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秦吏 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

《秦吏》 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

“當今天下,已有三分之雛形。”

因為荒廢太久,叢臺殿堂上的石里,蒿草尚未清除干凈,但蒯徹并不嫌棄,踱步侃侃而談。

他不需要地圖,天下形勢,似都包藏中!

“第一分為秦廷,且稱之為北秦,盡管這半年來,丟了許多郡縣,但關中基尚在。關中北有朔方、云中、雁門、代郡,得胡馬之饒。東有太原、河東、上黨、河、三川、南為屏障,南有南,十五郡完好無損。”

“而潁川、東郡、臨淄、常山、廣、漁、上谷、右北平、遼東、遼西等地,雖多有豪杰舉事,但仍有長吏尊二世之令,保于郡府,與之相抗。”

“故天下泰半,仍在北秦手中,幅員萬里,兵數十萬,車五千乘,騎數萬匹,只是有些分散,但亦足以維系帝業。”

說完所謂的“北秦”,蒯徹又談起了另一大勢力。

“第二分為黑夫之北伐軍,他雖舉兵叛秦,號稱要北伐靖難,卻仍以秦吏自居,既立足南郡,吾等且稱之為……南秦!”

“南秦南有嶺南四郡,征越卒為兵;東有江東兩郡,樓船千帆橫絕大江;西取蜀,得糧秣百萬;中據有荊州五郡,黑夫頗得當地人擁戴;千里之外,更有膠東陳平、曹參亦遙相響應。”

“迄今為止,南秦已奪十四郡也,地方五千馀里,戶百萬,卒二十萬,車千乘,騎萬匹,此霸王之資也。再加上黑夫之威名,其下韓信等能征善戰,天下莫能當也!”

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縱觀全局的能力,陳勝聽著蒯徹對黑夫的勢力贊譽有加,一時間竟有些后悔當初與吳廣分道揚鑣。

“第三分為復辟的六國。”

這時候,蒯徹走到陳馀跟前,拱手笑道:

Advertisement

“楚上柱國項籍起淮南,轉斗逐北,至于彭城,乘利席卷,取淮,擊碭郡,威震中原。然觀其所屬,不過九江、東海、泗水、陳郡,碭郡與瑯琊之半,雖楚人效命,但卒不過十萬,陳先生,我說的沒錯罷?”

這是事實,但蒯徹消息如此靈通,讓陳馀心中駭然,此人在楚國那邊,恐有應暗中提供報啊。

“山東之建國莫強於楚,除楚國外,趙國實力次之,趙已取巨鹿、邯鄲;齊國實力與趙相當,彭越方占薛郡、濟北,攻臨淄;韓魏更次之,韓復立于許縣河南許昌,張良與韓將千余人西略韓地,得數城,北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魏立國于臨濟,我料想,張耳恐怕是想北上取東郡吧?”

“至于燕國那邊,燕公子王孫皆為秦所誅,雖有韓廣起兵上谷,臧荼起于漁,但廣郡負隅頑抗,尚未能復燕……”

燕地的事,陳馀倒是首次聽聞。

“總之,六國加一起,可算一分。”

蒯徹一番概述,竟將錯綜復雜的天下形勢,說得清晰無比!

他復對陳馀拱手:“陳先生以為,這三分之中,誰為最強?”

不用說,六國才剛復國,肯定是墊底的,陳馀沉道:“應是北秦最強,蒯先生方才也說了,北秦尚有二十余郡,人口兵員眾多,且有關中,據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有百二之險……”

正因為對秦廷勢力的畏懼,各地反秦豪杰,才紛紛嚷著要“誅暴秦”,否則他們一天都睡不踏實。

但蒯徹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看郡縣、戶口、兵員,的確是北眾于南,但要我說,在襄之戰后,北伐頹態已現,南方則占盡了優勢!”

“北秦才遭斗,大將凋零,唯有一王賁將二三十萬大軍,在關東苦苦支撐。”

Advertisement

“王賁為了集中兵力對付南秦,坐視東方諸郡叛秦不救,猛攻襄漢水數月,卻無尺寸之功,反被南秦奇兵燒了糧道,元氣大傷,我聽說,蜀郡也已叛秦,馮劫被困郡,恐已全軍覆沒。”

“夫銳氣挫于險塞,而糧食竭于府,百姓罷極怨,容容無所倚,北秦士氣已失,只能退守南、漢中。然王賁不但要抵擋南秦攻勢,還要阻止楚、魏、韓在中原攻城略地,實在是捉襟見肘。”

“王賁縱然是天下第一名將,也回天乏,更何況,天下苦秦政久矣,二世若改弦更張,尚有復興可能,但我聽聞,他先后食言,田租倒是減了點,但口賦徭役卻加重數倍,百姓怨,都恨不得二世倒臺。”

說白了,北秦像一個雖然材碩大,卻是傷的巨人,且要面對的敵人太多了,積累的怨氣也太大了,步履蹣跚,蒯徹并不看好。

“南秦則不然,其興然也,黑夫民惜兵,穩扎穩打,一邊固守江漢,一邊使人略江東,蜀,已挫王賁銳氣,又奪了邊角。接下來,只需要在南拖住王賁主力,遣偏師及蜀兵爭漢中。既取漢中,北伐軍出子午、褒斜等道,逾嶺渡渭,則不出數月,兵必戰於咸之下!此北秦君臣之大患也。”

趙歇看向堂下最通兵略的李左車,李左車頷首,認同蒯徹的看法。

說起黑夫,蒯徹就覺得驚奇,他曾施展毒計,使盧敖,以“亡秦者黑”誆騙秦始皇,招致君臣反目。

本以為黑夫將就此消亡,豈料此人竟不是忠臣,沒打算老老實實死,詐死藏匿,悍然舉兵,全據南方,不過半年,已得王霸之業,這是蒯徹沒料到的。

Advertisement

他繼續道:“總之,北秦之所害莫如南秦,南強則北弱,北強則南弱,其勢不兩立,譬如兩虎相爭。”

“這時候,六國有兩個選擇,為了誅暴秦的口號,助南攻北,或是各自略地,坐看南北相爭。”

蒯徹道:“若如楚國之策,諸侯聚兵于中原,西向攻三川,函谷。王賁肯定會兵北上阻止,六國恐將敗北,就算沒敗,甚至順利關奪取咸,燒了秦國廟堂,吾等也難以長期立足。北伐軍會乘機從武關、漢中進關中,秦人必然攜壺漿以迎,助其驅逐六國,黑夫終得漁翁之利。”

“如此,秦一統于南,南秦已得關中,必因勢利便,加兵于六國。”

“到那時,黑夫率關中之眾出于函谷,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江東樓船渡江擊九江。來勢將比王翦、王賁父子滅六國更猛烈,復辟的六國,這次恐怕熬不過十年,一年半載之,便會被黑夫掃平!”

說完之后,蒯徹攤手問所有人:“驟興驟亡,社稷復滅,這是大王和將軍們想看到的麼?”

趙歇搖頭:“自然不是。”

李左車亦道:“蒯先生之言有理,為今之計,六國當各自奪取鄰地,以鞏固自,等關東郡縣已盡屬六國,再以楚國為盟主,聯兵與南秦相抗,讓北秦保有關中,如此,才能得三分鼎足之均勢!”

魯勾踐最后接話:“然也,所以,趙國恐怕不能派兵南下,與楚國一同西擊函谷了!”

趙歇笑道:“陳先生,這便是趙國的態度,還將以上種種,回復楚國項將軍,提醒他,切不可急于西進,最后便宜了南秦啊!”

陳馀哪還能不明白?今日叢臺之會,蒯徹的侃侃而談,就是給他設的套,是為了讓趙國拒絕楚國趙人忙著擴張地盤,才沒功夫跟你楚國去打什麼函谷關,自己玩去吧!

Advertisement

他心里有點,事與預料中的完全不同,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殿尾卻有個聲音響起。

“蒯先生之言,我深以為然,反抗暴秦,只在百里之,何必去千里之外呢?”

陳馀回頭,卻見是護送他來趙地的陳勝,這小子不聲不響聽了半天,忽然冒了出來,讓人愕然。

陳勝上前,朝趙歇等人行禮:“外臣陳勝,城人也,乃楚軍率長。”

李左車頷首:“陳率長有何高見?”

陳勝道:“我從白馬津北上時,只聽聞趙國僅有邯鄲、巨鹿兩郡,北邊的恒山、廣,南邊的河,西邊的上黨,依然是秦之郡縣,趙國何必舍近求遠,放著近的敵人不打,跑去函谷關呢?”

“陳勝一直以為,項將軍之策不可取,屢屢勸誡,他卻不聽,我聽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陳勝愿以麾下千人,歸順趙國,助大王略取周遭郡縣!”

他國將領突然提出投效,趙國眾人有些驚訝,陳勝則看向陳馀,朝他點了點頭。

“陳勝此言極是!”

陳馀也反應過來了,他倆北上本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如今使命失敗,趙國不愿跟楚國一起干,二人若灰溜溜回去,以項籍的脾氣,縱不殺他們,恐怕也會徹底冷落。

與其回去氣,不如留在北方,說不定還能混上個封君之位!

陳馀咬咬牙,出列道:“陳馀本非楚人,而將趙國當了自己的家,也寧為趙臣,為大王效力。”

“陳馀嘗游趙地,妻家更乃苦陘大族公乘氏,我愿意北上,替趙國招攬恒山郡豪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