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州這邊《神巨星》依然在有條不紊地拍攝中,雖然一直磕磕的,不過好在場景簡單,其他演員都沒有什麼問題,主要是小迪演的主角。
一些著重表現人心,以及緒轉變的戲份,都得慢慢磨,七八遍,十多遍拍好一個鏡頭都算好的。
好在沒有別的問題,一切還都在預期的安排中。
2月很快過去,春節檔也算是真正結束了。
形勢沒有多變化,《大圣歸來》以12億的超高票房,毫無懸念地拿下2014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寶座
這也是春節檔連續三年都有十億級別的電影出現,漢唐傳連續三年蟬聯春節檔票房冠軍。
而同題材真人電影《大鬧天宮》最后億8億出頭的票房收,雖然口碑很差,不過西游這個ip目前還是很的,沒有像后來那部《兒國》一樣,崩的徹徹底底。
綜藝電影《爸爸去哪了》雖然后期崩的更厲害,不過靠著前期的高票房,最終也突破了六億大關。
而之前墊底的《奧門風云》卻在口碑一般、排片一般的況下,出現了良好的走勢,最終票房堪堪到五億門檻。
首日2800萬,最終票房五億,這個比例在現在的電影市場絕對是很罕見的。
要知道現在首日票房和總票房比例能達到這個比例的,基本上都是口碑發的片子。
一般來說,總票房也就是首日票房的十倍,比如《爸爸去哪了》首日5100萬,最終六億。
《大鬧天宮》首日破億,最終八億。
《私人訂制》首日7000萬,最終七億。
《警察故事》首日6000多萬,最終五億出頭。
都差不多維持在10:1的比例,哪怕是《泰囧》、《鬼吹燈》系列這些口碑比較好的大片,也都差不多。
只有《星際穿越》做到了接近20:1的比例,《戰狼》首日2800萬,最終票房高達八億,比例達到28:1,算是個例外。
《奧門風云》固然有前期排片的原因,不過那百分之二十多的排片也是完全夠了,上座率還沒其他幾部電影高。
前期排片也夠,口碑不好,最終卻能逆襲。
又是打破常規的一部片子,每次出現這種片子,比如《京城故事》人節大賣一億,當初雙十一的《失三十三天》大賣,對行業都造了不小的影響。
就《京城故事》上映的這半個多月,在地票房達到了435億,雖然走勢不行了,不過還是可以沖擊一下五億的。
破五億算是黑馬,畢竟之前的黑馬多了去了。
但是人節首日破億,這就罕見了,甚至比趙瑋的《致青春》拿到七億票房的影響小不了多。
《致青春》的功,讓青春片為小本電影的最佳選擇之一,甚至一度有蓋過喜劇題材風頭的意思。
何囧要拍《梔子花開》,羨的《同桌的你》五一之前要上映,又上馬了一部《匆匆那年》、《左耳》。
三部青春片,小里小氣的王長天連開三部中小本片子,分散了風險,哪怕有一部大賣,都是賺的,這是將猥瑣發育貫徹到底了。
《失三十連》之后一大堆小本喜劇片票房破億,甚至三四億的也不,而且十一月份不再是賀歲檔之前可有可無的肋,慢慢吃香起來。
每一部非常規的電影出現,都會讓市場發生一點變化。
《奧門風云》也算是打破常規,口碑不好,走勢堪稱逆天。
全國數百家影視公司,以及無數投資商這時候對《奧門風云》的關注甚至不比《大圣歸來》小。
畢竟相比而言,后者不是那麼容易拍的,他們無法復制這個功,而《奧門風云》看起來就稍微靠譜一點。
就如同唐安連續三部科幻大片大,也沒有人敢去拍科幻片一樣。
拍不出來,跟風也沒有,人家不是傻子。
春節之后除了這些片子之外,《霍比特人2》拿到近五億票房,在好萊塢大片中算績很好的。
一些中小本國產電影中,陳昆、劉佳玲主演的電影《過界男》拿到1400萬票房。
《畫皮》系列第三部還沒有開始計劃,《鬼吹燈》系列也暫時停了一下,連續上了兩部,而且盧釧的《盜墓筆記》也給這個題材造了一定影響。
同一類型的片子太多了,容易審疲勞,而且《鬼吹燈》的男主角也不可能一直用陳昆。
沒了這兩個系列,之前一直在中生代男演員中領頭的陳昆漸漸掉隊了。
不過陳昆和鄒訊在陳國幅的工夫影業了一,算是個小東。
陳國幅綁定了這兩個演員,肯定不會白白浪費,已經把《畫皮》的續集版權要過去了。
這也是唐安本來就要給他的,公司立初期這四年,多虧了陳國幅幫忙,一部《畫皮》續集版權不算什麼。
而且,吳爾善已經不可能拍第三部了,除非《封神系列》撲街。
陳昆這兩年一直不溫不火,欠缺了運氣,接不到好片子,呆在隆信達那小公司也可不能有什麼資源。
有能力沒人脈也不一定有用,像雷家音能出演寧昊的《黃金大劫案》,靠的就是人脈。
當初寧昊找不到合適的演員,徐征就推薦了自己的同事兼校友,同在魔都話劇院的雷家音,這就是人脈。
有能力不一定有用,但也不一定沒用,大勝國際在籌拍一部魔幻大片《鐘馗》,男主角就找了陳昆,就是看中他之前在同題材的功。
票房剛過千萬,就算有陳昆和劉佳玲主演,在電影市場上連一朵浪花都翻不起來,連上薪浪熱搜榜和百渡熱點的資格都沒有。
其他諸如周杰侖都不知道的《花臺》,《喜夜》、《一路向西》原班人馬出演的《林中小屋,《北京故事》的兄弟《江南故事》,同樣沒有任何聲響,在這日益火的票房市場,來了趟院線三日游。
整個賀歲檔,最大贏家毫無疑問是漢唐傳,其次羨傳靠著發行《爸爸去哪了》大賺一筆,還和湘南衛視談妥了下一部的發行事宜。
伯納同樣收獲巨大,邵氏和太娛樂想把《奧門風云》打造一個系列,正在準備第二部的劇本。
萬達在《大鬧天宮》中賺了一筆發行費,《京城故事》是保底費就是投資的兩倍,還有超出部門的分,也收獲不小。
《大鬧天宮》總投資五億,不過實際只有25億,另外25億是特效費用,拿海外版權質押給了特效制作方。
14億宣發費中也有6000萬置換來的資源,宣發上面也就是8000萬。
8x033-08=184億,25億本換回184億的收。
不過星浩是主控發行方,票房上面還有的賺,再加上片廣告、其他方面的版權,收益不錯。
功了,當然要拍續集,星浩已經在啟下一部了,還是和中影份合作。
湘南衛視在這次的春節檔也是收獲不菲,功將旗下一檔綜藝節目運作大賣電影,電影和綜藝方面可以相輔相,也表明了綜藝電影的可行,為湘南衛視開發了一個新的盈利方向。
同時也為綜藝節目拓寬了收視人群,畢竟看電影的觀眾和電視節目觀眾并不是非常重合,也就能進一步帶收視率。
皆大歡喜,幾大公司都各有各的收獲。
收獲結束了,那麼就該埋下種子,等來年繼續收獲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伯納、羨、萬達、中影召開發布會,宣布了幾部新片的消息。
萬達正式完對傳奇影業的并購,28億元的價格,高達百億的并購案,讓影視圈側目不已。
這個數字比之前收購ac的26億還要高,放在國影視行業,基本不可能出現這麼大數字的并購案。
同時萬達宣布,傳奇影業將開拍《環太平洋》續集,還無意中,將會在續集中添加一位華人星。
沒說名字,估計是為了吊胃口,做宣傳。
不過圈人都知道定了是誰了,除了景田,葉擰不可能安排其演員,否則王首富都不答應。
而且,王長天又接連發布會,宣布以12億的溢價價格,將羨持有的新麗傳28的份出售給林芝藤訊。
林芝騰訊是藤訊旗下一家公司,專門用于收購、并購、投資等業務。
接著藤訊又宣布拿下新麗傳剩下60的份,為新麗傳的絕對控東。
拿下新麗還沒完,藤訊又接著對歡銳等多家影視公司完注資。
任誰都知道,藤訊這是正式對影視圈吹響了沖鋒號。
控了新麗傳,估計很快就要像當初的文化中華一樣,換個名氣,或者直接并到藤訊影業。
不過這還沒完,影視行業大作一個接著一個。
漢唐影業完b融資,以160億的估值融資20億,用于糯米電影今年的票補,以及影視劇、影院方面的投資,融資后估值達到180億。
王長天和團的王星、微影時代ceo林檸聯合召開發布會,宣布團的貓眼電影正式剝離出來立貓眼電影文化傳公司。
由王長天控的羨控、羨傳兩家公司,以及微影時代,以貓眼電影23億的估值計算,三方分別向貓眼電影注資10億、8億、8億。
注資完后,貓眼估值達到49億,線控持有2041的份,羨傳持有1633的份,微影時代持有1633的份,團還剩下4693的份。
羨和藤訊的份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團,再結合之前羨把新麗賣給了藤訊籌集資金,雙方明顯站在一邊了。
新的貓眼電影文化由王長天出任董事長,ceo一職由團總裁鄭智昊擔任。
而鄭智昊早在2006年就在藤訊擔任社網絡事業群副總裁,負責qq空間,先后打造了qq農牧場等一系列的qq空間游戲。
新的貓眼,實際上就是控制在羨和藤訊手里,主導方還是王長天,團只有個大東的名頭了。
不過團現在要面臨糯米網、了麼、大眾點評等多家公司的競爭,本九需要大量資金,實在沒有多余的錢來投到票務平臺上面。
大作遠不止這些,不知道是約好的還是巧合。
伯納正式向納斯達克遞了退市申請,這個曾經國最大的民營發行公司,第一個登陸的華國影視公司,最終還是黯然退場。
市值和當初上市的時候沒有多漲幅,而原本百億左右市值的華宜、羨,如今至都翻了兩三翻。
伯納的退市,可以說蓋過了之前任何一個消息。
說是影視行業的地震也不為過,畢竟是上市公司!
全球十大證所,紐所排第一,市值166萬億元,納斯達克隨其后,市值46萬億元。
雖然不是在紐所、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就比其他證所上市的公司牛,但在世界著名的票易所上市,本就是市場對其的一種認可。
伯納的退市也給國創業板的影視帶來一定影響,幾家公司的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
三月上旬,距離伯納正式遞退市申請沒過兩天,伯納宣布,旗下近百家影院全部加萬達院線。
先是退市,接著旗下電影院又加萬達院線。
繼王長天和藤訊合作之后,另一大巨頭伯納最終也還是選擇了和萬達合作。
國影視行業在短短的一個月里,出現了新的格局。
原本漢唐、華宜、伯納、羨、小馬、星六大巨頭,加了個萬達就是七大巨頭。
不過小馬分崩離析在即,星專注影院業務,減了影視制作業務,只是利用集團的院線優勢參與投資、發行。
變來變去,還是前幾年的四大巨頭,加上萬達這第五大巨頭。
不過樂事倒是后來居上,《小時代》系列、《敢死隊2》等多部電影取得功。
還簽約了張一謀,以8億的價格拿下了吳雨森新片《太平》保底發行,張一謀的新片《歸來》也將在今年上映。
樂事經過這幾年的時間,投數億資金,組建的地面發行團隊已覆蓋全國136座城市,1200家電影院,有了一張完整的地面發行網絡。
不過樂事還是無法撼五大巨頭的位置,只是在第二梯隊于領先地位。
國電影市場還是五大巨頭的天下,雖然啊貍來勢洶洶,《致青春》也大獲功。
不過《盜墓筆記》慘敗于暑期檔漢唐手下,除了以10億保底的價格從萬達手上拿到《一步之遙》保底,以五個億從羨手中拿到陳可鑫執導,趙瑋、黃博主演的《親的》發行權之外,并沒有其他的作。
而藤訊影業,是藤訊視頻旗下,隸屬網絡事業群,以自制劇,自制綜藝,電影參投等業務為主。
以視頻平臺為核心,對外廣泛合作影視項目,參與電影投資并不是主要業務。
至于百渡,也立了奇義影業,不過連自制綜藝都,所有力都放在網劇和網大方面去了,這方面的量比任何一家視頻平臺都大。
不過無法和土豆相比,畢竟有《鬼吹燈》、《盜墓筆記》這樣的大ip,背靠漢唐傳,和集團以及旗下各大子公司合作,不是其他網劇能比的。
但是奇義的量大,去年一年全網上線800部網絡大電影,奇義就占了將近500部,平均每天16部。
只是去年一年,這800部網絡電影的分賬總票房還不到4個億。
而且網絡電影如今本看不到什麼前景,幾乎99都是制濫造。
由于分賬方式的原因,制片方都研究出了投機取巧的方式。
之前各大平臺的分賬規則是觀看超過“六分鐘”才算一次有效播放,一次有效播放的分賬價格因為獨家和非獨家,等各方面因素的緣故,在1-6元之間,以合同為準,這就形了網絡大電影的“六分鐘定律”。
看六分鐘就算一次有效播放,也就是說算一張“票”,管它故事是什麼,先把觀眾騙進六分鐘之后來再說唄!
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網友、獲取流量,大多數網絡大電影在前六分鐘上絞盡腦,恨不得把所有彩鏡頭和懸念都堆在前六分鐘。
而六分鐘以后的劇卻往往呈現坡式垮塌,以至于對于很多網絡大電影來說,6分鐘以后都算爛尾!
他,鬼門之後,人稱閻王…… 他,曠世奇才,人呼男神………… 他,浪裡小郎君,一夜七次俯臥撐………… 他說,我沒有吹牛皮,隻是想做夢………………
在不見血光的資本角力之中,樸實無華的文字亦可躍爲鋼盔鐵甲的戰士,瞭然於胸的規則亦可成爲如臂揮使的十八般武器。原來這既無硝煙,也無冷兵器的戰爭也可如此精彩…——講人話就是一本都市賺錢爽文,講述一個來自未來的資管大佬靈魂穿越到2014年,以十萬本金入市猛幹大A作爲開局,到創立“天盛資本”,最終成爲全球資管規模最大的金融巨頭。後面主角投資的公司也會出現一些現實中還沒有出現的近未來高科技產品,也和黑科技文沾些邊,可理解爲是一本都市商業科技文。符合大佬口味的請點擊收藏,放心食用書友羣:629693065
人生能有幾回搏?官路茫茫,身爲草根,如何才能弄潮頭? 張青雲背景"清白",卻能在官場上踏浪而行,縱橫馳騁,且看他是如何創造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傳奇!
窮困潦倒的陳浩,偶得天降巨富,本以為走向人生巔峰,不曾想其中隱藏了莫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