬,這個暴增速度連皇帝都有些眼暈,怔怔半天才忍不住道:“朕真是沒有想到,那小子竟有這般本事。”

此時并不是朝會時間,他接到的也是萬年縣和長安縣報奏折。那個負責遞送奏折的諜乃是百騎司之人,他同樣很是震撼,低聲道:“陛下,十萬人這個數字只多不,如今那萬年縣和長安縣兩個衙門已經被百姓圍了個水泄不通,縣令焦頭爛額,急需陛下定奪該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李世民陷沉思,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便在這時,忽然聽得有人在簾子后面道:“放百姓走,十萬人也好,二十萬人也好,只要他們愿意跟著涇侯,一律放他們走。”

說話之間,長孫緩緩從宮闈里走出,先是向李世民行了一禮,隨后接著道:“陛下,如今不是朝會時間,這里也是臣妾的寢宮,既然您在這里接聽了報,臣妾就有進言的資格。”

長孫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只躲在后宮相夫教子,從來不曾干預朝政。但是今天,為孩子破了規矩。

Advertisement

李世民面上沉不定,他是千古有名的雄才大略帝王,從來都是公私分的很清楚。一邊是十萬百姓離長安的陣痛,一邊長孫皇后為了孩子破規矩力,這一次公與私真是委實讓他難以決斷。

“陛下!”長孫皇后再次開口,一臉堅定道:“那孩子從沒得到過父母任何的賜予,臣妾深痛他的可憐,若您不同意他帶百姓走,臣妾便隨著他走。”

不同意他帶百姓走,臣妾便隨著他走……這話已經很有幾分骨的意味,地上跪著的那個百騎司暗諜渾都在打哆嗦,偏偏他的反應卻刺激了李世民,皇帝終于下定了決斷。

“也罷!”李世民猛然一咬牙,揮手道:“你去告訴長安、萬年兩縣令,讓他們大開方便之門,凡是愿意追隨涇侯離去之人一律不用辦理移居戶引,待到關外建立互市衙門再行后補。”

那個暗諜長吁一口氣,連遵命都來不及說一聲,急慌慌的便逃離了寢宮,今日所見之事,他一輩子都要爛在肚子里。

李世民沖著長孫道:“先是朕的寶馬拳騧,后是給他十萬百姓,觀音婢這次可滿意了。”

皇后溫一笑,忽然上前抱住丈夫的臂膀,輕聲道:“臣妾該死,溺孩子。不過他了十五年的苦,我只是想讓他在離開時之時到母親的一些溫暖。陛下啊,咱們當年那般做事,欠這個孩子實在太多太多了。”

李世民微微一怔,忍不住輕輕拍了拍長孫,他轉頭看向皇后寢宮門口的一株秋海棠,意味深長道:“你這個愿會達的,朕答應你,等他臨走之時必要讓他萬眾矚目,意氣風發……”

我的嫡長子,我怎能不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