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秦吏 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

《秦吏》 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

東三峽,巫峽最長,猿鳴三聲,涕淚沾裳……”

七月底,秋高氣爽,劃著舟船的漁者高聲而唱,歌詞古樸。

葉子衿卻也良多,竟還真舉起袖,紅潤眼睛,旋即抱住次子。

“伏波,吾等回家了……”

過了巫峽,就進南郡地界,可不是回家了麼。

們母子倆這半年來飄散零落,遭到朝廷鷹犬緝拿,東躲西藏,更被氏囚為人質,經歷了無數危險。

就像這兩岸群峰如屏的狹長江峽般,江流曲折,百轉千回,湍急的淺灘上礁石重重,隨時都有舟毀人亡的危險,但好歹峰回路轉,前方總算豁然開朗……

兩岸的層巒疊嶂,青山不斷,葉子衿顧不上看,那連綿起伏,如同十二神巫俯視著人間種種的十二峰,峰巒上霄漢,直

中,也渾不在意,眼睛就盯著前方。

直到船只終于在秭歸縣碼頭靠岸,岸上一眾黑夫舊部眷下拜請見時,高呼“君夫人”時,才算松了口氣。

“陸先生。”

與岸上人寒暄幾句后,葉子衿立刻回過頭,朝陸賈行了一禮。

陸賈連忙避讓:“君夫人這是做什麼,真是折殺陸賈了……”

葉子衿道:“若非陸先生竭力保全,我母子恐怕不能安然回到南郡來,先生之勞,子衿不忘。”

陸賈有些難堪:“豈敢,忠死后,氏本已分崩離析,是夫人在平都山巧施妙計,贏得了氏母信任,讓伏波君子與結親,使繼承了氏萬金家業,又振臂一呼,帶著上千武士,數千僮仆,乘坐氏的船舶,東擊魚復,又攻江關,使郡尉腹背敵。”

那場仗,郡都尉手下也有三千人,但本就被吳臣猛攻多日,士卒疲敝,又突然遭到人武士從后方攻來。

Advertisement

這群人滿心想為主人復仇,極為勇銳,一邊高歌一面沖鋒,他們的戰和武很適合峽谷山地作戰,吳臣也再接再厲,郡尉遂敗,手下大半被俘,其余人多被憤怒的人趕下峽中摔死溺死。

“這本該是陸賈的使命,可若非夫人,差點功虧一簣,真是愧對君侯,應該說謝的人,是陸賈啊。”

葉氏笑道:“先生不必謙遜,若無先生左右周旋,我一介子,能什麼事?先生之功勞苦勞,我會一字不,轉告君侯,只是不知先生可還愿意回中一趟?”

陸賈也累得夠嗆,聽后一愣:“回中?”

葉氏回頭看著絡繹從巫峽里駛出的船舶,或載鹽糧,或載俘虜:“我已至南郡地界,自有良人舊部的家眷陪同,經西陵峽、夷陵縣,便能返回江陵去,但卻放心不下地。”

“如今忠已死,但良人氏,整合人與朝廷蜀之師抗衡的想法,卻不能半途而廢。”

“還先生速速帶著丹虎等武士,西中,宣揚尉、聯姻之事,再打著氏的名義,招募五氏八族,組建一支人武裝,以為武忠侯所用!”

陸賈心里苦,但這法子的確可行,人的戰斗力,魚復之戰他們都見識過了,若真能組織起上萬人來,出大山,襲擾郡各縣,當為一支奇兵。

他回頭瞥了一眼正在登岸的忠妻、,其妻還是呆呆的,倒是那小子腰帶柳葉劍,橫眉叱咤,有點主人樣,看向葉氏的眼神,有激,也有些不忿。

“那氏母……”陸賈想知道,葉氏如何們。

是過河拆橋,還是……

“我知道孤兒寡母的不易。”

葉子衿笑道:“昔日我是客,氏是主,在枳縣這數月,承蒙們招待。”

Advertisement

“如今主客異位,氏之了吾媳,我自然要迎去江陵,讓一下,武忠侯家的熱好客了!”

……

與秭歸縣隔著巫峽,是巫縣,巫縣再往西,越過瞿塘峽,則是三峽的西首,一座山城,名為魚腹(重慶奉節)。

后世它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白帝城。

這座小城周回五里,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非常壯觀雄偉。

魚腹縣東邊的江關更了不得,它扼守著瞿塘峽口,此峽水流湍急,江面最窄不及三十丈。

站在江邊,回眺扼守瞿塘峽的江關,可以看到峽口的赤甲、白鹽兩山夾江對峙,如刀削一般,似兩扇打開的大門,俯窄狹江面,江流湍急,江風勁吹。

吳臣著臉上的痣,得意洋洋,笑道:“攻打此關此城時,我恨不得江水將它沖垮,現如今,卻恨不得它再堅固些,也讓敵軍嘗嘗,一夫當關百人莫開的滋味!”

自黑夫改南征軍為北伐軍,升吳臣做了都尉,給他五千人,從夷陵西擊江關,結果吳臣花了兩個月時間,卻無法前進半步,還死傷了數百人,真是想哭的心都有,今日終于拿下,好不開心。

但形勢并不容樂觀,人雖然幫吳臣打下了魚腹、江關,但也給他帶來了一個糟糕的消息:

“馮劫率師兩萬,已克枳縣,旬日將至魚腹!”

于是吳臣才站穩腳跟,就要變攻為守,好在人武士丹虎等人,也答應留下來,帶著數千僮仆助他敵。

“北邊是大山,南方是巫黔山,馮劫除非上翅膀,否則,他想要東進,必先過魚復、江關!”

吳臣如今手握七八千人,有信心牢牢守住此地,準備將過去兩個自己的苦,統統奉還給馮劫。

Advertisement

不過,馮劫也很謹慎,沒有貿然帶所有兵卒來仰攻險隘,而是停留在魚復西邊百余里的朐?縣(重慶云),頓足不前……

……

八年前,在塞北沙漠里,馮劫吃了孤軍冒進的虧,被匈奴單于幾萬騎兵圍困在白羊山上,又,若非黑夫、李信二將發起決戰,幫他解圍,幾乎沒命。

那場仗是馮劫的恥辱,蒙、李、尉三將軍備推崇,他和迷路的王離卻被秦始皇狠狠斥責了一通,一貶到底,在基層做都尉,憋屈了許多年,直到扶蘇倒臺,黑夫叛,馮劫、王離才被重新起用。

馮劫很珍惜這次復起,也明白,自家為始皇帝定下的執政重臣,已和新皇帝綁在了一起,倘若讓黑夫打贏這場戰爭,馮氏,恐怕將一蹶不振。

但或許是對曾經的大敗深以為恥,馮劫現在打仗的風格完全變了個人:斥候要放到一百里外,踵軍在二十里外仔細探索,不是萬無一失,絕不輕易進軍。

此番馮劫被王賁任命為裨將,從漢中效當年司馬錯故計,從郡過三峽,東擊南郡。并約定在八月初一,叩響巫縣之門,吸引江陵叛軍馳援。

但馮裨將很謹慎,加上他帶的是上郡北方兵,習慣了塞北廣袤草原、高坡,對峽這狹隘的地形很不適應,得病的人不,行軍緩慢。

雖然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在江州縣大敗來犯的人,甚至當場擊殺忠,但郡形勢,已經糜爛:郡尉全軍覆沒,尤其是東大門魚復、江關已失。

權,現在握在吳臣手里了。

但馮劫也不著急,而是在朐?縣落腳,慢吞吞地分析起斥候從一百里外傳回來的報。

“大江以南,巫黔山及夷水中,有叛軍出沒,或是從庭郡走小道而來……”

馮劫讀完這份軍后,對催促他東去的軍法道:“若我不顧南方之危,一味率大軍進攻魚復,恐怕會被叛軍襲擾后,斷絕糧道,反為其所困。”

軍法有些焦急:“但通武侯可是與各路裨將、都尉剖符約定過的,八月初一,會攻南郡!”

形有變,我也無可奈何。”

馮劫嘆了口氣:“派人繞道上庸,去告訴通武侯,馮劫恐怕無法按照約定,八月初一,猛叩巫縣、秭歸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