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棺將信將疑,畫了分割線。
退在一邊,目凝注石驚天,看他如何分割。
石驚天不慌不忙,取出一個鐵盒,自鐵盒拉出一細細的鐵線,將鐵線與分割線吻合,啟鐵盒機關,細線開始沿著青石分割反複遊走,細細的石紛紛而落。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以遊鋸分青石,石大俠不愧第一工匠,好高明的手段。”
鄭棺敬佩之餘,由衷贊歎。
“雕石小計,不足掛齒。”
石驚天淡淡一笑,虛心謙讓。
慢工細活,石驚天足足用了七日,方才將棺蓋分離。
這份耐心,鄭棺自愧不如。
鑿之後,便是細刻。
小小作坊,塵飛揚。
細刻是細致活,足足用了七七四十九天。
一笨拙厚重的棺材,橫踞棺材作坊,出一種千斤心的抑。
“不錯,石棺已初模型,雕之後,便可型貨。”
鄭棺面對渾然一的石棺,點頭贊許。
“雕紋刻,石某要好好考量一下。
我是天下第一機關高手,一定要設一些機巧於此棺,化笨拙為靈巧。”
石驚天面對石棺,陷了思索。
“青石厚重,有鎮封印之力。
設一些機巧,與外界互通,便可解破印。
石大俠智識超人,心意高遠,鄭棺愚鈍,塵莫及。”
鄭棺恍然有所悟,豎起了拇指。
“嘿嘿,我只是一個幹細致活的人,怎會有如此見識? 這都是主顧意圖,我只是依他指點而行。”
石驚天憨厚一笑,道出了真相。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鄭棺妄稱棺王,不過一個無知棺材匠。”
鄭棺苦笑自嘲,一臉落寞。
“你也別妄自菲薄,這主顧說了,天下棺匠無數,唯慈城鄭棺得棺者髓。
是他專門指定,要我前來找你拜師。
棺石相合,方得無窮之妙。”
言及鄭棺之棺,驚天一臉尊敬。
“他找了你,還找了我。
出價黃金萬兩,只是為了制一石棺? 石大俠智識過人,不覺得才是有些蹊蹺?”鄭棺心細如發,總覺有些不妥。
“這街市之間,突然多了一妖邪之氣。
這繁華之地,怎會有妖邪出沒?”石驚天鼻翼輕嗅,眉頭一皺,轉移了話題。
“我這棺材鋪,在世人眼裡,便是邪。
行人路過,都要敬而遠之。”
鄭棺一臉自嘲,對他所言不以為然。
“對面畫齋何人?此人中邪氣,氣暗弱。
我得過去找他,替他祛除妖邪,順帶賺一些銀兩回來。
門拜師,白吃白住,心有不安。
賺了銀子,正好可補償一下。”
石驚天目如炬,遙視畫齋中人。
“你還通法?”鄭棺對他刮目相看,肅然起敬。
“嘿嘿,那些江湖騙,石某不屑一顧。
捉妖驅邪,何必故弄玄虛? 直接過去,將那妖手捉了便是。
若敢反抗,將它死便是。”
石驚天一本正經,鄭棺哭笑不得。
“你這不是驅邪,是敲詐。
好生呆在店鋪,專心本業,莫要給我惹上是非。”
鄭棺扯住他,一臉張。
“石某縱橫界數十年,哪裡有妖邪,一聞便知。
世間鬼神,都懼惡人。
石某天生惡人,便是世間妖邪克星。”
石驚天語氣蠻橫,氣勢淩人。
撂下一句狠話,便大步出門,直奔對面的畫齋。
鄭棺想要攔阻,卻已不及,只得搖頭歎息,任他去瘋。
(本章完) 投推薦票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加書簽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青囊可活命;屍衣可避天. 世傳得華佗《青囊經》可救人活命,得劉伯溫《屍衣經》可辟邪避天…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夜,傾盆大雨,許昌城北死牢. 飄忽不定的油燈光下,一個清癯白鬚的老者將一個布包交給牢頭,輕聲道:此可以活人!那牢頭悄悄將布包揣入懷中. 一千七百年後,有遊人至江蘇沛縣華佗廟,廟門前一副對聯日: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說的是,當年三國神醫華佗將其凝畢生心血所著《青囊經》,臨終前夜傳於牢頭,那人竟不敢接,華佗無奈將其付之一炬,致使該醫經失傳至今,令人扼腕嘆息.
老話說:寧惹閻王,不惹木匠’,木匠不是拉個木板做個門,搭個桌子,那叫木工!通陰陽,懂風水,能使家宅興旺,亦能讓暴斃橫死,這纔是木匠!原本我或許一生都是個普通的木工,直到奶奶給我一本神秘古書……
問一:“凌晨時分,夜如濃墨,若這時有人敲響了你的房門,你會如何?” 林玄:“提棍上前,透過貓眼觀察,盡量不予理會。” 提問二:“這時,你突然發現門外只有敲門聲,但卻沒有任何人影,你會如何?” 林玄:“握棍進被,蒙上腦袋,祈禱四方諸神,耶穌基督,如來神佛……等大佬的保佑!” 提問三:“你……難道就不准備奮起搏鬥,與那詭異之物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