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宋風流 第977章真相會如何

《大宋風流》 第977章真相會如何

第977章真相會如何自己就猜到了,這頓魚肯定不是那麼容易吃的。

包拯先掃了一眼陳慶之,誰料陳慶之故意裝作埋頭吃魚的樣子,本就沒往他這邊看。

隻是猶豫了片刻,包拯便點頭道:「與君分憂,乃是臣的本份,家有事隻管吩咐。」

「好,朕等的就是包卿家的這句話,哪像是慶之……」說完趙禎掃了陳慶之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小頭一個。」

家這話好不講理,臣已經說了,這件案子除了包大人之外,別人本沒辦法手,我就一六品小,難道還有本事翻了天不。」

「既然他不能翻天,那這翻天的事就隻能到包卿家手中了。」

包拯心裡有了一想法,就在自己驚訝於陳慶之的計策這麼快就靈驗的時候,趙禎沉聲道:「關於李娘孃的事,想必包卿家也聽說了。」

「略有所知。」包拯連忙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朕就命你與陳慶之二人偵破此案,需要的一乾人等,我會讓小喜子配合你們調查,一旦確認有人證活在宮中,立刻將其保護起來,務必要拿到他的口供。」

「臣遵旨。」

說是說,笑是笑,可是一旦遇到正事,包拯與陳慶之立刻嚴肅了起來,現在有了趙禎的聖旨,破起案來,應該會容易一些了吧。

一頓全魚宴,吃得趙禎也是心滿意足,隻可惜宮中的廚始終都沒有給自己做出過這樣的魚宴,走的時候,自己還不忘告訴陳慶之,等有機會的時候,朕還會再次臨的。

宴請趙禎這到沒有什麼,等到家的車仗離開之後,包拯沒好氣地瞪了陳慶之一眼,沉聲道:「慶之你也太大膽子了,怎麼敢請家吃魚?先不說合不合禮數,萬一魚刺傷到家該如何是好?對你可是一輩子的事呀。」

Advertisement

陳慶之也知道包拯這是為了自己好,尷尬地笑了笑道:「在南清宮時家說要找一安靜的地方,我想來想去,也隻有這裡最安靜,也沒想太多,順便就了一手。」

「唉,你呀!」包拯苦笑地搖了搖頭,輕嘆道:「快把南清宮發生的事跟我講講。」

陳慶之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自己隻能把自己見到的跟包拯說了,又講了自己在這裡時跟趙禎聊天的容,認真聽過之後,包拯眼前一亮:「這麼說來,家真的是打算追究到底了?」

「當然。」陳慶之點了點頭,輕嘆道:「這事別說擱上,就算擱在任何一個人的上都會想著弄個水落石出才行,畢竟那可是自己的親娘,說不心疼誰信。」

「那就好,那依著慶之的意思,咱們先從誰開始查起?」

陳慶之想了想,說了三個人的名字:「第一是寇珠,第二是陳琳,第三就是幫李娘娘逃出宮的那個小太監,隻可惜,李娘娘並不知道那人的名字。」

「應該能查出來的,咱們還是先從寇珠與陳琳開始查起。」

兩個人又商量了一番之後,終於定下了大概的計劃,當然這個計劃全都是圍繞著能找到寇珠與陳琳製定的,就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如自己所願。

第二天一早,包拯跟陳慶之兩個人便來到宮門外,此時喜公公早就等在宮門,看到兩個人到此時連忙迎了上來,低聲道:「萬歲爺現在正在金殿早朝,二位大人跟我來。」

兩個人也不知道喜公公會帶自己去往何,本想朝著宮裡走,誰料喜公公一轉,卻把兩個人往宮外領去。

陳慶之頓時一愣,奇道:「喜公公這是打算帶我們去哪裡?」

喜公公笑道:「陳狀元也不想想,你們要打聽的可是四十年前的事,現在宮中這些人哪裡知道什麼,咱們去拜訪一位宮中的老人。」

Advertisement

「哦,原來如此。」陳慶之恍然大悟,突然又道:「既是拜訪,那要不要先準備些禮?」

「這……」喜公公頓時一愣,自己可沒想過這點,本以為有了聖旨一切事都容易得很,聽陳慶之這麼一說,自己才意識到,的確應該準備些禮纔是。

可是,自己出都出來了,該準備什麼纔好呢?

看喜公公焦急的樣子,陳慶之就知道他肯定是沒有帶錢,自己笑道:「我與包大人辦案,又怎麼能讓喜公公掏腰包,公公隻需告訴我該準備什麼就好了。」

「這……」考慮了一下,喜公公輕聲道:「要是陳狀元手頭寬裕,就買幾方玉印,老祖宗最喜歡的就是刻印,這肯定能投其所好。」

這印價格可是不菲,不過這些錢到陳慶之這裡就不算什麼了,先答應了一下,三個人又到了附近的文玩鋪子裡找了一圈,果然找到一方玉,隻是這價格實在是高了些。

陳慶之作也快,不是買了這方玉,甚至還給喜公公多買了一塊玉,搞得喜公公一臉的驚喜,卻裝模作樣半天才收了下來。

有了這塊玉,喜公公的話自然又多了起來,三個人一路來到一棟小宅院前停了下來,喜公公上前拍了拍門環,大聲道:「老祖宗,我來看你了。」

「誰呀?」半晌,院子裡傳來一聲蒼老的聲音,又過了一會,院門被人從裡麵拉了開,一個蒼老的麵容出現在門前,看到喜公公的時候,頓時出笑容:「雜家當是誰,原來是小喜子,這兩位是?」

喜公公連忙介紹道:「二位,這是我在宮中的老祖宗,當年也是萬歲爺邊的紅人,你們慶公公就好。」

「慶公公。」包拯跟陳慶之拱手打了聲招呼。

這時,喜公公才介紹道:「這位乃是開封府包拯包大人,這位是開封府督察使院陳慶之陳大人,他們二位今天才見慶公公,乃是奉了家的旨意,想要問些事的。」

Advertisement

家的旨意?」慶公公頓時一愣,臉上出疑:「雜家都多長不在宮中,找我能問什麼?」

陳慶之微微一笑,先把手中的玉遞了過來,笑道:「聽喜公公說,慶公公最刻印,剛好我手中有這麼一塊料子,要是公公不嫌棄的話,就留下練練手。」

這麼好的料子,居然讓自己練手?

慶公公哪裡不明白陳慶之的意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接著點了點頭招呼道:「三位先進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