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一個太監闖內宮 第五十八至六十章

《一個太監闖內宮》 第五十八至六十章

見主將被殺,部下哪還有戰意,一眾嘍羅,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再無一人敢於擋在軍的前麵。

眾軍前方,一員英武艷的將披掛盔甲,手持大刀,親率部隊衝擊敵軍寨門。山門,眾嘍羅早已散去一空,哪有人抵擋軍的攻勢,不過盞茶間,軍便已控製住了山門,揮軍直上,向上方的第二道山門攻去。

此時,在天空中,李小民已經緩緩落在地麵上,向那些扶持自己落下的鬼衛及沙將軍、曾將軍微微一笑,心中暗道:「辛苦妳們了!」

當他落下地麵,麵對著的,卻是恐懼悲憤至極的一眾山寨頭領,和他們部下的親兵!

數十名頭領舉著刀槍,悲憤怒視著李小民,手中的兵刃都在微微抖,便有一人聲道:「好狗,妳竟然殺了我們的公孫大哥!」

李小民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中模糊的腦袋,忍著噁心,舉起來揚了一聲,笑道:「他仙法比不上我,被我殺了,也沒什麼奇怪的啊!」

好漢們雙眼紅,再度抖起來,半是由於憤怒,半是由於心驚,對這小太監高深莫測的實力更是心存疑懼。

一個好漢忍不住舉刀衝上,嘶聲道:「管妳有什麼仙法,老子今天就要和妳拚了!」

他大步奔來,尚未衝到李小民麵前,便聽一聲悶響在他頸間響起,他的頭顱當即飛上半空,鮮在頸間迸,直達尺餘之上。

曾將軍手提大刀,飄在空中,冷冷微笑,對對麵手持利刃的一眾好漢們不屑一顧。

眾好漢悲憤驚恐,都退了一步,眼前的太監竟然能不手,便當場殺了自己一個兄弟,這般本領,又豈是人力所能抵的?

「眾家兄弟,不要打了!」一聲虛弱的呼喊從李小民後傳了過來,眾頭領舉目看去,卻是原來的兄弟林中立,此時滿頭滿臉都是息著從地下大中爬了出來,道:「公孫不敗殺了尤湧大哥,妳們怎麼還要替他賣命!」

Advertisement

李小民回頭看是他來了,忙上前扶住他,以顯示自己禮賢下士,心中卻在尋思:「他是就江湖上有名的好漢獅子頭林中立?看他滿頭紅,果然是一道名菜啊!」

地下大廳中的被縛的好漢們,一個個地從裡麵爬了出來。除了有些傷重的還躺在下麵,其他的都互相扶持著,爬出來向舊日的兄弟們見禮。

為了顯示忠心,給這位新長一位好印象,有些好漢強撐著虛弱的,撿些刀劍,護在李小民前,咬牙道:「公孫不敗殺了尤湧大哥,死有餘辜!李大人替我們報了仇,便是我們的大恩人,兄弟們要對李大人不利,先殺了我再說!」

看著舊日兄弟死後,並護持住了軍副帥,眾頭領更是驚訝失措,對這變幻莫測的世事產生了強烈的無力

李小民隨手將人頭遞給林中立,回笑道:「眾位英雄,其實末將一直仰慕眾位英雄,當眾英雄名傳遍江湖時,末將便已將眾英雄之名記在心中,敬仰無已,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眾英雄都是一代豪傑,又何苦屈於此山寨,落草度日!朝廷之意,不過是要天下太平,再揮兵北向,掃除敵國,當今朝廷大國統帥對各位英雄都甚為欣賞,各位英雄何不加朝廷大軍,北上抵北趙軍隊,一刀一槍地在軍中搏個功名!那時封妻蔭子,錦還鄉,豈不遠勝於落草為寇,有家不能回麼?」

眾頭領聽得一愕,聽這太監之意,象是朝廷有相赦之意。隻是自己殺造反,罪名甚大,怎麼能說赦便赦,難道是這太監想要矇騙自己麼?

眾頭領相互對視,換目,突然有幾個舉著刀槍沖向李小民,大吼道:「死太監,殺了我們大哥,還想騙我們放下武,任妳宰割!今天老子跟妳拚了!」

Advertisement

接著,又有數人舉刀衝來,目現紅,恨不能一刀斬了李小民,再與山下殺來的軍拚個死活!

廳中剛出來的頭領們都大驚失,勉力舉起兵刃,便要為了保護這位新長,與舊日兄弟同室戈,刀槍見紅!

那些頭領狂怒殺來,卻隻衝到數步之,便相繼悶哼一聲,頭顱飛落,無頭撲倒在地,猶自抓住刀槍,似是對不能斬殺李小民為兄報仇而憤恨不已。

不過轉眼間,十幾個兄弟便已命喪黃泉,讓剩下的頭領,都不有兔死狐悲之

對麵站著的頭領們,都是滿臉悲痛之,看向李小民的眼神也充滿了疑懼。看了兄弟們的慘狀,一時倒是無人敢於上前了。

那些被公孫不敗抓起來的頭領們雖然心中驚懼,還是拖著虛弱殘軀,走上前去,拉住那些與自己關係好些的頭領,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是李大人為人寬厚仁義,絕對不會矇騙他們。何況山下朝廷大軍已經殺到,若不歸順,難道真的想要力戰而死,為公孫不敗陪葬麼?

就象配合他們的勸說一樣,山下的殺聲越來越響,漸漸接近了峰頂。

往日裡堅固險峻的山門在失去了戰意的嘍羅們的守衛下,被一道道迅速攻克,整個山寨,已失去了遮蔽,地麵對著軍鋒利的刀槍!

無可奈何之下,頭領們一個個地跪倒在地,向李小民叩頭道:「草民有罪,求大人寬恕!」

頭領即降,眾嘍羅自然也不敢相抗,相繼跪倒在地,在李小民麵前,跪了黑的一大片。

看著眾頭領已經答應降順,李小民心中大喜,還禮笑道:「眾位英雄快快請起!儘管放心,隻要有我在,絕不讓一個頭領到擅殺!」

當秦貴妃親率大軍攻上峰頂時,看到的,卻是大批賊兵,恭順地跪倒在地,刀槍都放在一邊,隻等軍們前來收降了。

Advertisement

李小民看著軍已到,便向眾頭領笑道:「現在勢未明,還請各位英雄委屈一下,待得局勢穩定下來,便可赦罪出來了。」

他做個手勢,自有他營中將軍率軍前來將各位頭領扶起,帶走看押起來。那些傷的頭領,也都有醫生前來救治,這麼好用的手下,李小民可不能讓他們這麼輕易地死去了。

至於地上死掉的那些頭領,既然腦袋已經掉了,這麼好拿的戰功,當然也不能浪費。所有的頭顱都被石灰醃製,以防腐爛,將會和公孫不敗的頭顱一起,送上朝廷,作為報功之用。

朝廷大軍在秦宜福的分派之下,迅速控製住了山寨的各戰略要地。李小民立於峰頂,看著這險峻的山寨,悠然長嘆,知道這一仗,終究是打完了。

李小民沒有食言,戰後,他果然下令將各位頭領放出來,算他們是陣前起義,甚至是軍派去賊寇部的臥底,並在最後一戰中,幫助孤敵營的李副帥,斬殺了公孫不敗和一乾附惡不化之輩,這才導致了山寨的和平解放。總之是有功無罪,不但不會被判刑,反而會被陞,在軍中做到一個較高的職位。

雖然一舉給這麼多人赦了罪,做到卻也並不為難,反正秦貴妃已經是他的下之臣,而秦家在軍中的勢力,又幾有一手遮天之勢,當然是他們夫婦說什麼算什麼了。

對於李副帥的恩,眾頭領俱都激不已,就算是那些初時心存狐疑之輩,也都暗自敬服,安心在軍中呆下去,先在世中保住命再說。他日若能在戰場上與敵軍拚殺,說不定還真的能掙到功名,錦還鄉也不一定。

不過對於最後投降的這些頭領,李小民並不是太看重。真正有本領的,第一不會因恐懼而屈服於殺了尤湧的公孫不敗,第二不會因恐懼而投順朝廷。象公孫不敗手下那些鐵桿好漢,大都被鬼衛們一刀劈殺在公孫不敗之前了。

反倒是那些被公孫不敗關起來的頭領們,到他更大的優待,每天在一起海闊天空地閑扯,談些江湖上的大事,導致眾人迅速升溫,對這位救了自己命並給自己明前景的長,更是恩戴德。

打掃戰場,理後事的事,大都給了秦宜福等武將。反正這些瑣碎的事,兩位元帥是不願意去管的。

巨山山寨,經營多年,其中金銀財寶堆積無數,都是從山下搶來的。這麼好的條件,眾將若是不趁機發上一筆財,那真是在軍中白混這麼多年了。不過規矩還是要講的,最大的一份,當然是統帥秦貴妃的,第二多的就是在戰鬥中立了大功的李副帥,剩下的那些,再給眾將和士兵們分配,總之人人都賺得盤滿缽滿,軍營中,整日笑聲不絕,許多士兵都是一邊算帳一邊傻笑,就算是不識數的文盲士兵也是一樣。

和他們相比,巨山降兵的日子就要困苦許多。不過在李小民的關照下,他們還能吃上飽飯,除了不能隨意走,其他的也並沒什麼待。

李小民派出已經宣誓效忠於自己的各位頭領,讓他們去俘虜營中拉人。那些降兵本都是各頭領的部下,現在茫然無措,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纔好。看到老上司前來規勸,曉之以理,之以,哪有不投降之理,就算有幾個死分子,也占不了多數,反而被殺儆猴,被定了重罪,流放異地,讓這一小撮人,承擔了大多數人在戰爭中犯下的罪行。

經過挑細選,李小民在山寨前後幾場大戰中的數萬降兵中選了三萬壯士兵,編軍之中。剩下的定罪的定罪,遣散的遣散,巨山山寨那般龐大的實力,如風吹雲散般,霎時消失無蹤。

活人置完了,李小民再來理死人。和別的軍不一樣,他對鬼界的事要清楚得多,要做的事,也比他們更多一些。

大戰之後,秦貴妃發下手令,要當地府召集了大批和尚道士,在八百裡水泊和巨山島上念經誦佛,超度雙方戰死將士的亡魂。

看著一個個被束縛於死地的亡魂麵帶笑容地飛騰而去,由黑白無常引領著大批鬼卒接引他們前往地府投胎轉世,李小民心中暗自慨嘆道:「雖然說這些和尚道士對人沒什麼用,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生產,不過對鬼還算不錯,把他們那點微薄的法力迭加起來,竟然能超度這麼多亡魂。要是讓我自己來替他們持咒超,隻怕我得活活累死在這裡!」

不過,有些亡魂還是不能得到超的。就象巨山水軍頭領朱順、張逆,因為是何炯的大仇人,因此李小民答應了他,讓他帶上一眾水鬼將兩個新進水鬼關押起來,肆意折磨,絕不能這麼輕易地讓他們便轉世去了。

倒是那些在與藍麵夜叉戰時有功的水鬼,都得到了李小民的關照,有大批的和尚道士為他們念經超度,大都飛離轉世而去,隻有五百舊日水鬼,因念何炯待他們的義,以及李小民讓他們離水鬼份的厚恩,自願留在何炯帳下,跟隨他,一同效忠自己的新主人。將來若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象一眾鬼衛一樣,接近於鬼仙之,或許便能迴,快樂無加了。

待得一幹事務理完畢,李小民攜著秦貴妃率大軍回朝,隻留下一個遊擊將軍,率小軍隊在巨山上駐紮,免得他日再有賊寇,佔據此山,徒留禍患。

※※※

泊野縣城中,來了一支軍隊,讓縣令好生忙碌,拚命地結招待,隻怕率軍的將領不滿意。

可是單獨率軍前來的李小民並不在意他的招待,也不和他敷衍,獨自帶上親兵,便向縣城郊區一農莊行去。

看著何炯佝僂著子走在自己馬前,眼抹淚地向他的家鄉走去,李小民心中大有趣:「怎麼,這鬼死了這麼久,一回到家,還是這麼容易哭嗎?」

他本是要率軍回京的,忽然想起自己答應要帶何炯回家看看,恰好路過他的家鄉,便讓秦貴妃率軍前行,自己走偏一點,繞路到何炯家鄉看一看,以滿足他死後的願

一邊走,李小民一邊和何炯閑聊,問問他家中的形。何炯卻沒什麼心思說話,雖然麵對主人還是保持恭謹,心中卻早已歸心似箭,隻恨不能一步回家裡,看看自己久別的親人。

繞過幾房屋,李小民帶著親兵,在一破舊的屋子前麵停下了腳步。

在屋子前方,一個蓬頭垢麵的農婦正在做摘野菜,看到李小民率好多人到來,不由大為惶恐,怔怔地看著他們,一時說不出話來。

何炯看到,卻是麵大變,抬起鬼袖,掩麵痛哭失聲。

李小民看得心中淒慘,跳下馬來,走到他邊,低聲道:「妳也不要太傷心了,令堂大人現在還健在,看上去還好,也是大幸了。」

何炯一怔,抬起頭來看著他,哽咽道:「主人,這,這是拙荊啊!」

李小民嚇了一跳,失聲道:「妳老婆?哇,這麼大年紀,要說是妳,我都信!」

何炯臉一紅,卻不敢說什麼,隻得苦笑道:「主人,奴才已經死了十幾年了,拙荊也都老了!」

看著妻那蒼老的麵容,何炯心中痠痛,知道這些年來,過得一定不好,所以才會未老先衰,看上去足有五六十歲的模樣。

李小民心中惻然,拍著他的鬼肩,以為

他的作,在農婦和眾親兵的眼裡,卻甚是詭異,隻見這年將軍在空中虛拍,口中還在喃喃說著什麼,讓眾人心中,都不有一涼意湧起。

李小民回頭一看,見親兵們傻傻的樣子,微微一怔,揮手道:「妳們在這裡等一會,不要跑!」自己邁步走進了那戶農家。

進去以後,到看一看,見一黑黑的屋子裡,一個老太太蓋著骯髒的被子躺在床上,骨瘦如柴,口中喃喃,象是已經沒多日子好活了。

一見老太太,何炯心如刀絞,在空氣中現出來,撲倒在床前,放聲大哭,聲音慘痛至極。

那老太太茫然睜開眼睛,借著門外進的微,看清了何炯的麵容,不由眼中現出激的目出乾瘦的手掌,著何炯的臉,聲道:「炯兒,妳,妳回來了?」

接著,又想起了什麼,環顧四周,嘆息道:「我早知道我快要死了,還好死了能看到妳,炯兒,這麼久妳不去投胎,就是為了等我嗎?」

何炯已是哭得說不出話來,抱住老母,痛哭不止。

門外那農婦聽得門裡哭聲,驚訝至極,慌忙走進來,一眼看到何炯,不由大驚失,倒退了幾步,指著何炯,中荷荷聲響,卻無法言聲。

李小民見嚇住,笑著擺擺手,低聲道:「別,我是朝廷裡的大,會仙法的,今天帶妳丈夫回來,就是讓妳們再見一麵!等見了這一麵以後,他就要離開,以後恐怕很久才能再回來看妳們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