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旺夫小啞妻溫婉宋巍 184、三郎平生,謝家魚塘(1更)

《旺夫小啞妻溫婉宋巍》 184、三郎平生,謝家魚塘(1更)

有人給宋巍的平生做了總結

出生難、考場難、娶媳婦兒更難。

年慘、年過不完的坎、而立之年才終於有好轉。

三十歲,他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熬出頭,一鳴驚人高中探花郎。

這樣的事跡要能寫話本拿到茶樓酒肆去說書,指定場場滿座。

……

謝正也中了進士,隻不過相比較宋巍前後反差之大給人帶來的沖擊力,就顯得平庸了許多。

謝姑媽收到訊息趕來的時候,發現上河村不村人往宋家送東西。

對上宋婆子,再聽不到以往“大妹子”、“老嫂子”、“舉人娘”之類的稱呼,一水兒的“老太太”。

宋婆子活到這把年紀,還是頭一回被人恭恭敬敬地喊,覺得用。

謝姑媽見了,也跟著有樣學樣,笑著喊了聲,“給老太太請安。”

哪怕聽著別扭,宋婆子也聽,看了眼謝姑媽,“聽元寶說,你們家小子也考中了,過不了多久,你也得跟我一樣變老太太。”

謝正還沒寫信回來,如今上河村和清水灣那邊所有的訊息都得靠宋元寶一張小傳達。

他說啥就是啥。

先前訊息出來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自忽略了謝正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宋巍上。

傳到清水灣那邊,就更沒謝正啥事兒了,那些個人的裡,張口閉口都是宋家三郎如何如何的出息,在京城當了大,安排馬車回來要把爹孃接去福。

出息啊!真出息了!

謝姑媽是過來給二哥二嫂道喜的,沒想宋婆子裡突然蹦出這麼一句來,驚得半晌沒了反應。

宋婆子一瞅僵得像木樁子,就知道還沒人把訊息遞過去。

謝姑媽覺得自己一定在做夢。

年輕時候沒想著日子要怎麼過,瞅著謝家大郎長得可以,就沒顧爹孃有意見,蓋頭一蓋兩腳邁謝家門。

Advertisement

新鮮過那一陣,每天隻剩柴米油鹽田間地頭,屋前屋後乾不完的活兒。

謝家不比宋家。

宋家再窮,總短不了家裡人一口吃的。

謝家田,哪怕每天手腳不停地掐著點兒乾,大多數時候還是肚子。

尤其是謝正和謝濤五六歲吃長飯那兩年,見天兒的喊,家裡連麪都供不上,更別提吃細糧了。

可謝姑媽這人有骨氣,哪怕過得再不好,也咬牙關自個兒,絕不朝孃家手。

也就是那個時候,宋家把宋巍送去開蒙。

宋婆子是沒抱希的,隻盼著多讀點書多認倆字看能不能稍稍驅走三郎上的黴運好讓他走些彎路將來活個長命百歲。

謝姑媽見了一咬牙,借著錢也把謝正送去開蒙。

和宋婆子想的不一樣。

謝正要是能學考個功名回來,老謝家就徹底翻了,也能揚眉吐氣一把,不至於回個孃家都直不起腰。

謝正一學,謝家原本就不好過的日子愈發

婆婆覺得敗家,有倆錢都用不在正道上,為此沒

再難,謝姑媽也勒腰帶,平時要一個時辰才乾完的活兒,加把勁,半個時辰乾完,騰出時間來上山采山貨曬乾去換錢。

別人家隻喂兩頭豬,就辛苦些多喂兩頭,縣城裡會有富戶找人來鄉下收過年豬,一頭能賣上二兩多銀子,那兩頭一賣,謝正隔年的束脩基本就有著落了。

謝正讀書的那些錢,都是謝姑媽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從牙齒裡儉省來的。

沒日沒夜地勞下來,當小姑子的比宋婆子這當嫂嫂的還老。

熬得兩鬢都見了白才終於熬到兒子考個秀才功名。

謝姑媽滿足,覺得自己這麼多年的辛苦沒白瞎。

後來鄉試不,謝正歇了三年,謝姑媽都覺得沒啥,秀才功名已經讓家裡免了稅,還掛了幾畝出去,每年都能有點額外收,算是對家裡有點兒幫襯,出去跟人閑嘮也有底氣了。

Advertisement

再後來,謝正和宋巍同屆去省城鄉試,直接給掙了個舉人功名。

訊息傳回來當天,謝姑媽才真真坐在床頭哭了一場。

是高興的。

兒子走到這一步,這當孃的就算是突然有個啥意外合了眼,這輩子都不會覺得有憾。

和宋婆子一樣,謝姑媽也覺得功名考到舉人就頂了天,再往上,想都不敢想。

不過謝正提出要上京春闈的時候,謝姑媽也沒攔著他。

要換了以往,會覺得中舉已經了不得,沒必要再花些冤枉錢上京,舉人能去衙門謀個差事當個小每月有倆俸銀,當京兒就不是他們這種泥子出的人家能肖想的。

可今年不同,他們家挖了魚塘,隔幾日就去鎮上賣賣魚蝦,村裡偶爾也會有人來買,收不錯,家裡多的沒有,供謝正上京的錢還是能拿出來。

謝姑媽真沒想多,隻是抱著讓謝正跟著宋巍去京城見見世麵的心態,想著等回來,兒子就該收收心乾點正事了。

這會兒當嫂嫂的卻告訴兒子中了!

中了啥?

比舉人還麵還有臉的功名。

是啥,謝姑媽也說不上來。

不過那都不要,要的是,考了這個功名就有機會在京城當,能徹底改換門庭。

……

緩過神來,謝姑媽忙往手背上掐了一把,覺到疼,才意識到自己沒做夢,二嫂說的都是真的,兒子真考中進士了!

“那謝正這小子咋不來封信呢?”

謝姑媽憂心忡忡。

哪怕再為兒子出息了高興,頭等關心的,還是兒子的安危,生怕他在那人生地不的京城有個三長兩短。

“我們家三郎不也沒來信嗎?”宋婆子道“元寶說了,這回不寫信,全讓他捎的口信,你別傻站在外頭,快進屋讓元寶給你講講謝正那小子要跟你說點啥。”

Advertisement

姑嫂倆前後腳進了堂屋。

宋元寶從溫婉的西屋回來,細致地給謝姑媽匯報了況,說謝表叔還要再考一場試才能確定是不是要一直留在京城,這會兒考試時間沒安排好,就沒把自己考中進士的訊息放回來,讓謝姑媽他們在家安心等訊息。

聽到兒子沒出啥大事兒,過得還好,謝姑媽口一陣陣舒坦。

又問宋元寶,“你爹這是確定要留在京城了?”

宋元寶點頭,“皇上賜了探花及第的匾額,我爹如今是京,自然隻能留在京城,我這次回來,就是照著我爹的意思要把我娘和爺都給接走的。”

親娘誒,皇上親自給賜了匾額?

謝姑媽聽得瞠目結舌,“那咱老宋家以後就不是泥子了?”

“嗯。”宋元寶耐心地說“宋家祖上幾代貧農到我爹這兒就沒了,我爹是進士及第,我娘就是夫人,爺老爺家的老太爺老太太,往後我爹要是升了,沒準還能為我娘和我掙個誥命。”

這些方話,謝姑媽聽不太懂,反正就知道一件事,三侄子出息了,在京城當了,老宋家的門楣往後得高人三分,這改換門庭。

見謝姑媽滿臉羨慕,宋元寶又說“表叔是進士出,隻要他這次考試能發揮好留在京城,過不了多久,他就得來信讓姑你們全搬去京城。”

謝姑媽聽得一愣,“真的?”又疑道“你表叔考得不是沒你爹好嗎?他為啥也能留在京城?”

這個解釋起來就有點長了,宋元寶心知自己說了姑也聽不懂,就簡單告訴能的,隻要考試過了就能。

這人還沒走,謝姑媽就開始憂心上,“你表叔要是不回來,我們家那麼大個魚塘可咋整?”

剛挖出來一年多的魚塘,裡頭的魚蝦全是一個個喂養長大的,突然說要撂下走人,還真有點兒捨不得。

Advertisement

宋婆子問“當家老太太麵還是在家養魚喂蝦麵?”

“那還用說?”謝姑媽笑道“肯定是家老太太麵了,聽著就舒坦,可我這不是擱不下嗎?”

“再擱不下,你也不能卷吧卷吧扔兜裡帶走,真要走的話,找個懂行的賣給人家,兜著銀子上京清福去了你還心魚蝦?”

謝姑媽長長嘆口氣,“真到了那會兒,我就是再捨不得,也得給人讓出去。”

周氏一直在外頭豎著耳朵聽,想到宋婆子和是親家,人家跟著就要上京去當家老太太了,心裡就有點不是滋味兒,可轉頭一瞅,自家有鋪子,等將來生意做大了,沒準比他們當的還有錢。

周氏對當上老爺的娘沒那麼執著,那雙眼睛裡隻看得到錢,覺得隻要有錢,就不比誰差到哪去。

跟著溫父開了一年鋪子,周氏也算是學了點經商頭腦,聽完這妯娌倆的話,就了謝家魚塘的心思。

隻不過前腳才進堂屋準備跟謝姑媽談,宋二郎家兩口子就急吼吼地過來了。

------題外話------

\前麵貌似把進士及第和進士出搞混了,去改一下

()

旺夫小啞妻溫婉宋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