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遊戲競技 大宋超級學霸 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

《大宋超級學霸》 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

遼軍使用的攻城梯是專門工匠製造,十分堅固結實,頭頂還有兩個巨大的鐵製彎鉤,將城牆牢牢鉤住,很難將它斬斷,遼軍漢人也繼承了遼軍的悍勇,他們不顧一切地向城頭攀去,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城頭上的滾木礌石,一塊塊三四十斤的石頭和三尺長的木如冰雹般落下,攻城梯上的士兵慘著摔下城去。書趣樓()

數十架攻城梯都發了相似的激戰,宋軍士兵躲在馬麵城上,向兩側攻城的遼軍士兵後背放箭。

一時間,城上城下箭如疾雨,集的箭矢得人不過氣來。

『嗚——』遼軍大軍號角聲吹響,又有五千步兵殺了上來,使攻城遼軍達到一萬五千人,扣去各種傷亡,還有一萬三千人不到。

攻城遼軍漸漸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兩個角落,這裡擺不開陣型,無論投石機還是弓箭弩箭,都比別要稀得多,遼軍發現了這個弱點,都紛紛向兩個角落集結。

三十餘架攻城集中在這兩個區域,轟!轟!兩架反拉式攻城梯衝上去,抵端頂住了城牆,兩邊各有數十人一起拉拽長索,一架掛滿了士兵的長梯豎起了起來,直接向城頭靠去,這個反拉式攻城梯最大的優勢就是減去了攀爬過程,一步到位出現在城頭。

缺點就是笨重,而且需要一個借力點,一般是頂住城牆後,數十人一起向後拉拽。

這種反拉式攻城梯宋朝也有,但宋朝是大型攻城武,安裝了八個,用鐵鏈拉拽,同時可以將三排四十餘人送上城,要比遼國的攻城梯先進且強大得多。

宋軍士兵早有準備,當這種反拉式攻城梯剛靠近城牆,數十長矛一起去,最上麵的三名士兵頓時被刺死,慘著摔下城去。

Advertisement

接著,十幾隻裝滿火油的陶罐砸了下去,陶罐碎裂,火油淋滿攻城梯和士兵,幾火把扔下去,攻城梯立刻燃燒起來,梯上的二十幾名士兵也跟著被點燃,紛紛慘著向護城河跳去。

這時,西南和西北角已經聚集了近一萬士兵,曹文靜見時機已經,便令道:「向西南和西北角發鐵火雷。」

三十幾枚點燃的鐵火雷被小型投石機接二連三地丟擲城外,這種小型投石機的投距離在百步左右,正好就是攻城士兵最集之

「俯臥倒!」城上有人大喊。

城頭上的宋軍士兵紛紛捂住耳朵蹲下,隻聽見一連串驚天地的炸聲響起,火,黑煙騰空,強大的衝擊波和鐵片鐵釘向四麵八方疾橫飛,肢,淒厲的慘聲被炸聲掩蓋住了,百步外的數百名騎兵也紛紛到波及,戰馬倒地,騎兵摔倒,城牆也跟著晃起來,攻城梯上的士兵全部墜落,整個城外被刺鼻的硝煙籠罩。

觀戰的遼軍主將耶律昆平和騎兵們都驚得目瞪口呆,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宋軍的火,但他們卻沒有見過如此強悍的火

耶律昆平毫不猶豫下令道:「鳴金收兵!」

『當!當!當!』

急促的鐘聲敲響,遼軍如水般撤下,但讓耶律昆平更加膽戰心驚的是,隻有六千餘人撤回來,宋軍三十幾顆鐵火雷竟然炸死炸傷四千餘人。

事實上,真正被炸死的士兵隻有一千餘人,而絕大部分士兵都被震死的,這是鐵火雷第一次用在宋遼戰場上,遼兵們沒有經驗,如果能及時伏地,躲過衝擊波的震,死亡人數恐怕會降低一半。

這次陣亡的大部分都是渤海籍士兵,他們站在後麵,鐵火雷正好落他們士兵群中,死亡近三千人。

Advertisement

耶律昆平見士氣低迷,不宜再戰,他立刻喝令道:「全軍撤回大營!」

在低緩的鼓聲中,遼兵緩緩後撤了,撤去十裡外的大營。

城頭上的宋軍頓時歡呼聲響一片。

王選有些興道:「有鐵火雷鎮守城池,我們便毫不畏懼遼軍!」

曹文靜淡淡道:「鐵火雷雖然是守城利,但如果我們依賴他,一旦遼軍找到了防辦法,鐵火雷的威力就不會向今天這樣大了。」

「怎麼防鐵火雷,將軍知道嗎?」

曹文靜點點頭,「範相公給大家說過,如果能搶在鐵火雷炸之前匍匐在地上,及時用盾牌蓋住,殺傷效果就會減一半以上。」

王選嘆了口氣,「希遼軍不要那麼快找到防辦法!」

曹文靜笑了笑,他見敵軍已遠去,便回頭令道:「出城清理戰場,傷的遼軍漢兵可以救治,其他遼軍一律殺死!」

城門開啟,弔橋緩緩落下,兩千名士兵奔了出去,清理有用的戰利品,救治傷員,焚燒並掩埋

第一場攻城戰,遼軍以付出八千人傷亡的代價失敗了,一隻信鴿從城頭騰空而起,向河間城飛去。

夜,耶律昆平在大帳有些焦躁不安,作為南院樞副使,他已經明白今天宋軍用的利便是傳說中的鐵殼火雷,同時他也親眼目睹了鐵殼火雷的強大威力,一頓炸便將四千多遼軍炸得灰飛煙滅,兩萬步兵隻剩下一萬兩千人,下一步怎麼辦?

繼續攻城,還是撤軍?還是放棄保塞城,直接前往河間府和東路軍匯合?

繼續攻城,耶律昆平已經沒有勇氣了,他不知道城有多鐵火雷,如果再來一百枚,恐怕步兵就會全軍覆滅,這個巨大的風險他承擔不起。

其實耶律昆平的本意是撤退,但撤退必然會遭到天子耶律洪基的嚴厲懲,但如果不撤退,繞城前往河間府,那他的輜重就得全部放棄,這個臉他丟不起,主帥也不允許。

Advertisement

耶律昆平負手踱步幾圈,他倒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曠野無路,那就夯平一條通道出來,也就是十幾裡,繞城一圈,最多十天半個月就能完,這樣,輜重就能通過了。

次日一早,三萬騎兵離開大營,向東北方向而去,保塞縣北麵幾乎都是麥田,但已經空了一年,長滿雜草,加上春天冰雪解凍,曠野裡十分泥濘,走一步,稀泥就沒過腳腕,耶律昆平考慮先用騎兵踏出一條道的廓來,再由步兵將它夯實。

想法雖然好,但實施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首先夯地的工就沒有,夯地一般是用木頭,五六個人用繩子牽住木頭一起向下砸,而宋軍堅壁清野,方圓數十裡看不見一棵樹木,拆除攻城武來夯地,一是沒有那麼多木頭,二是攻城武被拆了後又怎麼辦?東路軍還等著他們的攻城武去支援呢!

耶律昆平還是想到了辦法,用碎石子鋪一條路出來,隻要給車鋪兩條細細的長路便可以了,想到這裡,耶律昆平立刻兵分兩路,一方麵令三萬騎兵反覆在原野裡奔行踩踏,另一方麵,他令三千士兵趕去南麵十幾裡外的白龍嶺採石,那是一座石頭山,沒有樹木,隻有大大小小的石頭。

東城頭上,曹文靜遠遠著三萬騎兵向十幾裡外的道奔去,他冷笑一聲,回頭令道:「點烽火!」

城頭上的烽火臺點燃了,立刻被遼軍士兵發現,有人報告了耶律昆平,耶律昆平也愣住了,宋軍點燃烽火是什麼意思?

耶律昆平心中頓時有一種很不安的覺,就在這時,他忽然到大地在抖,他猛地想到了什麼,一回頭,隻見西麵一條黑線正向他的大營殺來。

「不好!」

Advertisement

耶律昆平大一聲,立刻喊道:「速令騎兵回援!」

他的三萬騎兵在東麵三十裡外踏路,哪有這麼快回來,而步兵又在十幾裡外整理路麵,軍營的守軍不到一千人,埋伏在外圍的宋軍騎兵抓住了這個極為短暫的時機。

一萬宋軍騎兵就埋伏在十裡外,他們的任務是見針,尋找一切機會摧毀敵軍的輜重糧草等後勤資。

十裡同時也是遼兵探哨的邊界,數百名探哨在十裡外形了一條人工防線,一旦有異常發生,就立刻向大營送信。

保塞城的烽煙發出了訊號,一萬宋軍騎兵驟然殺出,直撲遼軍大營,眨眼間他們便衝進大營,守營的一千士兵嚇得四散奔跑,數百名工匠逃跑不不及,被宋軍騎兵圍住,斬殺殆盡。

宋軍迅速點火,將帳篷、輜重和糧草全部點燃,隨即又一陣風似地向南麵殺去,去圍殲採石的三千遼軍士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