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209章 此情此景此人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209章 此情此景此人

遠遠近近地,有琵琶曲聲傳來。

孟中亭不自在地喝了一口茶,見崔稚翹著二郎混不在意,里說著穿上了好服,要招搖撞騙一番的話。

剛才那一陣臉上的熱,在這不著調的話里,總算褪了下去。

孟中亭不想,定是最近總跟著四哥四嫂,看見聽見些七八糟的緣故。

“卻也不能穿的太好,你邊沒有跟班的人,只有墨寶一條狗,若是被人盯上了,行綁架勒索之事,又得不償失了。”

這話就更有道理了。

崔稚趕忙說是,“想著穿出去耍玩了,忘了這一茬。還是我們孟案首周全!”

說著,親手給孟中亭斟了一杯茶水,孟中亭朝笑著點頭。

兩人一時無話,看著河里漾的碧波,聽著沿河的琵琶曲聲越來越近。

不一會,那曲聲便到了附近,崔稚定睛看去,“咦?”

河對面彈琵琶的子穿著一柳黃的素面布襖、秋香的長,與那日在畫舫上的打扮一樣。懷里抱著琵琶,坐到了沿河的石頭上,彈了起來。

曲聲婉轉安寧,旋律優雅致。

崔稚聽不出來是何曲子,但聽出這曲中寥落之意,想到這萬音的經歷,不由地嘆了一氣。

一旁的孟中亭卻不知為何嘆氣,還以為是被曲聲染,自己也默默陷了琴聲中。

“春江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春江無月明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滿江樹。”

崔稚轉頭看著孟中亭,“你為何念起《春江花月夜》?”

“這首琵琶曲《夕簫鼓》,正應了張若虛那首《春江花月夜》。曲與詩中流淌的傷寂寥之意,乃是相通。”

Advertisement

崔稚眨眼。

這才是印象里的古人給覺啊!

沒有油鹽醬醋,沒有蒜皮,穿到古代不就應該詩畫意嗎?

崔稚一時心漾。

此景此人,矣!

雖然魏大人吧,也是詩書滿腹,但魏大人這個人說話比較直,要麼說一堆高深莫測的政治語,要麼同和小乙講兩句書,就化作能聽懂的白話,這種潑墨山水一般的文人之,就多了。

而今夜,繁星閃爍,河邊柳下,遠有悠揚的琵琶曲,近年人輕聲念的詩,真是詩畫意,好不浪漫。

崔稚暗暗道妙,要是和孟中亭各長五歲,佳人才子,是不是就更完了!

崔稚就這麼一幻想,墨寶了起來,“汪——汪——汪!”

羅曼克的思緒瞬間被打斷了。崔稚見墨寶不知何時跑到了和孟中亭中間,對著了一聲,又對著孟中亭了一聲。

然后扭過子,對著萬音又了一聲。

崔稚和孟中亭紛紛向萬音看去,見萬音不知何時不再彈奏,掩面哭泣起來。但落座的石頭后面,朝向崔稚和孟中亭的這一側,一條蛇彎彎曲曲地爬了上去。

萬音毫無察覺。

崔稚和孟中亭都嚇了一跳,墨寶汪汪大

“萬音,快讓開!有蛇!”

那萬音一聽,抱著琵琶一愣,瞬間又跳了起來,再回頭看去,蛇已經從大石后面了頭。

總算躲開了!

眾人都大松了口氣,孟中亭墨寶的頭,“真是個乖狗狗,這次是你的功勞!”

墨寶卻不想理他似得,搖著尾坐到了崔稚腳上。

河對面,萬音抱著琵琶朝崔稚道謝,謝過這一句,忽的問,“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這個問題可不太好回答,崔稚總不能告訴,我是因為聽到了關于你的八卦,才知道你的名字吧。

Advertisement

不說,萬音也猜出來了,“定然是那些不著調的人,又傳我的事!瞎胡說!”

崔稚一陣尷尬。

其實除了尷尬,倒是想知道萬音為何一心執著于那卷了他的錢跑的男子。明明眾人都能看出來,那男人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了,萬音看似個通的人,怎麼這一點想不明白呢?

崔稚好奇如何想,見著萬音謝過,抱著琵琶離了去,有心想過去同萬音說兩句話,卻被孟中亭攔了。

“那琵琶不是尋常良家子,的事不問也罷。”

崔稚低頭看了孟中亭一眼,再一抬頭,萬音已經走遠了。

松煙從茶攤門口轉了過來,“六爺,崔姑娘,路上的人和攤子都要散了。”

孟中亭連忙起了來,問了崔稚下榻的地方,同崔稚道:“我就在城北竹山的修竹書院求學,你同段兄得空,前來尋我。”

段萬全是不用去修竹書院的,但魏銘卻是要去。

看來孟中亭又要和魏大人遭遇上了。

崔稚呵呵笑,了墨寶,由著孟中亭把送了回去。

這邊到了院子,段萬全同人吃完酒也回來了,見舒暢地哼著歌,問晚上玩了什麼。

“你猜我遇見了誰?”

段萬全還真猜不著,“誰呀?”

“孟小六呀!”

崔稚把同孟小六巧遇的事告訴了段萬全,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萬音上。

“瞧著好似還在等那男子是的,嘖嘖,想不開呀!”

段萬全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或許那男人對真的很好吧?”

兩人胡聊了兩句,便歇下了,

翌日一早,孟中亭派人送了四批布料來:一批銅綠萬字不斷頭錦緞、一批秋香修亭臺樓閣綢面、一批白細布、還有一批月白細紗。

Advertisement

崔稚和段萬全目瞪口呆,殷杉問兩人是不是遇見親友了,不然可不能隨隨便便接下這麼貴重的東西。

崔稚撓撓頭,“我跟他借舊裳穿,他不肯,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送布來的小廝傳話道:“姑娘和段爺收下吧,我們六爺說是替四爺賠不是了。六爺讓姑娘平日里出去耍玩留意著些,邀酒大會街上,千萬留神。”

聽了這賠禮話,崔稚就不客氣了,讓小廝替謝過孟小六,歡天喜地收了布,同段萬全道:“哈!我也能穿上你那樣的好裳了!”

段萬全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好歹在孟案首眼里,我是你兄長,我這里穿的花花綠綠,倒讓你穿的不過眼,讓人家孟案首破費。”

他捂了額頭,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關鍵崔稚還把四批布,收下的沒有一點客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