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210章 曹操俯身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210章 曹操俯身

標題:曹

————

段萬全說好吧,“上次孟案首的東西,你應該還沒拿到手吧?這次終于是屬于你的了!”

不提這事也就罷了,提了這事崔稚要拱火。

魏大人收走了最貴重的珍珠首飾,說是替收著,某天心,想拿出來看看,魏大人竟然駁回了的請求!

竟然駁回!

東西不是的嗎?他憑什麼不讓看呀!

但三番五次在孟中亭面前和魏銘撇清關系的人是也就敢在魏銘房前跺了兩腳,沒敢據理力爭。

崔稚記起這事,趕忙像小老鼠糧食似得,把四批布一批一批往自己房里藏,還道:“過會咱們就上街,找一家裁鋪子,裁了裳穿穿,回頭那批銅綠的,我估著撐不起來,你穿了正好。”

段萬全笑起來,抖了扇子,“敢我也跟著穿上新裳了?”

“可不是嗎?你可別告訴那魏案首,就咱們倆穿,不給他裁!”崔稚解恨道。

話音一落,腳步聲和問話聲就傳了過來。

“什麼東西不給我?”

崔稚手上還抱著最后一批月白的細紗,聞言看過去,正好與魏銘目撞了個正著。

“魏、魏木哥,怎麼這麼快就來了?”

魏銘不知也從哪弄了一把揚州府時下流行的聚骨扇,唰地一下抖開,上面畫了一塊棱角分明的巨石。

“怎麼?我聽你這個意思,不想我這麼快來?”

崔稚笑得有點僵,“哪有哪有?”

說著,趕忙使眼讓段萬全替解圍。這手上還抱著孟中亭送的布呢!

段萬全總算還記著方才崔稚說要跟他也做裳的事,張口便岔開話題,“木子是從天長直接尋來的?”

他都開口了,魏銘便不再糾纏崔稚,笑看一眼,答道:“這路上還有些曲折。”說著,朝后看了一眼,“我還帶了個朋友過來。”

Advertisement

后沒人,魏銘見鄔梨在客棧大堂同掌柜聊了起來,笑道:“是鄔家的那位秀才,同我一見如故。”

段萬全連忙同魏銘往大堂走去招呼,崔稚得了這空檔,忙不迭地抱著布跑了,回到屋里,才發現鼻尖上都滲出了汗。

“了不得了,魏大人曹了!”

崔稚喝了兩口涼茶才出了門去,那邊段萬全已經同鄔梨聊上了。

崔稚了個臉,鄔梨曉得是魏銘的表妹,便來了興致,上上下下打量,道:“魏生這一路上提到了好幾次崔表妹,我還當是什麼才貌雙全的子,原來表妹今年九歲還是十歲呀?”

鄔梨一副油膩膩的樣子,經魏銘三翻四次催促,還是沒干凈多,崔稚難以把之前聽到的能把鄔陶氏氣得跺腳、中舉之后特特跑到鄔陶氏門前炫耀的人重合一塊。

不過又一想,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崔稚坐下同鄔梨掰扯道:“人有兩重年齡,一重要用眼看,一重要用心看。能用眼看到的,心看不到,能用心看到的,眼睛看到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這話一出,鄔梨直接愣住了。

臉上像是被點了一樣,一雙眼睛睜得大大地瞪著崔稚,幾息之后,忽的仰頭大笑,再接著,鼓起掌來,“妙妙妙!表妹真真是個妙人!”

“我道魏生已經夠有意思了,沒想到還有個妙人表妹。”鄔梨說著樂和起來,看著魏銘三人道:“跟你們在一,比我自己個兒悶著頭賺錢,有意思多了!”

鄔梨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有吃有喝笑嘻嘻的人,崔稚幾個同他吃了頓飯,就絡起來。

下晌,段萬全跟著殷杉尋栗老板說話去了,鄔梨在屋里呼呼大睡,崔稚小憩一陣準備去街上看看鋪面,畢竟邀酒大會在即,不能真的等著墊底,錢都花了,好歹掙扎一下。

Advertisement

剛一出門,就見到了背手站在院中的魏大人。

魏銘聽聲轉過頭來,看見這個不知道又欺瞞了自己什麼事的小丫頭,見冬日里養白的小臉,因著在水路上暈船清瘦下去,這幾日不見,又全部養了回來,且泛著紅潤的

“看來這些日,吃得不錯。”他打量著道。

他這麼說了,崔稚也看向了他,見魏銘有些黑瘦,卻顯得神不,一雙眸子此時竟有幾分亮也道:“我看魏大人吃得也不錯,神也好了!看樣萬事順利,心想事,先給魏大人道喜了!”

莫名其妙道喜?

魏銘心下好笑,點頭:“道喜倒是不用,只我這幾日,風餐宿,裳舊了。今日瞧著你似是得了幾匹好布,不若贈我兩匹,裁件裳?”

他說著,還特特往崔稚房里瞧了一眼。

啊?!

崔稚心里大呼倒霉,還以為這一篇已經翻過了呢,怎麼還被魏大人抓著不放?!

魏大人是不是非要和孟中亭送的東西有仇?

臉上惆悵了一時,魏銘看在眼里,更曉得那幾匹布“來路不正”了,腦中這麼一轉,眉一挑,“難道孟中亭來了儀真?你正巧同他遇見了?”

崔稚下差點掉下來。

魏大人怎麼能猜中這個?

見崔稚這個表,魏銘也曉得自己猜中了。

這孟中亭同小丫頭,委實有些個緣分,念頭一閃,他直接道:“幾匹布想來不錢,我替你收著吧!”

又要替收著?!

崔稚差點一口氣沒過來,“別別別呀,魏大人!這街上人人都穿好裳,孟案首這不是看我寒酸,怕我被人欺負嗎?我這就找個裁鋪子把裳裁了,咱們幾個都有份,好不好?”

Advertisement

魏銘不置可否,背了手。

崔稚見狀連忙上前好一番殷勤問,恰逢墨寶搖著尾溜達了過來,見著魏銘便趴著他的擺撒,這四匹布的事,才堪堪揭過去。

只是到了要量的時候,魏大人又反悔了,卻不是要把布料收走,卻道自己裳夠了,不需要做,讓崔稚自己做幾合宜的,然后不知道從哪也變出來一匹湖藍的素面薄綾,倒是同孟中亭送的月白細紗恰恰搭配。

崔稚丈二和尚不著頭,想要問他一句,卻被通知沈家開放了邀酒大會的店鋪名字,和榆木錢的發放名單。

多時的儀真縣城,一下子沸騰起來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