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349章 取回真經

《歡喜農家科舉記》 第349章 取回真經

關于佟孝賢,魏銘也沒有想到。

前世他做的時候,佟孝賢恰好被今上放出宮,放去替先帝守陵。

這個出宮的方式很有些意思,佟孝賢從先帝邊的小太監坐起,跟著那大太監李安平做干兒子,李安平栽培他,從提督太監到如今的掌印太監,在今上邊也是頭等重用,最后卻落得給先帝守陵的下場。

若說下場凄慘,還真算不上,到了他這個位置,還能安然出宮,便算不得敗了,可見佟孝賢勾結海匪、陷害湯公、牽連余公的事,在今上并沒有被發現,或者說被輕輕揭過了。

陷害忠良,還能安然歸西,這一筆賬終究沒被清算。

魏銘對于佟孝賢知曉的并不多,從外人口中是個慈和的太監,佟孝賢離京的時候,不人還嘆他太慈和,被人生生斗走了呢!

且不說斗走他的人如何,只是又是那句話,傳言不可信......

余公慨,魏銘回憶,兩人沉默半晌,還是余公先開了口,“魏生。”

他鄭重喊了,魏銘趕忙起,余公嚴肅道,“你以小三元之姿為生員,又頗得縣教諭、訓導看重,今次游學揚州竹院再立名頭,這一路高歌有何利弊自不用我講,我只提醒你,謹言慎行,尤其那丫頭是個慣出風頭的。”

這話說得這般明白,魏銘立時行了一禮,應下來。

余公早已把他同崔稚兩人

明里,兩人都是那等下行走的人,可魏銘和崔稚不一樣,那丫頭不怕出名,甚至樂于出名,曾說過,在后世有“”千萬,這用在商場之上或許不錯,畢竟名聲與生意勾連切,但在仕途上卻容易被人當靶子,尤其自還不夠強大的時候。

Advertisement

讓小丫低調是不可能了,只有魏銘更加謹言慎行,保持恒心,日子才能更安定一些。

魏銘沒有把這一層仔細想過,當下得了余公教誨,心下警醒。

他謝過余公,見余公走回到了廳里,聽崔稚和黃軍醫討論藥膳的事,魏銘細細看去。

余公和那小丫頭的側臉,越發有幾分相像了。

自得了余公叮囑,魏銘又把心思全部放在學業之上,他將自江南帶回的書,全都整理了一遍,謄抄了書目,說等鄔梨自青州過來,同鄔梨商議把部分沒謄抄完的書,也都一一列上。

崔稚幫著他把書從箱子里搬出來,攤開擺在庭院里曬,小乙帶著墨寶花寶在書叢里跑竄,時不時見到幾個認識的字,嘰里呱啦念一遍,如同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識字一樣,把崔稚笑得不行。

魏銘卻又拿了本書讓崔稚念,一念之下,竟然跟小乙也不差。

“五十步笑百步。”魏銘笑話

崔稚坐在秋千上生氣,“我幫你曬書,你還刁難我笑話我,你有沒有聽說過唐僧取經回來被老烏扔進水里的事?小心我把你這些書,都給扔三桃河里!”

說到這個,崔稚瞧瞧這些書,又瞧瞧魏銘,“你還真像取經的唐僧哦!改日是不是要去縣學講經了?”

這個時代沒有西游記,魏銘倒是聽崔稚說過幾次,他當下道,“自然要去講經,就是不知道唐皇滿不滿意。”

唐皇可不就是桂訓導嗎?崔稚想想桂訓導還來魏家小院問過魏銘何時回,看來這唐皇就等著真經了呢!

崔稚好笑,抱了小乙上來一起秋千,魏銘在院子外繼續翻曬書本,墨寶花寶縱竄在其間,蘇玲田氏在灶上忙碌上,不多時就有飯香溢了出來。

Advertisement

日頭大大的,太暖暖的,是久違的綠亭村專屬愜意......

翌日,魏銘牽了驢拉了書帶著崔稚往縣城去了。

崔稚在揚州的是東家的待遇,回到綠亭村待遇直線下降,而小丫腳心長了,走了半程就不了了,只想爬上驢,而上拉了書,崔稚不管不顧地坐上去,驢直接不走了,停在原地打響鼻。

崔稚差點氣暈。魏銘拿了草引驢,那驢子只把頭一扭,說什麼都不走。

魏銘無計可施,朝崔稚聳肩,崔稚這才從驢子上下來,一下來,驢子就轉回頭咬住了魏銘手里的草,然后不用催,繼續向前走。

崔稚氣得翻白眼,同魏銘道,“好懷念小時候,那會兒你還能背我呢!現在年紀都大了,沒得讓你背了。”

魏銘瞧一眼,見自己的板同,其實還保持著當年比例,甚至說,比例還擴大了一點......

但是連自己都曉得,年歲大了,不合適了。

“到了縣城買輛車吧。”

崔稚一聽就鼓起掌來,“我也是這麼想的,我看孟小六家的車比栗老板家的穩固,就照著小六家的買,制式稍微低調一點就是了。到底小六是宦家庭,我只是個小商戶呢!”

崔稚隨口這麼一說,魏銘聽了還以為意識到了什麼,轉頭去看,卻聽又說起了旁的事,便沒再多言。

到了縣城,崔稚自去宋氏酒樓看小高矮生如何,之前聽段萬全講,小高矮生基本能把高矮生的擔子擔起來,但是顯然聽眾朋友還都念著高矮生本人,而且食神飛升記有些日子沒出新篇了,崔稚要把這些慢慢再拾起來,好不容易做起來的事,不能隨便就丟了。

Advertisement

魏銘這邊帶了這麼多書到縣學,桂志育見了,都快笑開花了。

“訓導瞧瞧,可還都能派上用場?”

桂志育還沒來得及翻看就連聲道好,葛青從旁提醒魏銘,“魏生,訓導已經是教諭了!”

這麼快!

魏銘記得前世桂志育并沒這般快為教諭,葛青解釋,“是洪教諭請求卸任回鄉,府里的學正見訓導這些年勤勉,便上報批了,洪教諭已經離去多日,走的那日,半城的百姓都去送了。”

前世桂志育的學政沒有今生突出,所以今生提前升了教諭,有桂志育主導學政,縣學要更好了!

魏銘不由地替桂志育開心,桂志育卻為他帶來的這些書開懷,當下便不再放魏銘回家,“你把你在竹院所學,還有這些書如何看如何學,好好講上幾日。”

魏銘哭笑不得,真的就被桂志育留了下來。

待他空回家的時候,已經到了十一月底,田氏拿著一封喜帖犯愁。

“是你大伯家送來的喜帖,你大堂哥親,兩家鬧那般,我都不曉得要不要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