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週一行人離開大營後不久,李靖也派出了快騎飛速奔往長安。書趣樓()
論速度,軍中的快騎是無人可比的。
自攜帶三匹速度最快的戰馬,背後著四支掛有李靖名字的將旗,一路驛站全程綠燈,所過之,無人敢擋。
各驛站大老遠的看見這種形式的快騎,都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將本驛站最好的快馬牽出來準備好,同時在馬上備好傳令兵所需的食以及淡水。
傳令兵至驛站門前,換馬而不,繼續奔往下一站,這個時候驛站才會據傳令兵留下的戰馬資訊進行登記。
這是一條完整的流等級資訊,下一個驛站登記上一個驛站的資訊,最終所有驛站的資訊都能對上,其中包括了中間的時間。
而現在唐朝的驛站係統還遠沒有達到巔峰時期,特別是在北部稍微偏遠一些的荒涼地區,本無法做到二十裡設定一個驛站。
所以在這片區域,傳令兵往往是帶著三匹馬,途中自行更換,到了下一個驛站直接更換三匹戰馬。
唐朝方規定普通訊件一天必須行走一百八十裡,最快的則要求日馳六百裡,如果是這個速度的話,李靖派出的這個快騎,就算考慮到天氣因素,最遲第三天日落前也要把這封信送到長安。
但那樣做的話,基本意味著這是負責送信傳令兵的最後一次任務了,此次任務過後,整個人就徹底的廢了。
四支小旗,意味著日行四百裡,這讓傳令兵能在途中稍稍的休息一下。
不過按照慣例,在前段路程的時候是不會休整的,怕的是耽誤路程,後麵如果時間還寬裕,會稍稍休息半個時辰補個覺什麼的。
當然,這種機會並不大,就算是日行四百裡,也幾乎是要日夜兼程了。
從定襄趕往長安,這名傳令兵用了兩天半的時間,進長安的時候他幾乎是睡著的狀態,不知道從哪個驛站要來的繩子將自己捆綁在馬上防止跌落。
模樣雖然很慘,但一路上他卻擁有最高的通行權,背後掛著的那四麵小旗就是尚方寶劍。
至於發生車禍什麼的,就算撞到的是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等人,那也隻能抱歉,為了維護規矩,皇帝也得忍痛罰他們,雖然不可能是最重的罰。
所以別看長安二世祖多的,但見到這種背後旗的大佬們一個個還是能慫多遠就慫多遠的,誰敢站出去皮上那麼一下,等待著他的隻有斬頭這一條路可走。
書房,剛剛結束了小會的李世民便聽到了來自定襄道的四百裡加急。
李世民微微皺了皺眉頭,將在外,軍令有所不,這個道理他很清楚。
所以打一開始,他就全權托付給了李靖,甚至還賜了他一把尚方寶劍,所以一般的事,李靖用的是普通的驛馬進行傳遞的。
四百裡加急是個有意思的選擇,意味著這件事可能不是十萬火急,但也真的很著急。
難道是突厥那邊發生了什麼異常?
“把房相他們召回來!”李世民朝著門外吼了一聲,隨機拿過裝有信件的竹筒,上麵有火封,一麵印有馬上飛遞四個完整的字跡,一麵印有李靖兩個字。
檢查了下兩麵的封口,確認都是完整的,李世民這才點了點頭:“扶他下去休息,賞!”
賞賜什麼不用李世民親自去開口,除非是他心好,指定了賞賜,不然的話都會按照提前製定好的賞賜進行封賞。
拆開加急信件,李世民瞪大了眼睛,仔仔細細的看了三遍,一遍又一遍的確認,怎麼也看不出半點問題,這封信的確是李靖寫的,字跡印章暗語什麼的都對,但為什麼自己就是不相信這信上的容呢?
“陛下,可是前線有變?”房玄齡等人匆忙折返了回來,路上詢問了下原因,知道是李靖發回了急報。
“你自己看吧,朕怎麼覺得有些假呢?”李世民將信遞給了房玄齡。
“瀕死重傷兵一百一十二人,注一支未等治療正常死亡者四人,過敏癥死亡者兩人,治療後正常死亡者二十二人,無過敏癥死亡者,餘八十四人,已有半數接近痊癒,餘下者狀況持續好轉,僅速度稍慢,臣詢問原因,趙王府主薄馬周告知甲乙兩箱藥使用者恢復快,丙丁兩箱恢復略慢。
臣預計年後大戰將至,平定北方已定局,懇請陛下下令為前線輸送此新藥……”房玄齡越讀越是驚訝。
“那可是傷兵營啊……”長孫無忌聽的目瞪口呆,被於李元景的這一手作給氣的講不出話。
傷兵營是什麼況本不用多講,進十出一那都是他們親眼見過的,親自經歷過的。
一百一十二個重傷傷兵,能在治療後恢復八十多個,而且聽李靖的意思,似乎早點治療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難怪這個訊息李世民不太相信,換做是他們也同樣不會相信。
“召趙王宮!”李世民朝著門外吩咐道,事是李元景搞的,他們這幫人想的再多不如把李元景找來問一問,到時候什麼都明白了。
“陛下,這些藥怕是不便宜!”長孫無忌苦笑著搖頭道。
“嗯!”房玄齡也跟著點了點頭,接著分析道:“以趙王殿下財的格,現如今有了這種寶貝,他是絕對不會賤賣的,就算本不高,他也一定會讓別人認為本很高的,比如說凡參與者,每人十貫,凡死亡者,每人三十貫,單單隻是這次的試驗,他便扔了一兩千貫進去,而李靖訴說所用藥不過八百支,算下來隻是這方麵一支就用了兩貫……”
“玄齡多慮了,那隻是為了讓將士們接試驗而給出的價碼,後麵是可以均攤的!”長孫無忌笑瞇瞇的說著,李元景的手段他太瞭解了,這麼多年不是白混的,兩個兒子也不是白給他當狗子的,什麼都套不出來,還要這兩條狗,不對,是兩個兒子乾啥?
“就算如此,陛下也要做好一支一貫的心裡準備,甚至能不能拿下都是一回事!”房玄齡卻是不以為意。
隻是有些可惜,程知節這個時候不在,如果他在的話,本不用李元景去反駁什麼,程知節一個人就能把在場的諸位給噴死。
治病救命的好東西,一貫一支?想啥呢?回家做夢去吧!
大唐第一閑王
穿越到大唐王朝,成為皇帝的楊辰,剛推倒江貴妃后,還沒還來得及感受三千佳麗的波瀾壯闊。就陷入了一場陰謀之中,奸佞之臣權傾朝野、外邦之族狼盼鷹顧、必殺之局暗流涌動。奸臣當道、國將不國,天子亦握屠刀!楊辰平亂黨、掃異族、治天下,縱橫八荒、橫掃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昏君?庸主?暴君?”...
天啓三年,成了天啓皇帝還有信王朱由檢的弟弟,然後還做了皇帝。 做了皇帝就要乾點事情,一不小心還幹大發了。
以詩賦揚名,用智謀天下。江山多嬌,風流人物看今朝。江湖武林,爭領群雄。策弄朝堂,功名四方。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不羨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