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秦吏 第763章 白衣渡江

《秦吏》 第763章 白衣渡江

黑夫和馮毋擇都看到的濃煙,是江陵水邊,一艘被攻擊后點燃的樓船……

江陵城在沿江一線有許多個民用碼頭,但惟獨最大的碼頭專屬于方,位于城東南,做“渚宮”,這里原本是楚王時修筑的水邊行宮,專供楚王的舟船停靠,后來變了軍用港口,江陵舟師便停泊在此。

以往,舟師的樓船艨艟常游弋在江陵今湖北荊州市與孱chán陵縣今湖北公安縣之間,以防江南叛軍。但近日來清晨連續大霧,巡航改到了午后,樓船呆在港口,兵卒們張議論著城外的戰事江陵守軍被調出去保衛馮將軍側翼,城就得由他們來守備了。

就在江霧即將消失的時候,卻有一支船隊逆流而來,突然對渚宮發了進攻!

他們并無高大的戰艦,卻勝在機靈活,也不與艨艟樓船爭鋒于水上,而是直接沖上江岸,船上滿載的兵卒手持兵刃,朝外涌來,從陸路進攻碼頭……

留守碼頭的樓船之士本就不多,眼下遭到突襲,只反抗了一陣,碼頭便已宣告易手!

“接應韓都尉登岸!”

最先帶人上來是利倉,他手下的南征軍將士里有許多江陵人,回到這,如同回到家里戰斗一般,對里閭街巷的悉,遠勝于關中來的秦兵。

“待奪了江陵城,便能去與君侯合圍馮毋擇了!”

還得從半月前說起:黑夫雖定“聲東擊西”的戰略,走華容道奇襲江陵,但畢竟己方的主力部隊不在,若馮毋擇上當還好,若計謀被察覺,老馮搶先一步回防江陵,反倒是不遠千里自投羅網了。

黑夫一向是走一步看三步,所以為了保險起見,他還制定了一個輔助計劃。

就在大軍從烏林出發前兩日,黑夫正好接到了從臨湘發來的捷報!

Advertisement

韓信、小陶又得到陳嬰部支援,合兵近三萬人,用了蕭何的攻心之計,南征軍挖渠,作淹城狀。在此威脅下,臨湘人為了保住家園,跳了反,打開一道城門迎南征軍進,城遂破,數千秦卒在睡夢中就被俘,李由遭擒!

從二月下旬敗走臨湘,李將軍不過守了半個月,就被他口中的“無名小卒”韓信活捉。

黑夫聞訊大喜,也不打算讓韓信他們歇著,立刻令靈渠舟師去接應,又使韓信、利倉二人帶一萬兵卒,搜集長沙郡快船八十余只,從臨湘登船走水路,四月初一,會于江陵!

庭湖口到江陵,哪怕是逆流搖櫓,水路也比陸路小道花費的時間

這樣,若一切順利,就當是一次普通會師,若事不順,則可互為犄角,不至于孤軍覆滅。

黑夫還將這次行命名為:

“白渡江!”

……

“吾等不是要披秦始皇帝的素麼?自然是白。”

接到黑夫命令后,韓信、利倉并未到奇怪,便令士卒們打素旗,纏白巾作為標志,韓信更聽話的穿了一素白。

黑夫“四渡云夢”的軍事行,讓人眼花繚,但都應了兵法里的那句話“避實就虛”,連韓信也挑不出大病來。

“就是太過冒險,看似環環相扣,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但黑夫月余來戰無不勝,已連續創造了數個奇跡,這想法,韓信只能吞回肚子里。

韓信與利倉帶著才在長沙打贏兩場大勝,士氣正旺的軍隊沿江逆行,于昨日至孱陵,奪取了油江口。并派人與駐軍津鄉的黑夫取得聯系,乘著今晨大霧,渡江突襲了江陵城。

韓信在興樂水一戰中打出了威名,現在沒人質疑他的命令了,甫一上岸,他就下令道:

Advertisement

“棄長戈長矛,多用刀劍等短兵,先奪取糧倉!”

奪城之役,戰場多是街巷里閭,十分復雜,一般的方陣沒了用,反而是短兵近纏斗更占優勢。而江陵乃是萬戶大城,戰略目標眾多,沒有取舍的話,肯定會陷,孰先孰后必須安排得當。

在韓信看來,軍無糧食則亡,南征軍現在最缺的就是糧食。

江南本就開發甚,南征軍在嶺南鏖戰時,就得仰仗江陵倉稟運蜀、江漢之糧過去補充。如今源頭一斷,頗有些吃,尤其是黑夫救回來的幾萬安陸百姓,再不運糧過去,都要開始喝粥了。

江陵倉屯糧百萬石,夠十萬人吃一年,必須完完整整地奪取,不能再讓人燒了!

所以韓信在碼頭站穩腳跟后,便帶著主力向倉稟進發,其余人分取武庫、郡府等

數萬百姓本就聽聞,武忠侯與武信侯在城外兵,一時間人心惶惶,流言叵測,遭到襲擊后,更加混

南征軍和聞訊趕來的郡兵在里閭發戰斗,城西不斷響起兵擊聲,街上的人一看幾黑煙在碼頭冒起,都大驚失,知道城要變戰場了,紛紛往家中跑去,期間不乏有人誤了枉死鬼。

一時間,全城犬吠大起,馬嘶,嬰兒啼哭,婦人驚,男子呼喝,一城皆……

眼看生靈將遭涂炭,在不斷向倉稟推進的同時,韓信還不忘讓本地兵卒用方言大聲喊道:

“江陵的父兄昆弟勿慌,是去南邊戍守的江陵子弟們回來了!”

“南征軍至,鄉親們勿要害怕!”

“武忠侯有令,如有妄殺一人,妄取民間一者,定按軍法置,百姓們且在家中待好,閉屋舍!”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倒是讓江陵人安心了不,武忠侯曾在江陵做過,還是昔日郡守葉騰之婿,帶著不子弟南征,百姓們不相信這個極重同郡誼的君侯,會對江陵不利。

于是除了大多數人閉門待結束外,城中也有不里閭發出喊、大呼,一些手持兵刃的江陵人沖殺出來,協助南征軍將江陵倉外,負隅頑抗的昌武侯親兵擊潰。

等韓信順利拿下守備森嚴的江陵倉后,一個長髯黃臉的漢子被引到韓信面前。

此人眼中有些驚異這位“韓都尉”的年輕,但還是恭敬作揖道:

“韓都尉,我滿,是江陵縣兵曹掾,亦是武忠侯舊日同僚好友,前段時日,被昌武侯公子找借口削了職,還要將我監。我見形不對,匿于朋友家中,今日聞南征軍還師,便與族人鄉黨舉事,共迎義軍!”

韓信頷首,卻沒下馬相迎,更未還禮,只隨口道:“多謝義士,本都尉還要去馳援君侯,還義士招募城中有志之士,與利司馬共擊郡府。”

此時,糧倉、武庫、四門、水門,城比較重要的地點都已被南征軍攻占,僅剩下昌武侯公子、南郡守帶著千余人,退守郡府!

等韓信揚長而去后,滿卻有些不高興:“這黃口孺子,年紀還沒有我兒子大,竟如此張狂。我明明是兵曹掾,他卻一口一個義士,無禮至此。”

滿心眼小,越想越氣:“吾與武忠侯相識,在鲖生死與共的時候,他還在玩泥呢!”

……

韓信本不知道,自己不經意間,已得罪人了。

他也未在意,將城殘敵給利倉和滿收拾,自帶著五千人抵達江陵東門,登上城樓,手搭涼棚,瞇眼遠眺。

Advertisement

他看到了什麼?

江陵者,因其近江,旁無高山,所有皆陵阜,因而得名,此方圓數十里,地勢平坦。自江陵往東,江邊除了阡陌相連的良田外,時值夏初,更有芳草遍地,秋蘭、茝、蕙和江離等鮮花盛開,青青的荃草、干、揭車等香草叢生……

但現在,這一片繁花盛景,卻已被摧毀殆盡。

時近正午,天高無云,日漸烈,兩部接陣于田野之上:東邊鼓聲大作,西方也號聲連綿不落下風,到雙方武忠、武信兩位主將的催促,都尉率長們麾軍而進,兩下鋒。

一時間,喊殺沸天,仿若遠古傳說中,共工與祝融的大戰,能使天柱折,地維絕!

在兩軍無的推進下,田野里的青苗被無數雙腳踐踏倒伏,重新變為一片平實的地。

滿地鮮花遭車碾過,零落泥,郁郁蔥蔥的野草,也在士卒鋒下,沾染上了滴滴鮮,如同重新怒放的鮮花。

恢弘壯麗的大決戰,亦是英雄豪杰的疆場!

喊殺聲傳耳中,韓信頓時脈賁張:

“荊州歸屬,南方向背,將由這一役決定。”

“如此大戰,韓信,豈能錯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