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想當初,咱們臨氏一族也曾是名門族,怎麼能讓族人都淪落商賈子弟呢。再說,當今聖上最看重的便是士與農,只要咱們把地種好,把咱們族裡的子弟教育好,那麼就會得到當今聖上的青睞。”
“其實得不得到聖上的青睞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沒人敢小看咱們臨氏一族,你們想想,要是咱們臨氏一族手裡有吃不完的糧食,並且廣行善事給百姓發糧,誰會不說咱們臨氏一族是仁德一族。”
……
當其他人在各抒己見的時候,臨青溪適時地低下頭保持沉默。三年,只需要三年的時間,如果臨仁義他們肯選擇聽的,那麼三年的時間就能實現自己的計劃,到時候,只要這中間不出意外,就可以不用再顧忌其他人了。
最後,臨仁義和幾位族老的討論結果,就是將現在的豆腐生意給族裡幾個善於經商的人打理,然後規勸族人開荒種田,並且挑選出一些人跟著臨遠山、臨青溪學習如何更高效地種地。
臨青溪對於這個結果非常滿意,要把大眉山臨家村,不,是碧湖周邊的村村落落都用農田織一張網,然後讓自己的家鄉徹底變楚國最大的一個農業生產基地。
族長臨仁義和幾位族老的決定,在臨家村引起了很大的風波,很多村民剛剛嚐到做生意帶來的甜頭,臨仁義這時候卻說讓他們去開荒種田,大家都有些不願意。
這天,天上飄著零星的小雪花,臨家村的老老都聚在了村中央祠堂前面最大的一塊空地上。
“族長,這豆腐生意可是咱們族裡的,您怎麼能就給臨、臨榮和臨安他們三個呢,這太不公平了!”臨旺財第一個跳出來表示反對,他好不容易能在族裡的豆腐生意上撈點油水,這要是給總看他不順眼的臨那幾個人,自己的好日子就沒了。
“是呀,族長,當初您可是說好的,這豆腐生意咱們族人都有份兒,現在您讓大家都去地裡刨食,卻把賺銀子的機會給了臨他們,是不是太偏心了!”臨、臨榮腦子活,做生意很在行,所以很族長和族老的喜歡,但有些村民心中就不舒服了。
“就是,就是!”聚在一起的村民有的開始小聲附和起來。
臨仁義臉一沉,大聲說道:“好呀,你們要是覺得吃虧,也可以接手族裡的豆腐生意,然後去縣衙摁一個自願爲商的手印,然後來找我就行了。”
有些村民當即就不吭聲了,雖說做個農人很辛苦,但說起來比商人要好聽多了,商賈子弟不但不能朝爲,就是出商賈的子也不好找婆家。
“族長,咱們不過是小本買賣,怎麼能算得上是商人呢。再說,農家人去鎮上賣點東西也是正常,怎麼能和商人一樣,還摁什麼手印,這不是自降份嗎!”臨旺財覺得臨仁義在誇大其詞,真實況本不是這樣的。
“哼,你們都把事想得太簡單了,咱們族裡的豆腐生意都做到了雲州府城,怎麼能算是小本買賣。縣令大人早就派人找過我和幾位族老,讓我去簽下爲商的契約文書,以便繳納商稅。如何是商,如何是農,你們各個都應該心裡清楚。”臨仁義嚴肅地說道。
“族長,臨他們就自願爲商嗎?商人可是比做工的地位還要低賤!”有村民大聲說道。
“臨、臨榮、臨安,你們三個出來,自己說!”臨仁義朝著人羣喊了一聲。
於是,臨、臨榮和臨安走了出來。
臨首先說道:“我是自願爲商人的,我是個孤兒,農人也好,商人也好,對我來說都沒什麼不同。我和我娘子都不太會種田,就會做點小買賣。”
臨榮也簡單地說道:“我也是自願的,沒什麼可說的,比起種田,我更願意去賣豆腐。”
臨安也說道:“我也是自願的!”
三個人都說自己是自願爲商,其他人也不能說什麼,一旦打上商人的烙印,日後出門肯定會被別人指指點點的,這裡祖祖輩輩以地爲生的人,還是不太願意做商人的。
“你們可還有話要問?”臨仁義又問道。
“族長,咱們不想當什麼商人,就在族裡的豆腐房上工,每天有個二三十文就可以了,沒必要一家人都耗在地裡吧。”有些村民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你們要是這樣想、這樣做也行,不過我話說在前頭,咱們臨家村這些荒地可都是要開墾出來的,而且府有文書,誰開墾算誰的,有朝一日,你們要是後悔,可別怪我現在沒提醒你們。”
很多時候皮子都磨爛也不一定能改變他人的想法,還不如讓他們後悔一次,才能長記,臨仁義不打算再縱容任何族人,他要讓他們知道,路是你們選的,不要怪任何人。
“大家聽我說,族長都是爲大家好,只有安分守己地種好莊稼,咱們纔不愁什麼,你們不要被眼前這一點兒小利迷花了眼睛。誰養一大家子人都不容易,上工自然是可以的,只是也不能丟了咱們祖祖輩輩依靠的土地。”
都把族人困在地裡也確實不是辦法,畢竟家裡沒有餘糧,人還是活不下去,打點短工掙些錢,也是有必要的。所以,臨仁和覺得種地要放在首位,上工可以放在第二位。
“土地自然不能丟,來年開春咱們多開出幾畝荒地就是。”有些村民覺得臨仁義和臨仁和都是對族人好,丟什麼也不能丟了莊稼。
“族長,溪丫頭又是賣醬菜,又是開豆腐坊,是不是也去縣衙摁了手印?”老臨家如今因爲臨青溪日子越過越紅火,臨旺財早就嫉妒了。
“溪丫頭,你自己說!”這個問題,臨仁義還沒有問過臨青溪,但這時候的臨青溪在他眼中不再是孩子,而是一個能獨當一面的大人。
臨青溪沒想到臨旺財會說到自己,擡起頭,儘量用很大的聲音說道:“族長阿爺,我不知道做商人會這麼麻煩,我喜歡種田,我要做農人,醬菜方子和豆腐方子我都賣給別人了,得來的銀子我都買田了,就是上次那位進村的張先生的田,我家所有的錢都買了那些地,鎮上的鹹菜鋪子和醬菜鋪子也轉賣給別人了。”
臨家村的臨青溪要安安穩穩地種地,但是還未在世人眼中出現的融七,將來會爲楚國最大的商人。商人在楚國雖是四民之末,但可不會在乎什麼份,黃金白銀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黃金白銀卻是萬萬不能的。
“你們都聽到了吧,連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種田比經商重要,你們難道還不如一個孩子?”臨仁義大聲質問道。
很多村民都低下了頭,他們懂得東西並不多,多年了,族長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也只知道地裡刨食,雖說給族裡上工能夠多掙一些銀兩,但要讓他們與種地相比,他們更願意守著自己的那幾畝地過日子。
從祠堂回到家之後,臨青雲、臨青飛單獨在大眉山的院子裡找到臨青溪,現在這個院子和原本就屬於臨青溪的幾百畝地,已經名正言順地自己的了。
“溪丫頭,你真得把醬菜方子和豆腐方子都賣人了?”鎮上的鹹菜鋪子,穆氏和葉氏、兩個兒媳婦商量之後,轉賣給了自己的小弟穆文益,但臨青飛不知道臨青溪下一步計劃是什麼,醬菜鋪子還是原來那幾個人在看著,生意也在繼續做著。
“沒有,我怎麼會賣給別人呢!就算賣,我也是賣給大哥!”臨青溪笑著說道。
“賣給我?溪丫頭,你把大哥弄糊塗了!”臨青雲雖然不介意農人、商人的份之別,但他也不想老臨家的子孫無法進場。
“大哥,你是臨青雲,但你也可以是融大,不過你放心,這醬菜方子和豆腐方子我不會賣給你的,因爲有人比你更合適。還有,我其實一直想找機會問你們幾個問題。你們是真得要走我給你們指的路嗎?你們現在可以選擇,當然,以後也可以選擇。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你們要爲自己而活,也要爲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我會永遠是你們的好妹妹,好夥伴,無論你們做什麼,我都會支持!”臨青溪現在給每一個人機會,只不過有些人替他們做好了選擇,但有些人需要自己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溪丫頭,你這是不打算管我和大哥了?”臨青飛有些慌張地問道。
“三哥,我不是不管自己,也不是要管你們。屏陵縣的人我已經決定一分爲三,你和大哥儘量多挑一些自己可用的人帶走,以後他們只聽你們的話,剩下的那些人給我送來臨家村就可以。以後你們是要經商,是要種田,還是要做其他的事,我能做的就是把我所知道的而你們需要的告訴你們、教給你們,能真正使一個人強大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你們能明白我的話嗎?”
臨青溪不打算讓臨青飛和臨青雲跟著的腳步走,他們應該跟著自己的腳步走,功或是失敗都應該是他們自己的事,而只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就可以了。
臨青溪的話,臨青飛和臨青雲聽明白了,這是打算徹底放開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學會看這個世界,讓他們真正學會獨立。還有,心中最想的,應該是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吧。
“溪丫頭,你說的這些話三哥都明白,也可以回答你剛纔的問題,三哥喜歡你給我指的路,甚至非常謝你和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你放心,三哥不會讓你失,一定會闖出些名堂。”懂得了臨青溪的良苦用心,臨青飛明白他自己應該怎麼努力了。
“溪丫頭,大哥也明白了,以後在臨家村,大哥就是臨青雲,在外,大哥就是融大,無論是臨青雲還是融大,我都不會辱沒了它。”學了那麼多的經商之道,臨青雲是不可能讓它們這麼白費的,他要去闖闖看,去證明自己。
“那好,咱們都做好自己的事,讓事實證明咱們兄妹三個的選擇都是沒錯的。”臨青溪笑著說道。
“好!”
接下來的幾天,臨青溪讓人把所有的醬菜和豆腐都拉到了福安鎮上,然後又把醬菜鋪子裡的夥計換掉,還是照常營業,只不過對外不再說是自家的鋪子。
從牙婆那裡買來的下人,臨青溪開始讓臨大安帶著他們開墾荒地,雖然冬天開荒進度慢,但是總比大家都閒在那裡強些。
村裡見臨青溪帶著下人開荒,也有跟著學得,一時間大冬天臨家村的荒野裡從早到晚都能看到忙碌的影。
“姑娘,這都快進臘月了,咱們大棚裡那麼多青菜要怎麼辦?”臨大安是個老實的種地人,自從了臨青溪的下人,一直把種地和管人的事給他,即使沒說過,但下人們早就把臨大安當了臨青溪的大管家。
“先不用著急,我讓你找人做的那種馬車都做好了嗎?”臨青溪正在大棚裡查看蔬菜的長勢。
“差不多快完了!”臨大安回答道。
“那就好,等到這些馬車全都趕製好之後,你讓人把各青菜都裝上馬車,然後深夜出發,前往大一些的鎮上,找找那些酒樓和大戶人家,問他們需不需要新鮮的菜?”臨青溪種田第一步就是打算先賣菜。
“姑娘,他們肯定是需要的。咱們楚國冬季本就沒什麼新鮮的菜,如果咱們這時候拉著這些新鮮的菜去,一定能賣個好價錢。”臨大安高興地說道。
“那行,這件事,你去做吧,一輛馬車先配三個人。還有,如果那些酒樓或者大戶人家要大量購買咱家的菜,就讓他們親自派人來取,這樣價錢還可以便宜,咱們也省了不力氣。”臨青溪暫時還沒有再添加人口的打算,目前自己手裡這些簽下賣契的人,差不多已經夠用了。
“知道了,姑娘!”臨大安原本想說他們這些下人辛苦一點沒關係,但臨青溪這個主子的話,他不能不聽。
半個月之後,福安鎮周邊的幾個大鎮酒樓裡都已經開始吃上了臨青溪蔬菜大棚裡種出來的菜,很多富戶人家還專門派馬車來取。別說臨青溪的菜價下降了,來的人多了,這菜價還蹭蹭地往上漲呢。
臨家村的人一開始沒太把臨青溪的那幾十畝菜地當一回事,可他們看著大冬天這馬車就絡繹不絕地往地裡走,而且一車車新鮮的菜往村外拉,聽說菜價也高的離譜。
“蕙蘭嫂子,這溪丫頭種的那些菜都快賣完了?”這天,孫氏、馬氏和趙氏、梅氏幾人串門來到老臨家。
“可不,原來我說要幫收收菜,說買的那些下人就用不完,本用不到我,就讓我和我娘在家給他們做做飯,這孩子爲了這些地可沒遭罪。”穆氏請幾人在屋裡炕上坐下,然後又給炕加了些柴火。
“前兩天,族長和族老讓村裡的人來年都跟著溪丫頭學學種田,大家還都不相信,就是我也有些不信。沒想到,那位張先生的幾百畝地都是溪丫頭幫著種的,怪不得那張先生捨得把這些地給溪丫頭,他是學了這冬季種菜的手藝了吧?”馬氏一邊給小孫子做著小鞋子,一邊說道。
“可不是,我就知道蕙蘭嫂子能幹,沒想到這溪丫頭更能幹,小小年紀就是地裡的一把好手了。嫂子,族長大伯說,溪丫頭要免費教給咱們村裡人,這是不是真得?”孫氏急急地問道。
“這是真得,其實那位張先生是溪丫頭的師伯,這冬季種菜的本事,溪丫頭沒教給他,都是我爹和溪丫頭,還有四郎他們幫忙種的。我爹說,除了家人親,就是族人親,既然這大棚裡種菜真行,那就教會村裡人,只要大家不外傳,還是能掙不銀子呢。”穆氏說的這些話有些是臨遠山教給的,有些是自己想著說的,反正意思就一個,冬季種菜只有老臨家的人會,而他們決定把這本事教會給村裡人。
“蕙蘭嫂子,你們一家真是慷慨大義,咱們族人都謝你們呢。”不管是一開始的豆腐方子,還是後來的很多東西,老臨家的表現都讓全族人記得他們的恩德。
“說什麼謝不謝!我現在不求別的,就希三郎他們了親,溪丫頭能夠平平安安地長大,我也就心滿意足了。”穆氏現在很滿足。
“嫂子,等溪丫頭不忙了,我讓小桃以後跟著學種菜,我也學,不爲別的,就是爲幾個孩子,咱們再辛苦也沒什麼。”趙氏說道。
“我家小玉也不能落下,怪不得族長大伯和族老他們說不開荒要後悔,現在看來可不是要後悔,呵呵。以後跟著蕙蘭嫂子家種田,這日子差不了,哈哈!”孫氏大笑著說道。
“你們都放心吧,昨晚上我聽溪丫頭和我爹說,過了年他們就把醬菜坊修一修,然後在裡面專門給村裡人講大棚種菜的事,你們到時候去聽不就可以了。”穆氏到時候也打算去聽聽,兩個孫子都大了,也可以安心下地耕田了。
“真的?這可是太好了!”幾個人心花怒放地說道。
此時,正站在門外的臨青溪收回了自己要踏進去的腳,然後轉擡頭天。
人有時候真是太單純了,這個世上怎麼會有天上掉下餡餅的好事,更何況扔餡餅的那個人是!
------題外話------
請新老朋友們多多支持傾,多多訂閱,鑽石、鮮花、月票都砸過來吧,要支持正版呦o(n_n)o~
前世的她,驚艷才絕,武功無雙,卻錯在將一顆真心錯付,最終換來尸骨無存,血肉分離的下場。涅槃重生,浴火歸來,她發誓要將那些辱她,負她,傷她的送入地獄。辱她的人,百倍償還。負她的人,千刀萬剮。傷她的人,全家滅門。這一世,她要逆天而行,血債血償……
林靜琬在楚家危難時嫁入楚家,侍奉公婆,補貼侯府。夫君立功歸來卻帶回了當初拋棄他跟孩子的前妻。 整個侯府都吃定了她。 楚庭煜滿懷信心:“你不過是商戶之女,除我們侯府還能依靠誰?” 柳顏憐憫:“封建女子就是悲哀,只能守著四方宅院過活。我就不同,武能幫夫君立戰功,文能幫夫君管理宅院,同樣也能開鋪子賺銀子。我會跟夫君一生一世一雙人。林靜琬,你會孤苦無依老死府中! 林靜琬坐看云起,只是丟開管家之權,侯府就入不敷出。 她只是抬舉了一心想嫁表哥的表妹,就打破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誓言。 好不容易重登高峰的侯府再落魄,她卻不知不覺,重新謀了高嫁。 誰能想到侯府最不受寵的四爺,竟是當朝皇太孫。 那她就勉強成為前夫小嬸,再順便當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