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遊戲競技 大宋超級學霸 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

《大宋超級學霸》 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

朱元捋須慢條斯理道:「你是想說服我也開一座這樣的工坊?」

「難道三祖父覺得無利可圖?」

朱元搖搖頭,「這不是利不利的問題,江南一帶有無數這樣的小作坊,五六張織機,最多十幾臺織機,可一旦這樣數千臺紡織機的大工坊開出來,這些小作坊都要完蛋,這些小作坊主怎麼生存,你考慮過嗎?」

範寧沉聲道:「這些問題我都考慮過,我接下來要去呂宋,我打算在呂宋大規模種植麻和棉花,然後每年百上千萬擔的麻和棉花輸大宋,三祖父覺得這些小作坊消化得了?數千張甚至上萬張織機的大型工坊必然會出現,市場上一匹細布的價格可能隻要五六百文錢就能買到,這將極大改善大宋百姓的生活。書趣樓()

這是昨天下午太後和知政堂議事的結果,海外擴張的最大好就是底層百姓的食住行將會改善,白銀黃金輸、棉麻輸、糧食輸、木材輸、馬匹牲畜輸,然後大型工坊需要人力,破產農民和失去土地的農民又找到了謀生的手段。」

「如果大量資過剩,賣不出去怎麼辦?」朱元道。

「很簡單,向海外開拓,賣到日本、高麗,賣到南洋和西方,換取更多的金銀,隻要我們擁有強大的造船能力和強大的武力,我們就不愁東西賣不出去。」

朱元半晌嘆了口氣,「我現在才明白,你的海外開拓會大宋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其實已經有變化了,不是嗎?」

範寧取出一枚銀角子放在朱元麵前,「這枚價值百文錢的銀角子已經出現在泉州街頭,再過幾年,各個小縣城都會出現,這是鯤州帶來的白銀,今年會從鯤州和耽州運來三十萬頭小馬和驢,京城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驢,還有造船業,泉州和福州就出現數十家造船工坊,長江沿岸的造船業已經興起,要不了幾年,大大小小的船隊會布滿河,朝廷已經決定要求各州縣全力疏通河道,作為這三年員最重要的提拔業績。」

Advertisement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範寧又對朱元道:「大宋的深刻變化已經開始發生,不是個人能阻擋,三祖父如果不及早投到其中,朱家會慢慢落伍的。」

朱元確實被說了,他很清楚朝廷這幾十年被沉重的財政負擔不過氣來,否則就不會有權貴利益的慶曆革新,但凡還有路可走,朝廷絕不會輕易實施變法。

但自從九年前範寧開拓鯤州後,朝廷的財政狀況逐步得到改善,讓不堪財政重負的朝廷看到了希,也讓焦頭爛額的宰相們全力支援海外開拓,甚至不惜讓權給範寧,而對於統治者來說,隻要能用最小的代價改善底層百姓的生活,讓他們安居樂業,不思造反,那就必然會得到統治者的支援。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麵,範寧推行的海外開拓都會得到朝野的支援,要變的隻是換一個人,但海外開拓這條路不會變。

範寧見朱元已經心了,又加上了重重一碼,「我進京之時,已經有十二個權貴家族在泉州立了商行,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如果三祖父不搶在前麵,一步被,就會步步被了。」

朱元終於被說服了,他點點頭道:「織布我不涉及,我準備投資三十萬貫,在平江府和嶽州各開辦一家大型剿工坊,然後再開一家大型織工坊,先不對出售,而是和明仁、明禮合作輸出,等條件後,再在大宋部銷售。」

「為什麼在嶽州?」範寧不解問道。

朱元微微一笑,「我在庭湖邊有兩座莊園,經常去那邊,對那邊悉,那邊蠶繭產量很大,但賣不出好價錢,而且人工很便宜,關鍵是那邊還產織機,質量不錯,所以我打算在那邊開一家五千張織機的剿工坊。」

Advertisement

範寧暗暗咋舌,一出手就是數十萬貫,上千張織機,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啊!

他想了想又道:「我建議三祖父在京城立一家織布機研究院,搜羅天下能工巧匠,專門研究怎麼提高紡織工藝,造最好新型織布機和剿機,如果能研究功,三祖父可是能名利雙收啊!」

朱元嗬嗬一笑,「你整天就在糊弄我,當年勸我買種馬,勸我買島,種馬倒是給我帶來爵位,但買島卻砸了,現在又要勸我建立織布研究院,這可是要花費大錢的。」

範寧笑道:「錢我可以出一半,但我希有人來做這件事。」

「你可以建議朝廷來做,他們的能工巧匠可不是一般的多。」

「朝廷的力都在造軍品上,對民間的紡織機之類沒有興趣,不過我可以讓朝廷提供工匠支援,如何?這件事三祖父就接下來吧!」

朱元想了想道:「錢不是問題,不需要你出一半,我能自己解決,我如果功,我希把爵位傳給兒子,這是我的條件。」

範寧欣然道:「這個條件不算高,我可以答應。」

在授予爵位方麵,他現在確實能說服天子,關鍵是朱元要能造出先進的紡織機才行。

今天範寧格外忙碌,吃罷午飯,他來不及休息,便乘馬車前往城西的金明池,金明池原本是宋軍準備攻打南唐而挖掘的大水池,在這裡練水軍,現在變了一座風景異常秀麗的湖泊,為大宋的皇家園林。

不僅是皇家園林,很多權貴人家的度假避暑之地也放在這裡,金明池畔兩邊布滿了權貴人家的房宅。

金明池是皇宮沒有苑湖泊的一個補充,天子和嬪妃們可以來這裡休憩或者來這裡理朝務,比如夏天時,天子和知政堂就會來這裡避暑辦公。

Advertisement

高滔滔從小在皇宮長大,十分喜歡金明池,隔三差五就會來這裡泛舟遊玩,垂簾坐堂幾個月後,終於有點疲憊了,這幾天都呆在金明池。

兒子趙頊也請了幾個時辰的假,特地來金明池畔陪伴母後。

按照約定時間,範寧抵達了金明池大門,幾名宦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為首宦上前躬行禮,「請範使君隨我來!」

金明池皇家避暑山莊最大的特點是修建在水上,必須坐船前往湖心宮。

此時,太後高滔滔就坐在湖心宮觀水閣的三樓上,麵帶笑意著一艘畫舫從岸邊駛來,不多時,有人來報,「太後,範使君來了!」

「他是和家越好的,帶他去見家!」

「遵旨!」

下去了,不多時,範寧被帶到趙頊的臨時書房,趙頊的學業很重,他實際上沒有時間來陪母後休假,隻是兩個時辰來陪母後坐一坐,然後就得匆匆趕回皇宮做晚課。

也趁這個時間,他順便接見了範寧。

「微臣參見陛下!」

範寧恭恭敬敬行一禮。

雖然趙頊昨天見到了範寧,但他隻是旁聽,他心中有太多的問題想和範寧流,所以利用這個時間召見了範寧。

「範卿不必客氣,請坐下,朕希能開誠布公地和你談一談。」

範寧也沒有客氣,直接坐了下來,有宮給他們上了茶。

趙頊認真的道:「昨天在相國議事上,朕對其中一個問題有點不理解,海外大量輸金銀到大宋,然後大宋輸出各種資,這會不會導致大宋缺?朕一直想不通這一點,希卿能給朕解。」

範寧微微笑道:「這個問題昨天上午微臣和富相公談過了,隻是比較簡單,事實上資分為兩種,一種是可再生,一種是不可再生,像金銀以及各種礦藏就是不可再生,生鐵、銅之類,還有製造窯瓷的高階燒土,這種資我們要盡量減輸出,另一種資就是可再生資,比如糧食、布匹、綢、茶葉等等,農民可以擴大種植,今年種了,明年還會有,還有些不值錢的普通瓷,這些資可以大量出口,事實上,我們就是用可再生的資來換取海外不可再生的資。」

Advertisement

趙頊點點頭,「朕明白了,就是用茶葉、綢、布匹、瓷來換取貴重資源,像金銀銅等等。」

「正是如此,如果我們自己不夠用,那就擴大養、種植,增加布匹、綢的產量,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陛下沒有想到。」

「什麼因素?」

「那就是大宋掌握著最先進的技,打個比方,我們一匹細麻布在大宋市場上一千二百文,但在南洋卻價值三千文,為什麼有一千八百文錢的差距,就是因為南洋紡不出這麼細膩舒服的細麻布。

同樣,一艘可以去深海航行五千石海船在大宋要兩千貫錢,但南洋卻願意用一萬兩銀子來買這樣的船,這就是高超的紡織技和造船技值錢,大宋和外貿不是換餘缺,而賣的技暴利。」

「還有第三點嗎?」趙頊期待地問道。

「確實還有第三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