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二百一十章 幕後真兇(三)

《一品仵作》 第二百一十章 幕後真兇(三)

“明著都是元黨。書趣樓(www.shuqulou.com)”步惜歡一笑。

“那暗地裡呢?”暮青挑眉問。

話音剛落,花廳外一人從梨樹後忽然現,跪在樹影裡道:“回主子,信已送出,八百裡加急,三日到西北!”

步惜歡聞言,緩步走到花廳門口,負手遠,淡聲道:“傳令下去,今日起日夜監視相府、晉王府、醫院提點府。”

“是!”月殺起,垂首而退,退到樹後影一虛,悄無聲息地不見了。

夜風蕭蕭,唯見枝頭輕,暮青著步惜歡的背影,見他負手月,聲音淡如夜風,“藥局的院判是醫院提點的得意門生,醫院的老提點姓馬,乃元廣的原配馬氏之父。新衛尉的嫡妻是馬氏之妹,而新外城守尉姓田,我剛登基時,覬覦帝位的不,元廣曾當街遭到刺殺,當時救了他的正是田老將軍,而田老將軍重傷,拚盡醫將他從鬼門關救回來的人正是醫院的老提點。新外城守尉是田老將軍之子,此人是個孝子。”

暮青的心頓時沉了下去,許久之後,道出一個人名,“……元謙。”

步惜歡轉向暮青,“元廣親之時,老國公尚且賦閑不問朝政,為其議親時便定了醫院提點府裡的嫡小姐。馬氏弱,婚後多年才得一子,臨盆當晚就死了。元謙本是嫡子,但其外祖家在朝中不過正五品,繼母華氏乃郡主之,其子元修貴為嫡子,元謙便了庶子。他子弱,不曾出仕,亦不常出府,隻好結才子詩弄墨,正值而立之年。”

曾推測幕後之人懷武藝,年紀在二十五到三十歲間,其母常年臥病,他對母親有很深的,且對元家心懷怨恨。

Advertisement

馬氏死得早,元謙對應該沒有印象,但他本是嫡子,卻了庶子,相府裡三子四,個個有母親,唯獨他沒有,難免不會思念生母,對元家心生怨恨。

如今唯有懷武藝一事不知真假。

“元謙子弱,多半不是真的。”巫瑾道。

元謙的外公是醫院提點,老提點是元廣的嶽丈,元廣想必也很放心將為元謙診病調理之事給他。這些年來,元謙請醫問藥都由醫院管著,他有疾無疾,自是由醫院說了算。

“想知道他有疾無疾很容易,本王為其診脈一回便可知曉,隻是此人藏太深,即便診出他子無恙,也無鐵證證明他便是幕後之人。他在名分上雖是庶子,但到底是原配所出。若無鐵證,元廣未必輕信。”

“他不信你我,總該信元修,信已加急送往西北,元修收到信後必會肅清,嚴加審問。”

“等西北的訊息?”巫瑾很不贊

“不等!等則生變!”步惜歡道,從盛京到西北,信一去一回要六日,再算上元修那邊肅清及審問的日子,說不定要等上十日。伏殺事敗,幕後之人必能料到份會暴,等這十日變數太大,不等!

“揭發宜從速,不如今夜!”步惜歡看向暮青。

今夜揭發此事,元廣不信也會將元謙嚴看管起來,先控製住元謙,再等西北的訊息,如此才能些變數。

暮青從得知幕後之人後就沒再說過話,見步惜歡看向,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有兩件事需要準備。魏卓之去將梁俊的友人帶來,大哥幫我做件事。”

走到巫瑾邊附耳一說,巫瑾笑道:“好。”

步惜歡和魏卓之的耳力很好,暮青的聲音雖小,兩人卻都聽得清楚。

Advertisement

魏卓之著肚子站起來,嘆道:“唉!本來打算嘗嘗都督府裡的飯菜,看來是沒這口福了,本公子可真是主的子跑的命。”

巫瑾也起道:“妹妹府裡的飯菜隻能改日再嘗了,大哥先回府準備。”

暮青親自將兩人送出了府去,回來後與步惜歡一道回了閣樓。

飯菜送來後,步惜歡盛了碗清燉烏湯推到暮青麵前,慢聲說道:“暖暖子。”

“嗯。”暮青端起碗來便喝,一句別的話也沒。

步惜歡嘆道:“擔心元修難以接?”

暮青將碗放下,眉心裡添了憂,“元修很尊敬他。”

沒見過元謙,但印象很深,因為元修時常提起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想帶見見元謙。元家有三子四,元謙排行老五,元修卻稱他為大哥,在他心裡,元謙是相府的嫡子,是他的兄長。

“元修並不瞭解他。”步惜歡夾了顆紅梅鴿蛋放進暮青碗裡,楊氏以為魏卓之和巫瑾也在府中用膳,因而做了不菜,有些菜寒,不適合這日子裡吃,他便挑些能吃的夾去碗裡,邊佈菜邊說道,“夜長夢多,此事不宜等。明日你要上早朝,上回沒驗你的,元敏並未全然釋疑,你進宮尚有險,不如今夜手,元家經歷這番大才會無心理會你。”

暮青懂得此理,因此剛纔在花廳裡才讓魏卓之和巫瑾急辦那兩件事。不往盤子裡筷,隻吃著步惜歡布的菜,道:“當年和這些日子以來的事都與元謙有關,證據確鑿,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與晉王府有關。”

晉王府即是當今五王爺府,步惜歡的五伯府上。

嶺南山中的殺手組織是當初青蟒幫的餘孽立的,隻與元謙有關係,並不能因其建在嶺南就說與嶺南王有關。

Advertisement

“元謙常年裝病,出府不易,誰助他私通勒丹,誰助他勾結的青蟒幫?他外祖家雖可助他,但想讓江湖匪類忠心於他甚至願為死士,可不那麼容易。當初府清剿匪幫,青蟒幫的餘孽逃散後是如何在各地建立分舵訓練死士的?元謙在相府,這些年來組織裡的,他是如何運籌帷幄的?他再聰明,憑一人之力也難以事。我那五伯困於盛京,嶺南王被迫聽命於元家,元家裡有人心存反意,他自然樂意相助。你審那些殺手時,他們聲稱自己是主公豢養的死士,那麼何人是他們的主公?元謙?我倒覺得,我那五伯乃皇族脈,主公之稱,他用著才符合常理。”

一個建在嶺南地界的死士組織,口中所說的主公是嶺南王的外孫、先帝的皇子,這才說得通。

也就是說,元謙是幕後之人沒錯,但他一人難以事。這些年來,晉王和嶺南王、元謙和其外祖家,還有暗助他們的一些朝臣,已暗中結一黨!這便是今夜他為何要命人將晉王府一併監視起來的原因。

“有道理。”暮青喝了口熱湯,卻覺得怎麼也暖不到心口。

想起了爹。

當年和這些日子的事都是元謙所為,他便是苦尋多時的幕後真兇,那麼,毒殺爹的可是元謙?

步惜歡見暮青捧著湯碗,不由將那碗放下,握住了的手,“莫要憂思,真相就在眼前了,今夜興許就能知道。”

他曾派人查過柳妃在宮前曾去過何,與何人暗懷珠胎,那孩子生下來後又在何,但柳妃到了盛京之後,與其行蹤有關的人皆失蹤了。但事已至此,這條線查不出來已經無妨了。

真相究竟如何,問元謙吧。

暮青點了點頭,再沒說話,天終將會明,且待今晚!

Advertisement

飯後,魏卓之未歸,月殺也未歸,暮青和步惜歡在屋裡靜等,乾等著無聊,暮青便下了閣樓到廚房去尋楊氏,問府裡有沒有棉花和碎布。

“有,奴婢年初給兒們做棉的棉花還剩了些,碎布也有。”

“一併送來,針線和草紙。”暮青吩咐了一句便回去了,隻留下楊氏在廚房裡發怔。

男子要針線和碎布實屬怪事,楊氏將暮青要的東西送到閣樓上時,見暮青與一水師兵同坐在圓桌旁,瞧著實在不像回事。

心頭再多的疑,楊氏也沒多問,將針線棉花等放下便退下了。

“這是要做什麼?”步惜歡聽著腳步聲去遠了纔好奇地問。

月事帶。”暮青抱起針線簍子就坐去了榻旁。

這時代子的月事帶,實在難以忍

沒有衛生棉,子信期時都是用棉布包著草木灰製月事帶,草木灰用過後便理掉,棉布洗了晾乾還要再用。有些貧苦人家的子甚至用樹葉或禾桿灰包在棉布裡,很不舒服,而且很不乾凈。

早就想用棉花些乾凈舒適的月事帶,但以前爹的俸祿微薄,隻能打消這念頭。如今在都督府裡,倒不必如此節省,趁著還有些時間,些舒適乾凈的月事帶。

月殺沒回來,讓月影去尋這些,怕等他回來,魏卓之等人也就回來了,所以隻能跟楊氏要了。

楊氏守本分,知進退,觀察了很久,是個可信之人,因此不怕起疑。

步惜歡久未出聲,暮青趕時間,也沒工夫理他,但覺得到有道目一直落在手上。

隻見暮青剪了條長長的棉布,在上麵鋪上一層草紙、墊上一層棉花,鋪上一層草紙、再墊上一層棉花,反復三次,尋了條棉布覆上起,兩邊製了條係繩兒,做好後放到一旁,看起來很綿,竟有些可

他鬼使神差地走過去,剛要拿來瞧瞧,暮青便拽到了一邊,不許他

“為夫不嫌。”步惜歡聲笑道,日驗,他都不嫌晦氣,還會嫌這些?

臟瞭如何用?”暮青頭也沒抬,繼續

鬧了半天是嫌棄……

步惜歡尷尬地咳了聲,聲音剛落,窗外便傳來月影的聲音。

“主子,魏公子回來了。”

------題外話------

電腦網線壞了,昨晚沒弄好,上午找人來修,總算修好了。

妞兒們久等了,我去吃飯,然後碼字,今天就不回評了~群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一品仵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